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是海南省乃至全國有名的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和將軍之鄉,是被世界譽為東方奇蹟——宋氏三姐妹的故鄉。文昌市位於海南省東北部,土地總面積2403平方公裡,總人口約57萬人。
文昌市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在明朝就出了與丘浚、海瑞齊名,並稱「一鼎三足」的良吏邢宥。近、現代史上更是群星燦爛,湧現出新中國開國大將張雲逸、國民黨海軍上將陳策等196位將軍,稱為「將軍之鄉」。出現了對中國乃至世界近現代史影響長達半個世紀的宋氏家族——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蔣介石夫人宋美齡。文昌市華僑眾多,有120多萬華僑分布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稱為「華僑之鄉」。
文昌市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集陽光、海水、沙灘、植被、空氣、海島、風情、田園八大旅遊資源融於一體,是海南省旅遊重地之一。有「瓊東第一峰」、「奇峰秀天下」之稱的銅鼓嶺,那裡十八峰層巒疊嶂,連綿不斷,群峰競秀,風光旖旎,景色清幽;還有被譽為「中國大堡礁」的雲龍灣海底自然公園(珊瑚礁);有千姿百態的石頭公園;有濱海椰林風光獨特的椰林灣;有風光旖旎的高隆灣;有神奇迷人的馮家灣;有「稀世海上森林公園」——八門灣紅樹林;有舉世矚目的宋氏祖居;有「亞洲第一塔」的木蘭燈塔;有古色古香的孔廟;還有勝似仙境的七洲列島。
據文昌市旅遊部門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文昌全市接待旅遊過夜人數115.39萬人次,旅遊人數比去年上半年增加1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7.41億元。
除了傳統的旅遊資源之外,文昌航天遊也將成為海南旅遊業的後起之秀。2009年9月14日,繼酒泉、太原、西昌三大航天發射場之後,中國新建的第四個新型現代化航天發射場——海南航天發射場在文昌正式開工興建,預計於2013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海南航天發射場最終將建成一個綜合發射能力強,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高,生態環保、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新型航天發射場。與之配套,佔地面積約6100畝,總投資規模約120億元人民幣的海南航天主題公園,於2010年12月5日奠基開工。文昌的航天遊將作為獨一無二的品牌,為海南旅遊增添新名片。
東郊椰林:享譽海外的中國海濱風光名片
東郊椰林位於文昌市東郊鎮海濱,是海南著名景區之一。這裡椰樹成片,椰姿百態。文昌別稱「椰鄉」,椰子種植面積和產量佔全省50%以上,東郊鎮又佔全市椰子種植面積和產量50%以上,椰樹的品種有紅椰、青椰、良種矮椰、高椰、水椰等,共50多萬株。東郊椰林風景區環境優美,海水清澈,是天然海水浴場,可開展各種沙灘運動和水上活動。區內已建成有旅遊碼頭、海濱度假村、海鮮坊多處。淺海盛產龍蝦、對蝦、石斑魚、鮑魚等名貴海鮮。
早在2000年,東郊椰林榮登「國家名片」,與古巴的巴拉德羅海濱共同成為中國與古巴聯合向世界發行的《海濱風光》特種郵票的主圖。
在綿延十裡的東郊建華山海岸線上,蔥翠的椰林組成一條一望無際的林帶,可謂海岸線上一道天然綠色屏障。該景區以典型的椰風海韻、椰香特色飲食和多種海鮮吸引眾多遊客。步入林區,只見大小、高矮、直彎、斜曲的各種椰樹參差錯落,自然成林。林下路隨樹轉,曲折盤旋。椰林下,風情小木屋錯落於椰樹間,座座背林朝海,屋裡陳設古色古香,樸素而自然。
春光食品:椰子故鄉的特產加工龍頭
(資料圖)
海南文昌春光食品有限公司,這個為眾多消費者追捧的特產食品品牌誕生於1996年,短短的15年間,它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成長為時下在海南乃至國內外都享有盛名的食品企業,擁有軟硬糖果、固體飲料、餅乾、椰子醬、椰子脆片、焙燒咖啡、辣椒醬、胡椒粉等8個系列近140個品種,年產量近萬噸,產值超億元。在春光公司帶領下,當地的椰子種植戶、椰子收購專業戶、原材加工廠等蓬勃興起,形成獨特的椰子產業鏈,成為海南省椰子產業的獨特風景。
2004年,春光食品研發生產出至今市場佔有率仍然保持第一的春光椰子糖,改變了海南企業依靠傳統椰子糖打市場的做法。如今,已佔領70%島內市場的春光椰子糖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海南省名牌產品」、「海南省著名商標」、「博鰲亞洲論壇授權專用產品」等美譽。
春光食品投入巨資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及環保工業園,並引入了國際標準強化產品質量,不管是原材料的選購還是生產加工,都已做到規範化、程序化。2002年,春光食品通過國家衛生檢驗檢疫局出口產品衛生檢驗,獲得「出口產品衛生註冊」及食品安全QS認證。隨後,又引入了國際標準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實施HACCP管理體系。
春光椰子糖走俏後,春光食品在2006年開發了生產噴霧乾燥椰子粉及熱帶果粉的加工工藝技術,改寫了海南椰子粉全部依靠進口的局面。春光食品成為海南唯一一家利用自主技術和設備生產椰子粉的廠家,為爭奪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2008年,春光食品實現了銷售轉型,根據統一品牌、統一形象、統一產品、統一裝修的原則,在海南建構了海南特產專營連鎖的全新模式,大大改善了海南市場上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無所適從的情況。以三亞為發端,春光食品還在海口、瓊海、萬寧等全省主要旅遊市縣以極快的速度鋪開了專營店,再配合其他的店面廣告,形成了一張無孔不入的營銷網絡。如今,春光食品專營店已開到了84家。
2010年11月,海南春光食品通過了英國零售商協會(BRC)的認證,成為海南省首家通過BRC認證的同類企業。春光食品正式進入了國際標準化優良產品時代,為海南食品企業率先挺進歐盟及全球市場打下良好基礎。目前,春光的產品行銷全國各地,並出口英國、美國、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此同時,春光食品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積極參加廣交會等各種國內外大型展會,並利用這些平臺打開新的市場。
春光食品的發展,帶動了海南省椰子產業的繁榮昌盛。當地的椰子種植戶、椰子收購專業戶、當地農民從種植、販賣椰子的簡單農業生產,轉變為附加值更高的商品生產,原材料加工廠等既分工又協作,形成了獨特的春光椰子深加工產業模式,上下遊企業解決了上千人就業。在文昌,以春光為龍頭的椰子加工企業目前已有189家,年加工椰子7600多萬個,創產值4.8億元,極大地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春光食品董事長黃春光說:「一個企業長期的生命力來自於質量和創新,需要從一點一滴中,維護企業的品牌形象。」而春光的目標就是向代表中國與行業內的高端產品看齊,成為最具創造力的特產食品品牌。
文昌航天城:中國第四個新型現代化航天發射場
(規劃圖)
明媚的陽光,湛藍的海水,純淨的海風,奇異的石景和滿目的青翠,這就是眾人眼裡的銅鼓嶺;銅鼓嶺腳下,就是我國第四個航天城落戶之地——文昌市龍樓鎮,這個坐落海濱、隱於椰林之中的小鎮,因為航天城的落戶,開始被人們稱為「宇宙小鎮」。文昌龍樓成為繼西昌、酒泉、太原之後的我國第四個航天發射場,隨著這裡的航天科技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無疑將為海南文昌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項事業的大發展助力。
文昌航天發射場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這是中國政府將致力於和平開發利用外層空間,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造福全人類的一項重要舉措。航天發射場落戶,讓文昌備受世人矚目,龍樓小鎮也一夜成名。
落戶於此的航天發射場,是以發射中心為主體,航天文化旅遊為龍頭,航天科技產業化為依託,集衛星發射、航天文化旅遊、航天科技知識普及和航天科技產業化為一體的綠色濱海航天城。
2010年12月5日,佔地面積約6100畝,總投資規模約120億元人民幣的海南航天主題公園奠基開工儀式也在文昌市東郊鎮舉行。文昌的航天遊將作為獨一無二的品牌,為海南旅遊增添新名片。
航天城項目落戶文昌,旅遊業將明顯受益。據介紹,依託航天發射中心而建設的航天主題公園,將成為海南航天遊一個新亮點,為海南增添特色旅遊產品。航天主題公園建成後,將成為文昌的一大旅遊龍頭,叫響文昌旅遊品牌。集旅遊觀光和航天科普為一體的航天主題公園建成後,將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到航天公園探秘,遊天涯,走海角,領略海南的民俗風情,盡情感受海南獨特的椰風海韻。不久的將來,文昌將創立一個以航天科技研討、航天新材料研究為主題的論壇,一批技術密集型的項目將進入文昌,這將輻射和帶動文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宋氏祖居:中國近現代史上萬眾矚目的海南麗影
宋氏祖居位於海南文昌市昌灑鎮古路園村,坐落在一片果樹環抱的山丘上,周圍綠樹成蔭,環境幽靜。沿著進村的林蔭小道走100多米,就可到達宋氏祖居。
孫中山先生的夫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都居於此地,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於1861年在這間祖居裡誕生。為紀念宋慶齡及其家族在歷史上所做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文昌市人民政府於1985年修復宋氏祖居,並在宋慶齡基金會和海內外友好人士的支持下相繼興建宋慶齡陳列館、宋慶齡植物園,還在祖居北邊豎起了高達3.2米的宋慶齡漢白玉雕像。
修葺一新的宋慶齡祖居為當地傳統的農家宅院,由2間正屋、2間橫屋、2間門樓和院牆組成,佔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8平方米。陳列館設在其中,館內分別陳列著宋慶齡青少年時代、革命戰爭年代和從事世界和平事業以及國內外各界人士對她的深切懷念的史料、照片,圖表、繪畫、仿製實物等。
走近宋氏祖居,只見由鄧小平題寫的「宋氏祖居」4字匾額掛在門楣上。室內陳列著宋慶齡的祖、父兩代人使用過的物品,有種地用的犁和耙,有挑水用的擔和桶,還有做飯用的鍋和灶等。牆上還掛著宋慶齡高祖、曾祖和祖父的照片、家譜以及一些歷史情況的介紹。從介紹中得知,這龐大的宋氏家族原來姓韓。宋慶齡的高祖叫韓儒循,曾祖叫韓錦彝,祖父叫韓鴻翼,早先居住在文昌市羅豆烏坡村。高祖韓儒循時遷來古路園村,從此,韓儒循、韓錦彝、韓鴻翼3代都在這裡居住和務農。宋氏祖居是韓儒循在清嘉慶年間建造的,採用的是磚木結構。
這韓氏家族怎麼變成了宋氏家族?從牆上的家譜看出:宋慶齡的祖父韓鴻翼生有3男,即韓政準、韓教準、韓致準。韓家祖先向來務農,生活艱苦。1875年,宋慶齡父親韓教準12歲時,由於家境貧寒,同哥哥韓政準一起跟隨舅舅到美國謀生,後來被舅舅收為養子,從此改姓換名為宋嘉樹,號耀如。後來他共生下3男3女,所生子女均用宋姓,依次為宋藹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宋子安。宋氏姐弟6人,均成為我國現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尤其是其中的「二小姐」宋慶齡,稱得上是中國婦女中的豪傑。
「宋氏家族」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為重要的家族之一,他們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舞臺上創造了無數個偉大的奇蹟。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宋氏家族產生、發展及其演變的歷史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宋氏家族的根在海南,他們代表了近現代海南的發展特徵和文化個性。跟海南的歷史傳統相比,宋耀如與他所開創的家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了中國當時的社會變遷和民族變革。可以說,「宋氏家族」的成長軌跡濃縮著中國近現代化的發展歷程,也為海南的歷史書寫下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
據介紹,宋氏祖居開放23年來,共接待國內外遊客達260萬人次。海南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優勢,但人文資源相對缺乏,而宋氏祖居在海南的人文旅遊景觀中具有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
八門灣綠道:穿行紅樹林,領略鄉村郊野的靜謐之美
八門灣紅樹林位於文昌河、文教河和橫山河等八條大小河流入清瀾港北側匯合處。八門灣紅樹林以該灣四面灘涂為中心,輻射文昌河、文教河等河流上遊數公裡,其範圍包括文城、清瀾、東郊、文教等鎮接連八門灣之區域,面積達3萬畝。
八門灣紅樹林與東寨港紅樹林是海南省兩處著名的紅樹林景觀,有"海上森林公園"之美稱。八門灣紅樹林現有18個科30餘個種類,佔目前全世界紅樹品種81種的40%,是我國紅樹品種最多的地方。
目前,八門灣綠道已經啟用。文昌八門灣綠道跨越文城、東閣、文教及東郊四鎮,依託「海、河、港、灣、林」的自然資源和以僑鄉風情為主體的人文旅遊資源,構建了紅樹林景觀、沿灣生態休閒、農家人文休閒、史跡文化體驗、鄉村郊野景觀、漁村風情體驗和椰海風情等7大主題綠道。
在建設八門灣綠道的基礎上,文昌計劃把該地打造成5A級八門灣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該溼地公園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八門灣紅樹林這片溼地景觀。目前,文昌市正組織有關專家對溼地公園的籌建進行前期規劃,其他的配備硬體設施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東環高鐵:鑄就海南島一個半小時同城圈
2007年9月,作為海南「一號工程」的東環高速鐵路正式開工建設,2010年12月30日,東環鐵路正式通車運營,它用250公裡的時速和全程90分鐘的時間,將海南東部的6個市縣如「珍珠」般串了起來。東環高鐵的正式開通也標誌著海南沒有電氣化鐵路、沒有城際軌道交通歷史宣告結束,海南從此昂首邁入高鐵時代。
這一重大工程歷經3年建設,總投資達202.24億元。海南東環高鐵北起海口市,途經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陵水縣,南至三亞市,全長308公裡,共設15個車站,包括海口站、海口東站、美蘭站、文昌站、瓊海站、博鰲站、萬寧站、陵水站、田獨站和三亞站。長流站、秀英站、城西站、和樂站、神州站5個站暫未開辦客運業務,海口站和三亞站為海南西環線的接軌站。設計時速250公裡,沿線穿過海南眾多旅遊景點。東環高鐵通車運營後,海口東至三亞一個半小時之內即可到達,而如以前一般坐汽車則需要花3個多小時。
東環高鐵沿著海南東海岸,穿越最具旅遊發展潛力的東部城市帶和濱海旅遊帶,沿線附近風光旖麗,景點薈萃,如海口的東寨港,文昌東郊椰林、高隆灣、馮家灣,瓊海的博鰲水城、萬泉河,萬寧的神州半島、興隆、月亮灣、石梅灣,陵水的香水灣及三亞海棠灣、亞龍灣等熱帶海濱風景名勝區。
高速運行的東環高鐵將海口、文昌等東部沿海的6市縣連成一體,大大縮短了6市縣的時空距離,形成了「同城效應」,構建了海南便捷的「同城生活圈」,整個東部海南如同處在同一個城市之中。
2010年10月,新建海南西環鐵路經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同年底海南省有關方面舉行項目奠基儀式。同年12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工期計劃4年,項目總投資271億元人民幣。
全長約342公裡的西環高鐵是海南省「十二五」期間的重點項目,北起海口市,向西途經澄邁、臨高、洋浦、昌江、東方、樂東等地,接入三亞市東環鐵路三亞線。項目建成後,將與東環高鐵一起形成環島高速鐵路網,構築起海南現代交通運輸體系,並與將來建設的瓊州海峽跨海工程對接,使海南快速鐵路網與全國鐵路網融為一體,大大完善海南路網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