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從平民百姓到帝王將相都曾經對長生不老渴求不已。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屬始皇帝派遣徐福前往仙山求取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可是無論怎麼努力,古人的平均壽命都在30歲上下徘徊。
現代學術界中,幾種學說的相同點都認為人的極限壽命在120歲以上,但是極限壽命的上限卻有所不同。為什麼是120歲呢?最主流的學說是染色體端粒分裂學說,人類的身體是由大量的細胞不斷地分裂複製來維持人的日常生活活動。
人類極限壽命之端粒複製學說
人體的細胞可以不斷地分裂並且按照前者開始複製,最後的結果就是單個的健康細胞會分裂複製成諸多個與他一模一樣的細胞。可是這些細胞不可能無窮無盡地進行分裂複製,它們終將走向死亡。
細胞的分裂複製是有次數限制的,是由一種叫做端粒的物質決定的,最多可以分裂複製50次。端粒確實是一種重要的物質,它是存在於真核細胞內染色體尾部的一節DNA蛋白質組成物質。端粒的存在是維持染色體的整體性和制約細胞分裂複製的次數。
假如染色體是一盤散沙,那麼端粒就定型沙子的模具,它可以使沙子變得具象,保持形狀。之所以有了端粒、著絲粒和複製原點這「三劍客:的參與,才是染色體保持了整體性和穩定性。 端粒的體長可以決定細胞複製能力,也被稱作細胞壽命的「倒計時鐘表」。
端粒由於多次分裂,從而導致這端粒一點點的在變短,在變短到一定程度時,細胞隨之死亡。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海爾弗利根據實驗表明,胚胎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最大次數的。
當真核細胞分裂到50代時,全部死亡。而每一代的周期為2.4年,所以從端粒的特性上來看,人的壽命極限在120歲。
人類極限壽命之生長期理論學說
而還有一種學術說法,就是由法國著名的科學家巴夫提出的生長期理論學說。他覺得在自然界中哺乳類動物的最長壽命的規律是有跡可循的。他覺得哺乳動物的壽命約為生長期的5至7倍,而人類的生長期大約是25年左右,所以巴夫認為人類的最大壽命應為125歲到175歲之間。
人類極限壽命之生育年齡學說
還有的學者提出了人類極限壽命為可以生育的年齡的10倍左右,人類大多數在12歲至15歲長大成人,可以繁衍生息,所以人類的極限壽命應為120歲以上。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以上幾種學說的相同點就是人類的極限壽命在120歲左右,但是有的學說的認為壽命上限在175歲左右,世間都少有能活到120歲以上的人,175歲實在是很難達到。
目前已知全世界最長壽的人,是在我國新疆地區的133歲老人,阿麗米罕·色依提。老人於1888年6月25日出生,被認定是中國最長壽的人,也被認為是世界最長壽的人。
其實世界其他地區確實也有記錄生活著120歲以上的老人。像日本和法國均有超過120歲以上的男性或者女性。這也驗證了這幾種關於人類極限壽命的學說,確實有真實的案例事實可以用來驗證。
影響人類壽命的其他因素
但是影響人類的極限壽命不單單是從理論上就能夠驗證的。諸多外在因素都是和壽命相關聯的。首先,很多疾病都是遺傳自自己的父母,所以當這些疾病為致命疾病的時候,那麼遺傳因素也影響著個體的最長壽命。
再次,工作環境惡劣程度,也影響著人類的壽命。例如在露天的採石場常年工作的人,經常 暴露在粉塵比較多的地方。就很有可能導致塵肺疾病,也影響在這類地方工作的人的壽命。
最後,個人的性格脾氣秉性,作息規律及飲食習慣都影響著人的極限壽命。例如,吸菸喝酒會影響人類染色體端粒的長度,減少了真核細胞分裂複製的次數。而熬夜的人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低下,容易罹患各類疾病,從而影響人類的壽命。
而個人的性格脾氣等方面的原因也會引起諸多疾病,例如胃病。在歷史上也不乏有被氣死的人,氣大傷身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如何延長自身的壽命
上述這些外在因素雖然影響人類的壽命,但是人類如何突破自我,激發出本身的長壽潛能呢。首先我認為有條件的話應該做好基因檢測,從根源上查出,自身罹患何種疾病的概率,從而進行預防,安吉麗娜朱莉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其次我認為要有良好的作息規律和飲食習慣,儘量不熬夜,不喝酒吸菸。每天保持有氧運動45分鐘以上,例如遊泳和慢跑,從而鍛鍊自己的心肺功能。
總結
綜上所述,人類的壽命應該是到120歲左右。但是具體的極限壽命年限我認為都是不準確的,因為諸多外在因素同樣影響人類的壽命。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加強體育鍛鍊,這樣才能打下延年益壽的好基礎。(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