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最有味道的一首詞,也不如神醫故事有創意

2020-12-17 出欄

元豐五年,「烏臺詩案」,蘇東坡已經貶謫黃州兩年了,對於種地的興趣越來越濃。

三月七日,在古耕道等「農業專家」的陪同下,蘇東坡興衝衝前往30多裡外的沙湖,聽說那兒有塊好田要賣。

田確實不錯,但開價太高,蘇東坡買不起,一行人高興而來悻悻而去。回程半路上又遇暴雨,家僮腿快,轉眼跑沒影了,眾人慌了手腳,可雨具都在家僮身上,只得抱頭狂奔。

蘇東坡不跑,在雨中緩步徐行。

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不一會兒就停了,眾人個個淋得像落湯雞,笑罵不停。蘇東坡放聲吟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定風波》前有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這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激發了蘇東坡那壓抑已久的豪情,大風大浪之後,蘇東坡成熟了,任你風狂雨驟,我自能定住風波。

風雨之中,昂首挺胸;風雨過後,天下太平。很多人都喜歡「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句,此句看似風平浪靜,然而人生中不知要經歷多少的風起雲湧,才能到達此等境界。

暴雨中得來的詞很曠達,身體受不了。

三月的雨涼意甚濃,第二天蘇東坡覺左臂腫疼難忍,難以屈伸,打聽得蘄州麻橋龐安常大夫醫術頗高,遂前往求診。

見到醫生,蘇東坡說:「大夫,我胳膊疼。」

龐安常醫生皺著眉頭,一言不發,取過紙筆就開方。

蘇東坡眼都直了,聽說醫生的工作效率高,能三兩分鐘看一個病人開一堆藥,可這也太離譜了吧,一句話不問就敢開藥方?

他這兒琢磨,龐醫生把紙條遞了過來,還是不說話,一努嘴:喏。

蘇東坡接過來一看,這醫生的字寫得真不錯,不是常見的那種鬼畫符「醫生體」,工工整整四個大字——「我是聾子」。

蘇東坡笑了,我就說嗎,還沒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年代。他提起筆來把自己的病情寫在紙上,龐醫生一番「望」加「切」,沒「聞」也沒「問」,已經有了結論,他取出銀針,給蘇東坡針炙。

大半個時辰,蘇東坡覺酸疼感漸去。前後左右甩甩胳膊,完好如初,蘇東坡特佩服龐醫生的技術,挑著大指在紙上寫道:「先生真神醫異人也。」

龐醫生一笑:「先生文章泰鬥,真神人異士也。」

蘇東坡笑哈哈又寫一句:「吾與君皆異人也,吾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醫患雙方握手大笑,僅僅半天時間,大家就從工作關係一變而成為哥們兒。

龐安常也是「蘇粉」,特關門歇業半天,陪著蘇東坡到附近的清泉寺遊玩。

清泉寺始建於唐德宗年間,寺臨蘭溪,中國的河流都是「一江春水向東流」,而蘭溪卻相反,從東向西流。這一奇景讓蘇東坡感慨不已,填《浣溪沙》一首:

山下蘭芽浸短溪,松間沙土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龐安時,字安常,自號蘄水道人,出身中醫世家,有多種醫學著作傳世。蘇東坡說他「博物通古今」,行醫不愛錢,最喜古書畫,《東坡志林》謂「龐安常為醫,不志於利,得善書古畫,喜輒不自勝。」

龐安常著有《傷寒論》,蘇東坡和弟子黃庭堅都為他寫了序。黃庭堅在序言中說「家富多後房」,家裡有錢,這哥們兒從小就愛玩,「為氣任俠,鬥雞走狗,蹴鞠擊球,少年豪縱事,無所不為。博弈音技,一工所難而兼能之。」

蘇東坡的另一位弟子張耒極贊龐安學的醫術和仁心,有《贈龐安常先生》詩曰:「德公本自隱襄陽,治病翻成客滿堂。懶把窮通求日者,試將多病問醫王。一丸五色寧無藥,兩部千金合有方。他日傾河如石鼓,著書猶願記柴桑。」

《宋史龐安時傳》曰:「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門求診者,為闢邸舍居之,親視、藥物,必愈而後遣;其不可為者,必實告之,不復為治。活人無數。病家持金帛來謝,不盡取也。」

龐安常的醫術有多高明?《宋史龐安時傳》舉了個例子,桐城一民婦生孩子,生了七天也沒生出來,「百術無所效」。龐安常來了一看,馬上讓其家人以熱水溫暖其腰腹,自己給她上下按摩一番後,取銀針刺入,很快孕婦就生了個男孩。

在場的都驚呆了,人皆呼為神醫,按龐安常的解釋,「兒已出胞,而一手誤執母腸不復能脫,故非符藥所能為。吾隔腹捫兒手所在,針其虎口,既痛即縮手,所以遽生,無他術也。

這個孩子吧,已經出了胞胎,但一隻手還抓著媽媽的腸子不鬆手,所以生不下來,用藥也起不到效果。我隔著孕婦的肚皮摸到胎兒的手,用針刺了他的虎口,他一疼就鬆手了,所以就生出來了。

說完,龐安常讓人把孩子抱過來,右手虎口處果然有針扎過的痕跡。

一個小嬰兒,能抓著媽媽的腸子七天不撒手,名醫一針見效。

我的天哪,太神奇了!

遺憾的是在中醫故事中,這樣的神奇是互用的,周作人《風雨談·關於傅青主》中就說到這故事的主角是名醫傅山,《仙儒外紀》一書「屢記其奇蹟,最有名的要算那兒握母心,針中腕穴而產,小兒手有刺痕的一案。「

雖然「劉青園在《常談》中力辯其謬,以為兒手無論如何都不能摸著心臟」,但不影響這樣神奇的傳說四處傳播。本應是「科學」,生生弄成了「玄學」。

更諷刺的是,《宋史龐安時傳》中說有人問龐安常,作為一個名醫,你覺得神醫華倫的故事是真的嗎?龐安常答不可能!那神的都不是人了,這是寫歷史的胡說——「術若是,非人所能為也。其史之妄乎。」

然後,在龐安常的傳記中,也被人如法炮製。這有文人胡扯的成份,也有時代的局限,可笑的是至今,還有人很虔誠的相信,作為曾經的「偉大成就」四處胡掄。

相關焦點

  • 蘇東坡最「懶」的一首詞,懶得動、懶得想!
    蘇東坡的一生坎坷曲折,宦海浮沉幾十年,大多都是被貶在外,漂泊流離。政治上的失意讓蘇東坡嘗試從道家、佛家的經典中尋求解脫之道。因而蘇東坡精通儒釋道,思想融匯,對人生的沉浮榮辱時而消極頹廢、時而冷靜曠達、時而幽默超然。
  • 此人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一首詞豪邁縱橫,頗有蘇東坡風味
    並帶著這部書拜訪當時正在杭州任通判的文壇領袖蘇東坡,蘇東坡原本也有意為錢塘美景寫文作賦,而看過少年晁補之的文章後,大為感慨地贊道:「有此一書,我可以擱筆了」!經蘇東坡一贊,晁補之自此名滿天下!後來在蘇東坡的指導下,晁補之精修文學,詩、詞、文都足稱翹楚。蘇門四學士都曾接受蘇東坡的指導,但也各有風格,尤其是秦觀的詞,完全自成一家。
  • 蘇東坡最「好吃」的一首詞,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譬如他專為東坡肉所作的一首詩「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還有吃荔枝而作「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以及走到哪兒吃到哪兒的「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甚至吃個橘子都要大書特書「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
  • 蘇東坡最地道的一首婉約詞,被詞家評價「柳永未必能及」
    在宋詞的發展史上,蘇東坡是最為舉足輕重的人物。蘇東坡打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提倡詩詞同源,並主張「以詩為詞」,大開詞境,創豪放詞風,大大地提高了宋詞的抒情功能,使得詞的地位得以提升,成為與詩同等的文體。
  • 她家道中落被賣進行院,卻被百姓稱為神醫,蘇東坡更為其賦詞歌頌
    自作清歌白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這首蘇東坡的《定風坡》就是對點酥娘的讚頌,她的名聲也就此傳開。究竟是什麼樣的女子,能讓大家蘇東坡賦詞讚頌?點酥娘的身世很可憐,自己的父親原本是御醫,結果被冤枉處死了,母親知道這件事一下子沒受住,撒手離去了,自己還被叔叔賣到了行院,這裡賣藝不賣身,對點酥娘來說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 蘇東坡最豁達的一首詞,結尾10個字道出人生理想,令人回味無窮
    提起蘇東坡,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每逢中秋,基本都能聽到這句詩。他雖仕途坎坷,屢遭貶謫,從京城到祖國最南端,但胸襟坦蕩,樂觀豁達,遇事達觀,交遊甚廣,甚至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這心胸,真男神。蘇軾詩云: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 蘇東坡最豁達的一首詞,寵辱不驚,最後一句有很多人用作座右銘!
    提起蘇東坡這位大文豪的詞,想必大多數人都能吟誦上幾句吧。他的《水調歌頭·明有幾時有》——「千裡共嬋娟」成了中秋賞月思人的經典詞曲,他的《前赤壁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氣勢雄健,豁達豪邁,讀過之後令人發自內心的思考。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蘇軾有一首非常"接地氣"的一首詩,讀了他,感覺一陣香氣撲來,即美味,也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我們都知道蘇軾又名蘇東坡,你知道蘇東坡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嗎?這個名字源於蘇軾最"接地氣"的一首詞,通過對這首詞的了解,我們不僅能夠知道他"蘇東坡"的來歷,還能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同時還能學到裡面所藏著的高級人生哲學。這首詞就是《豬肉鬆》。
  • 蘇東坡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知詞中意,知時已非少年人!
    蘇東坡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知詞中意,知時已非少年人!在中國的文化史上,詩詞佔有了濃墨重彩的篇章。無數的文人騷客留下了一篇篇詩詞佳作,給予了我們關於愛、關於美、關於生命的豐厚體驗。蘇東坡是我國北宋的大文豪 ,他詩詞俱佳,留下許多名作。
  • 蘇東坡的一首《水調歌頭》,成為中秋節最經典的代言詞
    每逢中秋時節,人們便會仰望一輪明月,詠頌蘇東坡最經典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詞中最後的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也成為了人們在中秋時節對家人和朋友最美好的祝福。我們不禁感慨,1000年前的蘇東坡,如何會寫出如此經典而真摯的中秋詞?在北宋熙寧四年,蘇東坡由於不滿王安石的變法,主動請求離京外任,於是調任到杭州做通判,四年後,又去了密州任知州。
  • 蘇東坡新婚之夜所作的一首詞,卻通篇都是「抄襲」!
    古人但逢喜事必有詩詞紀之,譬如唐代孟郊科舉中第後編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名句。新婚之喜自然也要有詩詞相和,但新婚畢竟破涉隱私,因而所流傳的新婚詩詞卻不多。名家作品更是寥寥可數,如李清照新婚後所作的詞「賣花擔上,買的一枝春欲放」。再如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詩「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等等。
  • 蘇東坡一首經典詞,後人拿其中一句,湊成經典佳句,失戀人都念過
    說起失戀,是一個很敏感詞,因為,是個人,談過戀愛,都有過初戀,即便是沒有失戀,也曾有那麼一瞬間吃醋或是感覺要崩潰,感覺要分手,感覺要失戀的瞬間。這句便是大文豪蘇東坡詩詞中的一句:「天涯無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是啊,這句應該是大家安慰失戀朋友最多的一句。可大家可知道這句並不是蘇東坡寫的啊,只是前一句是他寫的,後一句被後人加上去的,至於誰加的,已經查不到了。
  • 蘇東坡的一首詞為何惹得她淚滿衣襟?原來最懂蘇東坡的人是她
    朝雲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聽此詞。朝雲在惠州不忍唱的這首「花褪殘紅」詞,詞牌為《蝶戀花》。全詞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蘇東坡又一首寫給吃貨的詞,色香味俱全,既美又好吃
    蘇東坡一生在官場沉浮坎坷,多次被貶,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被貶官而走過的痕跡,最遠甚至貶到孤懸海外的海南島儋州。不過蘇東坡始終懷著一顆豁達樂觀之心,隨遇而安,貶到何處便安家何處,造福一方百姓。當然,也造福蘇東坡這張吃貨的嘴。
  • 唐詩宋詞故事:蘇東坡理想中的生活是有一壺酒的
    文/楊關慶林語堂先生對蘇東坡評價很高,在其對蘇的諸多評價裡,有一點常常引起人們的好奇,他說蘇東坡是「飲酒成癖者」。哦,原來蘇大詩人有酒癮。蘇東坡喜歡喝酒,那是有家傳的。我不知道他的父親蘇洵是不是喜歡喝酒,但他的祖父蘇序是喜歡喝酒的。
  • 蘇東坡最冷門的一首《江城子》,卻缺了三個字,你能補上嗎?
    說到《江城子》這個詞牌,相信每個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蘇東坡的那兩首《江城子》,一首「十年生氣兩茫茫」情意纏綿、字字血淚,說盡無限悽涼;另一首「老夫聊發少年狂」則慷慨激昂,奔放酣暢,寫出胸中壯志豪情!其實,蘇東坡一生寫過很多首《江城子》,只不過都被兩首經典之作的光芒掩蓋,以致鮮為人知。
  • 蘇東坡最知名的一首題畫詩,全篇都在寫景,第2句更是千古名句!
    本篇為0294期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共同欣賞了唐代著名詩人,素有「詩狂」之稱的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回鄉偶書》。在這首詩中時年86歲的賀知章道出他闊別了50多年後辭官回鄉的所見所感,全詩流露出的無奈感慨,別說是詩人了,就是讀者今日看來也要潸然淚下了。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倒著讀依然是千古絕唱
    蘇東坡毫無疑問的大文豪,在詩詞文這三個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可以說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在感嘆詩人的偉大之時,也當然少不了漢語的博大精深,漢語是值得我們一生去傳承和理解的,古詩詞的博大,除了傳統的古詩之外,還有一種叫做迴文詩。
  • 蘇軾寫的最妙的一首詞,開篇點明「借酒消愁」,卻依舊活得通透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裡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仿佛已經三更。這時家裡的童僕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輕輕地敲了敲門,裡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 蘇東坡很真性情的一首詞,下片太經典,道出多少人的心聲
    從私心來講,今天分享的這首詞是我最愛的一首東坡詞,對它的喜愛程度,甚至要超過《定風波》,也超過《江城子》。蘇東坡當年在酒醉後寫下的這首詞,常常成為夜深人靜時無數次敲擊在心頭、迴蕩在心間的聲音。「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短短十三字,道盡了古今多少人容易感到不快樂的共同根源,那就是:身不由己。當然,我們現在能夠選擇的路,比東坡所能選擇的要自由太多,他當時所面對的是大環境、政治上的不自由。此時的蘇東坡,有著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險些身死的經歷,並被貶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