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娃娃菜的栽培方法及講解
娃娃菜,白菜種類中的小弟弟,因為外形小巧玲瓏,形似白胖小子,所以得了娃娃菜的俗名。與大株型的白菜相比,由於娃娃菜個頭小巧,而體型緊湊,翠綠欲滴,白白胖胖。一般菜心是鮮黃或形如蛋黃的紅心,葉肉緻密、柔軟,味道要鮮嫩得多,因為其生長期比較短,市面上我們經常看到它的時候,它是以一排排的小包裝形式出現的,特別適合下湯做配菜。由於娃娃菜栽培簡單,價格是普通大白菜的3到5倍,效益在蔬菜種植之中非常高。又由於娃娃菜比較喜歡清涼的高山氣候,所以在海拔較高的地區培育出來的娃娃菜品質遠超過平原地區。因此,高山娃娃菜較白菜種植前途比較光明。
娃娃菜的生長習性與大白菜差不了多少,種植方法類似。雖然它看起來白白嫩嫩,好像經受不住風寒,但是在較為寒涼的氣候裡,反而能促進它茁壯成長。平時它就比較習慣於生活在5-25攝氏度內,最適宜發芽為25攝氏度左右,最利於它生長發育成熟的溫度在15°C~20°C。雖然這個「娃娃」很耐寒,但是長期處於低於5攝氏度的環境下,它也會凍傷,會導致它無法抱團;當然,溫度過高也是會讓這個「娃娃」難以接受,因為過高的溫度會導致滋生細菌,造成爛心,像我們人一樣,不適應高溫的娃娃菜也會染上「熱傷風」,會阻礙其蓬勃的生長勢頭。播種的最佳溫度區段是13攝氏度左右。娃娃菜雖然習慣寒涼但不喜歡陰冷,白白胖胖的它特別喜歡長時間地曬太陽。這個「娃娃」比較「驕矜」,為了讓它始終保持嬌滴滴,水靈靈的良好狀態,我們得讓它喝足水又不能讓它喝過了頭,因為水分不足會導致生長不良,組織硬化,纖維增多;而水分過多時,娃娃菜的根系就無法吸收足夠的養分,造成生長不良。以在耕層深厚、肥力較高、排灌方便和酸鹼值為6.5~7.5的土壤上種植為佳。
栽培要注意什麼?
(一)栽培季節
既然是高山種植,一般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區域栽培娃娃菜會比較適宜。它的播種特別的長,從1月上旬到8月上旬一直都可以栽培。可以採用播撒種子的方法,也可以採用移栽幼苗的方法。一般在播種或者移栽完了之後45-65天後,就可以採收上市,實在是居家必備之蔬菜。
(二)品種選擇
在種植高山娃娃菜,我們偏向於選擇個體小,株型優美,早熟,抗熱,抗病力強的品種。可供高山栽培的娃娃菜品種主要有紅孩兒、高麗貝貝、高山娃娃。此外,還有春秋美冠、高麗金娃娃、 春月黃和紅寶貝等品種,也均有較好的表現,可供高山培植選擇。
(三)田間管理
高山娃娃菜的主要田間管理措施,如肥水管理等,基本可以參照大白菜的栽培方法來進行。在露天種植的條件下,一般每畝土地混合2500-3000千克漚熟有機農家肥,配合著35-45千克的複合肥料,還需混上50-100千克的石灰,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除了開始的底肥,和種植其他作物不一樣的是在娃娃菜生長發育的整個階段,不再適用於大水漫灌和大肥追加,這樣會讓它只長個頭,沒有「內涵」,一般來說,我們只要讓地裡保持溼潤就行了,看到土地開始乾燥,就可以略微澆一點點水。播種下種植之後,我們看到娃娃菜開始長出3片葉子時,可適量施用速效性氮素肥料,讓「娃娃」抽條,促進植株生長。之後可視苗情進行追肥,注意少量多次的尺度即可。在初期,我們如果沒有噴施除草劑,在娃娃菜整個生長過程中,要勤加除草,在除草的同時,視娃娃菜的長勢進行追肥。可以對娃娃菜葉進行營養液的噴灑。
(四)採收
當娃娃菜具有八成熟時,就可以收穫了,不是沒有耐心,而是吃娃娃菜就是要吃最嫩的。娃娃菜形體比較結實,葉子緊緊抱在一起就可以了。如果它的個頭過大或整體過於緊實,可能並不是好事,這樣口感會差,容易商品價值也會降低。
三、病蟲害防治
地處高山,病害蟲害的情況較少,注意警惕軟腐病、霜黴病、病毒病、蚜蟲萊青蟲和夜蛾類等,注意調控好種植環境的溫度就可以避免相應的蟲害。
本文由天秤說三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