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傳統文化之美 山東大學出版社重磅推出《中國文化四季》系列叢書

2020-12-19 閃電新聞

11日,在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現場,山東大學出版社重磅推出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重點項目的開篇之作——《中國文化四季》系列叢書。

整套叢書由山東大學傳統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馬新博士擔任主編,由全國10餘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的20餘名中青年學者共同完成。叢書共分為4組16個專題,分門別類地敘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全面立體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風採。具體包括《精耕細作:中國傳統農耕文化》《貨殖列傳:中國傳統商貿文化》《大匠良造:中國傳統匠作文化》《巧奪天工:中國傳統工藝文化》《衣冠楚楚: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五味雜陳: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雕梁畫棟: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周流天下:中國傳統交通文化》《人文薈萃:中國傳統文學》《神逸妙能:中國傳統藝術》《南腔北調:中國傳統戲曲》《兼容並包:中國傳統信仰》《天人之際:中國傳統思想》《格物致知:中國傳統科技》《傳道授業:中國傳統教育》《止戈為武:中國傳統兵學》,共16冊。

中國傳統文化是歷史延傳下來的思想文化、制度規範、風俗習慣、宗教藝術乃至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總和。其歷史之悠久、內容之豐富、價值之巨大,可謂蔚為大觀,舉世嘆服。如何全面地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與基本構成,則需要從不同維度、不同層面去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方式和物化形態。山東大學出版社社長卞江介紹,依託山東大學文史見長和學科優勢,充分利用豐富的齊魯文化資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品牌建設的著手點,山大出版社精心策劃並重點打造了本套系列叢書。《中國文化四季》的每一冊都深入淺出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總體上又形成了一個基本完整的文化體系。

作為一套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性讀物,《中國文化四季》兼具學術性和普及性。參與編寫的作者均是文史研究領域的專家、教授或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優秀中青年學者,他們學術功底紮實,研究視域寬廣,知識儲備豐富,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而獨到的研究,確保了本書內容的權威性。同時,在具體內容的敘述上做到了深入淺出,語言平實,文字曉暢,將通俗性與專業性相結合,使該叢書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識敘述,而是適合讀者,尤其是當代青少年閱讀的中國傳統文化普及讀物。

在內容的編排上,叢書通過設置專題,描述具體的文化發展史實,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的內容,概括和提煉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使人全面領略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源泉。如《貨殖列傳——中國傳統商貿文化》通過描述商人及市場類型、商業政策、貨幣與度量衡、商業經營方式與策略、商人信仰等近百個類項,系統地展示了中國傳統商業文化的主要內容和成就。又如,《大匠良造——中國傳統匠作文化》通過描述在世界物質文明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青銅冶鑄技術、陶瓷製造、絲織技術、造紙術等,充分展現了中國獨有的「匠文化」內容和成就,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工匠精神。

《中國文化四季》版式設計古樸典雅,裝幀精美,體例統一。每冊圖書均包括百餘幅與主體內容相關的精美圖片,基本做到了文以圖飾,圖以文映。全書統一採用雙色印刷,用4種顏色將16冊圖書從外觀形式上分為4個部分,特色鮮明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四季風情。

發布會還邀請了天津師範大學賈豔紅教授,山東財經大學郭浩副教授,曲阜師範大學鞏寶平博士與現場讀者交流互動,大家一致認為通過閱讀《中國文化四季》,可以了解中國農耕、商貿、匠作、工藝文化的精彩紛呈,領略中國傳統服飾、飲食、建築、交通文化的琳琅滿目,品味中國傳統文學、藝術、戲曲、信仰的神逸妙能,感受思想、科技、教育、兵學的嘆為觀止;更可以從各個專題的概述中感悟中國文化之所以五千年來綿延不絕且歷久彌新,則在於她能夠不斷發展,與時俱進。

相關焦點

  • 與世界共享中國文化之美「中華之美」叢書分享會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26日電 (葉佳蓉)五洲傳播出版社主辦的「中華之美」叢書分享會22日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書坊舉行。 「中華之美」叢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傳承工程重點支持項目。
  • 【恩施文旅號】重磅!「文化巴東」叢書已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恩施文旅號】重磅!「文化巴東」叢書已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2020-06-03 0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壽貴編著的《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出版
    1、《湘西苗族巴代揭秘》80字,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於6月份出版。 2、《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1輯)之《許願標誌》269千字,由中南大學出版社於12月份出版。 3、《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1輯)之《手訣》441千字字,由中南大學出版社於12月份出版。
  • 西南師大出版社推9大叢書
    本報訊(記者 薛姣)以中小學生、藝術類教材為主打的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在本次書市上專門成立了內容組和展示組,組織策劃出版了近200種新書。  本次書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積極組織策劃出版了《重慶市中小學公共安全與生命教育》、《永遠的三峽》、《挑戰傳媒書系》、《西部影視系列教材》等9大系列叢書,總共200多種。
  • 首部中華傳統「八德」叢書出版 構築「不想腐」的精神堤壩
    大眾網濟寧4月7日訊  今天,《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出版座談會在曲阜召開。日前,《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由中央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共70餘萬字。叢書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故事和現實事例,為營造「不想腐」的政治氛圍和構建風清氣正的辦公室文化助力。
  • 首部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叢書出版發行
    日前,《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由中國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據了解,這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共70餘萬字,主要面向黨員幹部,併兼顧社會大眾。據來自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等的專家教授介紹,目前市場上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書籍浩如煙海,但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單獨成書形成系列、闡發其文化內涵的通俗讀物難覓蹤跡,這部叢書可謂圖書出版界的「補白之作」。著名歷史學家張豈之先生專門為新書發布會發來賀信。
  • 南京大學與譯林出版社名家講座開講
    陳駿校長表達了對南京大學和譯林出版社以「牛津通識讀本」為媒展開合作的欣喜之情,展望了包括「南大·譯林通識教育名家講座」在內的一系列合作前景,並祝願雙方的戰略合作項目獲得圓滿成功。張建康董事長對雙方達成戰略合作表示衷心祝賀,對於全國百佳出版社譯林出版社與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的強強聯合展現出充分的信心。致辭結束後,王志林副校長和譯林社社長顧愛彬籤署了《南京大學與江蘇譯林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協議》。
  • 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圖書在滬發布
    「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上海譯文出版社供圖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周卓傲 葉穎)8月12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的讀本「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在2020上海書展上舉辦新書發布會。
  • 山東臨沂推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十大行動」
    原標題:山東臨沂推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十大行動」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日,臨沂市正式印發《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十大行動》。  「十大行動」包括:實施臨沂優秀歷史文化系列叢書整理編纂工程、挖掘傳承臨沂紅色文化、開展臨沂革命歷史題材藝術創作、實施「鄉村記憶工程」、推進博物館體系建設、開展「接續文化薪火,講述沂蒙故事」故事會徵集展演、實施臨沂優秀特色文化「百場公益講座」、承辦好山東省第十屆文化藝術節、實施優秀傳統文化人才培養計劃、沂蒙文化走出去。
  • 花垣農民完成《苗族巴代文化系列叢書》
    本報8月1日訊(通訊員 曾令廣 石天元記者彭業忠)記者今天從花垣縣文化局獲悉,該縣農民、苗族巴代傳人石壽貴歷時13年挖掘、整理、編輯的《苗族巴代文化系列叢書》已全部完成。
  • 州政協向吉大捐贈《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
    湘西網7月23日訊(記者 李明瀟 通訊員 譚必松) 7月21日,州政協向吉首大學捐贈《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州政協主席劉昌剛出席捐贈儀式。州政協相關委室負責人、吉首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捐贈儀式。
  • 《展示設計工程手冊》等橙藍系列叢書獲英國劍橋學者出版社論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9日訊 橙藍系列叢書中的《展示設計工程手冊》近日獲得英國劍橋學者出版社論證通過,橙藍系列叢書是王新生先生與他的團隊多年積蓄之作,自面世後就廣受專業院校、企業的廣泛好評。橙藍系列叢書是王新生先生和他的團隊,根據他三十五年在國內外展示工程第一線實施操作無數次的實踐,加之數十年在全國各地院校、企業兼職任教和培訓授課收穫的教學和教材經驗,然後經過六年的系統總結與編輯升華,最終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的支持下著寫出版的橙藍兩個系列著作。
  • 「我的書屋·我的夢」走進文化禮堂,共讀《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
    通訊員宋穎馬麗記者駱炳浩「我的書屋·我的夢」走進文化禮堂、共讀《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活動,今天上午在富陽區靈橋鎮新華村文化禮堂舉行。始終把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富陽優秀傳統文化故事,作為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區和實現文化繁榮的重要載體。我們豐富閱讀,在富陽的農村文化禮堂、社區文化家園、企業文化俱樂部、城鄉和學校圖書館閱覽室,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第二課堂基地、農家書屋和最美家庭等區域,傳承優秀文化、講好富陽故事的活動貫穿四季。
  • Delvaux品牌以傳統文化為元素 推出「中國夢」系列
    尤其是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激昂碰撞下,品牌商們還發現可以將二者融合,讓產品的元素更加豐富有價值。近日,比利時奢侈皮具品牌Delvaux推出了「中國夢」(Miniatures China Dream)系列產品,該系列以麻將、旗袍與燈籠作為主要造型飾物,以極具巧思的三款微型Brillant手袋致敬豐富廣博的中國傳統文化。
  • 陳佩珊當選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監事長
    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餘鵬翔,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高級顧問、廣東省民政廳李建輝博士,廣東省楹聯學會副會長孫幼明等應邀出席。他們對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的工作表示由衷的讚賞,對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一屆七次理事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們紛紛表示,一定大力支持並積極參與監事會和理事會的建設發展,認真遵守理事會章程,加強與促進會的密切合作,廣拓渠道,凝聚資源,建言獻策,推動促進會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推出英文版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作為國內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讀本,該系列精選浩瀚中國文化題材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故事。該系列內容通俗易懂,語言樸實流暢,用詞準確地道,文章一氣呵成。為了更形象地展示人物和情節,上海譯文出版社特邀設計師為每一篇文章繪製了插畫,既生動活潑,又不失傳統特色。(新書插頁翻拍)為儘可能地保留跨頁長圖的美感與細節,系列統一採用非傳統的24開本大小,裸脊彩線裝訂可直接攤平,極大地提升了閱讀觀感和趣味性。
  • 江南非遺文化亮相上海 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江南非遺文化亮相上海 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2018-06-08魅力中國——我在浦東機場學非遺」主題系列活動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舉行。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6月8日電 (記者 陳靜)崑曲、剪紙、刺繡、核雕、麵塑等1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8日現身浦東機場,將中國傳統文化「深度」呈現在旅客面前。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到來,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
  • 《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正式對外發布,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近年來,三水持續加大文化建設投入,著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建設,陸續推出一系列文旅精品,不斷深挖三水獨特水文化,助力城市三水文化建設和城市形象傳播,提高文化軟實力。目前,《遇見淼城》三水文化叢書的編撰工作被列為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之一,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首批發行3000套。
  • 州政協舉行《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捐贈儀式
    7月21日,州政協舉行《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捐贈儀式。州政協主席劉昌剛,吉首大學校長廖志坤,州政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二級巡視員羅亞陽,吉首大學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魯榮波,《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作者、吉首大學客座教授、苗族巴代文化傳承人石壽貴參加捐贈儀式。
  • 戶廣生「藝鴻」入編百位傑出華人大型紀實系列叢書《崛起的力量》
    (記者/肖智)日前,為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涵養時代正氣,推動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決定選編出版大型紀實體史志性文獻《崛起的力量》——推動時代發展的100位傑出華人系列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