盛夏,雲南菌子如期而至

2020-12-11 廣州日報

野生松茸 天麻刺身

油淋雞樅菌

幹椒雲腿牛肝菌

今年的夏天,雨水充沛,陽光充足,這對雲南菌子們而言是極好的天氣,最有利於蓬勃生長。雲南是中國菇菌的主產區,豐富的山林資源造就了品類豐富的菌子。盛夏時節,品味菌子的好時機來到了,此時不吃更待何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汽鍋蒸菌子,菌香原始味

李著民是雲南野生菌協會副會長,也是雲南餐飲30年傑出人物之一。他尤其擅長以創意料理手法詮釋食材獨到的自然風味,比如夏季,正是雲南菌當造的季節,他用新鮮的菌子演繹了多道菌料理。8月份,這位滇菜大師來到廣州,坐鎮「宋·川菜」餐廳,帶來為期一個月的雲南野生菇菌料理。

對食材選擇非常嚴苛,這是李著民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他所選擇的野生松茸大約有9釐米,大而飽滿,橫切成薄片以後,如花般綻放於冰盤中。夾起一片,鼻尖湊上前去,松香幽幽,咀嚼之間,松茸纖維中飽含的鮮味瞬間迸發,巔峰之後是餘甜,叫人意猶未盡。這是來自香格裡拉的松茸,高山松茸免了蟲害之患,生發得飽滿而富彈性。今年雨水豐富,陽光充足,菌子長勢喜人,松茸的質量非常可觀。松茸刺身是李著民認為最凸顯食材本味的食法,他會配搭上切薄了的野生天麻,味道獨特。李著民說,野生天麻沒清洗之前像土豆,洗後像白蘿蔔,吃在嘴裡是地瓜的風味。在雲南,野生天麻產量很多,每年7月到9月份,楚雄和昭通等地產的天麻多,當地人多刨片作刺身吃,事前經過一道熱處理工序,師傅會提前用開水焯過天麻,去除那一層黏液。

青頭菌是當地人喜歡吃的菌子,入口細膩,香味悠長。李師傅用雲南的宣威雲腿同菌子一同放在汽鍋裡蒸。以雲腿的肉汁和油來浸潤青頭菌,賦予它油脂之香。要注意的是,這道菜要趁熱吃,冷卻後顯得油膩,味色也會大失。汽鍋在雲南菜餚中的運用廣泛,除了眾所周知的汽鍋雞,還能做蒸菜。

「見手青」是一種會變色的牛肝菌,當人手一觸碰,它的「臉」都青了。手一拿開,就又恢復了「本色」。它與青頭菌可不是一回事,它屬於牛肝菌陣營。要知道,牛肝菌可分為黃牛肝、紅牛肝、白牛肝和黑牛肝等,其中,「見手青」是等級較高的牛肝菌。加入皺皮椒和小炒肉來炒,香氣誘人,配白米飯一流。

白蔥不是蔥,原來它是菌

這是一家有十多年歷史的雲南菜館,是廣州較早一批帶來雲南菜的館子。菌子是雲南的特產,每年夏天,老闆娘都會從雲南市場上淘來各種菌子,用雲南人的家常法子去展示菌子風味。在十餘年前,對於食客來講,菌子是新奇食物,漸漸地,菌子成為不少食客的「心頭好」。今年,在這家老派雲南菜館裡,當季菌子已經「上線」。

當一個雲南人說「白蔥」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真的是白蔥,他很有可能說的是一種叫「白蔥」的牛肝菌。如上所說,牛肝菌是一個大家庭,可細分為上百個品種,白蔥牛肝菌就是其中之一。總廚馬師傅說,白蔥與「見手青」都是品級高的牛肝菌。每年7月到9月底是白蔥牛肝菌的季節,大約長達兩個多月,它的成長區域大約在1700米高的海拔。白蔥不難處理,最重要的是切得均勻,儘量保證每一件菌子厚薄均勻,否則容易在烹飪時出現部分熟而部分不熟的現象。馬師傅說,在餐廳,每種菌子都一定要過油,浸到完全熟透。此後,在進行烹飪。他用丘北縣的辣椒來炒白蔥,這辣椒10釐米長,卻十分甘香。小火炒黃炒香辣椒,切不能大火,辣椒皮薄,容易煳掉。除了丘北辣椒,雲南人更多時候會用皺皮椒來炒菌子。下飯效果一流,爽口香嫩。但是,牛肝菌不適宜做湯羹,最多就是拿來「打邊爐」。

相對而言,雞樅、松茸和竹笙更適合用來做湯,鮮美無比,店內亦能品。雞樅菌足足有30釐米,或是燒湯,或是炒,或是清蒸,皆可。它與廣州人熟悉的荔枝菌是「表親戚」,但是荔枝菌則迷你細長很多。馬師傅將它切成1釐米左右,加茶油、鹽來蒸,不加一點水,食客所見盤中的一點水分,完全來自雞樅菌本身。在雲南,蒸雞樅菌時常還會拌上雞湯。如果是年紀較大的雞樅菌,最適合它的歸屬就是煉雞樅油。新鮮竹笙,那鮮香並不亞於雞樅菌。據馬師傅介紹,除了每年一、二月份以外,其他季節都有新鮮的竹笙,夏季更是產量高峰期。在當地,鮮竹笙或者用來打火鍋,或者加絲瓜炒,再放一點湯燉。店內的「土鍋鮮菌」,則是用鮮竹笙碰撞姬松茸,加入高湯中滾煮。高湯則是用老雞、豬骨、金華火腿骨和皮熬製而成。

雞油菌與雞樅菌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菌子。雞油菌呈現黃色,極像從雞肚子裡挖出來,帶著雞油的香氣與油脂色澤,因而被稱為雞油菌。雞油菌個頭很小,採菌人不留意很容易將它錯過。馬師傅用雞油菌與肉末共蒸,放一點雞油、鹽撈一撈雞油菌和土豬肉,肉末特別選擇瘦肉多肥肉少的,最好是九層瘦一層肥的肉末。這道菜,馬師傅大手筆地加入大量雞油菌,並將其撕成小小片,如此更加入味,連小朋友們都愛不釋口。

相關焦點

  • 盛夏,石林菌子如期而至!
    今年的夏天,雨水充沛,陽光充足,這對菌子們而言是極好的天氣,最有利於蓬勃生長。一場場大雨過後,潮溼陰暗的山林裡,在雨水的滋養下菌子紛紛從土裡冒出頭來,這就是石林人夏天必不可少的美味,雨季吃菌,是石林人約定成俗的一件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市場上都有那些美味又常見的野生菌。
  • 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讓人以身試險的菌子是哪種?
    雨季如期而至,又到了雲南人民「拿命吃菌子」的季節。在一個悠閒的清晨,提上小籃子,遊覽之餘隨手撿菌成了雲南小夥伴的日常。只不過,這樣的小美好往往也是「大型中毒魔幻現場」的前章,每年因為食用具有毒性的野生菌而出現幻覺的雲南朋友們,總是能和幻覺中的小精靈手拉手一起走上熱搜。
  • 《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人生便是不期而遇,只願美好如期而至!
    願你我一起堅持每晚十點的閱讀,堅守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願所有的美好如期而至。不開心只會加劇事情,所以呀,我們要時時刻刻開心起來,一切美好才會如期而至的。在錯失美好後,得不到想要的快樂之後,你我才開始相信,我們所擁有的不過是此時此刻,你所得到的不過是在第一個站臺的錯失。會有這樣一天,我們內心堅定,沒有恐懼。
  • 夏秋之季雲南的菌子千奇百怪
    夏秋之季, 神奇的雲南, 漫山遍野的長菌子, 使得雲南更是「錦上添花」!雲南的菌子千奇百怪, 顏色是五彩斑斕, 形狀是千差萬別, 大部分形如傘狀。手碰到的地方, 菌子立刻變色。青頭菌是雲南最常見, 最普遍的,最無毒的, 可以最放心的食用。
  • 食鮮季,來雲南吃菌子啦!
    >對菌子的熱情到底是怎樣的美味能叫雲南人如痴如醉?不過,以明朝時中原地區對雲南的了解程度來看,這個數字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計。據統計,雲南野生菌現約250種,佔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還多。雲南為什麼有這麼多菌?
  • 雲南人吃菌子的幾個「迷信」
    雨季,是雲南人的中毒高發季,每年都不知道要報導多少起中毒事件,大多是和菌子的食用有直接關係的。就算這樣,也沒有動搖到雲南人吃菌子的決心。呆久了你就會發現,一些吃菌子的小「迷信」在雲南人的廚房是比較普遍的,有點好玩有點可愛有點.......但這些做法,真的有助於避免中毒嗎?你還別懷疑,下面提到的幾種做法,是真的需要注意!
  • 雲南人對菌子的偏愛
    在雲南,菌子可以烤著吃、抄著吃,蒸著吃……各種吃法,但是味道最鮮還是菌子火鍋
  • 雲南人對菌子的執念,都拌在了這口油雞裡
    所長從雲南回來快一年了,一直念著在昆明街頭吃的那碗雞做帽子的涼米線。米線口感爽滑,菌子嚼起來比肉還香,配上甜醬油……別說了,好餓好想吃!倒不是想念米線,而是那幾口雞菌,讓所長魂牽夢繞。這雞菌,是雲南人心目中的最愛之一。
  • 到了雲南,不吃菌子非君子也
    攝影:未央伽羅任芸麗每一滴雨落在雲南,就能生出一朵菌子。這個季節的雲南,是讓人飄飄然的。山中雨後初歇,漫山遍野的菌子就按捺不住了,一個個頂破泥層,撲簌簌往上躥。文學界吃貨汪曾祺先生對此著實深有體會。在昆明住過7年的他曾寫道:「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
  • 拿生命吃菌子,大雲南又又又又上熱搜了
    雲南地區盛產菌子,拿命來吃菌是雲南人的特點。而且,他們覺得菌子的「毒性越大」越好吃。甚至有人說,如果你身邊的雲南人,沒有吃菌子中過毒,那肯定是假的雲南人……城城這裡說的毒性,說的是烹飪前有著不足致命的微毒性,但烹飪後失去毒性,且味道無比鮮美的菌子。
  • 雲南的菌子到底有啥好吃的?
    每年一到雨季,嘴饞的雲貴川吃貨們就坐不住了,有一群人想往上山跑,有一群人想往菜市場跑,不過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搶菌子。▲從山上採雞樅歸來,收穫滿滿在雲南人的認知裡,只有兩種菌子:一種叫「菌子」,一種叫「人工菌」。
  • 你是怎麼吃菌子的,雲南最經典幾種菌子做法
    吃菌子的季節又快到了,雲南人每年最期盼的就是這個時候雲南這個特殊地理環境,造就了全世界最多種類的菌子松茸、雞樅、牛肝菌、乾巴菌、青頭菌、竹蓀......流口水了想要品嘗這些菌子的美味,就得有合適的烹飪方法......
  • 雲南的雨季什麼時候結束?菌子吃完就結束了
    嗯.....菌子吃完。雲南吃野生菌的姿勢和野生菌一樣五花八門,但都有些相同的「小秘訣」。如今,在雲南人的廚房裡,一些長久食用野生菌而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依舊很普遍。比如:雲南人炒野生菌,一定要放蒜,從而成就了大蒜和野生菌這對死黨。
  • 雲南人對菌子的執念,都拌在了這口油雞樅裡
    所長從雲南回來快一年了,一直念著在昆明街頭吃的那碗雞樅做帽子的涼米線。米線口感爽滑,菌子嚼起來比肉還香,配上甜醬油……別說了,好餓好想吃。倒不是想念米線,而是那幾口雞樅菌,讓所長魂牽夢繞。這雞樅菌,是雲南人心目中真正的菌王。
  • 讓雲南人愛恨交加的菌子,快來感受下吧|雞樅菌|牛肝菌|羊肚菌|菌子...
    每年夏季都是吃菌子的好季節吃貨汪曾祺就曾寫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一行簡短的描述都能讓人口水四溢對於吃貨來說雲南就是胃的天堂離山比較遠的大多去市場買點對於生活在北京的菌友來說吃菌也不是什麼難事交通航空運輸的發達讓我們有了為菌子「一擲千金」的機會菌子市場雲南新聞網就拿七彩雲南大酒樓來說各式各樣的松茸、雞樅菌、牛肝菌青頭菌、羊肚菌和虎掌菌等鮮菌伴著晨露從3000多公裡外的雲南以最快的速度飛來北京
  • 曉食|像雲南人一樣吃菌子
    雲南人吃菌子和過節一樣,每年7-8月份是菌子大豐收的季節!特別是下雨後,菌子就像脫韁的野馬,瘋狂的生長。若是生長在山裡的人就會知道,下雨後最適合採摘菌子。老饕汪曾祺曾說過:「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身為美食活地圖的汪老一開口就知道是老江湖,——說吃蘑菇的絕對是外鄉人你得說「吃菌子」,否則就是對菌子的褻瀆。
  • 親自去了一趟雲南吃菌子,好吃,還活著
    ,所有的雲南人都陷入了一年一度「吃菌(jie r)狂歡」中。在被朋友圈刷屏之後,阿球終於也按捺不住,9月末去了一趟雲南,去抓住菌子季的尾巴。,但當阿球到達雲南菌子市場時,腦子裡盤旋的就是汪曾祺老先生的那句話:「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
  • 不如雲南人「吃菌子」!雲南哪裡的菌子好吃?
    雲南產菌,楚雄尤多;楚雄多菌,精在南華。菌湯鍋 米廣弘攝昆明到大理的高鐵開通後,約1小時的時間,就可到達菌類飄香的楚雄。採摘時用小刀沿著根部菌類將其割下,不要連根拔起,以免破壞菌根,然後用土蓋上菌坑,這樣明年還會再發出菌子。採摘下山後,可以將自己的收穫帶到餐館現做現吃。街道兩旁最多的就是吃野生菌火鍋的餐館,食客絡繹不絕,爭相前來品嘗這山珍野味。
  • 讓雲南人瘋狂的三個月,1200買2斤菌子
    又到一年一度的吃菌子的好時節,雲南人喜歡吃菌子,眾所周知。 最近網上衝浪的時候也看到了不少段子提醒提防吃菌子中毒! 跟大家擺哈,雲南人吃菌子的種類、吃法,太多是外地人想像不到的了。
  • 俄羅斯人對雲南人愛吃菌子表示不服,看看我們的吃法,雲南人笑了
    俄羅斯人對雲南人愛吃菌子表示不服,看看我們的吃法,雲南人笑了!這個季節山裡永遠少不了上山採菌子的雲南人,對一個雲南人來說,他們可以死,但是不能不吃菌子,為了吃菌子中毒他們也都心甘情願,甚至有些雲南人吃過菌子之後還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