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醬牛肉時,切記「1醃2泡」,做對了,牛肉不柴不腥,醬香又入味。
蜜蜂因忙碌於花叢之中而被人讚揚,燕雀因忙碌於銜泥築巢而為人稱道,美食因色香味全而讓人喜歡。人生若波瀾,世路有屈曲。人這一生,路途漫漫,細細想來,能與之相伴的亦是一日三餐,能與之白頭偕老的亦是人間饕餮。濁酒一杯即是人生,村野異草即生活,一菜、一肉即是一世界。
記憶中美食有無數,唯獨鍾愛「醬牛肉」。牛肉肉質緊實鮮嫩,而且纖維較粗,不經過細煮慢燉,是不容易入味的,所以用醬制的方法做牛肉,是最適合不過的方法之一了。肉質優良的牛肉,不管是醬牛肉,還是「滷牛肉」是不會出現腥柴之口感的,切成片的牛肉表裡如一,顏色紅亮、味道純正且不會有草腥味,醬肉時牛肉很容易出現縮水、出肉燒少的現象,要想醬好牛肉,切記「1醃2泡」。
傳統醬牛肉和家常時,是不添加「保水劑」、澱粉等,來增加牛肉的重量,一般醬出的牛肉1斤出7兩熟肉,做法可以簡單,也可繁瑣,簡單時醬油、糖色即可上色,繁瑣時草果、桂皮、幹紅椒、丁香、蓽撥、白芷、良姜、草寇、肉蔻、胡椒粒,不管是從簡,還是從繁,最主要的一步不能少,那就是「1醃2泡」,而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居家家常製作。
家庭製作醬牛肉
所需食材:牛腱子肉2.5千克、料酒50克、老抽50克、生抽150克、草果、桂皮、花椒粒、胡椒粉、幹紅辣椒、食鹽。
將牛腱子肉置於清水中浸泡、在浸泡的時候,要多換幾次水,最好浸泡1天為好,這樣才能使牛肉中的血水浸出,同時這樣做牛肉也不會過多的縮水,而且還能確保煮出來的肉不會塞牙。
牛肉冷水浸泡也是分季節的,一般夏天浸泡1天,冬天則需要2天左右,而且要將牛肉浸泡至發白,再將牛肉撈出紅控水,控水時可根據個人條件而定,可掛起來控水,也可置於烤魚架上控水。
牛腱子肉逆紋路而切,改刀成為小塊,盆中加入蔥姜蒜做鋪墊,加入料酒、和調料置於盆中、撒上食鹽,將腱子肉依次放入後,再撒上蔥、姜,倒入能將牛肉淹沒的生抽和老抽醃製1-2天。
煮牛肉時,再將醃製過牛肉的料魚牛肉一同下鍋,然後加入適量水燒沸後改小火慢燉2-3小時。
牛肉煮熟之後,不要急於將牛肉撈出,而是擱置在牛肉湯鍋浸泡24小時,這樣牛肉吃起來才會醬香濃鬱,不腥不柴,而且還很入味。
醬牛肉方法二
醬牛腱子肉改刀切成條狀清洗乾淨,盆中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和蔥姜蒜,將牛肉放入盆中,取木板蓋在牛肉之上,上面壓制大於牛肉重量物品,醃製2天,撈出後再製作。
將醃製好的牛肉冷水下鍋,燒開後將草果、蓽撥、草寇、花椒粒、胡椒粒、肉蔻、良姜和幹紅辣椒包入紗布袋中,置於鍋中,燒開後轉小火燉煮3小時,然後加入食鹽轉微小火燉1小時。
燉至肉熟入味時,還要將牛肉置於鍋中浸泡1天,撈出後再吃,不僅好吃,而且還很入味。
總結:
醬牛肉時,切記「1醃2泡」,「1醃」所指,一定要將牛肉置於盆中加入調料醃製1-2天,「2泡」則是在製作前要浸泡,煮熟後的牛肉也要進行浸泡,這樣做出的「醬牛肉」既不縮水,而且還不腥不柴,醬香濃鬱又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