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是相對精米細面而言,沒有經過精細加工的糧食。粗糧中保留了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穩定血糖很有幫助。所以醫生或營養師給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平時要多吃粗糧。但是有些糖友堅持每天吃粗糧,血糖不但沒有得到控制,反而還上升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粗糧
糖友天天吃粗糧,餐後血糖不降反升,可能是犯了這幾個錯!
1、過量吃
有謠言說「粗糧可以降血糖」,所以有些糖友就不吃其他主食,每頓都只吃粗糧,而且不控制量。實際上,不管是粗糧還是細糧,都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吃到體內後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只是粗糧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這種成分能夠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並非可以降血糖。就控制血糖來說,在等量主食的前提下,粗糧比細糧更有益處。
粗糧糕
2、不注意種類
粗糧的種類很多,但對於糖尿病人來說,並不是所有的粗糧都能吃。比如糯玉米、甜玉米、糯小米、軟黃米、黏小米等,這些粗糧餐後升糖速度不遜於精米白面,甚至更高。
窩窩頭
3、烹飪方法不對
首先,吃慣了精米白面,就會感覺細糧口感不好,常常將糙米、黑米、燕麥米等浸泡一夜後再煮,或者放進電燉鍋中長時間燉煮,總之越軟糯越好。這樣做確實能改善口感,但是食材煮得越久,澱粉的糊化程度越高,升糖指數也變得更高。而且,食物做得太軟糯,消化吸收更快,餐後血糖也明顯提升。
其次,有些人烹飪粗糧時雖然不會直接放白糖、紅糖調味,但會加入桂圓、紅棗、葡萄乾等食材增加風味,這些乾果含糖量都很高,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
再次,有些糖友喜歡在粗糧中加油、肉等高油脂食物烹飪,雖然油脂本身不會升高血糖,但它會延緩消化,造成血糖峰值推遲,令餐後血糖下降速度緩慢,影響血糖可長達數小時甚至十小時,而且還會讓第二餐的血糖控制能力下降。
4、搭配不當
有些糖尿病患者聽聞吃粗糧好,就每餐都吃粗糧,蔬菜和蛋白質攝入量嚴重不足,從而導致營養不良。研究證明,粗糧搭配大量蔬菜和高蛋白質食物能有效降低餐後血糖反應。所以日常飲食中一定要保證食物多樣化,每天攝入足夠的蔬菜,適量的蛋白質和水果,千萬別以為得了糖尿病就得嚴格忌嘴。
粗雜糧
5、食用了「偽粗糧」
市面上存在許多有名無實的「偽粗糧」食品,如全麥麵包、雜糧麵條、雜糧饅頭、玉米窩窩頭、玉米發糕等,其實這些食品的主要原料還是白麵粉。其次,粗糧餅乾在加工工程中也加入大量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上面我們已經講過了油脂對血糖影響是很大的。再次,我們最推崇的麥片也並非都是健康食品,不少水果麥片和速溶麥片在加工過程中不僅營養所剩無幾,同時還添加了大量植脂末、奶精以及糖分,完全是高熱食品。
控制飲食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食用粗雜糧時但一定要避開以上5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