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2020-12-17 澎湃新聞

文史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2020-07-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每當聆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都不禁讓人感到熱血沸騰,這雄壯的音樂仿佛能給我們無窮的力量。說到國歌,有兩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作詞田漢、作曲聶耳,這兩個才華橫溢的名字,碰撞在一起,造就了如今的大國聲音。

永嘉路371-381號這個普通的石庫門小區,看上去依舊靜謐,不過在92年前,這裡曾經誕生了一個推動中國戲劇發展的社團「南國社」,而發起人正是田漢,這裡也曾經是田漢的居所。

田漢除了國歌詞作者這一讓人熟悉的身份,還是當時著名的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編劇、小說家等等,與歐陽予倩、洪深共稱為中國現代劇三大奠基人。1934年,他創作了電影故事《風雲兒女》,並經夏衍改編成為了電影臺本,在劇本創作完後,田漢被國民黨當局以「宣傳赤化」的罪名逮捕入獄,在獄中,他在煙盒包裝紙上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並委託同事送出了監獄,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

為了緬懷田漢,在義勇軍進行曲創作60周年之際,在時任上海市劇協主席的杜宣發起並籌備下,1995年12月28日,田漢銅像在長樂路、富民路的街心花園落成。

銅像高4.6米,田漢身披大衣、內著西裝,凝視遠方,而在銅像前方的碑文上,就凝刻了田漢一生的業績。田漢在獄中將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傳遞出來後,聶耳主動請纓,承擔起了作曲的任務。

在聶耳寫給他母親的家書中,曾提到他在此居住的時候,經常借用底樓一位俄籍老婦人家中的鋼琴彈奏歌曲。1935年4月15日,聶耳在快速的完成曲譜初稿後,為了躲避國民黨的追捕,暫時去日本進行躲避,在路上他堅持創作,並在定稿後郵寄回國。不過讓人可惜的是,他這次暫時出國的躲避,卻成了和祖國的永別。

1992年聶耳誕生80周年之際,我國老一輩著名雕塑家張充仁先生親自設計了這座聶耳銅像,紀念這位才華卓越的年輕人。銅像高近4米,位於淮海中路、復興西路和烏魯木齊路交匯處的聶耳音樂廣場內,聶耳敞開外衣,目光向著前面的群眾,左腳跨出,正展臂指揮歌唱。

1935年的7月17日,年僅23歲的聶耳在日本藤澤市遊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天妒英才,讓人扼腕嘆息。歌詞和曲譜確認後,《義勇軍進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成唱片正式發行,這座小紅樓就是當年百代唱片公司的舊址。從此「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傳遍了大江南北,並在如今唱響了全世界,每當國歌響起,都讓我們熱血沸騰。

內容來源:上海徐匯

原標題:《文史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往事 建黨主題紀錄片集中播出
    原標題:毛澤東的上海足跡,《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往事,建黨主題紀錄片集中播出 「七一」到來之際,一批建黨主題紅色文化紀錄片將亮相螢屏。 從題材上看,7月1日將亮相螢屏的《誕生地》,從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誕生、發展及壯大的歷史過程講起。隨後的紀錄片《信仰之源》,回溯了《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過程,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守信仰、不斷奮鬥的歷程,弘揚新時代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力量。
  • 田漢最初將"義勇軍進行曲"寫香菸錫紙?本人記不清
    這首鼓舞中國士兵英勇抵禦外侮的《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而田漢就是地道長沙人——  一、 《義勇軍進行曲》歌詞最初寫在包香菸的錫紙上?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當這曲慷慨激昂的旋律奏響,每一位中國人都會不由自主以莊嚴神聖之情自動肅立,這首原名《義勇軍進行曲》的歌曲早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紅色音符抗戰故事|聶耳與《義勇軍進行曲》
    它就是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近日,81歲高齡的向延生老人接受了記者採訪。向延生是音樂家向隅和唐榮枚之子,一直從事中國近代音樂史研究,曾編輯《聶耳全集》一書,與國歌結下不解之緣。從他的口中,我們了解到了有關《義勇軍進行曲》和它的曲作者聶耳諸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 劫難前完成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國歌的不二之選
    正因為這樣,他那《義勇軍進行曲》歌詞的創作時間和地點,一直流傳很多種版本;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了,仍然傳得沸沸揚揚。如最近香港大學中國音樂史博士周光蓁為《亞洲周刊》(2018年3月25日)撰文說:【《義勇軍進行曲》在獄中成孕,誕生時是個遺腹子,詞作者田漢在獄中把首稿寫在香菸盒包裝紙上,讓該曲用作配樂的電影《風雲兒女》拍攝人員探監時傳出去。】
  • 義勇軍進行曲:不止是國歌|安娥|義勇軍進行曲|田漢|聶耳|國歌|易漱瑜
    影片的主題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聶耳沒想到,這一曲,成為他和田漢合作的絕唱。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遊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風雲兒女》一上映就火了,因為《義勇軍進行曲》火了。很多人為了學歌,一遍遍買票看電影,一曲轟動全國,傳向世界。
  • 歷史今日12月4日:《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
    聶耳在日本東京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定稿手稿。  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3000多名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下面是新華社記者採訪全國政協常委夏衍的通訊摘錄:  「《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奮,鼓舞人心,催人前進。
  • 王源首演話劇致敬聶耳 演繹《義勇軍進行曲》背後故事盪氣迴腸
    昨晚,王源在《故事裡的中國》之《國歌》中,首次挑戰話劇形式的演出,飾演《義勇軍進行曲》作曲人聶耳。故事圍繞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事關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講述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如何誕生的。王源雖然是第一次出演話劇,不過演技和臺詞卻表現得十分自然,在前輩王洛勇面前絲毫不遜色。
  • 田漢與上海及《義勇軍進行曲》
    忽然,他又若有所思,匆匆把煙盒撫平,在背面寫起了《義勇軍進行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飛機大炮前進,/前進,前進,前進!
  • 委內瑞拉為什麼會把《義勇軍進行曲》吹跑調
    壹讀君覺得,反正委內瑞拉的小號手蠻拼的,但這些南美小夥子總算奏完了全曲。而網友所說的國歌「南美版」並不確切,因為不同大洲的國歌有著很明顯的特點,差別不亞於二人轉和越劇。今天,壹讀君教你分辨南美洲和亞洲國歌不同的範兒。  一般來說,歌曲的音調要根據音區來決定,國歌也不例外,起碼得保證在升國旗、奏國歌這麼莊重的場合,不會聽到一幫人破音或者唱不出聲來。
  • 從《白毛女》到《義勇軍進行曲》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的中國情結
    其中,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全體團員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為中國加油的視頻在網上發布後,人們無不熱淚盈眶,獲得了巨大的反響。視頻中,松山芭蕾舞團總代表清水哲太郎深情地說:數千年以來,中國教給日本無數寶貴的經驗與智慧。人類最痛苦的時刻,恰恰是最珍貴的瞬間,因為此時人類被喚起無窮的力量。
  • 這就是《義勇軍進行曲》譜寫者顛沛流離的短暫一生
    第二件事是聶耳出生了,23年後他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激勵了中國萬千兒女在艱難革命中奮爭、堅持,新中國成立後,這首歌成為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歌。1935年初,田漢改編了電影《風雲兒女》劇本,這是一個抗日劇,為了這部改編的電影田漢寫了一首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被捕前,田漢在倉促之間寫在香菸盒上,把東西藏起來。夏衍拿到田漢的劇本並發現了這張香菸盒,聶耳聽說此事後,主動接下了譜曲的工作。
  • 羅馬上空響起義勇軍進行曲,大聲高喊Grazie Cina!(感謝中國)
    義大利羅馬,晚上18時許,A線地鐵站Re di Roma附近的小區響起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並有人大聲高喊「Grazie Cina!」(感謝中國),周圍居民紛紛鼓掌致意,感人肺腑。
  • 在日本唱《義勇軍進行曲》:松山芭蕾舞團與日本左翼文藝
    松山芭蕾舞團在近日高唱《義勇軍進行曲》聲援中國,並不意外:雖然歌曲有著濃厚的抗日背景,但對於主張和中國友好往來、連結反戰思想與左翼文藝的松山芭蕾舞團而言,所謂抗「日」當然是指的那些信奉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日本侵略者。
  • 《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聶耳:因只談戀愛不想結婚,錯失一生所愛
    聶耳這個名字之被世人熟知,是因為他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從這首曲子的激昂便可知:它的作曲者聶耳,定是一個不平凡的音樂家。真實的聶耳的確非比尋常,他曾經被稱作民國的音樂天才。所有的天才,都會承受異於常人的磨難。
  • 羅馬上空響起《義勇軍進行曲》
    羅馬上空響起《義勇軍進行曲》英雄,必須讓你們登「臺」亮相!
  • 《義勇軍進行曲》是中國人最喜歡聽的一首歌,聽得最多的一首歌
    中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象徵的歌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982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其正式定為國歌,2004年3月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華夏兒女應該知道國歌的誕生——我看《故事裡的中國國歌》
    故事裡的中國首先邀請了電影《國歌》的導演,講述了電影《國歌》的誕生。又請田漢和聶耳的親人講述這兩位詞曲作者有關國歌產生背後不被人知道的事情,以及詞曲產生的過程。因為《國歌》首相在1935年5月24日在電影《風雲兒女》中作為主題曲出現,還邀請了第一次演唱者和錄製《義勇軍進行曲》的親人家屬講述當時的過程。
  • 瀘州老窖攜手《故事裡的中國》講述國歌誕生故事
    從那一刻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響徹中國大地,迎接著每一個安穩的黎明,見證著每一個榮耀的瞬間,也鼓舞著每一個國人不斷前進!12月12日晚8點檔,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國歌》。
  • 鮮為人知的南洋華僑義勇軍
    當時義勇軍一心一意抗日殺敵,也就沒有反對。    義勇軍進行軍訓的第三天,2月3日下午,日軍飛機炸中了丹戎巴葛的貨倉。正在軍訓的義勇軍奉司令達利上校命令,動員了300多人前去搶救,在搶救中,日軍飛機再來轟炸,犧牲了3人,五六十人受傷。    2月4日,義勇軍第一連奉命進入裕廊十八碑前線。此日,第二、三、四連陸續開往林厝港、巴西班讓、後港一帶布防,建築海灘防禦工事。
  • 錦州義勇軍奇襲大凌河車站
    當時正值日軍第二十師團在溝幫子至大虎山一帶對抗日義勇軍進行「圍剿」,為了牽制日軍的「掃蕩」部隊,支援溝幫子一帶的義勇軍,1932年1月下旬,由督範在大凌河車站南方5華裡的凌河堡召開了由謝朝品、李質龍、全則州、苑九佔、李化民和藍天林等義勇軍領導人參加的軍事會議,決定襲擊大凌河車站的日軍,切斷北寧鐵路,摧毀敵人的機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