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廣州軌道交通新線開通儀式在地鐵三號線機場南站隆重舉行。下午2時,三號線北延段正式開門迎客。記者下午搭乘首班車從體育西站到機場南站體驗發現,全程只需41分鐘,而從市區各處去機場的時間也隨著該條線路的開通大大縮短。
廣佛線首段下月3日開通據悉,近期開通的廣州軌道交通新線包含了二號線延長段、三號線北延段、四號線北延段、八號線、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和廣佛線等線路,全長86公裡。至此,廣州地鐵形成總共8條線路、總長236公裡的規模,成為繼上海、北京後,國內第三座地鐵運營裡程突破200公裡的城市。
廣州地鐵總公司總經理丁建隆在開通儀式上表示,此次新線開通,標誌著廣州城市軌道交通2005—2010年線網建設目標已成功實現,通達八成以上亞運會比賽場館的亞運承諾已圓滿兌現。
「東西南北中」一網打盡從1997年6月28日一號線西朗—黃沙首段5站試運行至今,13年間,廣州已經編織了一張密布「東西南北中」的地鐵線網。
其中,三號線北抵白雲國際機場,令花都首嘗地鐵優勢;二號線南通廣州南站;廣佛線西聯佛山;四號線東接亞運場館,通達亞運城、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大學城等重要體育場館;APM線縱貫珠江新城CBD區,以地下通道的形式打通海珠區和天河區。
廣州地鐵方面表示,這236公裡的地鐵,以中心城區為原點向外輻射,覆蓋廣州市9個行政區,通達80%的亞運比賽場館,對接廣州火車站、廣州南站、廣州東站和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將進出廣州的四大門戶一「網」打盡,廣州未來地鐵線網主體框架業已成型。
根據廣州市人大批准的廣州軌道交通建設要求,廣州市計劃至2015年,軌道交通規模將比現在擴大一倍,建成和開通總裡程比今年翻一番,達到476公裡。
特寫 試乘首車 市長謝媒體昨日上午,廣州軌道交通新線開通後,地鐵機場南站「大門」徐徐打開。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常務副市長鄔毅敏、蘇澤群等領導和嘉賓進入機場南站試乘三號線北延段列車(如上圖,梁文祥、沈穎攝)。這是三號線北延段開出的首趟列車。
昨日現場氣氛熱烈。從進入機場南站開始,萬慶良一行即被媒體包圍。看到這一幕,萬慶良說,你們的敬業精神讓我們非常感動。在地鐵建設過程中,媒體監督我們、支持我們,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的媒體朋友們表示感謝。
記者體驗 單程票價12元記者昨日搭乘首班車從體育西站到機場南站體驗地鐵三號線北延段,全程只需41分鐘。根據物價部門公布的地鐵票價,在2010年廣州地鐵線網內換乘至白雲機場最高票價為19元,從體育西到機場南站單程票價為12元。
車速很快,有人耳鳴昨天14時,記者搭乘三號線北延段從體育西站開往機場南站的首班列車,6節車廂內基本站滿了嘗「頭啖湯」的乘客,但不算很擁擠。途中,廣州東站、嘉禾望崗站、人和站等幾個車站上落的乘客相對較多。而自嘉禾望崗以北的站點,由於站區間距較大,車速提高後行車有些不平穩,少數人還感覺到耳鳴。
出地鐵上扶梯即可辦登機牌香港的陳姓夫婦完全沒有想到,機場南站地鐵出口就設在機場大樓內,出閘後搭乘手扶梯就到了辦登機牌的地方,再上一層便是出發大廳,這裡有更多的櫃檯可以辦理登機牌。但是,由於機場南站進出地鐵都要安檢,恰好不少市民趕來嘗鮮,使得多趟列車客流量都比較大,大家需排隊出站,同一趟車最後出站的乘客比先出站的慢五六分鐘。
到達大廳直下地鐵僅需10分鐘空中旅客到達白雲機場航站樓,無論A區還是B區,通過扶梯、電梯都可直接進入地鐵車站。昨天下午3時30分,蘇先生下飛機後,由國內到達的B區步行到地鐵站閘機口,只花了不到10分鐘。蘇先生家住鷺江地鐵站附近,他對三號線北延段非常滿意,「指示牌很清晰,不用走冤枉路,換乘也很方便!」
編輯:賈茹
作者:劉靜陳邦明陳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