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正式對外發布,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2020-12-16 瀟湘晨報

12月11日,歷時16個月高規格高標準打造的《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正式對外發布,在蘆苞腊味美食節上舉行新書推介會和專家交流座談。《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共分為《因水而生》《水秀嶺南》《水通天下》《上善若水》四冊,分別從不同角度呈現三水的城市由來、城市底色、城市格局以及城市性格,是了解三水的一個窗口,一張名片。

近年來,三水持續加大文化建設投入,著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建設,陸續推出一系列文旅精品,不斷深挖三水獨特水文化,助力城市三水文化建設和城市形象傳播,提高文化軟實力。目前,《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的編撰工作被列為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之一,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首批發行3000套。

當天上午,在新書推介會上,主持人從三水魚乾的由來小故事娓娓道來,向現場推介介紹《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並展示了書中難得一見的珍貴史料和歷史舊圖。推介人介紹,該叢書特色主要是短小精悍「有睇頭」、史料珍貴「有料到」、圖文並茂「有顏值」,以短小的篇幅為讀者呈現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也為讀者呈現了大量的珍貴史料,結合航拍、高清大圖、手繪等,圖文並茂、精美可觀,極具觀賞性和可讀性。現場還舉行了贈書儀式。

當天下午,該叢書還舉行專家座談會。主創人員現場介紹了《遇見淼城》三水叢書的創作歷程。據介紹,該叢書以時間為軸,以史實為依據,通過大量史實,描繪出三水的發展蛻變之路,旨在通過重新解讀三水,讓人們更加深刻了解認識三水真實的發展歷程以及歷代三水人艱苦奮鬥的故事。

會上,該叢書得到了三水本土文史研究專家植偉森、陳顯平、麥海、麥國培等人的紛紛點讚。不少三水本土文史研究專家認為,非常高興看到有這樣的作品講述三水故事,該叢書的出版既是完成了老一輩文史愛好者的心願,也向市民尤其是對年輕一代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希望能將叢書進一步宣傳推介出去,讓人們能更深入認識三水。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琦君散文獎」獲得者蔡玉燕表示,作為土生土長的三水人,她熱愛三水,在閱覽《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的過程中,她更加深刻地認識三水,也發覺自己更愛三水了。她建議接下來要進一步推廣該叢書,帶人們重新認識它的靈與秀,為三水逐夢未來注入底氣與信心。

「《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是『城市三水』集體鄉愁的記憶,也是三水文化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更是『十四五』期間講好三水故事的開篇之作。」 三水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廣旅體局副局長向玉武表示,三水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榮,從億萬年前三水盆地的汪洋澤國,到原始先民部落定居白坭銀洲,明嘉靖五年(1526年)三水建縣,再到如今的嶺南水韻勝地、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三水這座城市和這裡的人們,走過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都系統回答了,該叢書還與歌曲《相約淼城》、繪本《戀上淼城》一脈相承,「遇見、相約、戀上」組成城市三水「文化三部曲」,集中呈現三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創造力,講好水韻故事,展示淼城風採。

向玉武表示,《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意義非凡,對增強三水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展示城市三水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具有非常積極和深遠的作用。接下來,將進一步對三水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挖掘,使文旅產業獲得更多新的價值增長點,為三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發揮更加積極而重要的作用,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三水力量。

《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簡介

(一)《遇見淼城·因水而生》

找到來時之路,才能明辨何去何從。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三水設縣。叢書第一輯《遇見淼城·因水而生》主要回顧1656年之前的三水歷史,重點關注1526年三水建縣以前的歷史,包括銀洲貝丘遺址甚至更久遠以前的三水盆地,探尋三水的城市由來。該冊包含了億萬年前的三水盆地及其留存至今的化石,北人南遷、黃巢起義等重大歷史事件與三水之間的故事,南粵古驛道以及明朝三水正式建縣等內容,以時間為軸,梳理三水發展變遷的歷史,回溯三水「因水而生」的歷程。

(二)《遇見淼城·水秀嶺南》

三水因水而興,「水」是三水的最大屬性。叢書第二輯《遇見淼城·水秀嶺南》著重挖掘三水的水文化,梳理三水人從治水、用水到親水的歷史,及其過程中形成的古村、古建築等豐碩成果,挖掘三水「水文化」底蘊,講好三水「嶺南水韻勝地」的故事,展現三水的城市底色。該冊書籍從三水的大地理大歷史背景出發,選取榕塞圍、蘆苞水閘以及北江大堤等治水工程的修建及其背後的故事,回顧三水人艱苦卓絕的治水歷史;也深挖胥江祖廟、「廣東第一村」大旗頭古村、長壽村獨樹崗村等三水歷史古建、美麗村居的蛻變故事,展現三水嶺南水韻勝地的歷史底蘊和城市魅力。

(三)《遇見淼城·水通天下》

從世界大格局中觀三水,三水在歷史舞臺中的坐標是怎樣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叢書第三輯《遇見淼城·水通天下》從三水三江匯流的先天地理優勢入手,講述三水「引進來、走出去」的故事,梳理三水從古驛道到百年郵局、海關、火車站,再到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歷程,體現三水的城市格局,展望三水逐夢大灣區的未來。該冊包含三水古驛道、百年海關、「廣東第一條鐵路」廣三鐵路等三水「水通天下」的歷史見證,也包含了歷史上外國人造訪三水以及三水人闖天下的故事,更有三水越發四通八達的交通建設和現代化國際化的產業發展,講述了三水這座城市以及三水人不斷走向世界,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的故事。

(四)《遇見淼城·上善若水》

發展至今,三水的飲料文化、長壽文化、龍舟文化、曲藝文化、武術文化、古村文化……已深深印刻入三水人的骨髓,沉澱為三水不可磨滅的文化瑰寶。叢書第四輯《遇見淼城·上善若水》系統歸納三水最具代表性的嶺南水韻文化,梳理三水的文化品牌,凸顯三水的「金字招牌」,體現三水友善、開放的城市性格,講好文化背後的故事,奏響主旋律。經過漫長歲月積澱而成的文化瑰寶,是三水發展的結晶和見證,也是支撐三水走得更遠更好的底氣和源泉。本冊書帶你走進三水文化名山昆都山重新認識何維柏、李希孔等三水歷史名人,也重溫了「中國魔水」健力寶、三水河鮮及三水「國字號」農產品的故事,呈現了胥江祖廟北帝誕、中國首個「富裕型」長壽之鄉三水的長壽宴、水上婚禮以及龍舟賽等民俗節慶,更講述了六祖惠能在三水寶月堂以及廣佛西江取水點的故事,帶人們細數三水的文化瑰寶,進一步增強人們的地域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撰文】李周秦 王伯樂 三宣

【攝影】李東

【來源:南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佛山:以「文化+」打造「城市三水」灣區競合新優勢
    大型粵劇《紅頭巾》是三水立足自身獨特的文化資源稟賦打造三水特色文化名片的縮影。上個月初,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遇見淼城·水秀嶺南》《遇見淼城·水通天下》在三水區博物館發布。
  • 三水蘆苞腊味美食節開幕,一連三日嗨翻天
    佛山新聞網訊 記者嚴婉明 王滿昌報導:12月11日上午,「味力三水 香聚蘆苞」三水中部片區鄉村振興之2020蘆苞腊味美食節在三水蘆苞溫泉度假村隆重開幕。一連三天,三水蘆苞將以「美食品嘗+農業觀光+文化創意+休閒旅遊+體育競技」等多元創意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現鄉村振興發展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也於當天正式對外發布。
  • 「小廣州」三水蘆苞腊味美食節開幕,大地鄉創市集人氣滿滿
    今天,「味力三水 香聚蘆苞」三水中部片區鄉村振興之2020蘆苞腊味美食節在三水蘆苞溫泉度假村正式開幕。品腊味美食、喝News coffee、逛鄉創市集……現場精彩紛呈!廣州日報APP全程進行直播,帶你用最好玩的方式「解鎖」不一樣的腊味嘉年華。
  • 「小廣州」三水蘆苞腊味美食節開幕,大地鄉創市集人氣滿滿!
    今天,「味力三水 香聚蘆苞」三水中部片區鄉村振興之2020蘆苞腊味美食節在三水蘆苞溫泉度假村正式開幕。品腊味美食、喝News coffee、逛鄉創市集……現場精彩紛呈!廣州日報APP全程進行直播,帶你用最好玩的方式「解鎖」不一樣的腊味嘉年華。
  • 《晉中歷史文化叢書》出版發行
    (原標題:《晉中歷史文化叢書》出版發行)
  • 晉中市委宣傳部長黃耀春出席《晉中歷史文化叢書》出版座談會
    歷時3年,數次論證,幾易其稿,全面展示晉中歷史文化特色的系列叢書——《晉中歷史文化叢書》(下簡稱《叢書》)出版發行。  《叢書》共分十冊,涵蓋名勝、民俗、文物等十個方面,全書近300萬字,包含圖片1600餘幅,以尊重史實、治學嚴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圖文並茂、雅俗共賞,文字優美、語言凝練為總體風格,兼具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時代性的特點,是一部具有較高文化品位、能準確展示晉中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充分彰顯晉中歷史文化鮮明特色的地方性歷史文化讀物和對外宣傳文本
  • 火車專設「牛卡」,有職業「牛江客」...三水西南耕牛市場威水史你...
    《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已發布啦~~三水有哪些你還不知道的威水史?
  • 西南水都小鎮:讀懂三水飲料文化
    原標題:西南水都小鎮:讀懂三水飲料文化產業集聚孕育出產業文化,形成「中國飲料之都」名片走進百威英博展廳,啤酒的香氣撲鼻而來,各系列的百威產品陳列於櫃前,向市民展示著百威的歷史與釀酒技藝,以及飲料產業文化。
  • 佛山三水大手筆禮遇人才,釋放引才愛才強烈信號
    傳遞榜樣力量,建設城市三水。昨日下午,2020年三水區「淼城英才」「淼城工匠」「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大會召開,三水以城市之名致敬人才,對外釋放出引才愛才、匯聚五湖四海人才創偉業共奮進的強烈信號。城市的繁榮、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而人才是地方發展的關鍵支撐。
  • 今日小滿+5·20,淼城「魚」你在一起
    旅遊惠民精彩活動為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給市民帶去更多消費實惠,推動文旅體餐飲行業全面復甦,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佛山市旅遊協會、佛山新聞網推出「5·19我邀遊」佛山首屆線上旅遊惠民活動。活動時間為2020年5月19日-6月30日。期間將向市民發放四批免費福利。
  • 《寧波地域文化讀本(二)》——你的專屬文化大餐
    2017年,寧波市社科聯組織撰寫的《寧波地域文化讀本(一)》出版後,廣受好評。時隔近三年,《寧波地域文化讀本(二)》於近日由寧波出版社正式出版。臨近過年,這道專屬阿拉寧波人的文化大餐在春節前與市民見面。
  • 越秀西湖花市開放首日 南沙特色產品進駐標王檔口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越秀西湖花市開放首日 南沙特色產品進駐標王檔口展示地域文化特色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1-22 此次南沙現代農業產業集團公司競拍下的西湖花市的
  • 新密市正式對外發布《密食之旅》美食手冊
    剛發布的《密食之旅》手冊幫你一「冊」搞定!  作為一座「美食+旅遊」城市,新密可謂店店有美味,處處是風景。7月6日,經過近8個月的籌備,備受關注的《密食之旅》手冊正式對外發布。該手冊囊括了新密最優質的美食及旅遊資源,是一本集全面、權威、實用為一體的美食旅遊指南。
  • 十裡玉帶、活力淼城...三水兩份城市規劃來了
    該規劃提出,三水應融合本地歷史文化和時代特色,在西南老城區內建設集文化創意、主題商業、歷史博覽、生態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片區,打造三水文化休閒水岸、城市服務升級示範區、濱江生態宜居社區,擦亮三水文化名片。
  • 「文化巴東」叢書已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文化巴東」叢書已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2020-06-03 0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凸顯浙東地域文化特色 推進寧波特色文化建設
    寧波建設東方文明之都,除了具有「東方文明之都」的一般要素外,還應凸顯浙東地域文化特色,需要著力推進特色文化建設。  1、寧波國際文化形象建設  寧波雖有「中國(大陸)國際形象最佳城市」頭銜,但國際知名度不高。文化形象構成城市的「第一道風景線」,文化形象力可以轉化成為經濟力。
  • 激活美麗經濟的「三水配方」
    祠堂變身新公共文化空間今年9月,三水「祠堂+文化」點亮了淼城夜空,區內多個地標建築和公共場所的戶外LED大屏幕滾動播放獨具三水傳統文化特色的「祠堂+文化」示範點。三水全區有超過400座祠堂,至今保存相對完好的接近200座,平均每條村有兩三座之多。這是不可多得的鄉村資源,更是特色鮮明的文化基因。
  • 九蒼一壺天地間——評扈魯《葫蘆文化叢書》
    編者按:《藝術百家》2019年總第170期刊登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教授的文章《九蒼一壺天地間——評扈魯<葫蘆文化叢書>》,該文從葫蘆文化研究的困境與突破、叢書的內容和特色、價值和意義、葫蘆文化研究的轉向和啟示等四個方面,全面分析了叢書的問世對葫蘆文化研究的重大意義,高度肯定了叢書在學術方面的重要價值。
  • 凝聚傳統文化之美 山東大學出版社重磅推出《中國文化四季》系列叢書
    整套叢書由山東大學傳統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馬新博士擔任主編,由全國10餘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的20餘名中青年學者共同完成。叢書共分為4組16個專題,分門別類地敘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全面立體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風採。
  • 「三水新八景」名單出爐!9月15-30日,邀你免費遊三水!
    「三水新八景」名單出爐啦!你猜對了嗎?歷時2個月,經過推薦、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三水新八景」名單於今天正式對外公布。 9月15日-30日,「三水新八景」邀你免費遊三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