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中的"熊貓" 探索巨型槍烏賊用於深海環境保護

2020-12-28 環球網

中國網3月13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3月11日報導,巨型槍烏賊是一種環境變化時變得很脆弱的動物,尤其是環境溫度發生改變時;它對海洋汙染很敏感,被認為是「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指示器」。巨型槍烏賊的這些特點,是西班牙人安吉爾·蓋爾拉帶領的國際研究小組成立的先決條件,而該小組的成立,目的是倡議「將巨型槍烏賊用於深海環境保護與維持」,其中,安吉爾是西班牙科學研究最高委員會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

「巨型槍烏賊可能是深海中的『熊貓』」,安吉爾·蓋爾拉在歐盟的討論中說道。在討論過程中,「巨型槍烏賊將成為一種像海底電子發射器一樣用於生態環境保護的物種」的觀點得到了來自日本以及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的支持。此外,為了使觀點更具有說服力,安吉爾還提醒說道,巨型槍烏賊18米的長度、250公斤的重量以及《奧德賽》中圍繞該物種講述的各種神話和傳說,使得巨型槍烏賊吸引著很多人的目光,並確保了擁有該物種的任意一個展覽會或博物館都會獲得成功。

在討論中,也有一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另外,安吉爾將該次討論的內容收錄在了他關於巨型槍烏賊的新書《深海的巨型生物》中,而該書是在與巴黎自然歷史國家博物館的榮譽研究員的合作下用法語出版的。3月11日,即本周三,他們將在巴黎的「摩納哥海洋地理研究所」舉行新書的發布會。

《深海的巨型生物》涵蓋的內容,從圍繞巨型槍烏賊的神話傳說直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2013年的一次研究成果,那次研究最終得出結論——世界上存在一種獨特的巨型槍烏賊「阿奇特烏斯」,而安吉爾是該次研究中唯一一個西班牙人。

自丹麥的生物學家哈佩度斯·斯汀斯特魯浦1857年首次對巨型槍烏賊進行描述並將其命名為「阿奇特烏斯」以來,已經有成百上千的探索、科研計劃圍繞它展開,但150多年後的今天,「阿奇特烏斯」仍然充滿了神秘。這種巨型槍烏賊可以達到多少歲?它們之間如何結合?它們的受精過程是怎麼樣的?它們的卵排在哪裡?那些卵是什麼樣的?它們的捕食技巧是怎麼樣的?它們是如何分布在全球的海洋之中?它們的遷徙又是怎麼樣的?《深海的巨型生物》這本書嘗試著回答以上的八個問題。在安吉爾·蓋爾拉看來,眾多研究人員還面臨著多重挑戰:因調查沒有經濟利益的生物各種項目可能缺乏經濟支持,以及研究本身所固有的難題,例如難以找到用於分析的圖像資料。

圖像

巨型槍烏賊的屍體,漂浮在海面上的奄奄一息的巨型槍烏賊,以及抹香鯨或海豚的排洩物中巨型槍烏賊的殘骸都曾被發現,但卻很難發現活的巨型槍烏賊。《深海的巨型生物》除了講述1996年以來的各種探索計劃及項目(這些計劃和項目的目的是為了在巨型槍烏賊的自然生長環境中觀察和捕獲它),還講述了日本放送協會以及美國「發現」頻道取得的關於巨型槍烏賊的巨大成就。2012年,人們首次在日本父島列島東部15公裡的630米的深海中捕獲了巨型槍烏賊。

儘管很難發現巨型槍烏賊,但在研究人員們的記錄中,仍包含了將近700次的這種巨型深海生物擱淺或在海洋中被看到的情況,這使得研究人員們對該生物的食性有了相應的結論。40具巨型槍烏賊的屍體曾在西班牙路阿爾卡的「巨型槍烏賊博物館」展出,但2014年2月的一場龍捲風使得針對該生物的各項調查受到阻礙,同時導致了部分屍體的丟失。

油氣資源的勘探

當研究人員們將巨型槍烏賊被發現的700次情況標註在地圖上時,他們能夠判斷出地球上的一些地方不再有這種生物,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如挪威,之前還有很多巨型槍烏賊但現在已經沒有了。另外,自然進化使得這一物種擁有標誌性的防禦原則,例如,人們在油氣資源豐富的地區,如紐芬蘭、巴西以及坎塔布裡亞海岸發現了更多的巨型槍烏賊屍體。

《深海的巨型生物》一書以對未來的展望結束,而關於不遠的未來,安吉爾·蓋爾拉說道:「必須要說的一點是,我們應該稍微改變油氣的開發策略,因為如今的開發策略正在導致一系列的動物死亡。」巨型槍烏賊是那些大量死亡的物種之一,有著相同遭遇的,還有各種鯨目動物(如鯨、海豚等),它們由於海底勘探活動中放置的電子儀器或者海底操作過程中使用的聲波定位儀發出的聲波頭暈而浮上海面,最終死亡。(實習編譯:陳甜甜)

相關焦點

  • 深海潛水器頭頂有一隻巨型烏賊在悄悄觀察它!
    NEXTMIND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深海中有一隻巨型烏賊在「鬼鬼祟祟」地觀察你,是不是相當驚悚? 這一幕發生在前不久,據外媒BGR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了一張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顯示一隻巨型烏賊正在觀察潛水器-深海發現者(D2),如下圖所示:
  • 水下怪獸現出真身,巨型烏賊潛藏深海,體長超8米猶如外星物種
    作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軟體動物中最大的一種,巨型烏賊又被稱之為大王烏賊,歷史上發現的最大的已知巨型烏賊,身長超18米,在18世紀的時候,在葡萄牙海灣中被發現,當時漁民們看到海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物體,出於好奇便靠近了觀察,沒想到竟然發現是一隻巨大的烏賊,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現巨型烏賊,至今都保持著「世界吉尼斯記錄」,時至今日人們再沒發現過它的身影。
  • 神秘的「深海隱居者」!巨型烏賊全基因組序列公布 人們對它的了解...
    巨型烏賊是傳說中的「海怪」,世界各地都有在海中見到它們的傳聞。由於生活在深海,它們很難被人們觀察到,宛如一群「隱居者」。巨型烏賊又稱大王烏賊、首席烏賊、霸王烏賊,為世界上存活的最大的無脊椎動物,為軟體動物頭足類烏賊目中最大的一類。自18世紀首次發現並獲取研究樣本以來,人們對它們知之甚少。傳聞中,這類動物有校車那麼大,眼睛如同餐盤,觸手能在10碼外抓住獵物。一隻在南極羅斯海域被抓獲的巨型烏賊重量約為450公斤,另一隻被捕獲的巨型烏賊長有約5米長的觸鬚,觸鬚上有25個彎鉤。
  • 這種日本深海巨型烏賊,一般人表示吃不起,看頂級廚師是如何料理
    這種日本深海巨型烏賊,一般人表示吃不起,看看頂級廚師是如何料理的,現在很多的上班族每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兩點一線的,不是公司就是在家裡,而當放假的時候大部分的人不是跟朋友出去玩就是窩在家看娛樂節目。不過看到後來,小優才發現原來這不是章魚,而是來自深海的巨型烏賊。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附近還有一個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漁場,所以這日本的海洋資源是很豐富的,當然也是少不了海鮮的。
  • 深海有什麼恐怖生物 深海未知巨型恐怖生物大盤點你見過哪個?
    1、深海大章魚我們都知道海洋中抹香鯨青睞的食物之一就是章魚,但在深海中,章魚反而反過來捕食抹香鯨,獵人與獵物的角色不斷互換。順便說下,據了解章魚再大也不會超過抹香鯨,但烏賊則不一樣,人們曾從捕獲的抹香鯨身上,曾發現過直徑達40釐米以上的吸盤疤痕. 由此推測,與這條鯨搏鬥過的大王烏賊可能身長達60米以上. 你可以想想20層樓有多高。
  • 俄漁民捕怪異長翅深海魚 盤點十大可怕的深海魚類!(2)
    >棲息深度:深及10,000英尺(3048米)這種巨型魷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也是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屬於頭足綱、槍形目、巨型魷魚科,許多中文文章裡也把它稱為「大王烏賊」。其實魷 魚與烏賊是有區別的,就普通大小的魷魚和烏賊而言,它們在外貌上很相似,但又有明顯的不同:魷魚身體狹長,有點像標槍的槍頭,所以又叫槍烏賊。魷魚的觸手沒有烏賊的觸手長,而且不能全部縮到身體內。不過由於大王烏賊這個詞彙用得比較久,所以許多正式的文章上也很常見,大概也算合法名稱了。
  • 令人恐怖的深海生物(圖)
    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獵物,所以較自己大的食物都儘量吞下。銳利的牙齒是向內邊的,一旦捕到獵物,就不會讓它逃脫。  強生氏鮟鱇的胃能像右圖一樣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獵物也能吞下。  來自天空的可見光在中層帶就已經被吸收掉,深層帶形成極暗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黑巨口魚的眼睛特化成筒狀,在大型水晶體下面密布感光細胞。
  • 逼死深海恐懼症的紀錄片,南極深處究竟有什麼巨型怪物
    比如直徑30釐米的巨大海星,50釐米到1米高的巨型海綿(海綿通常不會超過拳頭大小)。看到這些異常巨大的海洋生物也有彈幕調侃原來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真的在深海。實際上科考隊這一次來南極的目的是尋找傳說中的巨型魷魚。 傳說在南極的海洋有一種巨大的魷魚,這種魷魚的目擊報告很少。40年前一艘蘇聯科考船從海裡拖起了一隻巨大魷魚,其體重是我們以前稱之為「巨型魷魚」的兩倍,當時也留下了照片,視覺上遠比人要大。
  • 盤點:深海中那些你聞所未聞的奇怪生物,隱藏在深海中的巨型魷魚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0%,海洋自古至今也蘊藏了無數的神話和傳說,雖然,我們現在科技水平看起來還湊合,但是對於海洋來說,我們的技術簡直是太LOW了,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先來看看深海中的那些奇怪玩意兒。Frilled鯊魚只生活在深海中,從來沒有人看到過它是如何捕食的,對它的研究也僅限於皮毛,這種鯊魚看起來更像是一條深海蛇,兇惡殘暴至極。
  • 4米長「大王烏賊」曝屍海灘 目擊者:深海怪物來了!
    南非海岸邊日前驚現一隻身長4米多的"大王烏賊"屍體,由於大王烏賊本身就很罕見,加上被衝上岸的屍體非常完整,讓目擊的民眾和科學家都非常興奮。目前烏賊的屍體已經交由當地冰凍保存,等待新冠肺炎疫情解封之後,由各領域專家進行解剖分析。
  • 日本深海巨型烏賊,只有料理大廚才敢動刀子,價格貴到吃不起
    日本國家這個國家大家都知道特別喜歡吃海鮮,做為海鮮大國的日本海鮮種類當然是少不了了,而且還有一些種類是我們國內都少見的,在日本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喜歡吃壽司還有料理是特別多的,所有的海鮮美食都可以被做成料理來吃,但是這種料理絕對是大家沒有見過的,那就是日本深海巨型烏賊,只有料理大廚才敢動刀子
  • 你想像不到的深海世界
    海水在地球上所有水資源中的比例達到了97%,然而我們對於海洋的了解卻只有5%。可以說,我們對海洋的探索和我們對於宇宙的探索程度其實是差不多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神奇的海洋世界。1-3m這是一般人正常遊泳的深度。泳池的深水區一般不超過2.5m。
  • 巨型海怪大王烏賊,體長20米,為什麼淪為了抹香鯨的盤中餐?
    雖然巨型烏賊海怪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傳說和謠言,但在現實世界中,大型的烏賊確實是存在的,目前已經有許多記錄,其中大王烏賊和大王酸漿魷已經被確認是存在的物種,它們是深海水域的頂級掠食者,但同時它們也是抹香鯨的盤中餐。那為什麼它們會成為抹香鯨的盤中餐呢?
  • 那麼多人都有深海恐懼症,深海裡到底有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深海中都有些什麼?電影橋段總是容易讓人浮想聯翩,在海洋的深處到底有些什麼?電影裡的那些怪物,是不是有著真實的原型呢?對於海洋,人類很無知——並不是人類「偷懶」,而是探索海洋的難度實在太大。
  • 日本驚現4米巨型烏賊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7日報導,近日,日本富山港灣(Toyama Bay)驚現一隻長約4米,寬約1米的巨型烏賊。只見這條橙白相間的巨型烏賊悠然自如地在船隻附近遊動,慵懶地伸展著它的觸鬚,毫不理會正近距離觀察它的潛水人員和岸上觀眾們的陣陣驚嘆。  據悉,這條巨型烏賊屬於大王烏賊屬,是世界上最大的烏賊品種,也是傳說中的深海巨怪,曾出過長約13米重達1噸的世界最大烏賊。它們的壽命約為5年,生長速度特別快,所以此類烏賊多產巨型烏賊。  烏賊全身都是寶,那麼你知道烏賊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嗎?
  • 深海章魚是「水母癮君子」—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蒙特利灣海洋館 水母對海灘上的遊客和漁業而言可能是一種威脅,但在一些深海生物眼中,它們是「美味」。 即便水母全身大部分是低卡路裡的動物明膠——就像沒有糖的果凍,科學家卻發現烏賊和金槍魚等捕食者都以它為食。可以說,水母是這些深海觸手動物喜愛的點心。 現在,科學家又將一種巨型深海章魚——七胳膊章魚列入了水母食客的名單中。
  • 和恐龍同時代的幽靈蛸,為避蛇頸龍躲到深海,是烏賊和章魚的祖先
    在海洋生物中,烏賊和章魚的外形長的差不多,會讓很多人分不清,甚至認為它們是同一科動物,實際上它們已不是同一科目的動物,章魚是八腕目,而烏賊是烏賊目,但在8000萬年前,烏賊和章魚未分化之前是有共同的祖先,其中現在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洋深海中幽靈蛸
  • 美媒公布巨型深海大蝨照片(組圖)
    巨型深海大蝨側面圖 巨型深海大蝨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近日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示了一隻新發現的罕見巨型深海大蝨(也叫大王具足蟲),以下就是這些照片巨型深海大蝨是深海中重要的食腐動物,它們分布在深海地帶,從560英尺(約合170米)的深海到7020英尺(2.1公裡)及其之下的漆黑深層帶,這裡水壓很高,溫度極低——約39華氏度(約3.9攝氏度)。它們喜歡生活在泥或粘土層裡,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 可潛到2200米的深海?是大王烏賊的美餐?
    ,抹香鯨常因追獵巨烏賊而「屏氣潛水」長達1.5小時,可潛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動物中的潛水冠軍。  抹香鯨常與無脊椎動物之最的大王烏賊展開一場刀光劍影的相互殘殺,大王烏賊最大者達18米,重1.5噸。
  • 巨型蟑螂、凸眼魷魚 科學家在印度洋深海發現新物種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一個由於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專家組成的考察團隊在印度洋深海發現了一批新物種,包括巨型深海蟑螂、凸眼魷魚等,令人大開眼界。專家指出,這處海域之前從未採集過海洋生物樣本,想不到收穫竟然如此豐富。資料圖:深海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