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食,記憶中的味道,純手工紅糖餈粑

2020-12-13 盛世廚娘

純手工紅糖餈粑是用手工紅糖和糯米製作的一道川渝地區傳統的美味又營養的特色小吃。

傳統的紅糖餈粑製作過程是比較複雜的,製作餈粑需要先把糯米蒸熟,再放入大號的缽子中捶搗,從而製成緊實Q彈的糯米糰,然後再揪成小糯米糰,光是做餈粑都讓人感覺累得夠嗆。

純手工紅糖營養豐富,釋放熱量快,營養吸率高,除含蔗糖以外,還含有少量的鐵、鈣、胡蘿蔔素等物質。

紅糖本身是具有調理氣血,暖宮驅寒的作用,在古代也被收錄在本草綱目裡,長期飲用純手工紅糖具有調理氣虛,痛經,身體不適等對身體帶來的各種困擾,補氣養血,改善睡眠,抗疲勞 補腎護肝 調理氣血,延緩衰老等效果。

女性在身體上是脆弱的,有痛經,宮寒,氣血虛等很多女性生理期的煩惱;而且女人又要經歷懷孕,生娃,帶孩子,做家務,這些都是對身體體質的消耗,所以女人更應該去滋養呵護身體。

這款紅糖餈粑將兩者相結合,軟糯香甜,補氣養血。

其實紅糖餈粑好吃不難做,掌握了方法,你也能做出香軟Q彈不粘牙的餈粑。

水煮糯米餈粑條製作方法:

水磨糯米粉150克,溫水125克左右,熟黃豆粉20克,水100克,紅糖30克

將溫開水緩慢倒入糯米粉中,一邊倒水一邊和,揉成光滑偏軟的糯米粉團。

將糯米粉團分成11等份,搓成長條狀。可以放在保鮮膜上,也可以放在盤子上,如果放在盤子上,就要在上面撒點糯米粉防粘。

鍋裡的水燒開後,放入糯米條,煮至浮起3分鐘即可。

將糯米條撈起來,瀝乾水份。

直接放在熟黃豆粉裡,使其表面都粘滿黃豆粉。

依次做好,擺放在盤子上,紅糖加水用小火煮成濃稠的紅糖漿,吃的時候淋在糯米條上。

特點:好吃不上火

軟糯Q彈,好吃不上火

油煎紅糖餈粑製作方法:

糯米粉250克,開水180ml,紅糖15克,食用油1勺。

糯米粉倒入盆中,邊倒開水攪拌。用開水和面,糯米粉粘性更好,口感也更加軟糯。

把糯米粉攪拌成絮狀,再揉成光滑的糯米糰。

然後把糯米糰揉成長條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

每個小劑子都揉成小圓球,用保鮮膜蓋好防止乾裂。

小碗中放入紅糖和水,調成汁。

接下來準備一個不粘鍋,加入一勺食用油,把糯米糰子放入鍋中壓扁擺好,用小火把餈粑煎至兩面微黃。

把預先調好的紅糖汁倒進去,蓋好燜煮1分鐘即可。

濃厚香甜,營養豐富

小貼士:

紅糖要用古法熬製的那種,調出來的湯汁既不會發苦又不會過於甜膩。

古法熬製的紅糖,十五斤的甘蔗才出一斤糖,純手工百分百純天然無添加熬製,和市面上的工業糖和赤砂糖是沒有可比性的,赤砂糖吃多了不但對身體沒有好處還會引起燥熱,上火。

這樣做出來的紅糖餈粑香甜軟糯又不粘牙,非常好吃,而且吃起來也不會發膩,讓人是越吃越想吃的哦!想吃的就試著在家做吧。

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收藏評論點讚

「好吃是一個長久的誘惑」!

吃少一點,吃好一點,用最好的食材,吃最純正的味道。

相關焦點

  • 手工餈粑,記憶中童年的味道,誰能不愛它
    糯滋滋的手工餈粑熱騰騰、甜蜜蜜、糯滋滋的手工餈粑,更是無數人記憶中兒時的味道,又有誰能不愛它呢在童年的記憶裡,年底父母手工打餈粑、外婆親手做餈粑。對孩童而言,這,就是要過年的信號了!傳統手工餈粑童年時,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和種種的傳統年俗,似乎也混在這餈粑的香味裡了。
  • 簡單五步做出火爆信陽的老味道:傳統手工餈粑,一口酥香滿嘴甜糯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餈粑象徵的是團圓和圓滿濃濃的糯米香味黏住的是親情和幸福味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習俗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時代的變化,製作餈粑已經不需要完全依賴手工。但依舊有一群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手工打餈粑,每天早上準時開打,兩根木杵磨得鋥亮,只為了留住記憶裡那熟悉的味道。
  • 寧遠:傳統手工紅糖 童年味蕾的記憶
    紅網時刻永州1月18日訊(通訊員 何勇輝 李芳 廖芷誼)年關將近,不少年味十足的小吃、美食開始湧現,喚醒大家童年記憶中味道。日前,寧遠縣大陽洞村傳統手工製作的紅糖正走俏市場,吸引不少顧客前來觀摩、購買。
  • 紅糖冰粉?餈粑冰粉?三鮮冰粉?到底哪種才是小時候的味道?
    「吃貨」指的是無法抵擋美食誘惑的一群人,也正是因為有了可愛的「吃貨」們,才會有那麼多的犄角旮旯的美食被發現。吃貨雖然愛美食,但他們真正追求的是美味,食而不飽的狀態,只為滿足口腹之慾。成都被稱為美食之都,遍地的美食,滿足了吃貨們這一需求。
  • 手工捶打餈粑,兒時媽媽的味道!
    今天小君就為大家帶來一款——恩施傳統手工餈粑。恩施土家族傳統手工餈粑 【送液體紅糖+熟黃豆粉】2斤裝 26.8元4斤裝 39.9元打餈粑一直在湖北恩施延續,每天早上七點準時開打,兩根木杵磨得鋥亮,只為了留住記憶裡那熟悉的味道。但一塊好餈粑不僅僅是全依賴與手工,選材用料也至關重要,恩施本土糯米自然是首選。
  • 不用糯米粉,手打餈粑自己在家就能做,軟糯香甜,是記憶中的味道
    記憶中小時候我和媽媽去菜市場,都要去一個爺爺那裡買餈粑,純手工製作的,香香糯糯特別好吃。手打的餈粑要比直接用糯米粉做得更好吃,有顆粒感,是記憶中的味道~我是福建人,記憶裡特別難忘的美味就是餈粑了,和北京的驢打滾不同,傳統的餈粑是打出來的,今天小菁就給大家介紹家庭版手打餈粑的做法,這帶有溫度的捶打,不是機器可以代替能做出來的。
  • 測評:綿軟筋道的手工餈粑,比機器的香,在家就能做紅糖餈粑!
    在傳統的觀念裡,餈粑象徵著團圓和美滿,有些地方更有著「無餈粑不成年」的說法,因為黏糯的餈粑裡不僅有糯米的香味,黏住的更是濃濃情誼。不過想要炸出的餈粑好吃,關鍵還得餈粑好。雖然現在超市裡隨處可買的餈粑,但精緻包裝下的機器餈粑,缺少手工餈粑的香味和韌勁。這款來自恩施的手工餈粑,值得好好說道說道。
  • 手工餈粑冰粉裡的餈粑炸不炸的?餈粑怎麼做?
    傳統冰粉只有冰粉和紅糖標配,裡面極少見堅果輔料,更是沒有餈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手工餈粑冰粉開始在成都流行起來。吃冰粉的人,都只認同於餈粑冰粉。餈粑、冰粉都是傳統記憶的美食,這再者結合在一起,成了全新的卻讓人無法抗拒的美食。餈粑,雖然在各地的做法略有不同,但多大同小異。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餈粑是用熟飯放到石槽裡用石錘或者蘆竹(因地方差異,有的也用竹來代替)搗成泥狀製作而成,一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餈粑。
  • 紅糖餈粑:唇齒留香的甜,是很多南方人春節記憶中的美食
    顏色鮮豔的炸餈粑,外面裹著紅糖,表皮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只聽「咔嚓」一聲,是炸得焦黃的外皮破裂的聲音,口腔中充滿焦香和紅糖濃濃的甜。餈粑的內部仍然柔軟,放入嘴裡像鬆軟的棉花糖,但又比棉花糖多了一絲韌性,柔軟鮮嫩,口中滿滿的糯米香氣,讓人吃完還想吃。雖說如今的紅糖餈粑是整個南方地區都非常流行的年節食物,但它卻源於信陽。
  • 童年的味道!老成都的傳統小吃!地道的紅糖醪糟粉子,香甜軟糯
    最天然的食材、最純粹的手藝、最用心的製作,讓無數看似平凡的食材,變成了記憶中最經典的美味!他們家是用純手工石磨出的米漿,粉子的好壞吃一口,你就能明顯地感受到!店裡每天都是座無虛席,來的幾乎都是成都「資深」的食客們,他們對於美食的要求很高,用我們四川話形容就是:「嘴巴刁得很」!話說這麼多年沒有吃到正宗的醪糟粉子,一時間竟然讓我們有點淚目!
  • 廣西傳統美食紅糖餈粑,清明節的好美味
    放假在家吃什麼好呢,小編是廣西人,推薦一道廣西的傳統美食給大家,糯米紅糖餈粑。做糯米紅糖餈粑,有一個關鍵的材料,芭蕉葉。芭蕉葉廣泛分布於廣西、廣東一帶,是居民房前屋後的常見作物,在當地的市場上就可以買到。
  • 一口酥香,滿嘴甜糯——恩施特產傳統手工打餈粑
    無論您身在何處,童年記憶中都應該充滿一口糯米。具有很強的整形能力。它被製成塗有大豆粉的湯圓,被製成紅糖糯米糕或糯米糕。。。但是對於恩施人來說,只有手工製作的糯米糕才是最好的。絲滑,美味可口。有人說,在異國他鄉咬一口,充滿了鄉愁。
  • 甜甜蜜蜜的紅糖餈粑,軟糯到回味,記憶中最難忘的味道
    對於生活在南方的朋友來說,餈粑絕對是童年中最美麗的味道,那種甜甜蜜蜜,那種軟糯香甜,每吃一口都讓我們回味無窮,並串聯成了童年最深刻又特別的味道。但是隨著我們出走遠方,隨著父母的年老年邁,想要吃一口餈粑也成為了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情。
  • 打餈粑,吃餈粑,才是永州人傳統過年的味道!
    打餈粑,吃餈粑,才是永州人傳統過年的味道!兒時記憶中我們還會用八角茴香 在餈粑上蓋個漂亮的紅印
  • 手工糯米餈粑糕:南方特色做法,紅糖流心餡,香甜軟糯,簡單易學
    導讀:手工糯米餈粑糕:南方特色做法,紅糖流心餡,香甜軟糯,簡單易學哈嘍大家好我是老左,一個愛研究美食的90後。年糕在南方也叫做餈粑,是糯米為原材料,搭配上各種餡料做成的美食,香甜軟糯,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上一些。
  • 手工糯米餈粑糕:南方特色做法,紅糖流心餡,香甜軟糯,簡單易學
    導讀:手工糯米餈粑糕:南方特色做法,紅糖流心餡,香甜軟糯,簡單易學哈嘍大家好我是老左,一個愛研究美食的90後。年糕在南方也叫做餈粑,是糯米為原材料,搭配上各種餡料做成的美食,香甜軟糯,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上一些。
  • 川菜大師匠心研製,這樣的紅糖餈粑才是大廚首選
    深秋時節,溫度驟降,又到了火鍋唱主角的季節,而作為「火鍋伴侶」的紅糖餈粑,同樣成為了人們就餐時的必點菜品。作為傳統的四川小吃,紅糖餈粑早年是用來慶祝節日的專屬食物,煎炸好的餈粑金黃酥糯,裹上紅糖汁和黃豆粉,一口下去儘是香甜,寓意上更是代表著黃金滿地,紅紅火火。
  • 簡單快手的傳統小吃,糯嘰嘰的紅糖餈粑,和小時候的味道一樣好
    紅糖餈粑,和小時候的味道一樣好。我家孩子和他爸都很喜歡吃這種糯米餈粑,這可是我們小時候的最愛,難道口味也會遺傳嗎?知道我們愛吃糯米粉,媽媽特意種的糯米,加工成糯米粉給我們,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我們最愛的就是用來做餈粑當早點,很傳統的吃法,就是好吃,做起來也簡單方便,怎麼吃都不厭。
  • 朔州手工月餅:記憶中的味道
    ,因為味香情濃的月餅裡有兒時記憶中的味道。,但就是這種最樸素、不花俏,卻味香情濃的感覺,滿足了不少人的懷舊情結,一吃就吃出兒時的味道,所以每逢中秋前來購買月餅的顧客絡繹不絕,有本地的,也有不少外地的市民慕名而來,看中的就是純手工老牌子老口味。
  • 湖南特色小吃,紅糖餈粑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編越來越覺得,好好吃飯用心生活比什麼都幸福,幸福其實很簡單,幸福可能是記憶裡媽媽做的一次蛋炒飯,也可能是偶然吃到小時候最愛的糖葫蘆,記憶裡的味道與現實裡的重合,在不經意間就能觸動你的內心深處,幸福也可能是你在某個熟悉的街角,意外重逢當初年少不更事時所遺失的小美好,然後會心一笑,再次擦肩而過,彼此都能夠釋然。對於幸福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