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為什麼會把《義勇軍進行曲》吹跑調

2020-12-28 搜狐網

  7月20日,習大大出訪委內瑞拉,熱情的東道主在機場舉行隆重歡迎儀式,軍樂團奏委中兩國國歌。

  本來只是一場司空見慣的外交儀式,但委內瑞拉軍樂團第一小號掉鏈子,一張口就把大調吹成了小調,嚇得第二小號瞬間不敢出聲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一句又是他奏串小節成了卡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哥們猛然放慢一倍,全體徹底崩潰,要不是黑管挺身而出奏一句主旋律就全完了……

  按照慣例,每當有外國元首來訪,一國的軍樂團會提前一段時間練習該國國歌,偶爾的疏忽也是有可能的。2010年,時任瑞士聯邦主席的洛伊特哈德出訪挪威,不料挪威軍樂團弄錯了樂譜,在歡迎儀式上演奏了一首誰也不知道的曲子。

  壹讀君覺得,反正委內瑞拉的小號手蠻拼的,但這些南美小夥子總算奏完了全曲。而網友所說的國歌「南美版」並不確切,因為不同大洲的國歌有著很明顯的特點,差別不亞於二人轉和越劇。今天,壹讀君教你分辨南美洲和亞洲國歌不同的範兒。

  一般來說,歌曲的音調要根據音區來決定,國歌也不例外,起碼得保證在升國旗、奏國歌這麼莊重的場合,不會聽到一幫人破音或者唱不出聲來。

  有人曾經研究過,選取37首亞洲國家國歌,發現使用最多的音調分別為G大調、F大調、降B大調。而在36首美洲國家國歌樣本中,定調最多的是C大調、降E大調和降B大調。

  C大調在古典主義時期一般是皇室慶典、貴賓邀請時專用的調式,比如莫扎特《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調性平穩而寧靜。G大調則充滿動力,例如他在《G大調長笛協奏曲》第一樂章中宏偉而莊嚴的快板。

  節奏方面,兩個大洲的國歌大多數採用4/4拍子,這種節奏能夠讓作品聽起來堅強有力,充滿陽剛之美,符合國歌激昂的風格。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板三眼」、以及南美拉丁舞曲都屬於這類節拍。

  亞洲地區國家國歌的多元化主要源於本土音樂特色,比方說,印度的古典音樂有內省性傾向、採用非均分的循環式節拍,菲律賓音樂受到歐美音樂很深的影響,孟加拉國的音樂有著宗教式的淺吟低唱。

  舉個例子,中國的《義勇軍進行曲》本身是一首中西結合的曲子。首先,「一字一音」貫穿歌曲始終,使其聽起來節奏鮮明、短促有力。其次,由大三弦和弦1、3、5組成的號角式音調加強了歌曲的情感。事實上,這也是音樂家聶耳在創作時的特性音調,之後其他音樂家創作的《大刀進行曲》、《松花江上》等作品都基於這個特性音調而展開。最後,在前奏以及歌曲後半部分,分別出現了三次特殊的三連音節奏,以增加歌曲的藝術感染力。這也是委內瑞拉的小號手失誤的地方之一,在幾次三連音的時候他都把歌曲串到了「鬼子進村」。

  再看拉美國家的國歌,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原住民印第安音樂、殖民時期歐洲音樂、以及被送到新大陸的非洲黑人音樂等都對拉丁音樂的形成產生影響。像拉丁美洲流行的音樂形式,桑巴、倫巴、探戈、薩爾薩等,都以節奏為中心。

  受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統治,不少拉美國家的國歌也體現了地中海岸風情,像歐洲歌劇中的詠嘆調。有學者統計,在美洲的36首國歌中,有11首出現了轉調或較長時間的離調現象,與歌劇的唱段很相似。比如阿根廷國歌,有濃厚的古典歌劇氣息,整首歌的規模非常大。

  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國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戰歌,另一種是頌歌。

  《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屬於第一種類型的國歌。其他亞洲國家,比如印度尼西亞,其國歌《大印尼歌》中寫著「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頭顱可拋身可殺」。墨西哥1943年將《墨西哥人,響應戰爭的召喚》定為國歌,「墨西哥人,響應戰爭的召喚,準備好馬和劍,奔赴戰場」,就是一首典型的戰歌。古巴國歌裡「為了祖國,雖死猶生……聽那嘹亮的號角已吹響,拿起武器上戰場」的號召充滿戰鬥力。

  頌歌一般表示對君王或者國家的愛戴,比如泰國國歌內容為祝泰王萬壽無疆、表示人民的忠誠,尼泊爾的國歌同樣祝福國王的福澤綿長。厄瓜多的國歌《祖國啊,向你敬禮!》如此讚揚祖國,「你的心浸透歡樂與和平,你的額上煥發著榮光,要比太陽的光更加輝煌」。

  所以說,就算委內瑞拉的小號手真想改編中國國歌,那也應該像午夜歌劇一樣盪氣迴腸。好在習大大結束訪問時,這些樂手們又回到了普通青年模式,這個難得的國歌版本就留給我們當提神醒腦的利器吧。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yidu.im/p/971 report 1994 7月20日,習大大出訪委內瑞拉,熱情的東道主在機場舉行隆重歡迎儀式,軍樂團奏委中兩國國歌。本來只是一場司空見慣的外交儀式,但委內瑞拉軍樂團第一小號掉鏈子,一張口

相關焦點

  • 紅色音符抗戰故事|聶耳與《義勇軍進行曲》
    它就是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近日,81歲高齡的向延生老人接受了記者採訪。向延生是音樂家向隅和唐榮枚之子,一直從事中國近代音樂史研究,曾編輯《聶耳全集》一書,與國歌結下不解之緣。從他的口中,我們了解到了有關《義勇軍進行曲》和它的曲作者聶耳諸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 田漢最初將"義勇軍進行曲"寫香菸錫紙?本人記不清
    這首鼓舞中國士兵英勇抵禦外侮的《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而田漢就是地道長沙人——  一、 《義勇軍進行曲》歌詞最初寫在包香菸的錫紙上?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當這曲慷慨激昂的旋律奏響,每一位中國人都會不由自主以莊嚴神聖之情自動肅立,這首原名《義勇軍進行曲》的歌曲早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文史|《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文史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2020-07-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劫難前完成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國歌的不二之選
    《風雲兒女》的主題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歌詞是田漢寫在最後一頁紙上的。田漢後來回憶當時是很想寫得長一點,卻因為沒有時間而煞筆。《風雲兒女》在荊州路405號電通公司的攝影棚內拍攝田漢是在白色恐怖中進行筆舌之戰,他知道隨時會被逮捕,所以又是改名換姓,又是不停轉移,然後趕緊地寫,但終歸還是被捕。
  • 義勇軍進行曲:不止是國歌|安娥|義勇軍進行曲|田漢|聶耳|國歌|易漱瑜
    影片的主題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聶耳沒想到,這一曲,成為他和田漢合作的絕唱。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遊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風雲兒女》一上映就火了,因為《義勇軍進行曲》火了。很多人為了學歌,一遍遍買票看電影,一曲轟動全國,傳向世界。
  • 歷史今日12月4日:《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
    聶耳在日本東京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定稿手稿。  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3000多名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下面是新華社記者採訪全國政協常委夏衍的通訊摘錄:  「《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奮,鼓舞人心,催人前進。
  • 田漢與上海及《義勇軍進行曲》
    散會後,田漢抽空寫了《風雲兒女》電影故事,覺得意猶未盡,決定創作一首主題歌。很少抽菸的他,為著趕寫本子也會抽上一支。田漢伸手把書桌上放著的香菸拿過來,裡面只剩一支,便取出點燃後把空煙盒揉成一團。忽然,他又若有所思,匆匆把煙盒撫平,在背面寫起了《義勇軍進行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往事 建黨主題紀錄片集中播出
    原標題:毛澤東的上海足跡,《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往事,建黨主題紀錄片集中播出 「七一」到來之際,一批建黨主題紅色文化紀錄片將亮相螢屏。1935年5月,由電通公司拍攝的電影《風雲兒女》在上海金城大戲院上映,影片的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流行全國並傳遍世界,鼓舞著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紀錄片《國歌往事》走訪上海與國歌誕生相關的紀念地,通過回顧國歌詞作者田漢和曲作者聶耳的創作經歷,以及《義勇軍進行曲》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經過,講述了一段不平凡的國歌往事。
  • 從《白毛女》到《義勇軍進行曲》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的中國情結
    其中,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全體團員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為中國加油的視頻在網上發布後,人們無不熱淚盈眶,獲得了巨大的反響。視頻中,松山芭蕾舞團總代表清水哲太郎深情地說:數千年以來,中國教給日本無數寶貴的經驗與智慧。人類最痛苦的時刻,恰恰是最珍貴的瞬間,因為此時人類被喚起無窮的力量。
  • 這就是《義勇軍進行曲》譜寫者顛沛流離的短暫一生
    第二件事是聶耳出生了,23年後他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激勵了中國萬千兒女在艱難革命中奮爭、堅持,新中國成立後,這首歌成為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歌。辭職後的聶耳與作家田漢碰到了一起,田漢認為如此"唱靡靡之音,長此下去,人們會成為亡國奴"。二人就此議定,要創作一首歌,來戰勝《桃花江是美人窩》。1935年初,田漢改編了電影《風雲兒女》劇本,這是一個抗日劇,為了這部改編的電影田漢寫了一首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被捕前,田漢在倉促之間寫在香菸盒上,把東西藏起來。
  • 《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聶耳:因只談戀愛不想結婚,錯失一生所愛
    聶耳這個名字之被世人熟知,是因為他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從這首曲子的激昂便可知:它的作曲者聶耳,定是一個不平凡的音樂家。真實的聶耳的確非比尋常,他曾經被稱作民國的音樂天才。所有的天才,都會承受異於常人的磨難。
  • 王源首演話劇致敬聶耳 演繹《義勇軍進行曲》背後故事盪氣迴腸
    昨晚,王源在《故事裡的中國》之《國歌》中,首次挑戰話劇形式的演出,飾演《義勇軍進行曲》作曲人聶耳。故事圍繞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事關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講述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如何誕生的。王源雖然是第一次出演話劇,不過演技和臺詞卻表現得十分自然,在前輩王洛勇面前絲毫不遜色。
  • 羅馬上空響起義勇軍進行曲,大聲高喊Grazie Cina!(感謝中國)
    義大利羅馬,晚上18時許,A線地鐵站Re di Roma附近的小區響起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並有人大聲高喊「Grazie Cina!」(感謝中國),周圍居民紛紛鼓掌致意,感人肺腑。
  • 為什麼戴著耳機唱歌會跑調?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在不戴耳機的情況下,唱歌是不跑調的,但戴上耳機之後卻找不著調了,而且自己根本聽不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聽覺是個體對聲音刺激的察覺,這種感覺僅次於視覺。我們的語言信息以及其他與聲音相關的信息,大多數都是依靠聽覺接收的。
  • 在日本唱《義勇軍進行曲》:松山芭蕾舞團與日本左翼文藝
    松山芭蕾舞團在近日高唱《義勇軍進行曲》聲援中國,並不意外:雖然歌曲有著濃厚的抗日背景,但對於主張和中國友好往來、連結反戰思想與左翼文藝的松山芭蕾舞團而言,所謂抗「日」當然是指的那些信奉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日本侵略者。
  • 羅馬上空響起《義勇軍進行曲》
    羅馬上空響起《義勇軍進行曲》英雄,必須讓你們登「臺」亮相!
  • 《義勇軍進行曲》是中國人最喜歡聽的一首歌,聽得最多的一首歌
    中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象徵的歌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982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其正式定為國歌,2004年3月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鮮為人知的南洋華僑義勇軍
    當時義勇軍一心一意抗日殺敵,也就沒有反對。    義勇軍進行軍訓的第三天,2月3日下午,日軍飛機炸中了丹戎巴葛的貨倉。正在軍訓的義勇軍奉司令達利上校命令,動員了300多人前去搶救,在搶救中,日軍飛機再來轟炸,犧牲了3人,五六十人受傷。    2月4日,義勇軍第一連奉命進入裕廊十八碑前線。此日,第二、三、四連陸續開往林厝港、巴西班讓、後港一帶布防,建築海灘防禦工事。
  • 錦州義勇軍奇襲大凌河車站
    當時正值日軍第二十師團在溝幫子至大虎山一帶對抗日義勇軍進行「圍剿」,為了牽制日軍的「掃蕩」部隊,支援溝幫子一帶的義勇軍,1932年1月下旬,由督範在大凌河車站南方5華裡的凌河堡召開了由謝朝品、李質龍、全則州、苑九佔、李化民和藍天林等義勇軍領導人參加的軍事會議,決定襲擊大凌河車站的日軍,切斷北寧鐵路,摧毀敵人的機動能力。
  • 委內瑞拉,會成為下一個敘利亞還是利比亞?
    委內瑞拉會變成下一個敘利亞,還是下一個利比亞?這是一個令人很揪心的問題。 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裡格斯說,「委內瑞拉人民將保家衛國,抵禦任何外國幹涉,無論它來自何方」。他以此回答了記者提出的他是否會利用自己作為國家臨時總統權力將華盛頓軍事幹預合法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