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大?

2020-12-19 夜話堂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

個人認為,三人排序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

曾國藩是同光中興的首位功臣。沒有曾國藩,估計大清朝就分崩離析了,是曾國藩又把大清朝攏在一起。曾國藩挖掘的人才,支撐起風雨飄搖的大清。更不用說,曾國藩的治學,立身,對中國文化的傳承作用了。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繼承老師的衣缽,以一人之力,苦苦支撐,使大清在列強環繞之下保持相對完整,沒被瓜分,實為一時人傑。但在學識,氣度方面,不如老師來的綜合。

左宗棠師爺出身,身負絕才而又眼高於頂,和曾,李先後交惡,實是個人修養,氣度不高所致。其最大功績在於平定回亂,收復新疆,保住中華版圖。

曾國藩的諡號為文正。清朝二百多年來,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 湯斌、 劉統勳、 朱珪、 曹振鏞、 杜受田、 曾國藩、 李鴻藻、 孫家鼐八個人。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如 範仲淹、曾國藩。

李鴻章的諡號是文忠。在清代的諡號中,文忠被認為是僅次於文正的諡號。大名鼎鼎的林則徐,胡林翼,諡號都是文忠。

左宗棠的諡號文襄。在清代,文襄多授予學士背景的同時又有軍功的大臣,文襄諡號排位第二十三位,在級別上遠遠不及文忠諡號。

不過,對於左宗棠來說,能夠獲得文襄諡號,已經很不容易了。 清朝時期,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進士出身者)),不得授以文字諡號。左宗棠三次進京參加會試,均名落孫山,終生沒有考中進士,照說是得不到文字諡號,更別說文襄了。好在慈禧太后看在左宗棠勞苦功高的份上,賜予他同進士出身,這才有機會獲得文襄諡號。

所以,從諡號上看,朝廷認為三人的功績,是曾國藩大於李鴻章大於左宗棠。

當然,這個評價是基於滿清王朝的,今人對此看法也許大有不同。有人認為,左宗棠平定回亂,收復新疆,僅此一項,已經大大超過曾、李了。

相關焦點

  •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論貢獻,誰排第一位?
    一是曾,左,李,張,即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二是曾,左,胡,彭,即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我們以第一種說法為準。那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論貢獻,究竟誰該排名第一?曾國藩功勞也大,而最大功勞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把清廷打了個七零八落,八旗兵腐朽沒落,不堪一擊,外國列強幹預是杯水車薪,全靠曾國藩組建湘軍,才力挽狂瀾。如果不是曾國藩帶兵剿滅太平天國,清廷就垮臺了,曾國藩對清廷的重要,別人比不了。
  •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朝廷重臣
    若干年後,曾國藩官至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李鴻章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左宗棠官至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而進入仕途最晚的張之洞也逐漸官至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那麼,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四人,到底誰才是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晚清朝廷真正認可的大佬,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晚清重臣呢?
  •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誰的官職最高?
    而「同治中興」中,最為有名的漢族大臣,莫過於「中興四傑」:即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四位赫赫有名的大臣。曾經有網友好奇:「中興四傑」中,誰的官職最高?個人認為:官職方面在官職方面,「中興四傑」都曾擔任過總督,並且曾國藩和李鴻章還曾擔任直隸總督。雖然直隸總督和其他總督品級一樣,但由於京師在直隸範圍內,因此導致直隸總督的地位略高於其他總督,因此相對來說,曾國藩和李鴻章,單就直隸總督這一點,就要比張之洞和左宗棠略勝一籌。
  •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誰的官職權力最大?都很厲害!
    清朝中興四大名臣那麼這四個名臣誰的官職最大呢?所以按大學士排名李鴻章的文化殿大學士最大,往後是曾國藩的武英殿大學士,左宗棠的東閣大學士,最後是張之洞。按爵位排名這個比較好排,曾國藩是一等毅勇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張之洞沒有爵位。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四人,誰的官職最高,諡號最尊?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這四位漢族大臣都是清末「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股肱之臣。可以這麼說,若沒有他們的存在,清朝定然會提前亡國。那他們之間誰能排第一呢?曾國藩,未入太廟,諡號「文正」;左宗棠,未入太廟,諡號「文襄」;胡林翼,未入太廟,諡號「文忠」;李鴻章,未入太廟,諡號「文忠」。論諡號,當以曾國藩為第一。
  • 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三人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權利最重
    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三人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權利最重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是晚清時期的三個著名人物。在他們三個人之間到底是誰的地位更高一些呢?咱們先看一下他們的官職。在1867年的時候,曾國藩曾被,任職為體仁閣大學士,在一年以後又被升職為武英殿大學士。清朝跟明朝是一樣的,都沒有宰相。武英殿大學士就跟宰相是一樣的。但是因為曾國藩業務量非常的大,沒有擔任這個職位,但是也算是當過宰相了。在1874年左宗棠曾經先後好幾次被設為各種大學士,最終被設為體仁閣大學士,這個跟曾國藩的大學士都屬於一品官。不過他們同時站在朝堂之上,曾國藩的地位還是能高一些。
  • 同是晚清重臣,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誰的官職大,爵位高,權力重
    同是晚清重臣,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誰的官職大,爵位高,權力重在清朝末年,曾有過三個特別有名的大人物,那就是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這三個人物在清朝末年的職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說,他們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 晚清4大名臣中,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到底誰更厲害?答案很準
    眾所周知,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是晚清名臣中最具實力的三位,雖然3位名臣都是靠打擊太平天國運動而發家,但要是把他們最具實力的一面拿出來比較,則盡顯不同,其中,在資歷上,曾國藩最深,往後則是左宗棠與李鴻章。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官職最大,爵位最高,權力最重是誰
    晚清70年,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是3個繞不去的人物,他們在中國的知名度也最高。那麼,他們3個人,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權力最重?我們首先來比較官職。清朝大學士分為「三殿三閣」,即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與武英殿大學士級別一樣,都是正一品。不過,如果曾國藩和左宗棠同時上朝,曾國藩的排序在左宗棠之前。1868年,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被朝廷補授為協辦大學士。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的官職最高,爵位最重,權力最大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的官職最高,爵位最重,權力最大在清朝末年,國力衰退,有很多大臣想著要振興清朝,和西方列強一爭長短,於是開始了洋務運動,清朝末年的歷史也就和這幾個人掛上了勾,其中最受人了解的就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了,那麼他們三個人,誰的官職最高
  • 李鴻章與左宗棠這兩位晚清名臣,誰對後世的貢獻和歷史影響更大
    晚清四大名臣中,李鴻章和左宗棠兩位是經常被人拿來做對比的,也難怪,兩位生前,一個是曾國藩的傳人,一個呢,本來是從湘軍集團獨立發展出去的,本來就有門戶之爭,然後因為後面的塞防海防之爭,搞成了一種勢同水火的權爭,左因為收復新疆之功,被後人稱為民族英雄,而李呢,則因為籤下了不少不平等條約,後世人多視為賣國賊,以至受掘墓揚屍之辱。
  • 「鐵血」左宗棠瞧不起曾國藩,與李鴻章不對付,你都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晚清有四大重臣,外交家李鴻章是朝中首屈一指的重臣中的重臣,曾國藩也是名揚國內,大力開展洋務運動的他也是僅次於李鴻章的大臣,創立自強學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也作出過突出貢獻,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鐵血左宗棠。
  • 同為晚清名臣,為什麼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名聲相差那麼大?
    之所以大清朝還能夠苟延殘喘直到1912年,晚清的四大名臣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這四個人支撐了清朝的最後幾十年。 在筆者看來,李鴻章的個人品行,不但照比曾、左差距極大,甚至可以用「卑劣」這類鄙夷之詞形容之。 筆者之所以對李鴻章的個人品行評價如此之低,並非因為李鴻章對待個人恩怨的睚眥必報,而是在國家大義是非面前,李卻置之不顧而洩私憤、報私仇。 很多朋友都知道,曾、左二人關係並非融洽,左宗棠經常對曾國藩出言不遜。
  • 太平軍投降李鴻章、左宗棠,為何很少向曾國藩投降?
    但是,即便是投降,也分對象:多數投降李鴻章、左宗棠,投降曾國藩則很少。太平軍投降對象分析1859年初,洪秀全、陳玉成、楊輔清等欺人太甚,挑起「池州兵變」,國宗韋俊被迫投降,開啟了太平天國高級將領投降之先例。然而,韋俊並不是向曾國藩投降,此時主持湘軍大局的是湖北巡撫胡林翼,韋俊也是聯絡胡林翼,談判投降之條件。
  • 左宗棠有雞 李鴻章有雜碎 曾國藩傳下什麼名菜
    於是,《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媒體迅速進行報導,美國廣播公司電視臺甚至還做了一檔有關「左宗棠雞」的特別節目。左宗棠雞因而名氣大震,逐漸成為美國人最喜愛和最熟知的中國菜之一。李鴻章雜碎也有故事。1896年3月,晚清重臣李鴻章乘船從上海出發,前往俄國參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
  • 晚清四大名臣對中國都有何貢獻,左宗棠功勞最大,李鴻章背罵名
    晚清中興F4第一名: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二等恪靖侯。左帥一生經歷頗多,曾差點參加了太平軍,見太平軍無前途,最終參加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李鴻章等發起洋務運動圖自強,平叛陝甘白彥虎回亂,最偉大的是擊殺阿古柏,收復新疆維護中國統一,被稱為民族英雄。左帥的名氣不如曾國藩和李鴻章,但是論歷史貢獻,十個李鴻章都不如左宗棠。沒有左宗棠,中國的960萬平方公裡領土就縮水到800萬了,世界前四都進不去。
  • 曾國藩為什麼肯放左宗棠和李鴻章自組軍隊,獨立成軍?
    文/王國棟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中,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曾是曾國藩的部屬和學生,當左宗棠和李鴻章羽翼豐滿以後,如何擺脫曾國藩的控制就成為了棘手問題。曾國藩成人之美,不但放任左、李二人單飛,還贈與巨額軍費和部隊相助,可謂以國士相待。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左、李二人日後的功成名就,是曾國藩一手栽培的。
  • 都說為官須看曾國藩,但左宗棠、李鴻章為什麼不看好他?
    左宗棠、李鴻章對曾國藩的深度誤解,像他這樣的人,上一個叫劉備搖擺動蕩的清末王朝,遭受南方農民軍起義和西洋帝國主義入侵,朝廷之上慈禧專政,民間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在這大清王朝風雨飄零之時,這亂世湧現的晚清四大名臣,的確是為清王朝續了一把命。
  • 晚清重臣左宗棠,做了這兩件大事,對維護國家有著突出貢獻
    晚清重臣左宗棠,做了這兩件大事,對維護國家有著突出貢獻左宗棠之所以能成為後來的晚清重臣,與他的幾位伯樂們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林則徐和曾國藩。因為左宗棠在清朝的「高考」中屢次落榜,所以如果沒有自己的伯樂,相信左宗棠這匹千裡馬會埋沒很久,估計一直出不來也是有可能的。從這點上來說,能在一生中遇上自己的伯樂,也算是左宗棠最幸運的事情了吧。左宗棠一直想考取功名,然後為國家做貢獻,但卻總是失敗。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次次的落榜,但這絲毫沒打擊到他當官的願望。
  • 第二次鴉片戰爭為什麼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不領軍來抗擊英法聯軍?
    那我們不禁要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三個牛人為何不領軍來抗擊英法聯軍?當時的清政府真是處於內憂外患的不利境地,內有太平天國盤踞南方半壁河山,與清政府分庭抗禮。外有英法等列強侵略挑釁,鹹豐皇帝已經從剛登基時的躊躇滿志,發展到了現在的破罐子破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