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寧4月7日訊 今天,《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出版座談會在曲阜召開。日前,《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由中央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共70餘萬字。叢書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故事和現實事例,為營造「不想腐」的政治氛圍和構建風清氣正的辦公室文化助力。
今天,《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出版座談會在曲阜召開。(記者 王宗陽 攝)
《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記者 王宗陽 攝)
本次座談會由山東省紀委常委、省監察廳副廳長孫豐華主持。濟寧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範曉麗致辭。中央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社長楊堯鑫講話。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介紹《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編撰情況。
濟寧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範曉麗首先致辭。她說,濟寧著力打造「儒韻清風」廉政文化品牌,先後編排了一批廉政文化劇目,如大型歷史劇《楊震薦官》、山東梆子戲《雙面人生》等,在全市進行巡演。舉辦廉政短劇徵集活動,將《見面禮》《兩條項鍊》《家中有賊》等獲獎作品搬上舞臺進行展演,提升了「儒韻清風」廉政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增強了廉政文化的影響力、感染力。
中央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社長楊堯鑫表示,《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對黨員幹部修身齊家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動。而八德作為傳統文化的「DNA」,更應該滲透到中國人的骨血當中。學習八德,學習傳統文化,這有利於依法治國與依德治國有機結合。
與會人員參觀孔子研究院,學習其克己慎獨、反思內省的自律品格,以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君子修身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儒家「八德」倫理實踐。(記者 王宗陽 攝)
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介紹,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濟寧時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在視察孔子研究院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國家和民族需要修德,每個企業每個家庭也一樣。企無德不強,家無德不興。作為傳統文化的研究者,楊朝明建議應繼承和發揚八德,這是幾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凝練和升華。
隨後,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漢民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志民,曲阜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山東省德育研究會理事長戚萬學,山東大學教授、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顏炳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國際儒學院副院長林存光等有關專家進行了發言。
據了解,《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分為《孝德詮解》、《悌德詮解》、《忠德詮解》、《信德詮解》等8冊,分別闡釋了德目的起源、涵義和本質,論述了該德目與個人修養、社會和諧和國家治理的關係。這部叢書對中華傳統八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特別注意提煉符合當今時代的思想觀點並作出當代性的闡釋,而且通過大量歷史故事和現實事例增強了可讀性,詮釋「八德」內涵,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濟寧聖域賢關,名人薈萃,在漫長的歲月裡,誕生了以孔子、顏子、曾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其克己慎獨、反思內省的自律品格,懷德自重、崇廉尚勤的施政理念,以及充盈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君子修身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儒家「八德」倫理實踐,對於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此次《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出版座談會在濟寧召開,也專門向濟寧市各有關縣(市、區)贈送了《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王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