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與流量之後,丁香醫生下一站在哪裡?

2020-12-08 36氪

提起健康,大概沒有人不知道「丁香醫生」。5年前,微信公眾號「丁香醫生」成立,為用戶提供可信賴的健康信息,而「丁香園」這個早在2000年就成立的垂直領域社區,開始走進大眾的視線。

創立伊始,丁香園是一個專門供醫生討論文獻檢索的網站,因此醫生端是丁香園最早的業務。如今丁香園是面向醫生、醫療機構、醫藥從業者以及生命科學領域人士的專業性社會化網絡,提供醫學、醫療、藥學、生命科學等相關領域的交流平臺、專業知識、最新科研進展以及技術服務。擁有550萬專業用戶,包含210萬醫生用戶。

而「丁香醫生」這個IP是2014年開始,公司在C端的戰略布局,先後推出丁香醫生系列微信矩陣、丁香醫生APP、丁香診所,用於滿足患者求醫問藥的需求。

靠闢謠、健康科普,丁香醫生收穫了最早的一批用戶,如今丁香醫生儼然是頭部的內容媒體,籤約了近千位醫學專業作者和科普達人,全網粉絲量超過3500萬,微信系列矩陣,有包括丁香醫生、丁香媽媽、丁香生活研究所、偶爾治癒等在內的10餘個微信公眾號,常年位居健康榜榜首;知乎是全網第一大機構號;微博常年位居藍 V 榜 TOP 10。而丁香醫生也成為有溫度、有知識、有態度的優質健康內容IP。

8月30日,丁香醫生在上海舉辦「健康營銷」峰會,這是他們提出「健康營銷」的第二個年頭,我們也很好奇公司在這個領域的探索和實踐,以及「健康營銷」的方法論,借著這個機會,我們和丁香醫生的團隊聊了聊。

01. 怎麼理解健康營銷?

丁香醫生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粉絲規模和影響力,離不開內容的專業性。相比微信上瘋傳的雞湯、情感類、故事性的文章,健康類的內容趨於理性和克制,不會煽動情緒,更要對內容的科學負責。

丁香醫生成立之初,就是站在「偽養生科普」的對立面,希望解決大眾關於健康科學的信息不對等的問題。而丁香醫生在一開始也選擇了一個巧妙的切口:闢謠。通過搜尋引擎獲得的健康信息內容參差不齊,用戶對專業的信息又有需求,因此丁香醫生從這個角度突破,對網絡上有爭議性的內容做闢謠。

因為「說真話」和「三觀正」,在不斷地闢謠和與「偽科學」抗爭中,丁香醫生建立起高可信度的品牌和高粘度的用戶群體。

主動擁有健康意識的人在不斷增加,過去我們以為關注健康的是老人和母嬰這樣的剛需人群,但「朋克養生」、「熬最長的夜,敷最貴的面膜」,側面反應年輕人也是關注健康的潛力人群。

在丁香醫生傳媒業務負責人陳毅看來,這正是「健康營銷」的機會所在。怎麼理解健康營銷呢?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健康,願意為健康付出更高的溢價,可以圍繞品牌特質而開展的「健康價值消費引導」,去建立用戶和客戶之間的關聯性。

丁香醫生全網擁有3500萬粉絲,首先是個內容品牌,圍繞健康科普的相關內容,倡導優質的生活方式。消費者對健康是有需求的,對健康產品也有需求,丁香醫生希望能科學地參與到其中,先把健康的邏輯講透,再強化大家對健康消費的積極性。

陳毅表示,丁香醫生的願望是做產品的「把關人」,做到讓消費者能「閉眼盲買」。因此丁香的電商平臺對選品有嚴格的考核。在品類方面,和健康關聯性更強的母嬰、個護、食品等品類,更容易因為專業性的背書獲得更好的轉化。尤其是因為年輕用戶越來越多的關注,個護品類的增長非常快。

02. 健康營銷三板斧

內容是流量的抓手,自媒體商業化的例子有不少成功案例:十點讀書、日食記、黎貝卡都做了很好的示範。

一個時間上的機會是借勢了平臺紅利:彼時微信公眾號仍然在增長的爆發期,容易借優質內容快速積累粉絲;而新的渠道,比如知乎、抖音、B站,丁香醫生也都入駐並快速抓住了新人群的流量紅利。畢竟,全網3500萬的粉絲體量,在商業化的時候也能更有底氣。

而流量必然吸引品牌,內容也會走向商業。在商業化的道路上,經過幾年的實踐,丁香醫生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健康營銷的策略模型。總結起來,主要是三個方面:需求遷移、價值先驗,以及強化動機,下面我們來拆解來看。

需求遷移:加快消費決策

根據馬斯洛的不同需求層次,把發展需求遷移到基礎需求,有機會面對更多的受眾,還能影響用戶對於事情的決策優先級,讓受眾更快做出消費決策。

舉例來說,很多女性用戶購買防曬霜的目的是美白,而科學的內容引導可以將用戶的美白需求遷移到更剛需明確的防曬(抗衰老)需求;另外一個例子是汽車購買,傳統廣告對於汽車的消費刺激都是從男性的身份需求出發,即汽車是男性的「社交貨幣」,但經過調研,丁香醫生發現97%的女性會參與購車決策。這樣一來,營銷的角度就有新的思路可循,女性對車的「身份屬性」要求較弱,會更關注空間、安全等因素,丁香醫生團隊從車的空氣循環、無甲醛角度入手,用專業性測試背書,傳遞不同的價值內容。

價值先驗:因專業而「種草」

換一種說法就是專業背書,在無法做出消費決策時候,由專業人士進行價值背書,即用戶出於對專業人士的信任,降低決策難度。

專業性還可以發揮在「種草」的階段,通過專業的解讀、分析和測試,對產品的成分、效果進行評測,再用有趣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在無形之中,就輸出了價值和信任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丁香醫生在健康領域的專業性建立,依靠的不只是自己的內容渠道,還布局了一個MCN團隊。

和市場上大多數MCN公司不同,丁香的MCN集中在垂直領域。目前丁香醫生的MCN已經獨家籤約160+KOL,有1000多位可用的外部KOL,這些達人不僅限於醫學領域,除了醫生,還有心理學家、營養學家、配方師等。

基於這個MCN團隊,丁香醫生在與品牌方合作的時候,能提供的是更立體、更豐富的內容支持,以美妝護膚產品為例,除了自媒體的文案,丁香醫生的團隊還有配方師可以對成分點評。

強化動機:理性決策需要感性包裝

決策是理性的,道理都懂,像上課一樣聽專業人士乾巴巴地講,消費者是不願意的。感性包裝很重要,具體來講就是購買行為有理性的決策依據,但在表達和互動的時候,用感性的方式去呈現,這背後依賴的是強大的內容能力。

讓內容發揮出最大的優勢,丁香醫生的內容基本覆蓋了主流的渠道,但都會根據人群進行不同的創作,舉例來說,微信、B站、抖音、知乎的用戶畫像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即便是同樣的內容,在不同平臺發放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特點。

在丁香醫生傳媒業務負責人陳毅看來,渠道的背後是人群,只要抓住人群的特徵,內容創作就有章可循。比如上面闢謠帖,適合在微信裡分享傳播;早期知乎的社區氛圍是專業的討論,因此丁香醫生在知乎的回答也側重邏輯和分析;內容進入抖音這樣的平臺,考慮到短視頻的時間屬性,每條內容都要在30秒內設計記憶點,比如田醫生的扶眼鏡動作、反轉、還有類似柯南情節的閃光效果,很快圈了一大波粉絲。

內容能力也直觀地反應在丁香醫生的粉絲畫像上面,粉絲的年齡的結構從早期的30-50歲的用戶逐漸下探至22歲,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更有很多代際傳播的情況,比如孩子關注後推薦給父母關注的情況也非常普遍。

隨著用戶注意力越來越分散,信息獲取習慣也趨於娛樂、輕鬆化,今年團隊還嘗試了條漫的內容,也進駐了B站,和95後們一起「鬼畜」。可以說,丁香醫生的內容團隊,一直在不斷更新自己的內容生產方式。

對於這一套「健康營銷」模型,丁香團隊還和我們分享了一個案例。

日本的潔面儀品牌「雅萌」去年開始和丁香醫生深度合作。我們曾經報導過雅萌潔面儀,該品牌在日本美容儀市場的整體佔有率為 40%,是目前日本國內的第一大品牌。

在「健康營銷」的思路上,丁香醫生發起了一個女性日常護膚痛點的小調查,基於調查報告做內容共建,根據用戶反饋的痛點,有針對性地推出雅萌的產品特徵。而雅萌進入海外市場的首款產品10t,團隊對於產品的整體思路也是要將美容儀的使用融入到日常的護膚流程當中,所以效果和邏輯都很順暢。

從結果來看,雅萌在中國市場的轉化也非常好,去年雙十一成為天貓美容儀類第一名,據丁香醫生團隊透露,雖然雅萌的客單價並不便宜,但ROI有1:7,高出市場3倍。

與此同時,丁香團隊的背書作用也得到了品牌的認可,今年雅萌第二代、第三代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都有丁香醫生的存在,今年10月雅萌攜代言人周冬雨的線下活動,也交給了丁香醫生來負責。

團隊表示,這一套「健康營銷」模型也會在未來在於品牌的合作中,不斷驗證和優化,讓「健康營銷」這件事情變得更加科學有效。

3. 「健康營銷」如何平衡專業性與商業價值?

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致辭

文章開始我們提到過,丁香醫生成立之初,就是站在「偽養生科普」的對立面,希望解決醫患信息嚴重不對等的問題。因此,丁香醫生在商業化的過程中,也必須面對商業化和專業性如何平衡的問題。

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在一開始就定下了兩條原則:第一,內容要有學術證據,要有已經發表的論文、公開的資料支持,有臨床的科學印證來支持;第二,在推廣過程中,確保要推廣的內容符合國家對於醫藥產品的規定。

雖然是「健康營銷」,公司還成立了一個科學審核團隊(團隊均有醫學背景),不受制於任何部門,在品牌合作的過程中,所有的品牌都需要兩次經過該團隊的審核:

第一次是產品審核環節,團隊要從產品品類、成分、成效邏輯(包括是不是合規,以及成分是不是有效)等幾個方面進行測試審核,通過測試後,品牌的合作才會進入項目小組進行創意製作。文案完成後,會再一次送到科學審核團隊,這次是核對內容表述是否有不規範、不科學的地方,確認無誤後才會發布。而如果讀者留心,推文的文末都有一個內容「把關人」。團隊內部還為這個流程設立了紅黃綠紫四種顏色的標籤,代表不同的推薦等級,紅色的產品會直接被斃掉,黃色的需要優化,綠色是準入放行,紫色則表示丁香願意IP背書良心推薦。有大量產品都在科學審查環節被篩掉了。

陳毅透露,去年初到今年6月,丁香醫生數字營銷中心營收超過億元,相比2017年增長很多,但如果橫向比,在自媒體商業化的探索方面,丁香醫生好像慢了點。好在,用戶對健康越來越關注,專業性的口碑建立需要時間積累,有時候,慢也是快。

相關焦點

  • 深度報告:解密丁香醫生內容品牌背後運作機制
    早期,丁香醫生作者團隊全部是醫生,保證內容生產專業化。在審核環節,引入科研領域的同行評議機制。通過在醫生社區建立私密板塊,引導醫生對內容進行審稿,提出專業審核意見並賺取社區積分,保證丁香醫生內容超乎尋常的專業度。在傳播上,每一位參與到生產和審核環節的醫生,都成為了丁香醫生的傳播節點。
  • 權健要求丁香醫生道歉原因及始末,丁香醫生回應內容曝光網友炸了
    權健要求丁香醫生道歉是怎麼回事?權健為什麼要求丁香醫生道歉?12月26日,權健和丁香醫生紛紛上了各大熱搜榜單,但是有網友還不知情,這二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鬧到要道歉的地步呢?其實是這樣的,在12月25日,也就是聖誕節這一天,一篇名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刷屏朋友圈,也正因為這篇文章,權健生氣了!
  • 做一切健康謠言的粉碎機 | 正直的丁香醫生
    過去我當醫生坐門診時,只有很短的時間能夠分給病人。看完病之後,我特別想告訴他回到家之後可以看什麼。在丁香醫生之前,我不認為有一個可信賴的可能,但是丁香醫生讓這種可能出現了。全國有超過1萬名的醫生參與到我們的內容生產和審核環節中來,因此他們每天會在各種場景下去推薦我們。就這樣,我們解決了與用戶之間的信任問題。
  • 【商業閉環設計】之丁香醫生商業模式解析
    (1)健康、疾病人群醫生問診,區別於春雨醫生的醫生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丁香醫生基於丁香園百萬醫生用戶數據篩選三甲醫院主治醫生為主,醫生入住之後要診相關培訓,對問診服務進行審核,對優質問診醫生進行導流,對不合格醫生進行剔除,對高質量問答內容進行激勵分享。專業的醫生運營的差異化努力,讓問診的用戶滿意度提升。
  • 以「丁香醫生實時疫情」為例,拆解數據產品搭建過程
    在當前疫情環境下,需要一款數據產品,能夠讓各城市疫情實時數據動態展現,消解信息壁壘,減輕盲目恐慌情緒,更理性地分析周邊疫情程度,讓謠言無風作浪,為出行決策提供支持。同時,作為一款數據產品,它可以為丁香醫生這個品牌帶來更多的知名度和流量,這也是丁香醫生實時疫情數據產品的價值。讓我們看一下實時疫情的產品功能,大家可以感受下。
  • 騰訊微保與丁香醫生、丁香媽媽達成戰略合作
    由丁香媽媽主辦的「知識孕育未來·丁香媽媽大學產品發布會」8日在京召開。在此次會議上,騰訊微保宣布與「丁香醫生」「丁香媽媽」正式啟動戰略合作,同時聯合發布了「丁香媽媽大學·學員保險禮包」,為用戶提供重疾、出行等多樣化保障。
  • 全網粉絲5000萬,丁香醫生有哪些可複製的爆款內容方法論?
    文節選自饅頭商學院《 7 大主流平臺全域流量營銷攻略》直播系列峰會中的一場——【丁香醫生的爆款秘訣】,更多平臺玩法、直播課程,後臺回復關鍵詞「直播」,即可享受限時 0 元免費觀看!2014 年成立,歷經 5 年多的發展,丁香醫生已經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當之無愧的頭部新媒體。
  • 丁香醫生年度營銷峰會 8 月底召開,三大亮點搶先看
    8月27日,丁香醫生將在上海舉辦2020年度營銷峰會。以「順勢而為,健康營銷的C位時代」為主題,邀請營銷變革漩渦中的品牌方操盤手、營銷策略人、營銷創意主理人,以及內容生態觀察者等多方,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營銷。「丁香醫生健康營銷峰會」已連續舉辦第三年,今年又將有哪些新看點?
  • 騰訊微保牽手丁香醫生和丁香媽媽 開啟全面戰略合作
    騰訊微保宣布與「丁香醫生」「丁香媽媽」正式啟動戰略合作,同時聯合發布「丁香媽媽大學·學員   「丁香媽媽」「丁香醫生」是「丁香園」旗下的兩大核心IP,主要聚焦母嬰育兒、醫療健康等領域,總粉絲規模超3500萬。
  • 36氪專訪|丁香醫生呂妍:健康正在破圈,看好生活醫學化的機會
    5 年前,垂直醫生人群的專業社區「丁香園」剛剛開始運營「丁香醫生」的微信公眾號,想從為窄眾的 toB(醫生)人群提供服務,延伸至同時也面向大眾用戶提供服務,包括提供科普知識、醫學知識乃至線下的丁香診所等等。從小眾的人群裡走出來,「破圈」曾經是「丁香醫生」最核心的目標之一,也是難點。「健康怎麼破圈?
  • 眾多網際網路醫療巨頭,為何丁香醫生能突破重圍躋身獨角獸?
    在巨大市場的誘惑下,無數的資本開始進入這一領域,而除了早先的春雨醫生、丁香園等新平臺,包括BAT在內的眾多網際網路大廠都開始布局這一領域,此時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作為國內實時醫患交流服務(即「在線問診」服務)的首創者,從2011年創立至今,春雨醫生一直致力於問診服務的發展與推廣,但目前已經轉移戰略方向,將業務重心放在線下問診以及與線下醫院的合作上。
  • 講道理也能講成爆款,「丁香醫生」的「及格」方法論
    微博、微信、抖音、知乎均有涉獵,全網粉絲過千萬,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微信公眾號文章篇篇10萬+,甚至製造了單篇文章閱讀量1000萬+的爆款,這樣亮眼的數據,屬於新媒體帳號「丁香醫生」。在這些亮眼的數據加持下,「丁香醫生」逐漸擴大了其社會影響力,積累了強大的粉絲資產。
  • 丁香醫生:為少數人而生,為多數人而存在
    懷著好奇心,我去搜了「丁香醫生」的公眾號和官方微博,結果竟然只搜索到一條有關「健康營銷·丁香創造」的峰會信息,而且還是公眾號推文的第三條,大有一種「這是別人家峰會」的感覺。「丁香醫生」非常愛惜自己的流量,甚至連自家峰會都捨不得給一個頭條。
  • 丁香園副總裁初洋:丁香醫生如何打造健康品牌
    我還在讀初中的時候就是《南方周末》的訂閱用戶,可以說《南方周末》是一個影響了我世界觀的媒體,今天能夠站在《南方周末》的年度峰會上,我非常激動。今天的主題叫「碰撞」,我是代表一個新的內容品牌丁香醫生來的,我們被叫做新媒體,或者被叫做自媒體。
  • 運營不到三年粉絲量第一 丁香醫生機構號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彼時,丁香醫生作為知乎首批被邀請加入的企業,也開始了機構號的運營。三年時間,知乎機構號總量已經超過3萬,丁香醫生憑藉全國 70% 專業醫生資源和高質量權威原創內容生產能力,依然穩居機構號榜首,獨霸鰲頭。機構號應該怎麼做?丁香醫生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機構號的未來在哪裡?也許這篇文章可供管中窺豹。
  • 丁香醫生說他們這樣玩轉...
    另根據近期發布的《2020中國醫生洞察報告》顯示,作為健康場景的專業連接者「醫生」,疫情也加速了他們線上化的速度,越來越多的醫生願意走到線上大眾健康消費場景中,為大眾的健康消費決策提供專業化意見和幫助。在此背景下,丁香醫生健康營銷模型也相應升級,並展示出順勢而為的強勁能量。「健康營銷」方法論是丁香醫生基於過往經驗總結提出,並於2019年8月首次向外發布。
  • 丁香醫生粉絲破千萬 創始人分享逆勢漲粉和IP商業化方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丁香醫生微信公眾號粉絲量突破千萬,在微信公眾平臺紅利期已過,平臺粉絲號平均淨增為負的現狀下,丁香醫生如何實現逆勢漲粉?作為一個垂直內容平臺,丁香醫生又如何實現IP商業化?
  • 丁香園·丁香醫生榮獲CBNData年度影響力大獎
    會上,CBNData授予丁香園·丁香醫生「2020中國新消費商業力量年度影響力」大獎。丁香園·丁香醫生多年來一直深耕醫療健康領域。今年新冠疫情期間,丁香園·丁香醫生一直為普通大眾以及醫療行業從業者提供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幫助,疫情發生後,丁香園·丁香醫生團隊僅用時1天時間,於1月21日凌晨正式上線疫情地圖H5產品,通過權威及時的信息幫助大眾迅速了解疫情變化。疫情地圖綜合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權威黨媒的官方發布渠道,分地區對確診、疑似、重症、死亡、治癒等數據做梳理。
  • 丁香醫生逆勢漲粉四大招
    看丁香醫生如何逆勢漲粉!成為8000萬粉絲的頭部大號!騰訊大學全新自製節目《臨廠發揮》特邀丁香園副總裁、丁香醫生品牌創始人初洋為你揭秘丁香醫生做增長的4條黃金法則!1、 解決信任問題——醫生專業證言。丁香醫生籤約了1000名醫生作者,引入同行審議機制。
  • 丁香園·丁香醫生榮獲南周「年度責任貢獻獎」
    作為深耕醫療健康領域多年的代表企業,丁香園·丁香醫生一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倡導健康美好生活。今年疫情期間,丁香園·丁香醫生一直為普通大眾以及醫療行業從業者提供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幫助。疫情發生後,丁香園·丁香醫生團隊僅用時1天時間,於1月21日凌晨正式上線疫情地圖H5產品,通過權威及時的信息幫助大眾迅速了解疫情變化。疫情地圖綜合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權威黨媒的官方發布渠道,分地區對確診、疑似、重症、死亡、治癒等數據做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