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要把生吃的海鮮叫做刺身呢?
相信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小夥伴們,一定也對日本的美食有所了解。天婦羅、壽司、拉麵、刺身等等,都是日本有名的美食。其中除了刺身以外,我們都知道是什麼,然而這個刺身,不就是生魚片嗎,為什麼會起一個這麼奇怪的名字呢?日本人把這種叫法說成「刺身」,那為什麼好好的生海鮮,要叫做刺身呢?難道是有一種魚叫刺身嗎,其實不是的,「刺身」只是一個稱呼罷了。
很多人就很不明白了,為什麼生海鮮的說法在日本人嘴裡就要說得那麼好聽呢?其實刺身的說法就是以前日本北海道漁民在供應生魚片的時候,由於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清種類,所以經常會取一些魚皮,再用竹籤刺在魚片上,這樣可以方便大家的識別。這刺在魚片上的竹籤和魚皮,當初被稱作''刺身'',後來雖然不用這種方法了,但''刺身''這個叫法仍被保留下來。所以現在我們聽到的刺身料理,其實就是生魚片的意思啦。刺身指的就是魚膾、魚生、生魚片等等之類的東西,將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然後進行蘸醬料吃的美食啦。
刺身在製作上,要求材料新鮮,注重"色、香、味、器"的和諧統一,不僅重視味道,而且對視覺美感更加偏愛,擺盤很重要哦。刀工恰恰是刺身文化中的關鍵,它也是衡量日料師傅最關鍵的標準之一。刀工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刺身的口感。每個品種的刺身都有自己獨特的口感和食用的方法!"一器一盛"能更好地保持刺身本身的鮮味,但現在拼盤的方式也很多見。在食用時搭配蘿蔔、海藻、芥末或者醬油不僅可以美觀擺盤還能給刺身本身提升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