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習慣稱此魚為「陰涼魚」它還有個「水下狐狸」的綽號

2020-12-19 釣魚精英堂1

如果說到這個魚類的話,好像我們還真沒怎麼聽過,好像幾乎也不怎麼吃,但是在日本和西方國家這個魚還是可以經常看到的。

鯕鰍,俗稱鬼頭刀,成魚體長1米左右,一種美麗的海魚。鬼頭刀的魚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後漸變細。頭很大,背部很窄,成魚頭額部有一骨質隆起,隨成長而越明顯。雌性頭部正常為圓弧形;雄性頭部背面則隆起呈方形,魚臉立陡如鬼頭;這也是它們「鬼頭刀」俗稱的來源。

漁民習更慣稱鯕鰍為「陰涼魚」,它還有個「水下狐狸」的綽號。鯕鰍這種上層魚類卻與眾不同,它們總是默默地在水中潛遊,或悄悄地躲在海面的漂浮物下面,一開始漁民以為此魚喜歡在陰涼處棲息,所以得名「陰涼魚」。後來發現並非如此,鬼頭刀喜歡躲在船底或黑暗與亮光交集處的原因是為了更好的隱蔽自己,看到自己的魚餌後馬上撲出來捕食,因其捕食方法狡猾,故被稱為水中狐狸。另一方面,鬼頭刀魚走上狡猾之路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過於靚麗的外表阻礙了他的覓食「實力」。

鬼頭刀魚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會像陸地上的狐狸一樣,危難之時躺下裝死。每當它不慎落入海豚口中時,便立刻裝死,就這樣總能屢屢死裡逃生。「水下狐狸」,再貼切不過了。

鬼頭刀主要在水面棲息,攻擊水面的鮐鮁魚,飛魚,烏賊等等小魚。非常適合路亞,波爬,鐵板及浮水米諾。要對付深海裡的大傢伙就必須採用重磯釣的裝備:5.4米~6.3米的大號拋竿,大型線輪或牛車輪1隻,蓄27千克~36.3千克拉力的母線200米~500米,打重磯最普通的材料是整尾約半斤重的新鮮炸彈魚或飛魚,掛的時候將釣鉤穿過餌魚背部或腹部均可,但需注意:掠食者吞吃小魚時,都會採取頭部先入喉的方式(以免被魚鰭鯁到),所以應使餌魚頭部朝向外面、其他的連接環、轉換、釣鉤、釣組仕掛、天平、鉛墜等,均須配上大號強拉力的,以釣取數十千克乃至百千克大魚。

中魚後船長要加速前進,就是要瞬間發力鉤穿魚嘴的骨骼,當魚咬牢鉤子後,你就會發現竿頭亂點或竿子大彎並會快速出線,此時你千萬別太急,先叫船家將船速放慢或停止行駛,再去提竿,先調整下鎖力別讓出線,但也別鎖死輪子,這時才可收線上魚。剛釣上來的鬼頭刀顏色豔麗,等魚死去就變成普通的「鮁魚」色。大連沿海船釣經常能釣到鬼頭刀,這種魚的味道也非常好。

相關焦點

  • 山海繪丨魚中顏值擔當 捕食仿若狐狸
    鯕鰍頭部寬大,背側狹窄,尾部為燕尾形,雄鯕鰍頭頂隆起呈方形,俗稱「鬼頭刀」,廣泛分布於各大洋溫暖水域。在夏威夷語中,它被稱為「Mahi mahi」,有著強健有力的含義。它的英文名叫「Dolphin fish」,因此在《老人與海》的有些譯本中,它被粗心地譯成了海豚。
  • 它被稱為「水下最美狐狸」,迷人的外表和迅猛的動作造就了鬼頭刀
    它被釣魚人稱為「水下最美狐狸」,迷人的外表和迅猛的動作造就了鬼頭刀有這樣一種魚深受釣魚人的喜愛,它並非有很高的價值,體現也不算大型魚,但很多釣魚人對此魚的熱愛甚至超過了黃鰭金槍和巨人石斑,它長有迷人的外表和迅猛的動作
  • 水下「狐狸」,妖媚狡猾的海洋生物——鯕鰍魚
    鯕鰍魚作為一種並不常見的海洋生物,並不為大眾所知,或許知道它的人可能是在《老人與海》中讀到過,或者是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看到過。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的漁民經常將鯕鰍視作捕撈金槍魚和劍魚的兼捕產物。鯕鰍魚的長相十分奇特,有著扁長的外形,寬大的魚頭,魚面陡立驚悚。其身長可達1.5公尺,體重可達30公斤,可以說是比較龐大的生物了。鯕鰍魚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海域,除了上述幾個國家,在我國的東海、臺灣海峽等海域也可以看到。鯕鰍魚因為其怪異的外表獲得了許多稱號,比如鬼頭刀、飛魚虎、水下狐狸等。
  • 水下拍攝漁民潛水捕撈艱辛勞作
    兩人一起勞作,在水下算是最熱鬧的場面了。圍捕在巖石中的石斑魚需要兩人在水下密切合作,用魚槍把巖石中的魚趕出來。    一陣緊張勞作之後,王石賢浮出水面。    在大亞灣三門島上,就居住著這麼一些漁民。他們自稱「下海人」,常年背負著人們難以想像的危險與艱辛,靠捕撈海底的海鮮為生。日前,記者來到這個島上,親身體驗了「下海人」的艱辛。    下 水———漫遊海底採海參拾海螺    10月29日9時許,三門島秋高氣爽,微風吹拂。
  • 其實大多數魚都有各種各樣的「綽號」只有「它」才是真正老實本分
    我們釣了10多年的魚,卻一直都沒有關注某些魚到底有多少個「綽號」,不過最近盤點了一下才發現,很多魚其實都有「綽號」的,只不過只有這種魚,老老實實的,沒有太多的名稱,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我們常見的垂釣魚種的「綽號」。
  • 尼泊爾發現高智商狐狸,竟自己用繩子釣魚,釣的魚比自己還大
    尼泊爾發現高智商狐狸,竟自己用繩子釣魚,釣的魚比自己還大狐狸可是所有動物中最聰明最狡猾的動物,通過小時候的一些寓言故事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和其它動物相處的時候,狐狸每次都會耍心機然後讓自己大獲全勝。尼泊爾當地發現高智商的狐狸,竟然自己用繩子釣魚,釣的魚比自己還要大。其實狐狸在野外生存的時候,如果找不到食物,它們就會主動的親近人類向人類索要,而當一些人看到狐狸真的是餓急的樣子,也會伸出援助之手給狐狸頭餵一些食物,除了向人類索要食物之外,狐狸也經常會去河邊覓食。
  • 漁民稱呼這種魚為黃花魚,又因聲「呱呱」稱黃瓜魚
    黃瓜魚曾是中國重要經濟魚之一,為中國特有的地方性種類,廣泛分布於北起黃海南部,經東海、臺灣海峽,南至南海雷州半島以東。該魚常棲息於水深60米以內的近海中下層。黃瓜魚生殖季節有春、秋兩季,生殖期時,魚群分批從外海越冬區向近海作生殖洄遊。作為名貴經濟魚類,黃瓜魚長期來深受消費者青睞。
  • 動物森友會裡的鬼頭刀,這部電影裡它可是天神毗溼奴的化身
    先從鬼頭刀說起,這個得名自然來自於它的外形。暫且不提它鮮豔的色彩,鯕鰍的長相本來就有一點奇葩,儘管它擁有一個不算小的個頭,可鯕鰍的頭卻異常的寬,顯得臉短短的,字面意義上的跟鬼一樣。再加上身體扁平,長長的魚身宛如一柄彎刀,鬼頭刀便因此得名。當然「鬼頭」的諢號不止是華語地區才特有的,世界人民都認為這是一種像惡鬼一樣大力的魚。
  • 見「鬼」青山漁民在青島近海捕獲一條鬼頭刀魚
    ——以上為廣告,有意者請聯繫——青島新聞網9月4日訊(文/龐為 圖/王華)昨日,青山碼頭的漁民在青島近海捕獲一條怪魚。這條魚身長1米,重近20斤,頭部扁平,模樣怪異,一上岸就吸引了眾多目光。一個為朋友們預測颱風路徑的公眾號識別關注《實時颱風監測》,每天為您推送實時颱風信息。
  • 這國當美軍面撈走寶貴水下無人機 中國漁民表示幹得漂亮!
    據葉門媒體報導,該國胡塞武裝近期發布了一則視頻,顯示胡塞武裝的蛙人部隊近期在葉門海岸俘獲了一艘美國海軍水下無人機,從視頻中來看,這是美軍「REMUS600」無人潛航器,其長度為3.25米,重300公斤,採用模塊化設計,能夠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安裝模塊,包括側掃聲吶、合成孔徑聲吶、聲學成像和光學成像系統
  • 此魚魚鰭是紅色的,在水下橫衝直撞,該如何垂釣?
    翹嘴紅鮊,又稱鮊,俗稱紅稍,此魚的背部和體側上卻為淺灰色,腹部為銀白色,尾巴是紅色的被稱為翹嘴紅鮊。最大的個體可重達10千克,是我國鯿鮊亞種最大的一種魚種。在明亮的敞水區的中上層,它善於跳躍,遊動迅速,常常在水面追捕小魚小蝦和落水昆蟲。
  • 狐狸魚是和倒吊類很近緣的品種,在分類上它們被定義為籃子魚科
    狐狸魚是和倒吊類很近緣的品種,在分類上它們被定義為籃子魚科狐狸魚狐狸魚是和倒吊類很近緣的品種,在分類上它們被定義為籃子魚科( Siganidae),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其中狐面籃子魚 (Siganusvulpinus)是非常常見的觀賞魚品種。
  • 寧波漁民捕到一條3米長怪魚立馬放回大海為什麼?因為它有個奇怪的...
    船老大陳宏江一眼就認出了它,「看還活著,沒多想,直接放生了。」在漁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翻車魚在捕獲上岸的魚群中顯得無比巨大,一個成人站在旁邊也顯小。它身上有黏性,粘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用纜繩將它緩緩吊起,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放歸大海。他說,漁民蠻討厭捕到它的,吃起來沒有肉,賣又賣不了錢,漁網反而會被它弄個大洞,把網裡其它經濟魚弄爛。
  • 大連漁民捕獲兩條怪魚 長了六條腿一對蝴蝶翅膀
    核心提示:10月10日,大連瓦房店的漁民域捕獲到兩條奇怪的魚。這兩條魚有6條如蝦蟹一般的細肢腳,身上還有一對藍色的「大翅膀」。專家稱此魚學名為綠鰭魚,一般生活在海洋底層,屬底棲魚類。「這魚有著蝴蝶一樣鮮豔的翅膀,張開後漂亮極了。」
  • 這種魚只在淺海活動,漁民捕獲曬乾後能賣120元一斤,你吃過嗎
    但對於在海邊生活的人來說,海鮮不僅美味,還能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一種海產品,在海洋裡,這種魚只在淺海活動,當地漁民捕獲後,一般都是曬乾來銷售,新鮮的乾貨一斤能賣到一百二十元,咱們今天就來了解這種海產品,看看你吃過沒。
  • 洪金寶為何稱「大哥大」?周星馳為何稱「星爺」?明星綽號的秘密
    在明星圈子裡,有很多明星都有自己的綽號,那綽號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就來聊聊這些明星綽號的由來。第一位,洪金寶的綽號:「大哥大」。洪金寶的綽號為「大哥大」,不僅因為他是成龍大哥的大哥,洪金寶還創建了洪家班,裡面很多人都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演員,連曾志偉,林正英,元華,元彪等人都是出自洪家班。當年他在片場經常淋著雨都拿著行動電話到處走,也是多名大哥的大哥,最後大家就把他的綽號也用在這款電話上面,也叫他「大哥大」了。
  • 雲南撫仙湖萬涓成溪,盛產抗浪魚,遊客在此遊泳、潛水、水下探險
    環湖120公裡的旅途,仿佛每一滴水珠都飽含著詩情畫意,每一紋浪波都像在訴說著一段傳說,每一絲湖風都縈繞著歷史與現實、人文與自然的魅惑……1992年,從小生活在撫仙湖邊的職業潛水員耿衛,在水下發現了大量漢唐時期的古建築遺蹟;2001年6月,中國首次在撫仙湖進行了湖泊水下考古;2006年6月由中央電視臺和玉溪市聯合主辦的第二次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在撫仙湖拉開帷幕
  • 民間故事:護林員給狐狸一條魚,後來狐狸救了他一命!
    話說老吳在一座山裡做護林員,山裡有個以前燒磚時候取土留下的水塘,閒暇無事的時候,老吳就坐在水塘邊釣魚,隨著垂釣技術的不斷提高,他釣的魚常常吃不了,就存養在一口大缸裡,這口大缸則放在簡易搭建的廚房裡。一天晚上,屋外冷風肆虐,他還沒有睡著,就聽到廚房裡有動靜,他抄起傢伙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隻前來偷吃魚的野狐不小心掉進了缸裡,怎麼也爬不上來了。想到前幾次不明就裡地魚就少了,就想弄死這隻討厭而倒黴的狐狸。
  • 《山海經》中的青丘山裡除了狐狸還有一鳥一魚,輕鬆集齊水陸空
    不過常見的九尾狐造型為渾身雪白的九尾雪狐,很少見九條金尾。公子以為,很可能是大部分人從心底認為九尾狐喜幻化為女性,所以才認同其白色皮毛。再說空狐就很厲害了,空狐比天狐更厲害,修煉千年的靈狐方得九尾,而空狐則要比天狐年長兩千歲,即三千歲的狐狸才成神,稱之為空狐。
  • 印尼漁民發現巨型翻車魚 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形容其有點怪異的圓形形狀。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翻車魚在全世界的熱帶海水中都能找到,而且經常被誤認為鯊魚,特別是它們巨大的背鰭露出水面時。翻車魚喙狀牙板無法完全閉合。  翻車魚小知識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