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消保委暗訪10餘家酒店魚翅羹重金屬超標、且均未檢出鯊魚DNA高價魚翅宴、佛跳牆,是成本幾十元的人工魚翅
「主要成分為食用明膠、海藻酸鈉等的人造合成魚翅,被酒店以幾十元的價格購買後,轉手變成了餐桌上的魚翅宴或佛跳牆等『高檔菜餚』,身價翻了好幾番。」
日前,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對魚翅市場的專項執法檢查,發現市場上魚翅產品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非常混亂。在對餐飲飯店的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飯店內上百元一份的魚翅竟然是以類似人造合成魚翅製作而成欺詐消費者。
而根據浙江省消保委歷時半年,對上百家魚翅經營商、賓館飯店和加工點進行跟蹤走訪調查的結果,魚翅市場和魚翅消費存在種種亂象,亂象的背後,更有一條加工售賣假魚翅的黑色利益鏈。
鎘、汞超標
是「進補佳品」還是有毒食品?
根據省消保委對省內若干水產市場的乾魚翅的送檢結果,有三分之一的乾魚翅鎘超標,其中有金勾翅鎘超標達10倍,另外還有部分魚翅甲基汞超標。
之前就有研究表明,由於人類把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水不斷排入海洋,使海水中重金屬含量較高,海洋生物也隨之受到影響,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的鯊魚,體內往往積累大量的汙染毒素,例如汞、鎘等。
專家指出,攝入過量的汞,對孕婦的傷害比較嚴重,會影響胎兒大腦和神經細胞的生成。雖然對於一年吃魚翅次數不多的普通人而言,這種風險不是太大,但對於喜歡吃魚翅或頻繁出席飯局的人,則需要重視。
而人體長期攝入鎘,除了腎臟受到的損害較大以外,慢性鎘中毒還會影響到骨骼、胃臟等,引起骨骼疏鬆、胃臟功能失調等。
此外,省市消保委在近江農副產品等批發市場調查發現,無廠址、無魚翅種類、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聯繫電話等「三無產品」十分普遍。不少魚翅只用塑膠袋簡單包裝,袋口用一條黃色牛皮筋紮緊,沒有任何產品標識、標誌。
真假魚翅,撲朔迷離
10多家酒店的魚翅羹裡,均未檢出鯊魚DNA
不少消費者大概都在市場上看到過塑膠袋包裝的「素魚翅」,裡面是賣相喜人的金黃色幹「粉絲」,只需幾十元一斤。外包裝上寫這種「素魚翅」名為「合成翅針」,其實就是一種人工合成魚翅,成分為食用明膠、海藻酸鈉等。
消保委從杭州一水產品市場購買了一款長40釐米、顏色超白的牙揀翅,送檢發現,該「魚翅」有大量黏稠明膠溢出,紋理也不符合天然魚翅特徵,且未檢出鯊魚成分。據檢測專家分析,該魚翅可能系用明膠等材料人工壓膜而成。
真假魚翅,又有誰能分辨得出來?
省消保委與杭州某酒店共同開展了一次魚翅實驗,把購買到的真魚翅和人工合成魚翅按照同樣的方法做成了西式魚翅羹,這兩道成品不但形狀難以辨識,味覺上也基本沒有差異。
同時,浙江省消保委赴本省各地隨機抽了10餘家酒店各品種的魚翅羹,送至權威機構進行DNA檢測,均未檢出含有鯊魚成分。
1000元/盅的魚翅,成本只要幾十元
從出廠到銷售,中間環節存在數十倍暴利
消保委對省內60餘家魚翅的生產、批發、零售、餐飲的商家進行了價格方面的調查,發現一些酒店標價為500元/盅至1000元/盅的魚翅羹,其相當量魚翅的出廠價只需要幾十元,中間環節存在數十倍的暴利。
商家有多少利可圖,消費者是看不到的,所見所聞基本都是對於魚翅營養價值的種種誇大宣傳。
不少經銷商及餐飲店宣稱魚翅作為高檔營養品,具有保健、補氣及抗癌等功能。但業內專家表示,魚翅並不具備高營養價值,甚至還不能與全營養食物(例如雞蛋、豆類)相提並論。還有種吃魚翅可以治癌的說法,更是毫無根據。
「且魚翅經幹制、漲發等加工,即使有營養,其營養成分也所剩無幾。一碗魚翅湯的營養,絕大部分來自於其中的配料。」業內專家表示。
被查的魚翅經銷商多來自廣東、福建等地
省工商局已在全省組織了對魚翅市場的專項執法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000餘人次,檢查相關市場62家、魚翅產品經銷商617家,立案查處案件31件。截至目前,全省已查扣涉嫌問題魚翅560餘公斤,已分別向兩家檢測鑑定機構送檢148批次魚翅產品。
從目前案件調查的初步情況看,被查的魚翅經銷人員主要來自廣東、福建等地,所售魚翅產品也多從廣州、江門等地的批發市場購進。目前,省局已部署全省各級工商機關全面開展魚翅市場清查行動,對市場上銷售的不合格魚翅要下架封存,並進一步查清來源及相關情況,全力阻擊有害魚翅流入本省市場。下一步的檢測結果和案件調查情況工商部門將及時向社會發布。
浙江省消保委同時發布消費警示:針對魚翅亂象,為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生態環境,浙江消保部門提醒消費者,謹慎消費魚翅,倡導「拒吃魚翅」,保護自己,保護海洋生態,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1000元/盅的魚翅,成本只要幾十元
編後語:
此前,姚明代言的公益宣傳短片令無數人動容,「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然而當下,卻依然有各路不明身份的「魚翅」頻頻端上餐桌。想想也並不奇怪,國人請客素來吃個「面子」,什麼稀罕吃什麼,以顯示請客的檔次。正是這樣的「面子」需求,也讓假冒魚翅大行其道。
省消保委日前暗訪我省10多家酒店,在揭開了假冒魚翅的黑色交易鏈背後,相信有不少讀者期待能公布酒店的名稱,讓這些無良商家「見見光」。
沒有需求,就沒有買賣;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當然,這裡的「殺害」不僅僅是海洋生物,還有自己的身體,還有荷包裡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