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左,何生曾」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市場,但似乎也將兩人之間的關係弄得有點水火不容,相生相剋其實不是兩人之間正確的關係,他們外在表現出來的互掐和對立,我們完全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和思索。
曾國藩與左宗棠兩人性格上就是天生迥異。左宗棠崇尚自我,率真耿直;而深厚的曾國藩則壓抑個性,以超我的形象展示給別人;所以他們很多時候的紛爭與矛盾純粹是個性所為,自然而為。就比如,曾左第一次「斷交」一樣。
鹹豐七年(1857),湘軍雖然戰功卓著,但是皇帝卻對其心存戒備,用人、用餉、用兵無處不難,這是曾國藩生命中最困難、最痛苦的時期之一。曾國藩心力交瘁,愁眉不展之時,左宗棠不但不伸援手,反而「從中作梗」,寫信罵曾國藩不忠不義,當眾嘲諷他。
其實我們細看左宗棠當時的「正義之詞」正在國家和大義立場,並非毫無道理。因為當時曾國藩確實在耍套路,以奔喪為由要挾君國,作為「正人君子」的左弟弟當然就直言批評了。曾國藩因此非常生氣,就此斷交。然而,當左宗棠收到曾國藩復交信後,心中樂開了花,並且立即回復。
這就是真實的左宗棠,一個不遮不掩,不通世故的左宗棠。但是在真正的患難之時,我們就能看出這對年齡相差一歲的湖南老鄉不一般的真情。且不談曾國藩三次自殺,左宗棠救了兩次這事。
鹹豐九年(1859),左宗棠因凌辱朝廷命官樊燮,朝廷下旨捉拿他,左宗棠面臨「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的險境。這可急壞了曾國藩,他託關係走後門,幫左宗棠躲過一劫。
左宗棠收復新疆,曾國藩並沒有因為兩人之間的間隙而為難他,相反卻不遺餘力地為左宗棠西徵籌餉,並派自己最得力的湘軍將領劉松山隨之西徵。
而在曾國藩先左宗棠離開這個世界後,左宗棠的做法更是感動很多人。曾國藩最小的女兒曾紀芬夫妻倆可以說完全是在左宗棠的關懷下幸福地生活著,左宗棠將曾紀芬的丈夫帶在身邊,官至江蘇、安徽、浙江等要地巡撫。
曾左二人同為明朝中興重臣,他們的家國情懷、為人處世之道成了我們今天很好的教科書,聽任何一家之言往往都有些偏頗,我們需要從他們的身上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指導自己的人生。
細品他們的人生,讀他們的傳記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感悟人生,啟迪智慧,書和智者都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智者在書中,書中有世界,小編今天跟大家推薦的就是《晚清名人大傳》,希望您讀罷有所感悟。
這套書一共五冊,包含《曾國藩傳》《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中興名臣大傳四本,印刷清晰,裝幀精美,度小店56元包郵到家,趕緊點擊下方商品卡下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