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川東盜墓「行業」的隱語:「殭屍」叫「粽子」

2020-12-20 江蘇頻道

導讀:《鬼吹燈之尋龍訣》上映前,很多人已經通過小說知道了影片中的某些行話或隱語,如「盜墓」叫「倒鬥」,「殭屍」叫「粽子」,「盜墓者」叫「摸金校尉」。

電影《智取威虎山》裡,楊子榮如果不會說「黑話」,那就懸了!

老成都,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圈內話」。

《鬼吹燈之尋龍訣》上映後,一些「盜墓行話」又有點小小躁動了。不知是不是杞人憂天,這些影視劇裡沒什麼現實價值的「江湖語言」,會不會猶如某些粗糙的網絡語言泛濫開來。

2014年是中國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的第20個年頭,網絡語境中孕育出的網絡語言已經成為漢語中比較活躍的一部分,然而,部分網際網路新詞如「草泥馬」「屌絲」「逼格」等,造詞格調不高、品位低下,卻被一些人包括青年學生使用,低俗的網絡語言大量湧現,聚集了社會戾氣,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

為此,前不久,教育部和國家語委聯合公布了2014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其中,有關網絡低俗語言如何規範成為了眾多網友關注的熱點。專家認為,文化應發揮其主流的一面,網絡低俗語言需要整治,這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社會是不斷進步發展的,作為人們交流、交際工具的語言同樣也是不斷發展的。然而就像流行感冒是一種病毒一樣,流行的語言也並不是都代表時代發展的先進的健康的一面,也有一些垃圾和病毒。這裡,針對影視劇帶出來的所謂行話、「隱語」等,我們希望讀者朋友要有正確的認識和鑑別能力,如同對影視劇本身一樣,它無非是大眾娛樂和茶餘飯後的談資品,沒必要當真,更沒必要把那些早已深埋於民間泥土的糟粕用語翻撬出來,因為,那些短暫「流行」的東西是根本沒有生命力的。

《華西都市報》「寬窄巷」策劃這組報導,除了「曬」糟粕,也希望通過文史檔案資料,再現成都歷史上或民間行業中曾經使用過的用語以及它曾經承載的故事,如此而已。

《鬼吹燈之尋龍訣》上映前,很多人已經通過小說知道了影片中的某些行話或隱語,如「盜墓」叫「倒鬥」,「殭屍」叫「粽子」,「盜墓者」叫「摸金校尉」……曾幾何時,秘而不宣的江湖用語其實早已經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例如電影《非誠勿擾2》說「蒼孫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讓「蒼孫」(老年男子)這個詞兒在北方就流行過一陣。

從古到今,四川人從來不缺在這方面的「龍門陣」,事實上,對今天的人們來說,這些江湖行話帶來的作用,無非是讓人娛樂消遣而已。

四川袍哥的隱語「堂子深」

王笛的《神秘的語言和溝通———19世紀四川袍哥的隱語、身份認同與政治文化》中,曾寫了這樣的場景:民國時期的成都街頭巷尾,經常出現不少穿著奇裝異服、背刀掛彩、頭上挽個「英雄髻」、足蹬草鞋的人,走來走去,他們就是袍哥人物。

成都地區的袍哥組織,其形式與全省其他縣市相類,有高度的內部一致性。該組織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信條,具有很強的煽動性和凝聚力。

袍哥人家跟我們普通人說話可不一樣,它內部流行了許多行話隱語。袍哥專門術語大致有:出門找門路稱為「搖線子」;搶劫財物稱「看財喜」或「打啟發」;綁票叫「拉肥豬」;把人藏起來叫「關圈」;講贖錢叫「稱價錢」,價講成了叫「上盤子」,未說成而把人殺了叫「撕票」;被官兵包圍叫「水漲了」;報仇叫「拿梁子」;暗殺叫「寫臺口」;招出口供叫「拉稀」;被捕叫「落馬」;內部處死叫「毛了」;中途加入行劫叫「趕水」;分得的贓物叫「冰股子」;被打死叫「丟翻」;名片叫「花葉子」;傳達事情叫「走字樣」;吃飯叫「造粉子」;筷子叫「壕竿」;飯碗叫「蓮花子」;肉叫「片子」;雞叫「啄頭子」等等。

袍哥中最初又分「清水袍哥」和「渾水袍哥」兩種。所謂「清水袍哥」一般指雖然參加了袍哥組織,但不幹違法亂紀的勾當;「渾水袍哥」則是一些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土匪。

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水袍哥和渾水袍哥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了。

我們從李劼人、沙汀的《大波》《死水微瀾》《淘金記》《南行記》等巨著中,都可以看到大量關於袍哥人家的用語。

民國川東盜墓「行業」的隱語

《尋龍訣》電影裡,提到了「大粽子」,這不只是電影中的用語,也是一句在舊時川東一帶盜墓「行業」中流傳過的暗語,就像山裡土匪之間談話也不能直接說自己殺人放火,都有一套黑話切口。粽子是指墓裡屍體保存的比較完好,沒有腐爛;摸到大粽子就是說碰上麻煩了,指殭屍、惡鬼之類不乾淨的東西;幹粽子是指墓裡的屍體爛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了;還有肉粽子,就是說屍體身上值錢的東西多。

在老川東的奉節、巫山和巫溪等地民間傳說中,血屍墓,指代的是地層下有保護層的墓穴。一般比如說設置了火頂、酸頂,或者硃砂頂的古墓,用洛陽鏟探出來是紅色的。特別是酸頂,那土色若如鮮血,裡面必定含有大裡的硃砂。古墓有這等構造,就表示規格很高,所以才會形成血屍墓下面都是寶貝的說法。

相關焦點

  • 江湖隱語裡的龍門陣:袍哥人家「堂子」深(組圖)
    《鬼吹燈之尋龍訣》上映前,很多人已經通過小說知道了影片中的某些行話或隱語,如「盜墓」叫「倒鬥」,「殭屍」叫「粽子」,「盜墓者」叫「摸金校尉」……曾幾何時,秘而不宣的江湖用語其實早已經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例如電影《非誠勿擾2》說「蒼孫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讓「蒼孫」(老年男子)這個詞兒在北方就流行過一陣。
  • 古代隱語「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到底啥意思?看完都被逗笑了
    )說實話,當年小編第一次看到這段對話時,滿腦袋問號,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直到後來有人給出了解釋,其實除了「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這句「土匪黑話」,當時各行各業都有著自己特定的「黑話」(隱語、暗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那些耳熟能詳,卻不知道意思的「黑話」。1.
  • 有貨推出最潮端午禮:「殭屍粽子」雜物袋
    北京2012年6月21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端午將至,除了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這些傳統經典項目,不知道這個節日會否還有一些別出心裁的新創意? 立志成為中國潮流領域的傳播者、引領者和創造者的YOHO!有貨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面對端午這種傳統的節日,YOHO!
  • 《鬼吹燈》與《殭屍先生》有何不同?為何全篇看不到一隻粽子?
    因為在這兩本書中不僅是提到了殭屍還對殭屍就行了總結、分類,算是比較系統的介紹了殭屍,至於依據還無從查詢,畢竟從我們的認知層面,殭屍是否存在都是一個疑問。所以我們知道殭屍基本都是從影視劇。首屈一指的就是林正英的《殭屍先生》系列,《一眉道人》、《新殭屍先生》、《殭屍至尊》等等。喜歡九叔的人對這些電影都是耳熟能詳。
  • 端午節,來和英叔一起捉「粽子」吧。
    吃粽子,賽龍舟,是大家端午節不會錯過的活動。提起粽子,隨著各種盜墓影視的出現,大家對」粽子「這個詞語,總有一種怪怪感覺?為什麼叫殭屍為粽子,是因為叫包子太萌了嘛?」粽子「這個詞是《鬼吹燈》裡出現的。「粽子」是一句在盜墓者中流傳的暗語,指墓裡保存的比較完好,沒有腐爛但已經屍變的屍體,摸到大粽子就是碰上麻煩了,指殭屍、惡鬼之類不乾淨的東西。根據作者天下霸唱自述,粽子這個詞語是他自己杜撰的。半碗清水照乾坤,一張靈符命鬼神。腳踏陰陽八卦步,手執木劍斬妖魂。
  • 中國民間的月經隱語與文化變遷-虎嗅網
    民國時期的「月經帶」,往往由家庭製作且反覆使用。假如一個女子出嫁時在途中忽值月經來潮,勢不能夠折回(因為廣東稱女子再嫁為「番頭嫁」,半途折回也叫「番頭」;新嫁娘半途折回當地認為大不吉利),必須帶著月經進入夫家的門,就叫做「入門紅」。
  • 《植物大戰殭屍2》端午節有什麼活動 植物大戰殭屍2端午節活動內容...
    導 讀 植物大戰殭屍2端午節有什麼活動?
  • 推薦五本殭屍類小說,喜歡看九叔電影的不容錯過
    【簡介】: 穿越民國年代,成為九叔的大弟子..... 小說中的劇情安排得還算合理,不像一些無腦爽文,還是有一點深度的。主角的性格也不錯。
  • 「這是屬於粽子行業的重要時刻!」
    原標題:「這是屬於粽子行業的重要時刻!」 回想起印度會議上那個激動人心的下午,嘉興粽子技術研究院院長、浙江御莊園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克華仍然非常激動:「粽子國際標準獲得立項,意味著我們離粽子順利『出海』更進一步。這是屬於全行業的重要時刻,也是中國傳統粽文化在國際上彰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時刻!」
  • 粽子為什麼叫端午粽?又是粽子飄香時,分享美味的粽子口味!
    粽子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很多人日常都喜歡吃,粽子又叫端午粽,這是為什麼?粽子為什麼叫端午粽?粽子為什麼叫端午粽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美食,稱為端午食棕,簡稱就是端午粽,端午節有食棕的傳統,因此,端午節又稱是粽子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除了有吃粽子的傳統外,還有喝雄黃酒、掛菖蒲、掛艾葉的傳統習俗。
  • 六月盛典雙連發 《植物大戰殭屍2》v2.2.8更新在即
    嘻嘻嘻,又到了《植物大戰殭屍2》更新的大日子啦!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很激動呀,在等更新的日子裡我們渡過了五一小長假,更新ing的日子裡即將迎來兒童節和端午節,預示上半年的假期宣告完成,所以把握還沒來到的假期和《植物大戰殭屍2》一起high起來吧!
  • 《尋龍訣》曝萬聖節劇照 黃渤慘遭粽子地咚
    網易娛樂10月29日報導 萬聖節一大波粽子如約來襲。由烏爾善執導、陳國富監製,陳坤、黃渤、舒淇、Angelababy、夏雨領銜主演的奇幻冒險鉅制《鬼吹燈之尋龍訣》將於12月18日上映,近日電影為萬聖節曝光一組極其應景的「什麼鬼」劇照,《鬼吹燈》中的殭屍「粽子」造型徹底曝光。
  • 端午節說粽子 殭屍模式遊戲泡泡戰士也上榜
    無奈的Marston把殭屍兒子跟殭屍太太用繩子捆起來並關在家裡,出門尋找殭屍感染的解藥。  《塵埃3》     殭屍模式玩法:隨機產生玩家變成殭屍,殭屍的車是綠色的。在有限時間內來感染其他玩家得分,碰到就會被感染。其他玩家在有限時間內倖存得分,該模式適用於多人聯機,改遊戲的設計師甚至考慮在賽道上安插一些四處蹣跚的殭屍,但這個點子被授權車廠否決了。汽車製造商不願與任何衝撞行人的行為發生關聯,哪怕是外形似人的殭屍也不行。因此,沒有殭屍人群,只有殭屍車。
  • 包粽子的葉子叫什麼 包粽子用什麼葉子
    距離2020年端午節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地的大型超市已經開始銷售粽子了。市面上的粽子主要分為清水粽和肉粽,是用粽葉包裹糯米之後煮熟食用。粽子吃起來香甜軟糯,而且端午節食粽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習俗。那麼,包粽子的葉子主要是什麼葉子呢?一起來看看吧!
  • 亞視和TVB曾拍過的殭屍電視劇,《殭屍道長3》成為觀眾永遠的遺憾
    聊起香港的殭屍靈異題材的影視作品,大家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英年早逝的林正英,比如他主演的《殭屍先生》、《一眉道人》、《靈幻先生》、《驅魔警察》、《人嚇人》、《非洲和尚》等等。隨著林正英等人的駕鶴西去,殭屍題材的影視作品也開始沒落,後面的跟風或者懷舊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難以超越英叔創造的經典。
  • 一代人的記憶,殭屍片中的經典!原來是它!
    這部由劉觀偉執導、洪金寶監製、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開啟了香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殭屍片,劉觀偉也被冠以殭屍片"開山鼻祖"的稱號,該片獲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提名,並獲得最佳音樂獎。而在此後,香港便掀起了一股殭屍片的熱潮,劉觀偉也陸續執導了《殭屍家族》《殭屍叔叔》《新殭屍先生》等一系列作品。
  • 沒有粽子的粽子節
    三、再見,筍殼葉包的粽子往年端午節,母親基本上會提前一個多月給我打電話,叫我回去吃粽子。母親一般會提前一人月準備包粽子的各種材料。在和母親通電話的過程中,我會想起母親給我們包的粽子。在我們那邊粽子都是用斑竹筍葉包的,斑竹又叫壽竹,每隔兩年7月左右是撿斑竹筍殼的絕佳時機,小時候上山拾筍殼是我們最喜歡的一項課餘活動。
  • 那些被遺忘的經典影片3——九叔殭屍系列!
    大家提到殭屍片就不得不提香港殭屍片的標誌性人物九叔林正英!可以說是他開創了殭屍片的一個新時代!一個全新的系列!完美的將喜劇和恐怖相結合了起來,讓觀眾感受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觀影體驗!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部九叔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殭屍片!
  • 你我註定在這裡相遇,另類呆萌的小殭屍,叫我僵小魚
    《叫我僵小魚》是風魚動漫出品的中國風小殭屍系列動畫,裡面的僵小魚坐擁上千萬粉絲,擁有著超高人氣。僵小魚出生於2014年初,在2014年10月首次在網站上發表,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腦洞大開的主角設定,裡面的僵小魚時而懵懂可愛,時而膽小害羞,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有趣故事,為我們展現了不一樣的小殭屍。在以前記錄的文字資料中,我們所認為的殭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鬼怪。在近代影視技術的發展,人類思想文明的進步,影視記錄中的殭屍賦予了擁有超自然的力量。
  • 廣州開展粽子行業過度包裝專項整治成效明顯
    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通訊員陳慧玲)6月23日,記者從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自5月中旬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粽子行業過度包裝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廣州市抽檢禮盒裝粽子本市生產企業5家、產品7批次,產品質量和包裝合格率均為100%,全市包裝減量共計22.52噸,減量率為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