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 助力臨夏州脫貧攻堅

2021-01-18 新華網甘肅頻道

廈門-臨夏東西協作高原夏菜生產基地

    打一場「攻堅戰」,謀一局「精準棋」,匯聚「商」力量,扶貧出實效!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這一關鍵時期,廈門市商務局主要領導帶領商務系統扶貧攻堅隊伍,遠赴甘肅省臨夏州,通過一系列活動多元幫扶,出實招、謀實效,傾力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多措並舉支持臨夏州企業及產品走出臨夏、走進廈門。

    7月15日,廈門市商務局與臨夏州商務局在臨夏州舉行廈臨商務協作座談會,共商深化扶貧協作有關事宜。隨後,在「廈臨連理,金誠所至」廈門-臨夏電商扶貧論壇上,兩地商務局籤訂了《2020年廈門-臨夏州東西部商務扶貧框架協議》,在去年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消費扶貧、電商合作、流通產業合作、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提升農產品供給水平和質量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兩地商務扶貧協作形成長效機制,為助力臨夏州脫貧再獻「大禮包」。

    近年來,廈門市商務局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紮實推進商務扶貧,重點圍繞產銷對接、電商扶貧、結對幫扶等工作出實招、下實功,推動扶貧任務落實落細。據臨夏州商務局統計,截至目前,兩地商務系統實現消費扶貧金額1.18億元,促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為贏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昨日,作為廈門市商務系統直屬黨委代表,中國菸草福建進出口公司分別向兩個結對幫扶村各提供12萬元幫扶資金,以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村取得脫貧致富更大成效。(廈商軒 攝)

    搭平臺電商扶貧新體系 精準發力開新路

    絲路千裡,網路相連,鷺島臨夏,電商同行。7月15日,「廈臨連理,金誠所至」廈門-臨夏電商扶貧論壇上群星璀璨:廈門中達集團總經理林溱,老高電商圈子創始人王勇軍(老高)及旗下金冠俱樂部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大賣家代表……這些在電商圈裡的「紅人」齊聚臨夏州,為當地電商發展「號脈」。

    事實上,這是廈門市商務局賦能電商扶貧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廈門市商務局多次在臨夏州指導舉辦電商扶貧論壇,組織電商人才、電商企業來臨夏州「落地生根」。如今,廈臨兩地全方位建立電商扶貧協作長效機制,通過直播帶貨、扶貧專區、專題活動等方式,拓寬電商扶貧渠道,全鏈條打造東西部電商扶貧協作新模式。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融入臨夏州扶貧產業鏈,探索和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電商發展新模式,奮力答好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卷」:設立廈門·甘肅臨夏特色產品電商體驗中心,「線上+線下」多渠道解決臨夏農畜牧產品銷售問題;建成土橋鎮手工布鞋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特色產品展示銷售;廈門中達集團旗下「中天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積石山縣開展電商定點幫扶,建成集人才培訓、銷售運營、孵化創業為一體的積石山縣電商產業孵化園……如今,電商扶貧已經成為廈臨商務協作的一大特色和亮點。

    「電商帶頭人培訓讓貧困戶裡的一批年輕人掌握了新技能,找到了新方向,也為持續帶動臨夏州新經濟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正如臨夏州委常委、副州長邱武偉所言,2018年以來,廈門市累計為臨夏州培訓電商人才學員869人,為近350名學員提供創業就業崗位,開設店鋪247家,銷售額達9400多萬元,穩定創業三個月以上的學員月均收入超3000元,最高收入達10萬元。多年來,市商務局指導並支持中達電商園開展電商帶頭人培訓,通過滾雪球式示範帶動效應,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電商大軍,為東西部電商產業協作平臺引入人才活水。

    促增收消費扶貧打開市場「綠色通道」

    在共贏中謀長遠,消費扶貧,一頭甜了貧困地區,一頭甜了廣闊市場。原產地的牛羊肉、黑枸杞、八寶茶、百合幹、胡麻油、花椒、即食牛羊肉產品……最近兩年,越來越多廈門對口幫扶臨夏州的特色農副產品搭乘消費扶貧的快車,常態化豐富廈門市民的餐桌。這離不開廈門市商務部門架起的「連心橋」。

    針對臨夏州等對口協作地區夏季為蔬菜生產季節的特點,廈門市商務局出臺《廈門市主要副食品(肉、菜)供應保障資金管理辦法》,鼓勵高原夏菜入廈。支持夏商集團在臨夏建立4000畝「飛地菜園」,整合生產鏈、供應鏈和渠道鏈,通過夏商民興超市展銷專區、夏商配送夥食單位、夏商農產品批發市場「扶貧專區」檔口等渠道,實現高原夏菜季節性常態化供應。同時,向廈門市各大型超市、連鎖便利店優先推廣臨夏州名優特產品。

    廈門市商務局主要領導帶領商務系統扶貧攻堅隊伍,遠赴甘肅省臨夏州對口幫扶。圖為廈臨兩地商務局有關領導調研「高原夏菜」項目。

    在大力運用市場機制的同時,廈門市商務局也積極引導各方消費力量參與到扶貧過程中,會同廈門市相關部門發出積極參與消費扶貧採購活動的倡議書,推薦消費扶貧企業,動員全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工會組織及食堂積極採購臨夏州農特產品,在全社會形成消費扶貧氛圍,激發脫貧內生動力。不同於簡單地「輸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臨夏州脫貧注入了鮮活的內生動力,助力貧困人口穩定脫貧。2019年,廈門市商務局組織本地企業採購、銷售臨夏州農特產品3717.9萬元,帶動建檔立卡戶脫貧3094人。

    廈臨兩地商務局籤訂東西部商務扶貧框架協議,推動兩地商務扶貧協作形成長效機制。

    市商務系統還整合優質展會資源,鼓勵臨夏州企業來廈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2019年為臨夏州企業提供「9·8」投洽會免費展位,並與臨夏州商務局在廈共同舉辦消費扶貧隴原網貨對接會、臨夏州農特精品專場推介會等活動,達成籤約意向金額超1.3億元。今年,還將繼續為臨夏州進入「廈洽會」等更多平臺提供免費展示的機會。今年9月8日前,臨夏特色農產品直供中心將有望完成建設,形成集臨夏州農特產品展示、研發、加工、倉儲、包裝於一體的供應鏈基地。

    送技能讓結對貧困戶脫貧有「術」致富有「路」

    「徹底解決貧困問題還得靠『走出去』,村兩委要多做村民工作,動員大家出去務工,增長見識,有新觀念,才有前途。」7月16日,廈門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河明和臨夏州委常委、副州長邱武偉一起,前往東鄉縣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時如是說。

    整合商務系統資源,幫助結對村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增強「造血」功能——市商務局及福建菸草進出口公司與臨夏州東鄉縣大灣村、大坡村建立結對幫扶關係,成立幫扶工作隊,加強與結對幫扶村的溝通協商,結合實際制定幫扶計劃,加強項目跟蹤指導,並分別向兩村提供12萬元的結對幫扶資金,以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村項目取得更大成效。

    在提高勞動技能、推動勞務輸出方面,市商務局推動廈門市家政、餐飲等生活服務業企業為結對村貧困戶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強化技術培訓和定向培訓,提高其外出就業能力,幫助做好結對幫扶村勞務輸轉工作。

    在幹部扶貧方面,也進一步增進雙向互動,通過增進合作交流,為決戰脫貧攻堅提供支撐。今年,市商務局將選派5名專技人才赴臨夏州開展支援工作,臨夏州商務局也將選派2名專技人才來廈學習。(記者 沈彥彥 特約記者 林森泉)

相關焦點

  • 廈門市・臨夏州東西部扶貧協作——圖途戶外捐贈防疫物資支援...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秋冬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廈門市委統戰部和市工商聯組織愛心企業給臨夏捐贈防疫物資,圖途戶外作為紮根廈門的企業,積極響應黨中央及政府的號召,支持臨夏州防疫衛生工作。9月1日,廈門市・臨夏州東西部扶貧協作防疫物資捐贈儀式在臨夏州人民醫院舉行。
  • 「山海協作」守望相助 廈門精準幫扶臨夏州壯大扶貧產業
    記者近日跟隨廈門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媒體團到臨夏實地採訪發現,按照「臨夏所需、廈門所能、協作見效」的原則,廈門精準引進、建設了一批扶貧車間、工廠和園區紮根臨夏,讓當地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脫貧的同時,也助推臨夏扶貧產業持續發展壯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力威鋁業: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 助力水城縣脫貧攻堅
    【鋁道網】貴州力威鋁業投產以來,在不斷增強企業自身發展實力的同時,為貧困群眾提供穩定就業崗位,積極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水城縣脫貧攻堅。貴州力威鋁業總經理周長發我們優先招聘當地的貧困戶,包括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給他們提供一個就業的機會,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易扶搬遷戶楊中付由於缺乏技術,以前只能到處打零工,不僅收入低而且不穩定,經過培訓後,楊中付成為力威鋁業的職工,每月有了固定收入。
  • 福建音樂人臨夏採風 聚焦廈門臨夏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果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福建音樂人採風團一行人,昨天在臨夏州開展 「構築山海情誼·高歌美麗臨夏」原創歌曲採風活動。
  • 崑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經驗入選2020年全國東西部扶貧...
    8月22—23日,國務院扶貧辦在雲南省怒江州、保山市舉辦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培訓班。全國承擔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的東部9個省份、14個城市,中西部16個省份、20個市(州)200餘人參加培訓。江蘇省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工作隊碧江區工作組報送的案例《深化協作共建·攜手共奔小康全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典範》入選2020年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培訓班案例,並在培訓會上作交流發言。
  • 經濟特區牽手「三區三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廈門探索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廈門市為臨夏州招商引資註冊資金達3.5億元,遠超往年同期水平。荒地上崛起一座座工廠,昔日農民變為產業工人,第三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與廈門市結對以來,臨夏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32.5%降至2019年底的1.78%,大量東部企業落戶,帶來持續發展活力。最近3年,在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年度考核中,廈門在東部城市中始終名列前茅。
  • 東莞茶山:加力東西部扶貧協作,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據了解,在結對幫扶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蘇甲鄉井底村、樂居鎮新河村的基礎上,今年,茶山鎮新增與鎮雄縣以勒鎮大山村、以堡村和昭陽區樂居鎮中河村進行結對幫扶,認真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全面加力行動,助力昭通打贏脫貧攻堅戰。
  • 中國涼都網:大連市代表團到六盤水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李熙妍 攝30日上午,召開大連市六盤水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座談會,聽取大連市、六盤水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情況匯報。要聚焦重點工作,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在人力資源、勞務協作、消費扶貧、創建文明城市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務實合作,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堅持有限無限相結合,總結扶貧協作經驗,創新機制方法,找準結合點、把握互補點、拓寬合作面,確保向黨中央、向貴州省及六盤水市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 天津東麗區與甘谷縣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
    待到今秋收穫的季節,一粒粒花椒、一顆顆蘋果、一袋袋雜糧掛麵,將搭乘天津市東麗區與天水市甘谷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感情線」,走出西部。這份共享的「收穫」背後,正是東麗區與甘谷縣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做出的新努力——打破「輸血式」扶貧,用市場導向實現精準扶貧。
  • 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新華社記者駱國駿、孔祥鑫、李放  從風沙漫天的南疆大漠到層巒疊嶂的太行山區,從雪域茫茫的世界屋脊到一望無際的內蒙古草原……回望歷史,這些地方曾深深打上貧困烙印
  • 友誼之花越開越盛 發展碩果越結越多 武義—嘉陵東西部扶貧協作...
    南充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嘉陵區委書記廖倫志,武義縣委書記姚激揚就進一步深化兩地東西部扶貧協作進行對接交流。武義縣領導章旭升、李唯、王昱、方黎明,嘉陵區領導宇旻、朱鵬(掛職嘉陵區委常委、副區長)、羅適參加會議。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指引下,武義與嘉陵結緣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城市,至今已有3年時間。
  • 中辦 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 廣州市委組織部到金海湖新區調研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1月12日,廣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兩新」組織黨工委書記蔡輝率考察組到金海湖新區(畢節高新區)調研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畢節市委常委、副市長胡愛斌,廣州市協作辦黨組書記、主任高耀宗,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副組長、畢節組組長、畢節市政府黨組成員
  • 臨安區施秉縣東西部扶貧協作邁步脫貧致富路
    杭州市臨安區結對幫扶施秉縣以來,兩地領導幹部積極主動對接,為確保各項協作工作落地落實,杭州市臨安區出臺了《臨安區助力施秉縣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兩地政府籤訂了《2018-2020年兩地結對幫扶框架協議》;施秉縣還明確一名本地縣政府分管領導分管協作工作,形成了東西部齊抓共管機制。
  • 東西部扶貧協作科技助推產業合作成果系列報導
    ——助力脫貧攻堅、津甘產業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蘭州舉行  為進一步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12月26日上午,「助力脫貧攻堅,津甘產業合作項目——共同開發甘草多糖院內製劑高科技項目」籤約儀式在蘭州舉行。
  • 千裡攜手共逐夢——崑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綜述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時代賦予了崑山責任使命,也給予了碧江發展機遇。蘇州崑山與銅仁碧江自2017年12月籤訂《東西部幫扶協作脫貧攻堅合作協議》以來,兩地緊扣組織領導、人才交流、產業合作、園區共建、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方面深入推進各項工作。
  • ——我省開展電商扶貧東西部協作結碩果
    4月15日,隨著甘南州「天津館」O2O線下特色體驗館順利開館,東部沿海省份對口支援我省的隴南市「青島館」、臨夏州「廈門館」、定西市「福州館」共4個線下體驗館全部開館,標誌著我省電商扶貧東西部協作邁出堅實步伐,也為甘肅農產品「走出去」搭建起良好平臺。  搭建平臺,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  我省特色農產品豐富。
  • 惠水:「六個二」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鞏固脫貧成效
    12月4日,記者從惠水縣扶貧辦獲悉,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惠水縣始終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堅持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惠水與廣州南沙結對幫扶為契機,緊緊抓住貴州列入全國內陸開放式扶貧試驗區的機遇,探索「六個二」開放式扶貧機制,調動全社會扶貧積極性,不斷鞏固脫貧成效。
  • 鼓樓岷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出實招亮絕招——脫貧攻堅我有三寶
    2017年以來,兩地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結下深厚友誼。今年,伴隨著脫貧攻堅決勝號角的吹響,鼓樓與岷縣眾志成城,一鼓作氣,振興傳統產業,開發新產業,全面暢通銷售渠道,岷縣於11月底順利脫貧摘帽。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在鼓樓區的協作支持下,岷縣的中蜂產業已成為脫貧攻堅的一大支柱。  「建設扶貧產業,關鍵要結合當地的產業基礎與資源稟賦。」福州市掛職幹部,岷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林善章表示,岷縣蜜源植物豐富,且有養殖蜜蜂的傳統,蜂業發展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
  • 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銷對接,各地農產品爭奇鬥豔
    香煎墨魚餅、現熬的雞湯、各色各樣時令水果……今天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銷對接暨2020年廣東消費扶貧月系列活動上,琳琅滿目的農產品讓入場參觀的市民流連忘返。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廣東大力營造消費扶貧的濃厚氛圍,加強消費扶貧制度的建設,在省級層面出臺系列推動消費扶貧的專門文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在省、市兩級成立消費扶貧工作專班,形成組織領導合力。同時,廣東搭建消費扶貧交易平臺,不斷優化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等平臺,全力構建供應、流通、銷售全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