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個釣魚愛好者在釣魚的時候,都會經歷過沒釣到魚的尷尬,魚總是不會吃餌、浮漂總沒動靜、坐在那裡也很無聊這些事情。尤其是在這種炎熱的夏天,這對釣魚的人來說就像是一種煎熬了,尤其是在夏天釣不到魚就顯得更加的炎熱了。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小編了解到,擁有不同釣技 的人或者是擁有不同心態的人,對於這些處理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在處理這類問題上有一種是隨緣派的,也就是對待釣魚是一種佛系的心態,有口就提竿,沒口的時候就等著,堅決不慣著魚;而這第二種人呢就是完全相反的,在沒口的時候會改竿、換餌、調線、換漂和鉤子,這些都試了還不行就換釣魚的位置,反正不見到魚口是不罷休的。這兩個人都有可能釣的到魚,但也有可能釣不到魚,但具體怎麼做還是要從具體的實際出發。不過小編認為還是這第二種人能釣到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主動出擊比較好些。
魚沒口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這個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隨意的換線或者換餌,盲目的改變還不如不變,不然也只會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許多釣友也會遇到這種折騰半天都一無所獲的經歷,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調整的方向錯誤,不如說在這個地方魚本身就比較少,就算是你努力的換線或者是換漂都沒什麼太大的用處。但是也不能說是完全的沒用,如果遇到幾條恰好路過的魚那就可能能捉的到。
誘魚的手段最主要的有兩種,最常見的就是打窩和抽窩兩種,如果是顆粒飼養和粉餌打窩,就容易被誰衝走或者是被一些小魚吃光,飼養在這裡就要提醒一下垂釣者們了,如果在這個地方待了很長的時間了還是沒有發現目標魚,那就應該考慮一下補窩了,不過在補窩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要遵循寧願少放也不多放的原則。最好是像小米、小麥、玉米這樣被小魚吃,也不易順著水流而消散 ,在首次打窩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量。
另外如果目標魚不進窩,這些東西始終在水底,這個時候就不如抽杆,藉助餌料的霧化和四處散落來誘惑目標魚,所謂的快速抽杆是相對於原來的抽杆頻率來說的。比如說剛開始收納三分鐘拋一桿,想要更快主動的誘魚就要把速度加快成一分鐘或者而更短的半分鐘一桿。另外,不管是在什麼地方釣魚都要實現了解一下釣點發窩的具體時間,比如某個地方平常多長時間就開始能釣得上魚,最遲的時候是在什麼時候釣得上魚。
如果在這個時候你已經比平常等的時間長了很多,就比如比平常正常上魚的時間長了一個小時,可這時你的杆還是毫無動靜,這時候你就要考慮一下或者是和你旁邊的釣友交流一下情況,分析一下問題,是今天的天氣不好,還是因為自己的哪個地方沒有做好。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發窩的時間,像一些水面比較大,而魚比較少的地方,發窩的時間就不太固定。
所以,綜上所述對於窩子裡沒魚導致的沒口,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在超過自己正常的心理預期的時候,然而你還沒有發窩,就要與旁邊的魚友交流,如果身邊沒有釣友可以先重新找一個地方打窩,但是不要立刻搬過去現在原來的釣位加快抽杆頻率試試。其實,在一些不懂得釣魚的人看來釣魚是一件很簡單,又很枯燥無聊的事。但是只有那些真正喜歡釣魚的人才知道,釣魚其實是對一個人的耐力和處理事物能力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