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遠洋漁業「後起之秀」—新聞—科學網

2020-12-23 科學網

南極磷蝦

近年來,極地低溫海域無汙染的南極磷蝦逐漸受到廣泛關注。我國南極磷蝦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相關科研水平不斷提升,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隨著漁業裝備與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高值產品的研發成功,南極磷蝦的資源開發與利用正日益受到國際關注,國際上已經形成以生態型高效捕撈技術支撐、高附加值產品驅動、集海上捕撈與船載加工為一體的全新型南極磷蝦產業。但是,由於起步晚,有關捕撈、加工技術不太成熟,我國南極磷蝦產業尚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

《中國科學報》記者就此採訪的專家認為,積極參與南極磷蝦漁業,可有效促進我國遠洋漁業的技術發展、培育海洋生物新興產業。為實現這一目標,需加強捕撈加工裝備技術創新研究,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同時需要大力開展漁場資源生態基礎研究,確保南極磷蝦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極地漁業有序發展。

資源豐富,合理利用

南極磷蝦廣泛分布於南極水域,資源儲量非常豐富,大約有6.5億噸~10億噸,是全球海洋中最大的單種可捕生物資源,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儲庫,但開發利用水平很低,尚有較大的合理利用空間。

正因如此,上世紀60年代至今,先後有蘇聯、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挪威、韓國、智利、中國等20多個國家相繼加入南極磷蝦捕撈隊伍,對南極磷蝦資源進行研究與開發。

目前,全球南極磷蝦捕撈量最大的國家挪威年捕撈量約為16萬噸,「我國今年的捕撈量約為3.8萬噸,去年最多的時候在6.5萬噸左右,雖然躋身南極磷蝦漁業國第二集團,但還只是挪威年捕撈量的零頭,差距較大。」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憲勇研究員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介紹。

科學家發現,南極磷蝦資源穩定,開發潛力大。目前,南極磷蝦是全球僅存的資源極其豐富且開發利用程度很低的單種可捕生物資源。

「因此,積極參與南極磷蝦資源開發,對發展我國第二個遠洋漁業、促進我國極地漁業發展以及培育海洋生物新興產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趙憲勇說。

不過,他同時也強調,極地環境特殊,生態系統較為脆弱,同時南極磷蝦是以企鵝為代表的多種海洋動物的主要食物,是南極海洋生態系統的關鍵種;應該尊重生態平衡,以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為前提,對南極磷蝦進行合理利用。讓這個新興產業,真正為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產業鏈雛形已基本形成

我國的南極磷蝦漁業歷經8年的艱辛努力,已實現零的突破並取得長足進步。目前,我國南極磷蝦捕撈單季漁船數量由2艘增加到4~5艘,捕撈產量已躋身第二集團,作業漁場由2個擴大到3個,作業時間由2個月延長至9個月,實現了主要漁場和作業季節的全覆蓋。

趙憲勇表示,與人們所了解的傳統漁業相比,南極磷蝦產業鏈條長,是一個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的海洋生物精深利用新興產業,是遠洋漁業發展的新動能,促進遠洋漁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業態。

為了讓南極磷蝦產業邁上新臺階,國內還成立了南極磷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充分整合國內外技術創新資源,促進我國南極磷蝦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南極磷蝦個體雖小,卻渾身是寶。蝦肉中蘊含著豐富的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等,其中,代表營養特徵的賴氨酸含量也非常豐富。有研究顯示,南極磷蝦的賴氨酸含量比金槍魚、牛肉都要高。尤其應該指出的是南極磷蝦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大多是以磷脂型存在。這些都對人體有良好的營養及保健功能。

近年來,挪威等國就已開始形成規模性的南極磷蝦產業鏈。「雖然我國南極磷蝦研究和開發起步較晚,但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從漁業捕撈到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我國南極磷蝦資源開發產業鏈雛形也已基本形成。」南極磷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食品工程與營養研究室副主任冷凱良研究員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內已湧現出一批發展較好的捕撈加工企業。目前,南極磷蝦的主要產品形式有凍南極磷蝦、南極磷蝦粉、南極磷蝦油,此外還有南極磷蝦幹、去殼蝦肉和蝦肉罐頭等,我國南極磷蝦船上加工及陸上南極磷蝦油生產已經初具規模。

冷凱良介紹,南極磷蝦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多不飽和脂肪酸、磷脂、蝦青素和低溫酶類等,提取南極磷蝦油後的脫脂磷蝦粉也可用於開發蛋白肽等產品,極大地提高了南極磷蝦資源的綜合利用價值。

據了解,目前黃海水產研究所已經與企業合作完成了南極磷蝦油提取並聯產蛋白肽生產工藝的開發,獲得的南極磷蝦蛋白肽粉具有很好的水溶性,更利於人體吸收,有望成為南極磷蝦健康產業的「明日之星」。

加強科技創新,助力漁業高飛

由於我國的南極磷蝦開發利用起步晚、底子薄,「我國在南極磷蝦資源研究、船載捕撈加工技術裝備、陸基產品研發以及市場開拓等方面,與挪威等先進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趙憲勇說。

實際上,我國的磷蝦漁船主要由魚類拖網加工船略加改造而成,雖經8年的經驗積累與漁具改進,單網次捕撈能力已逐步接近日本二手船的水平,但船載加工能力與捕撈能力不匹配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單船日產能仍僅為挪威先進漁船的二分之一,且勞動強度大、時間利用率低,漁業產能和效率毫無競爭力可言。

專家指出,科技創新是驅動南極磷蝦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唯一保障,專業性的捕撈加工裝備與技術已成為現代南極磷蝦漁業的基本特徵。應該加強研發南極磷蝦深加工生產技術和設備,如磷蝦冷凍質量和磷蝦脫殼技術裝備水平有待提高,海上產品的類型以及產品保鮮儲運技術(如食用級抗氧化劑等)也亟待研發。

未來,將會新建專業磷蝦船從事南極磷蝦捕撈。我國是發展中的負責任漁業大國,趙憲勇表示,應加強漁場資源生態基礎研究,為南極磷蝦漁業管理作出實質性貢獻,切實支撐我國南極磷蝦漁業的健康有序進行。

冷凱良建議,南極磷蝦產業發展應該更加注重標準化、規範化,著力開發高值化產品,拓展產品應用領域,擴大市場規模,建立完善的安全和質量控制體系,促進我國南極磷蝦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青島遠洋漁船帶回南極磷蝦北極甜蝦等 市民嘗鮮
    現場市民嘗鮮遠洋海鮮   昨日上午9時許,在臺東利群商場,不少市民在南極磷蝦專櫃前選購。 「過來準備點海鮮年貨,結果就看到這個了,以前沒吃過,正好買回家嘗嘗鮮。 」市民朱女士說。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近日臺東利群、維客等商場的十個專櫃同時開售南極磷蝦,趕在春節期間端上市民餐桌。
  • 南極磷蝦:6.5億噸「海上金礦」,中國是最大「黑馬」?
    挪威能成功「上位」有兩大原因,一是日本的遠洋漁船逐漸老化,產能下降,最終被迫出局;二是挪威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新型的捕蝦裝備,產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因此,人類對南極磷蝦的商業捕撈絕對不至於動了鯨魚的「奶酪」。事實上,從20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遠洋捕鯨業才是全球鯨魚數量銳減的真正原因。既然人為捕撈磷蝦對鯨魚等海洋生物無害,那麼各個漁業強國就自然有充分的理由跑到南冰洋去「拜訪」一下南極磷蝦了。順便多說一句,目前挪威的南極磷蝦捕撈項目就曾得到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大力支持。
  • 不是蝦的南極磷蝦
    在南極海域,磷蝦有許多種類,比如南極大磷蝦、晶磷蝦、冷磷蝦以及長額櫻磷蝦等。其中,南極大磷蝦在數量上居多,也是主要的漁業種類和科研關注對象。一般提到的南極磷蝦就是指南極大磷蝦,它個頭較大,成體在42毫米至65毫米之間。南極磷蝦主要集中於南冰洋,是一種群居類生物,有時密度可以達到每立方米1萬至3萬隻。它們經常在海平面200米以內的淺水區聚集,主要以海洋浮遊生物作為食物,因體型較小,南極磷蝦一般不直接食用,而用於工業化加工過程。南極磷蝦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 南極磷蝦能吃嗎?怎麼吃?
    在南極海域,磷蝦也有許多種類,比如南極大磷蝦、晶磷蝦、冷磷蝦以及長額櫻磷蝦等等,其中,南極大磷蝦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也是主要的漁業和科研關注對象,往往我們提到南極磷蝦就是指南極大磷蝦。南極大磷蝦是磷蝦類中體型較大的成員,成體長42-65mm,幾乎與市場所見的小型蝦類相仿。南極大磷蝦。
  • 青島擁有亞洲最大遠洋捕撈船昨起航 遠赴南極捕魚蝦
    遠赴南極捕撈磷蝦、冰魚,捕撈後在船上直接完成加工,製作蝦粉、魚餌、凍蝦,每噸的售價可達8000元人民幣。昨天,青島市遠洋捕撈業掀開新篇章,青島市遠洋捕撈有限公司的「明開」號遠洋拖網加工漁船首航南極,這是青島遠洋捕撈業第一次到南極捕魚。該船長120餘米、寬20餘米、高41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遠洋捕撈船。
  • 「黑科技」催生現代漁業變革
    智能化超級漁場令人震撼,「南極磷蝦」可做長波假髮——「黑科技」催生現代漁業變革12月1日,在中國江蘇·現代農業科技大會上,江蘇現代漁業專場推介會同步舉行,記者來到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推介會現場,撲面而來的現代漁業新科技令人震撼
  • 南極磷蝦:6.5億噸「海上黃金」,中國是最大「贏家」?
    海洋漁業資源作為可食用的資源,已成為動物性蛋白的重要來源,近海環境的形勢比較嚴峻,積極開發海洋生物資源已成為我國漁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南極磷蝦是一種極其珍貴的海洋生物,被譽為「海上黃金」,產地無明確權屬,而且被多個國家覬覦,資源儲量極其豐富。
  • 「脫脂南極磷蝦粉的深加工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圖)
    南極磷蝦資源儲量大,據估算其生物量可達10 億~20 億噸,是海洋漁業捕撈最具潛力的一類重要漁業資源生物。因其巨大的生物量和潛在的漁業資源,以及在南極生態系統中的特殊地位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南極磷蝦不但資源巨大,而且營養價值高。磷蝦肉的蛋白質含量為65%,與大黃魚、帶魚差不多。
  • 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的李靈智介紹說,南極磷蝦是地球上已發現生物量最大的單一物種,其總量保守估計可達數億噸。南極磷蝦處於南大洋食物鏈的中心,是鯨魚、海豹、企鵝等動物的主要食物。在全球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背景下,南極磷蝦有望成為人類未來最大的蛋白質資源庫。
  • 濰柴幫助建造一艘10000噸的南極磷蝦船
    寧波歐亞中遠漁業有限公司與濰柴重機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中國第一艘自主設計開發的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甬利」。該船推出電動力,採用濰柴產品,標誌著濰柴產品成功進入世界高端漁業設備。「甬利」設計140米,排水量近2萬噸。
  • 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 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
    原標題: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 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   導讀:【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會被吃光嗎?
    南極磷蝦數量龐大,繁殖能力強,只要人類有節制的捕撈,保護南極海域的生態系統不被破壞,那南極磷蝦就不會被吃完的。磷蝦是對一大類小型節肢動物的統稱,分類為節肢動物門-磷蝦目,分為兩個科,磷蝦科有85個物種,遍布世界各大海域,南極磷蝦就屬於磷蝦科。還有一個深海磷蝦科,只有1個物種,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裡。南極磷蝦就是磷蝦目的代表,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洲附近水域的磷蝦。
  • 南極磷蝦:全球共5億噸,年捕30萬噸,能否「拯救」鯨魚?
    眾所周知,南極磷蝦是大型鬚鯨的重要口糧,每當夏季來臨,成千上萬的鬚鯨就會不遠萬裡奔赴到南冰洋,這一時期恰逢南極磷蝦的繁殖期,磷蝦數量急劇增長。長期從事捕鯨業的漁民發現——有大片磷蝦群出現的地方往往很容易找到成群的鬚鯨,因此人們逐漸開始對南極磷蝦產生了興趣,相關的研究也正是從那個時代興起的。
  • 【美食】不是所有磷蝦 ​都叫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究竟好不好?最先嘗鮮的「吃貨」已經把信息反饋給本報了,南極磷蝦拌涼菜、南極磷蝦炒雞蛋、南極磷蝦餡餃子,都非常好吃。  在預訂期間,一些讀者也反映了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南極鱗蝦是冰凍的?為什麼要有機器切割的痕跡?南極鱗蝦會不會有大量冰塊?南極磷蝦個頭為什麼這麼小?在此,小編給讀者一一解釋。  首批拿到南極磷蝦的讀者,已經給小編發來了「試吃報告」。
  • 吃貨的新選擇——南極磷蝦菜譜之南極磷蝦炒冬瓜
    主料冬瓜 200克 南極磷蝦 50克蔥 1根 姜 2片鹽 半小勺 味極鮮 15毫升花椒 3粒 小紅椒 2隻大蒜 3瓣 食用油 20g南極磷蝦炒冬瓜的做法步驟1.南極磷蝦解凍,取50g2.切好蔥花,薑絲,蒜沫,小紅椒。3.冬瓜洗淨切片。4.
  • 南極磷蝦儲量高達50億噸,比全球糧食總量還高,人類能吃嗎?
    南極冰冷的海洋裡,生活著許多大型的海洋動物,比如藍鯨,鬚鯨等。我們可能很好奇,這麼大的龐然大物平常都吃什麼呢?其實它們吃的東西主要只有一個,那就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地球生命進化的奇蹟,它從一開始就好像是作為食物而存在的。
  • 北極甜蝦:25萬噸重的「大蛋糕」,南極磷蝦遇到「對手」了
    北極蝦是北冰洋海域最重要的經濟蝦類之一,和南極磷蝦一樣,是全球眾多國家競相捕撈的對象。和中低緯度的蝦類產品相比,北極蝦遠離汙染,不含任何添加劑,無論是品質、口感還是色澤都明顯更勝一籌,也正因為如此,北極蝦的價格曾被推到過令人瞠目結舌的高度。
  • 南極磷蝦蒸蛋的做法
    南極磷蝦純天然,具有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礦物質含量豐富,還含有多種活性物質,並易於被人體吸收,肉質鮮嫩。用它來蒸雞蛋非常適合寶寶,營養好,口感很鮮。家裡有寶寶的可以試下,保證小孩愛吃噢。By Rare100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用料南極磷蝦 50g雞蛋 1個鹽 適量清水 適量做法步驟1、南極磷蝦肉常溫解凍後取50g、雞蛋打入容器中
  • 不和企鵝搶食,漁企自覺禁漁,能保住南極生態嗎?
    2020年9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與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等機構科學家共同發表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過去近100年的時間裡,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分布發生了巨大變化,南極大西洋扇區的磷蝦豐度減少,而印度洋和太平洋扇區或許能夠比一個世紀之前容納更多的磷蝦種群,成為磷蝦新的「避難所」。除了氣候變化,還有商業捕撈。
  • 南極磷蝦:6.5億噸「海上金礦」,中國將會是唾手可得嗎?
    圖為南極磷蝦結構 南極生態圈中,磷蝦是最重要的橋梁物種,同時也是地球上繁殖量最大、種群數量最多的物種之一,它是南極海洋中許多生物的主要食物,對維持南極生態系統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