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考察。
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講述了這個發生在長徵途中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一條棉被,剪成兩半,永不放棄,永遠相連。當年,3名女紅軍用「半條被子」回答了「什麼是共產黨」,留下的半條被子,留下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深情,留下了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和想念,體現了共產黨員與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的魚水深情,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今天,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也只有守住「半條被子」裡的初心,時時刻刻把群眾當親人,常思百姓疾苦,常謀富民之策,為百姓排憂解難,以真心換真情,才能在新的長徵路上蹄疾步穩、勇毅篤行,才能讓我們黨擁有持久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使我們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不管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在共產黨員的身上都有「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質樸初心。從「半條被子」的魚水深情,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披荊斬棘,到防汛救災一線的全力以赴,再到脫貧攻堅的俯身甘為「孺子牛」,每一個守護人民群眾的行動,都能夠讓我們感受到黨和人民之間深厚的情意,同時也再次表明,只要我們黨始終為人民執政、依靠人民執政,就能無往而不勝。
「什麼是好?好就是他有一條被子,也會送半條給我們老百姓。」徐解秀老人一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話,卻道出了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使命擔當。時過境遷,「半條被子」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不但沒有淹沒在歷史塵埃中,反而歷久彌新;「半條被子」不僅僅溫暖了那段艱苦的長徵歲月,也將一直溫暖著共產黨員滾燙的初心,它不僅是有形實物,更化作無形的精神路標。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重大鬥爭不會少。共產黨員要時刻銘記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要堅持不懈地奮鬥,在「半條被子」中感悟風雨同舟的家國情懷,激起強烈的使命感,真正地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厚植「半條被子」的情懷,始終不忘為民初心,和群眾患難與共,凝聚起強大的群眾力量,所向披靡;要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的方向,不貪群眾「一針一線」,守護群眾利益的「一分一毫」,用深情的服務、細緻的關懷、創新的工作,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