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這款朥餅好有味,中秋佳節共品之,味入人心解鄉愁

2020-09-21 珠珠懶人廚房

&34;

月是故人情,舉茶品,月醉人也醉。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蘇軾《月餅》

中秋將至,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團聚在一起,共同欣賞眼前的月色,還有迷人的氛圍,最重要的家人共同團聚的美好時刻。

也許平時忙碌不堪,也許有很多的原因彼此有些難以理解,卻因為這份節日,而聚集在一起,依靠在一起,共同慶賀。而這份慶賀裡,那小小的月餅正承載著這份溫暖,一如蘇軾所言,帶著濃烈的感情。



潮汕朥餅,作為中國的傳統月餅四大派系之一,可是有著相當獨特的魅力,因此,有著相當多的人喜歡稱其潮汕月餅。

只是,相較於月餅一詞,本地的人們一直都沿用其名,稱其為朥餅。我還依稀記得某個朋友吐槽道&34;一名不太好聽,叫做月餅不是更好嗎?



而我只是笑笑,因為,這份名字代表的是當地人民深沉入骨的自豪,這是一個身份的象徵。

在潮汕地區,朥,即為豬油之意。簡而言之,朥餅,即為&34;,但又不是單純的豬油餅,而是將豬油用細緻的工序打入內餡和薄皮之中,封入味道,以考究的細節和手工形成的獨屬於潮汕的味道。



優質的朥餅,需要利用比例適合的油和麵粉混合起酥,這樣製作而成的酥皮層次分明,層層疊疊,帶著酥脆的餅皮,口感乾脆,而深入內餡則透著豆沙綿密,富有蜜味的清甜。

因此,在每年的中秋裡,可謂是餐桌上的必備之物,更是無數潮汕人們最為掛念的心愛之物。那份味道,正是家鄉的味道,是濃烈的思緒。



雖然是伴有豬油,但絕非大家所想的油膩,反而在烘烤中,豬油沁入餡料之中,更增添了一份溼潤,不會過於乾燥。

朥餅的餡料主要有三種,即為綠豆沙,烏豆沙,水晶餡。

綠豆沙最為淺顯易懂,因此不在此過多贅述。而烏豆餡其實本質上就是紅豆餡,只是潮汕地區喜歡將紅豆去皮,蒸熟碾碎,加入糖料和豬油精心炒制,最後的成品色澤近乎烏黑,因此也叫其為烏豆餡。



而水晶餡,我吃的較少,只能大概知道其製作材料為花生,芝麻,冬瓜糖,桔餅等混合之後製成剔透的水晶樣而得名。不過單獨使用的機會不多,多是和烏豆沙一同做成&34;餡的朥餅。

宛如三原色一般,三種餡料通過不同的工序和搭配,也便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獨特口感,真是令人頗感神奇。

而在這些年的發展之中,誕生的餡料遠超我們的想像,可能會出現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味道吧。



比起市面上包裝精美,甚至於外型精緻小巧的各式月餅,朥餅則是透著樸實的性質,皮薄個大,量大價低,多為半月一般鼓鼓囊囊,搭配著上面的印章,看起來說不定還有些寒磣呢。

只是這份質樸的外表下,卻帶著濃烈的親近,不僅是中秋佳節,平時鄰裡走訪,家有喜事,甚至於學業有成,都有著身邊親切的人送來一盒朥餅,其上&34;字紅澄澄,亮堂堂,十分爽口,吃了方能品出那份隱藏在樸實外表下的美味,令人難以抗拒。



不過,倘若是想要更好地品味這份美味的話,則不得不提及朥餅的好搭檔——功夫茶了。

茶能開胃,更能刮油,而朥餅的口感細膩怡然,飽腹之餘更是給人以濃烈的踏實感,兩兩相加,茶增餅味,餅助茶勢,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那麼,大家中秋的時候,吃什麼月餅呢?要不要來試試潮汕的朥餅呢?

相關焦點

  • 潮汕這款朥餅好有味,中秋佳節共品之,味入人心解鄉愁!
    大家好我是珠珠。"月是故人情,舉茶品朥餅,月醉人也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而我只是笑笑,因為,這份名字代表的是當地人民深沉入骨的自豪,這是一個身份的象徵。在潮汕地區,朥,即為豬油之意。簡而言之,朥餅,即為"豬油餅",但又不是單純的豬油餅,而是將豬油用細緻的工序打入內餡和薄皮之中,封入味道,以考究的細節和手工形成的獨屬於潮汕的味道。
  • 潮汕中秋月,朥餅伴團圓
    中秋佳節,一個代表著「團圓」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說到中秋,大家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必定是中秋節的代表食物——月餅。月餅只是一個統稱,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月餅,同個地域有不同口味的月餅。則是其中最重要的貢品,這足以證明朥餅在潮汕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體現了潮汕人對朥餅的喜愛。
  • 手工朥餅九層酥皮,這款潮汕食品賣瘋了
    中秋臨近,月餅迎來了旺銷期。記者走訪發現,在各式各樣的月餅中,本地傳統的手工朥餅備受市民青睞。在市區一家餅包店,貨架上擺滿各種口味的廣式月餅、潮式月餅,市民謝女士正在選購手工朥餅。朥餅是潮汕地區一種傳統特色食品,主要採用手工製作,豬油是必不可少的材料。製作餅皮最關鍵的一步是起酥,讓餅皮分層酥脆。擀壓好的餅皮包上傳統的豆沙、蛋黃等餡料,分兩次烘焙差不多半小時,伴隨著吱吱響的油爆聲,最具本土傳統口味的潮汕朥餅就清香出爐了。
  • 潮汕人家中秋必備!「潮汕朥餅」飄香了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將至,僑鄉廣東汕頭的街頭巷尾又飄起陣陣餅香。潮汕朥餅是潮汕人家過中秋節必備餅食。  9月28日,汕頭市區一糕點店正忙著製作潮汕朥餅。潮汕朥餅屬酥皮類餅食,其中的"朥"指的是豬油。因在製作的過程中,不論是制皮還是制餡,都加入豬油,所以潮汕人將加入豬油製作而成的的月餅稱為「朥餅」。餅皮製作中的「起酥」工藝,需百般翻轉、千番壓疊。
  • 潮汕傳統名點——朥餅,舌尖上的美味享受
    朥餅是廣東潮汕一帶的漢族傳統名點,屬於菜系中潮州菜裡的麵食,類似於北方的月餅。朥餅分為皮和餡兩部分,皮是用豬油、麵粉、糖混合而成,餡是用綠豆沙、白糖、豬油組成,亦有以芝麻、黑豆沙為餡的。朥餅具有皮薄酥、餡香甜的特點。
  • 「中秋美食」比美女還好看,100%潮汕人都愛吃的美食—朥餅
    為了烘託節日氣氛,本期【餐廳】中秋特輯將分享的美食是——潮汕地區的月餅,當地人稱之為」朥[láo] 餅「,那麼,何為」」朥餅「,屬粵菜系,是潮汕地區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在製作朥餅的過程中,不論是餅皮還是餡料,豬油那是必不可少的,當地人稱豬油為朥。在豬油的作用下,朥餅特別潤滑清甜,故人們把潮汕本土製作的、具有濃鬱地方鄉土特色的月餅稱為「朥餅」。
  • 潮汕月餅——朥餅
    朥餅,皮薄酥、餡香甜,皮是用豬油、麵粉、糖混合而成,餡是用綠豆沙、白糖、豬油組成,亦有以芝麻、黑豆沙為餡的,可算是潮汕地區的月餅,是廣東潮汕一帶的傳統名點。  潮汕地區的「朥」指的是動物脂肪。  清嘉慶甲戌年間(公元1814年),李書吉、王恆重修《澄海縣誌》,記曰:「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士庶家以月餅相饋。」
  • 朥餅,經典的潮汕著名小吃,卻很多人讀錯,分享地道美味心得
    、潮汕朥餅,好多朋友其實都不知道朥餅這個朥字怎麼讀,其實很簡單,讀法是láo bǐng。潮汕人把肥肉稱為「朥」,因此稱豬肥肉為豬朥,用豬肥肉或豬的脂肪煎出的油直接稱朥,所以這個朥餅的製作過程離不開朥,名字由此而來。朥餅在潮汕地區可不僅僅只是在傳統中秋佳節上才出現,在一些婚嫁喜事上也是常常出現,所以朥餅在潮汕有著比較重要的文化地位。
  • 朥餅,經典的潮汕著名小吃,卻很多人讀錯,分享地道美味心得
    潮汕人把肥肉稱為「朥」,因此稱豬肥肉為豬朥,用豬肥肉或豬的脂肪煎出的油直接稱朥,所以這個朥餅的製作過程離不開朥,名字由此而來。朥餅在潮汕地區可不僅僅只是在傳統中秋佳節上才出現,在一些婚嫁喜事上也是常常出現,所以朥餅在潮汕有著比較重要的文化地位。
  • 中秋節潮汕不是吃粿品,是要吃月糕和潮式朥餅,你了解嗎
    潮汕小吃以各種粿品而聞名,有句食諺「時節食時粿」,如清明節有菜頭粿、甜粿,清明節有樸籽粿,端午節有梔粿,但一年中唯有中秋節不吃粿,而是食糕食餅。朥糕、月糕、書冊糕(雲片糕)、潮式朥餅、腐乳餅才是本季節主題曲。
  • 細聊潮俗:燒塔、拜月、吃朥餅,潮汕人中秋節有何特色?
    「一壺好茶一壺月,只願月圓勿再缺。萬裡鄉情滿腔愛,今夜伴月回。」一曲潮汕歌曲唱出潮汕人對月圓家人團圓的美好嚮往,一輪圓月寄託著在外拼搏的潮汕人渴望歸家的情感。在中秋佳節這個團圓的日子,對於戀家的潮汕人來說尤為重要。
  • 潮汕人的月餅——朥餅,這是何等古早味?
    《舌尖上的中國》曾有一句話: 「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她就在我們的舌尖上。」 而每個潮汕人心中也有一塊,那就是潮汕的朥餅。 朥餅是每個潮汕人過節不可缺少的主角兒。
  • 潮汕朥餅,口感十足皮酥薄脆,曾被京劇大師稱之為潮食泰鬥
    潮汕古早餅食-朥餅口感清甜,肥而不膩,色澤金黃鮮豔,皮酥薄脆,餡料厚足潤滑,是潮汕人中秋時節傳統名點。,1949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參加潮州人餅食店店慶時,品嘗了潮汕朥餅後讚不絕口,並寫下「潮食泰鬥」四個字作為回贈。
  • 尋找潮州老味道:意溪朥餅 潮人的月餅
    俗語說,「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在潮汕地區,中秋節吃月餅早已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傳統習慣。意溪大朥餅是潮州人的月餅,更是在每年中秋佳節喚起無數漂泊他鄉遊子的濃濃思鄉之情。近日,記者慕名來到意溪鎮「範合盛」朥餅店,探訪意溪朥餅的製作過程。
  • 潮汕功夫茶傳統糕點小吃潮汕朥餅和豆方,一清甜一香酥,你愛哪種
    今天為大家介紹兩款配功夫茶的傳統糕點分別是潮汕朥餅和豆方潮汕朥餅潮汕人吃餅,不用特意挑中秋節。在平時三兩好友聚會時,會切上一塊外表滿是光亮的豬油覆蓋著的潮式月餅。再配上一杯功夫茶,餅香與淳茶成為嘮嗑的附屬品。潮式月餅,又叫潮汕朥餅。為什麼叫朥餅呢?小編這就帶你了解一下。「朥」是潮汕話豬油的意思,朥餅的餅皮如果沒了豬油的升華,可能也將會失去它的靈魂。撈餅的皮用麵粉,液體豬油,水,麥芽糖混合而成。因為有豬油的加入,餅皮變得潤滑。
  • 我不能為你撈月,但我能給你「朥餅」
    但對於汕頭人來說,萬般皆不及潮汕朥餅。在中秋夜,衝著工夫茶,品嘗別有風味的朥餅,一口咬下,皮酥薄脆,口味清甜,肥而不膩,該是多愜意享受。 「朥」,在汕頭話裡,指用肥豬肉或豬脂肪煎出的油。「朥餅朥餅,朥做的餅"。作為制餅的黃金綠葉,酥皮的香脆、內餡的清甜,都離不開「朥」潤滑。潮汕朥餅走少而精的路線,綠豆沙朥餅、烏豆沙朥餅是經典之作。
  • 傳統潮汕朥餅「線上直播+線下聯動」香飄海內外
    賞月、喝潮汕工夫茶,品嘗別具特色的潮汕朥餅等傳統過節方式至今在潮汕地區相傳。2020年傳統的潮汕朥餅結合網上銷售、直播,香飄海內外,成為聯結海內外潮汕人的親情紐帶。「明天就是中秋節了,雖然因疫情影響沒回家鄉,在外一直念叨家鄉的朥餅,沒想到現在可以通過網課直播學習做朥餅。」美籍潮汕鄉親張湘蘭30日對記者說,她通過直播平臺,學做這種家鄉特色餅食。
  • 潮汕人不吃其它地方的月餅,只吃這種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潮式朥餅
    2018年元旦剛過不久,張伯英和他的核心團隊已經在研發今年中秋月餅的新口味了。張伯英是廣東榮誠食品有限公司的副廠長,每年中秋,經他和員工的手製作出來的潮式朥餅多達幾百萬塊,雖然銷量每一年都在增加,但張伯英希望通過增加新口味,吸引更多人來品嘗潮式朥餅。此前,他們已成功將傳統的潮汕涼果老香黃做成朥餅餡,今年,他們的目標之一是做出玫瑰花味的潮式朥餅。
  • 安利這款潮汕美食,你一定吃過
    每年中秋佳節,潮汕大街小巷裡的賣糕點的店鋪就會開始售賣書冊糕,經過就能看到一塊塊用白紙包裝然後在上面貼著一張紅紙的書冊糕整齊的擺放著。,又名雲片糕、龍湖燉糕,是廣東潮汕地區傳統名點之一。,中秋節要拜月娘,祈求全家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還要祈求小孩子學習進步,所以很多潮汕家長就會準備筆,本子和書冊糕來拜月娘,這也是潮汕人的一種信仰和寄託。
  • 「美食研學」歲月偷不走的中秋「潮汕味」
    現在的中秋,依舊是節味最濃的傳統節日之一。依照潮汕傳統習俗,月餅、芋頭、綠豆糕、軟餅等應節食品,在賞月的桌子上,代代相傳。歲月可以偷走很多東西,但卻改變不了潮汕人民的賞月情懷以及傳統美食文化。朥餅中秋佳節,品茶賞月,自然離不開餅食糕點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