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捕捉到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子光束」,其延伸至少有36000光年

2020-12-15 半邊黑桃探索未知

天眼哈勃又有新發現

哈勃望遠鏡一直被譽為「人類的天眼」,正是因為它,我們看到了宇宙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近日,科學家們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又有了新的收穫,他們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巨大陰影,這個陰影是從IC5063星系中心處延伸到數萬光年之外的太空,IC 5063屬於塞弗特星系,其距離地球1.56億光年。

黑洞周圍的一圈塵埃物質

巨大的陰影最初是被一位太空業餘愛好者發現的

其實這個奇怪的現象最初是由一位天文愛好者在2019年12月發現的,他當時正在將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8年和2019年觀測到的原始數據重新處理成圖像,就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巨大的陰影。這一發現立刻激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他們使用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寬視場照相機3號,並在今年的3月和11月拍攝了近紅外圖像。

巨大的陰影現象類似黃昏線

如果形象的描述這個現象,它就好比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時發出的光芒,雲層或山脈會遮擋住部分的光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黃昏線,而IC5063的陰影就與之非常類似,只不過要廣闊很多,它向四周的延伸至少都有36000光年。

IC5063星系中心處應該有一顆超大質量的黑洞

這個巨大的陰影就像被某種物質遮擋住了其中的光線一樣,這說明IC5063星系中心處有個活躍的核球,位於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不停地吞噬吸積盤及其周圍的塵埃和氣體環狀物質。儘管超大質量的黑洞本身不發光,但在這個巨大的吸積過程中,所吸收的強大能量從黑洞周圍區域產生了大量的熱能和光芒,所以星系核球看起來就像發光一樣,被遮蔽的也正是這些光芒。

那麼是什麼物質遮蔽了這些光芒呢?

科學家表示應該是塵埃,當兩個星系合併,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塵埃,也有可能是黑洞噴流在核附近所掀起的塵埃。反觀我們的銀河系,其中也是到處充滿塵埃的,它們將銀河系活動核心中不斷膨脹的黑洞發出的光散射開來。

IC5063最核心部分的塵埃和氣體環面可能存在空隙

根據科研小組的分析,IC5063最核心部分的塵埃和氣體環面可能存在空隙,如果黑洞相對於銀道面(銀道面是銀河系主要的質量形成的盤狀平面,垂直於銀河平面的方向指向銀極)傾斜,一些來自銀道核的光會被環面更密集的區域所阻擋,但是另一些會從這些縫隙中穿透出去,造成巨大的銀道微光。如果是環面造成的,那就說明這個結構很單薄,可能是由於星系中心的扭矩而造成的扭曲。

這一發現對了解超大質量黑洞有很大的幫助

這一發現表明,環面或環可能非常薄,並且光線幾乎無處不在。如果環面足夠大,它就會變得不穩定,當來自星系的影響巨大時,使它保持在一起的引力和旋轉會指向一個靠近黑洞的方向,同時又會指向另一個方向,這看起來就像是扭曲或彎曲。通過這種現象,科學家們可以看到整個星系的效果和對這個環面的幾何結構有了更多的了解,這些對他們了解超大質量黑洞會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哈勃又有新發現:捕捉到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子光束」
    近日,科學家們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又有了新的收穫,他們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巨大陰影,這個陰影是從IC5063星系中心處延伸到數萬光年之外的太空,IC 5063屬於塞弗特星系,其距離地球1.56億光年。
  • 哈勃繼續解開宇宙之謎,失蹤的暗物質和黑洞陰影
    由於它不以可觀察的方式與電磁場相互作用,也似乎不以任何方式與電磁輻射相互作用,因此它不容易被探測到。因此它被稱為「暗物質」。它存在的證據來自觀測到的星系和萬有引力定律,這表明星系在可見質量的情況下會遠離,不會像現在這樣運動,除非有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暗物質)大量存在。
  • 哈勃望遠鏡在萬聖節前夕捕捉到「大南瓜」星系
    哈勃望遠鏡在萬聖節前夕捕捉到「大南瓜」星系2020-10-30 14:09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今年可能不會在電視上播出,但人們可以到宇宙中尋找巨型南瓜萬聖節的樂趣。 哈勃太空望遠鏡近日捕捉到兩個正在碰撞的星系。它們的橙色為它們贏得了 "大南瓜 "的綽號。
  • 距地26光年,超大質量雙黑洞正在吞噬恆星,科學家:極其罕見!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莫測的天體之一,由於它們本身並不發光,只有在進行活動的時候,才可以通過觀測它們釋放出來的能量射線,來將它們捕捉到,所以,在研究黑洞的道路上,可以說相當不容易。距地球26光年的超大質量雙黑洞超大質量黑洞是每一個大星系(包括銀河系在內)的「主宰者」,經過30多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每一個大星系的中心位置,都至少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 超大質量黑洞繞著更大質量的黑洞旋轉,每12年撞擊一次其吸積盤
    例如,斯皮策望遠鏡是唯一一臺能夠觀測到遙遠星系OJ 287中心發生的令人震驚的事情的望遠鏡: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MBH)被另一個經常穿過其吸積盤的黑洞圍繞。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就會產生比銀河系所有恆星加起來還要亮的閃光。利用斯皮策的觀測,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終於能夠建立一個模型,精確預測這些閃光的時間和較小黑洞的軌道。
  • 哈勃發現一個巨大的宇宙「蝙蝠影子」!長度約是太陽系的200倍
    在離我們1300光年遠的一顆名為「蛇形星雲」的恆星育嬰室裡,科學家發現一顆年輕的恆星正在玩一場影子遊戲,它正在揭開看不見的行星形成盤的秘密,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近紅外圖像捕捉到了這顆初出茅廬的恆星耀眼的光芒被這個圓盤擋住時所投下的陰影。
  • 哈勃拍到巨大「十字架」!離地球2000萬光年
    哈勃拍到巨大「十字架」!離地球2000萬光年我們都知道,儘管這幾十年以來人類的科技發展迅速,但相比起宇宙的浩瀚來說,人類的文明甚至才堪堪算是起步。雖說如今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最大範圍直徑在930億光年,但對我們人類來說這麼寬闊的範圍,也很有可能是全部宇宙的冰山一角。在我們能觀測到的星際空間裡,有著各種各樣的天體。
  • 哈勃空間望遠鏡三十年,宇宙科學機器的發展之路
    宇宙島通過暗物質結合在一起,在它們的中心處有超大質量黑洞,有助於定義宇宙的膨脹率,並且憑藉暗能量以越來越快的速率彼此飛走。美國宇航局/ ESA/S.獵犬座中的旋渦星系M106幫助我們確定了哈勃常數。圍繞其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旋轉的水脈澤產生了旋渦距離,利用哈勃望遠鏡進行工作的科學家們得以用這個距離來幫助校準銀河系中的造父變星。NASA/ESA/哈勃遺產團隊(STScI/AURA)/ R.
  • 哈勃望遠鏡三十周年紀念。這個意義非凡的望遠鏡,曾捕捉到鷹星雲
    哈勃望遠鏡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繁多且令人震驚,從證明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到將宇宙年齡的誤差控制在幾個百分點以內等,無所不有。哈勃望遠鏡敏銳的觀察力讓天文學家得以了解系外行星大氣的化學組成,捕捉到太陽系中行星的飛行視角,並收集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深空」圖像,顯示著第一批星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合併。
  • 距地2.15億光年處,黑洞現場吃「義大利麵」,科學家為此激動不已
    進入到21世紀,人類終於發現了黑洞,近年來對於黑洞的研究,也揭開了不少宇宙中的謎團。比方說,今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科學家,就是因為發現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而獲獎的。什麼是超大質量黑洞呢?在宇宙中,每一個大星系的中心,都至少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有關它的形成之謎,目前尚未知曉,但是,超大質量黑洞卻有著操控整個星系的能量,甚至在它周圍的天體,終有一天會成為它的「盤中餐」。這次發現的,正在吞噬恆星的黑洞就是如此。
  • 一對「跳舞」的黑洞相撞,釋放出的強烈引力波信號被人類捕捉到了
    天文學家周四表示,他們通過一對巨大黑洞的合併,感受到了被稱為「引力波」的時空振動。此次距離地球大約 30 億光年的合併導致了一個無限深邃的黑洞,其重量相當於太陽的 49 倍。這是天文學家 2015 年 9 月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監視宇宙背景以來探測到的第三次。同之前被天文學家視作死星遺蹟的黑洞相比,這些黑洞具有更大的質量。
  • 哈勃望遠鏡捕捉到宇宙的雪花,在夜空中閃耀著光芒!
    哈勃望遠鏡捕捉到宇宙的雪花,球狀星團NGC6441幾乎就像雪花一樣,其恆星在夜空中平靜地閃耀著光芒,距離銀河系中心約13000光年。就像雪花一樣,星團中恆星的確切數量很難辨別。據估計,恆星質量加起來是太陽的160萬倍,使NGC 6441成為銀河系中質量最大、亮度最高的球狀星團之一。
  • 天文學家捕捉黑洞吞噬恆星情景,猶如巨獸吞咽義大利麵
    最近,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的儀器,來自伯明罕大學的天文學家說,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由於這顆恆星離黑洞太近了,科學家們將這一過程稱為「義大利麵化」。其實,黑洞並非是一個洞,而是恆星將能量逐步開釋完全後,因壓力而逐步坍縮組成的一個天體。
  • 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產生的?
    這項研究利用一個初始模型,提出了在超大質量黑洞發展的初始階段存在一個非常快的形成過程,此前科學家認為這一過程相對較慢。因此,研究結果就從數學上證明了超大質量黑洞在年輕宇宙中存在的可能性,調和了其發展所需的時間和宇宙年齡的限制。
  • 比太陽重10倍的黑洞,形成了一頂發光的「墨西哥大草帽」
    在離地球3100萬光年的地方發現了Sombrero Galaxy,它的中心隱藏著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很有可能是多次與其他星系碰撞演變成了和銀河系一樣是一個非常緊密纏繞的螺旋星系。位於其邊緣有一個塵埃環,其核心有一個為太陽十倍大的黑洞。
  • 《星際穿越》中庫伯去往的「卡岡圖雅」黑洞星系在哪裡?
    一、「卡岡圖雅」黑洞的質量為太陽的一億倍二、「卡岡圖雅」黑洞是一個孤立黑洞我們從黑洞的誕生以及成長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是難以孤立存在的(銀銀河系中心的黑洞Sgr A*只有太陽的400萬倍
  • 黑洞是什麼?它從哪裡來?那裡有什麼?
    別讓這個名字欺騙了你:黑洞絕不是真空。相反,它是將大量的物質壓縮到一個非常小的區域內——想像一顆太陽質量十倍的恆星被擠進一個大約有紐約市直徑的球體中。其結果是產生了一個強大的引力場,以至於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脫。
  • 黑洞原來是甜甜圈,相對論又可以出新題了
    此外,甜甜圈周圍會有物質掉落,而掉落的過程中會發生大量碰撞,從而發熱發光,這圈物質被我們叫做吸積盤。塵埃與氣體在這個吸積盤裡以極高的溫度雜亂無章地在裡面打轉,其速度甚至是光速的幾分之一,因為引力的原因,這些物質有一部分會被甜甜圈所吞食,隨著時間的推移,甜甜圈也漸漸變成更大的甜甜圈。
  • 哈勃拍到不可能性神秘宇宙眼,NASA無法解釋
    我們平常看到的星系,中間都是超大質量黑洞和高密度的恆星,越向外恆星和氣體越稀疏,在引力作用下維持著螺旋或橢球形狀。而這顆被稱為霍格天體的星系,位於巨蛇座方向,距我們約6億光年,直徑比我們的銀河系還大一點。
  • 科學家首次用新方法確認宇宙中存在超大質量"雙黑洞"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記者吳晶晶)去年熱映的美國大片《星際迷航》讓人們對宇宙黑洞有了形象認識。而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宇宙中還存在「雙黑洞」,但尚不能完全證實其存在。記者2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由國家天文臺陸由俊、閆昌碩和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戴新宇、北京大學於清娟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在距離地球最近的類星體Markarian231中隱藏著超大質量雙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用連續譜的特徵方法發現證據確鑿的雙黑洞。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天體物理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