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13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3月11日報導,巨型槍烏賊是一種環境變化時變得很脆弱的動物,尤其是環境溫度發生改變時;它對海洋汙染很敏感,被認為是「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指示器」。巨型槍烏賊的這些特點,是西班牙人安吉爾·蓋爾拉帶領的國際研究小組成立的先決條件,而該小組的成立,目的是倡議「將巨型槍烏賊用於深海環境保護與維持」,其中,安吉爾是西班牙科學研究最高委員會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
「巨型槍烏賊可能是深海中的『熊貓』」,安吉爾·蓋爾拉在歐盟的討論中說道。在討論過程中,「巨型槍烏賊將成為一種像海底電子發射器一樣用於生態環境保護的物種」的觀點得到了來自日本以及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的支持。此外,為了使觀點更具有說服力,安吉爾還提醒說道,巨型槍烏賊18米的長度、250公斤的重量以及《奧德賽》中圍繞該物種講述的各種神話和傳說,使得巨型槍烏賊吸引著很多人的目光,並確保了擁有該物種的任意一個展覽會或博物館都會獲得成功。
在討論中,也有一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另外,安吉爾將該次討論的內容收錄在了他關於巨型槍烏賊的新書《深海的巨型生物》中,而該書是在與巴黎自然歷史國家博物館的榮譽研究員的合作下用法語出版的。3月11日,即本周三,他們將在巴黎的「摩納哥海洋地理研究所」舉行新書的發布會。
《深海的巨型生物》涵蓋的內容,從圍繞巨型槍烏賊的神話傳說直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2013年的一次研究成果,那次研究最終得出結論——世界上存在一種獨特的巨型槍烏賊「阿奇特烏斯」,而安吉爾是該次研究中唯一一個西班牙人。
自丹麥的生物學家哈佩度斯·斯汀斯特魯浦1857年首次對巨型槍烏賊進行描述並將其命名為「阿奇特烏斯」以來,已經有成百上千的探索、科研計劃圍繞它展開,但150多年後的今天,「阿奇特烏斯」仍然充滿了神秘。這種巨型槍烏賊可以達到多少歲?它們之間如何結合?它們的受精過程是怎麼樣的?它們的卵排在哪裡?那些卵是什麼樣的?它們的捕食技巧是怎麼樣的?它們是如何分布在全球的海洋之中?它們的遷徙又是怎麼樣的?《深海的巨型生物》這本書嘗試著回答以上的八個問題。在安吉爾·蓋爾拉看來,眾多研究人員還面臨著多重挑戰:因調查沒有經濟利益的生物各種項目可能缺乏經濟支持,以及研究本身所固有的難題,例如難以找到用於分析的圖像資料。
圖像
巨型槍烏賊的屍體,漂浮在海面上的奄奄一息的巨型槍烏賊,以及抹香鯨或海豚的排洩物中巨型槍烏賊的殘骸都曾被發現,但卻很難發現活的巨型槍烏賊。《深海的巨型生物》除了講述1996年以來的各種探索計劃及項目(這些計劃和項目的目的是為了在巨型槍烏賊的自然生長環境中觀察和捕獲它),還講述了日本放送協會以及美國「發現」頻道取得的關於巨型槍烏賊的巨大成就。2012年,人們首次在日本父島列島東部15公裡的630米的深海中捕獲了巨型槍烏賊。
儘管很難發現巨型槍烏賊,但在研究人員們的記錄中,仍包含了將近700次的這種巨型深海生物擱淺或在海洋中被看到的情況,這使得研究人員們對該生物的食性有了相應的結論。40具巨型槍烏賊的屍體曾在西班牙路阿爾卡的「巨型槍烏賊博物館」展出,但2014年2月的一場龍捲風使得針對該生物的各項調查受到阻礙,同時導致了部分屍體的丟失。
油氣資源的勘探
當研究人員們將巨型槍烏賊被發現的700次情況標註在地圖上時,他們能夠判斷出地球上的一些地方不再有這種生物,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如挪威,之前還有很多巨型槍烏賊但現在已經沒有了。另外,自然進化使得這一物種擁有標誌性的防禦原則,例如,人們在油氣資源豐富的地區,如紐芬蘭、巴西以及坎塔布裡亞海岸發現了更多的巨型槍烏賊屍體。
《深海的巨型生物》一書以對未來的展望結束,而關於不遠的未來,安吉爾·蓋爾拉說道:「必須要說的一點是,我們應該稍微改變油氣的開發策略,因為如今的開發策略正在導致一系列的動物死亡。」巨型槍烏賊是那些大量死亡的物種之一,有著相同遭遇的,還有各種鯨目動物(如鯨、海豚等),它們由於海底勘探活動中放置的電子儀器或者海底操作過程中使用的聲波定位儀發出的聲波頭暈而浮上海面,最終死亡。(實習編譯:陳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