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多數男人一生至少出家一次,在這裡修佛就是生活

2020-12-04 暹羅記

在泰國的街道,隨處可見身穿僧袍的僧侶,他們在清晨化緣,佛教信徒跪拜在僧侶前,接受僧侶的誦經祝福。在這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是佛教徒的佛國,流浪在街頭的狗和貓甚至都讓人感覺到佛性,這邊的流浪狗你給他吃的,他不餓的話不會吃,也不會衝你搖尾巴,更多的是閒情信步,或者趴著,很少追趕、奔跑或吠叫。

而出家習俗是佛教信徒從對佛教虔誠信仰中沿襲而來的一種出家儀式。根據出家習俗,年滿20周歲的成年男子至少得要出家一次。

出家對於一個男子來說,可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年滿20周歲的男子即將步入成熟的行列,因此對於自己生活要負起更多的責任,因此,要學會領悟生活的真諦。因為佛法是世界真相學說的最好指引,他能教會人們懂得生老病死之力,引導人們走上正規。出家對於將要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一家之主的男人來說,尤為的重要。

另外出家還能讓人學到很多的佛法真理,在出家時所學到的東西還能運用到以後的人生當中來,以使自己能過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我們深入了解有關於男人來說至關重要的一個習俗,一個向人傳授道義、德行,以及用於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被俗稱為博納的傳統習俗!

博為波利語,免除不應該做的事情,遠離世俗,沉浸於佛法研究、誦經念佛,至於出家,如果是沙尼則稱為半爬叉,如果是僧人則稱為無巴松把,分別以以下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由佛祖透過言語說來把釋迦牟尼佛所說義,如有定法,清盡心修行,終究能脫離實踐一切的苦楚,這種出家,叫做艾力皮庫無巴松把它(音譯)

第二種是有佛陀弟子透過隱語說,佛祖我請求有佛祖、佛法、僧侶明示我的終生依靠,和所緬懷的對象。第三種是由包括受戒師在內的五位僧人透過誦念戒律一次,誦念協商經文三次,總計四次經文誦念的出家儀式,第三種出家形式是現在普遍使用的出家形式。

根據傳統習俗,人們通常會選擇在守夏節前出家,以使自己能專心研習佛法,直至進入守夏節,大約三個月便可還俗當過了初夏節的出家時間和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多數人會選擇出家約15天左右或11個月,在出家之前準備出家的人必須提前到寺廟裡來居住,一位背誦應答與做好練習!

其餘準備以及提前練習和出家儀式相關的各項事宜,居住在廟裡的這段時間,村民會把準備出家的人稱為納霍珀,那以為高尚之人或者無罪滅之人之所以把他們叫做納,那是因為原先有著這樣一則故事說到!

早在佛陀時代,當佛祖還在世的時候,據說有一條納家龍化身為人出家當和尚,有一天他睡著了,他的身體就變回了原樣,嚇壞了其他進來的僧人,當佛祖知道了這件事情便把他叫過來詢問後得知納家龍因為內心信仰佛教,所以就化身為人到此地出家,佛祖對其說道,動物不在出家的行列之內,

就讓他還俗變回原來的納家龍,可是那家龍仍對此戀戀不捨,所以並祈求佛祖把那的名字留在了佛教裡,因此直到今天也才有了把即將出家的人稱為納的說法!

在泰國,武哥撒這種出家形式一般使用在莫科宗教派裡,是一種沿襲自古代的出家儀式,而愛噶行這種出家儀式則是使用在達摩育宗教派裡,這是一種隱身於武哥撒儀式以使流程更簡短的出家儀式,這種形式的使用開始於拉瑪四世時期,取樣於緬甸!

儘管說泰國有兩種出家形式,但幾乎都遵循著佛教教條裡的所有條例,差別只在於某些細小的條例而已,武哥撒出家儀式從出家之人削髮儀式開始。

首先是由父母剃度第一撮頭髮,然後輪到親戚長輩以及同學朋友等與會人士,第一步是為出家之人削髮,之後再按照人們所遵循的出家習俗,有三人助力,削下的頭髮將用荷葉包裹著拿到河裡放走或是放到菩提樹陰下,認為這樣能使其安寧祥和,而削髮的場所則可視情況而定,是要在家或是寺廟裡進行都可以,但多數都選擇在寺廟裡舉行,因為這樣不僅可以讓親戚長輩或是與會的客人有機會參加到削髮儀式,而且還能為主辦方以及客人節省時間!

因為削髮儀式一結束就可以接著進行圍繞寺廟繞轉數圈之後進入佛寺大堂靜心聽佛寺主持為出家人講誦佛經!

接下來就是為出家之人更換服裝,為出家之人更換的服裝應該是白色沙粒透明裡套,因為它代表著出家之人,包括身心言語以及內心在內的乾淨純潔,出家之人的著裝不應該有太多。

泰國是一個真正的佛國,這裡有三萬多座寺廟和很深的佛教文化,包括雙手合十禮,在這裡就算你沒有信仰,心也會清淨起來。

相關焦點

  • 佛教:為何女人能出家為尼,是多虧阿難尊者,佛其實是勉為其難的
    佛教:為何女人能出家為尼,是多虧阿難尊者,佛其實是勉為其難的。釋迦牟尼佛從悉達多太子放棄王位,拋棄世間榮華富貴。削髮到苦行林修行,跟隨過很多人修行。曾修到四禪八定和非想非非想處,但他認為都不是解脫之道,最後都放棄了。
  • 盤點看破紅塵出家修佛的十大女星(圖)
    有的明星是真的「悟透了生命」而欣然出家的。有的明星遁入空門,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壓力。狗仔隊如影相隨、緋聞滿天飛、無端遭受人身攻擊,使明星常年生活在難以承受的高壓中。而社會上有些人藉助權勢、財勢,對明星百般騷擾甚至企圖佔有女演員,也使有些明星產生厭世的念頭。在這樣的情況下,個別明星選擇退出娛樂圈,皈依佛門,以求清淨。現在來盤點一下被傳看破紅塵出家修佛的十大女星。
  • 緬甸,下一個泰國,你還在等什麼?
    去東南亞旅遊,大部分遊客都會想起泰國和越南。卻忽略到了 一個被小瞧的國家,那就是緬甸。緬甸曾被評為全世界最值得去的國家之一。在未被過度開發的時機,緬甸還保有原生態的美好。緬甸,隨著神秘面紗的不斷被揭開,她的美麗被不斷發現,終有一天會成為下一個泰國。緬甸同泰國一樣,是個全民信佛的國家。天氣炎熱,使得緬甸人特別愛穿裙子和拖鞋。在這裡,裙子和拖鞋不僅僅是女人的特權,還是男人的最愛。去到緬甸你會發現,男女老少都是穿著裙子。
  • 泰國佛教新規定:禁止同性戀者出家當和尚(圖)
    泰國是著名的佛教國家,全國90%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泰國有3萬多座寺廟,僧侶30多萬。據報導,泰國男子一生中一般都會短期出家,短則3月,長則一年。泰國寺院的大門也一直向百姓敞開。但近日,為了維護傳統佛教的嚴肅性,泰國寺院正在設法阻止一些「不適宜的人」出家當和尚。
  • 王維後來一生吃齋修佛,對隱居山林十分嚮往
    王維早年喪父,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居士,這對他後來一生吃齋修佛影響極大。他生活中的坎坷則從另一面對他看淡人生、堅定佛心起到了促進作用:他21歲時舉進士,作大樂丞,因戲子們跳黃獅子舞獲罪而牽連到他,把他貶為濟州司倉參軍;安史之亂時他被安祿山拘囚,被迫接受偽職,亂平之後又因此下獄;一年後肅宗無罪釋放他,此後幾年中一路遷升到尚書右丞的大官,不過那時已在暮年,早已看淡紅塵了。他一生中有許多時候是在隱居中度過的。他在十八歲前就曾隱居。
  • 泰國「最帥和尚」還俗,出家4年每天都不忘健身,還俗後成為模特
    在泰國,有這樣一個規定,每位成年男子,一生之中要出一次家,可以是在20歲,也可以是在結婚前期。目的是感恩父母養育之情,也彰顯了自己是個真男人。雖然上述規定沒有被寫入法律條文,但泰國的大多數男人都會遵循這個規定。出家的時間不會太長,短則幾天,長則數月。
  • 東南亞最後的淨土,用右手不用左手,男人一生必須出一回家
    文/敏在如今生活節奏這樣快的時代,很多人選擇在節假日的時候出去旅遊散心,大部分國內人士出國的首選地包括泰國和緬甸兩個國家,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國家離中國較近,而且籤證十分方便。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與泰國一樣有著燦爛的佛文化,但熱鬧的娛樂場所卻極為少見。在緬甸,美好的自然風光是這個國家的最大特色,其中有一大部分屬於處女地,尚在開發中。緬甸被冠以「萬塔之國」的美稱。
  • 佛經故事|提婆達多是如何自我修佛的?
    佛無敵,恁要找一個一生之敵的話,他絕非嬈佛之波旬,而是其堂弟提婆達多。許多人不解:提婆達多從未皈依佛陀,他是如何自我修佛,甚至能與佛分庭抗禮的呢?據《增一阿含經》記載:佛陀證道後第五年,回父國迦毗羅衛探望病重的淨飯王。
  • 聽經聞法體驗出家生活 禪修精進方知出家不易
    若向內走,會有覺悟阿彌陀佛,能參加這次短期出家班的學習,真心感受到是諸佛菩薩慈悲的加持感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慈悲護佑。學了一些佛法的教證和理證,但是佛法是佛法,生活是生活,佛法不能融於心,家人能看出來,道友能看出來,孩子能看出來,唯有我悟不到!想改,不知道怎麼改,當弟子聽到道極大和尚的開示才明白,修法的首要就是修心,修恭敬心。因為沒有恭敬心,到哪裡都有分別,看什麼人都有分別,做什麼事都有分別!
  • 親歷靈異事件 泰國的佛與鬼
    13世紀以前,暹羅曾受到中國和印度兩大文化的影響,境內流行北傳大乘佛教和南傳上座部佛教(也就是我們漢地所稱小乘佛教)。經過歷史變遷,主要信奉的還是小乘佛教了。現代的泰國佛教是在拉瑪九世蒲美蓬·阿杜德的領導下發展起來的。50年代中葉,世界佛教復興運動進入高潮,國王曾尊僧王金剛智為師,到母旺尼域寺出家15天,勒碑刻石表達對佛陀的感激佛教在泰國作為官方意識形態,佔有絕對重要的地位。
  • 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不止一次,不只這一生
    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不止一次,不只這一生,據說本師釋迦牟佛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已經有8000多次。釋迦牟尼佛在過去菩薩位上,曾經為「常不輕菩薩」,見到別人都會作揖,並說我不會輕視你們。有不理解的眾生誤解了,認為他這種做法是愚蠢的,甚至還罵他。
  • 泰國的寺廟沒有廚房,僧侶們如何吃飯?答案很「佛系」
    泰國曼谷很多人都知道,泰國是一個信奉佛教的國家,全國信奉佛教的人口佔總人口的百分之90以上,在泰國幾乎人人都是佛教的信仰者,而且大多數人信仰四面佛,佛教對泰國人的生活方式影響深遠,在泰國,男子結婚前是必須要出家一次的,一般為一個禮拜到一個月之間,泰國的很多寺廟都沒有廚房,那寺廟的僧侶是如何吃飯呢?答案很「佛系」。
  • 從素可泰王朝至今,泰國曆朝護持佛教文化的傳承脈絡
    泰國男子一生至少出家1次的傳統習俗,可以追溯至素可泰王朝5世王利泰(1354-1376)統治期間,至於出家時間長短則可隨個人意願決定。基本上,大多數泰男會在寺院修行短期出家生活,然後再舍戒還俗,而這種短期出家為僧的傳統實踐,自古即被泰人視為具有報答父母養育恩情的回向功德,可以消除個人業障與累積來世功德,並可在寺院修習佛法、律儀、語言文字(泰文及巴利語等)、歷史與道德薰陶和各種必要禮儀的機會,因此經過這種短期出家還俗後的男子,更能受到親友及社會的尊重與認可。
  • 佛法:寺院大殿裡的佛為什麼叫釋迦牟尼?佛陀為什麼會出家?
    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北印度,原名叫悉達多;喬達摩是他的家族姓;佛陀則是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後,世人給予的尊稱;他稱自己為如來;他的追隨者稱他為世尊;釋迦牟尼佛或喬達摩佛也是他的稱號。
  • 緬甸僧人過午不食的佛系生活,並非想像中那麼清苦!
    緬甸人的傳統是,男人一生大約會有1~2次進入寺廟修行的機會:在10歲到20歲之間進入寺廟做一段時間的沙彌修行,這種方式在緬甸非常普遍,就像服兵役一樣,自然而然的事情;20歲到了成年人以後,如果有志加入佛門,可以再次進入寺廟,成為正式的僧人。在這兩次「出家」的過程中,有些人可能只是做了幾個月的僧人,而有些人可能會許身佛門,一生常伴青燈。
  • 這裡的和尚竟然不吃素!180cm加上一身肌肉塊!宛若「活金剛」
    拋開一切雜念一心向佛!這是我們固有的思維,可是泰國的和尚可不太一樣!泰國佛教對於民眾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每一位泰國人都非常虔誠,泰國的男人一生,是一定要有一次出家的經歷的,就像很多國家到了成年需要服兵役一樣。所以很多泰國男孩兒,在成年之後都會被父母送去當地的寺廟修行。以往的和尚可能都是慈眉善目,苦心修行!
  • 日本尼姑真灑脫,出家前身邊男人不斷,出家後吃肉喝酒寫小說
    幼年的她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高中畢業後進入了東京女子大學學習,在這裡的學習為她後來成為一名作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在東京女子大學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愛人——她的老師佐野淳,從此便開始了她較為傳奇的一生。而瀨戶內寂聽這個名字,則是在她51歲的時候於巖手縣平泉町的中尊寺出家後得到的。
  •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該如何理解呢
    佛在《法華經》中講了一個故事,佛在世的時候,收一個出家人,在佛身邊出家的都有大善根,沒有善根怎麼能出家?佛看到這個人來求出家,就讓舍利弗、目犍連這些阿羅漢,看這個人有沒有善根?這些人一看,這些人都有神通,阿羅漢神通有五百世,天眼通、宿命通,看到這個人五百世當中沒有善根,給佛說不能出家,他怎麼能出家?
  • 佛說三乘皆應修學
    親證,求三乘法均不惜身命佛說在過去修菩薩行時,或為求請依聲聞乘、或依獨覺乘、或依大乘,乃至棄捨自身手足、血肉皮骨、頭目髓腦,於三乘中下至求得一頌法已,深生歡喜,如說修行僧寶、法寶,唯佛及大菩薩善守護佛說,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及諸菩薩摩訶薩,為欲利樂一切有情,以大悲力護持二事:一、為欲紹隆三寶種姓常令不絕,舍俗出家,剃除鬚髮
  • 泰國最帥和尚:堪比唐僧,被父母送去出家4年,還俗後成為男模特
    而這位和尚不光身材健碩,連臉蛋都長得英俊,簡直被譽為泰國版最帥唐僧。 他的名字叫Jeans,20歲時被父母送去泰國的一家寺廟出家做一名和尚。 對,沒有看錯,Jeans是被父母送去出家的。這不同於中國的出家和尚,中國的許多和尚都是自己看破了紅塵或是在什麼因緣際會下才會選擇出家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