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時代都有屬於一個時代的特色,當年的微商好像瞬間人間蒸發一般,但是隨著微商的消失,網際網路商業中又冒出了一個帶貨市場,那麼帶貨究竟是何物?用我的話說就是微商和淘寶刷單的混合體。
但是人們更多地看到的是表象,卻鮮有人去深入分析其真相,不論是微商還是淘寶客亦或者抖音帶貨,我們看到的其實並不是真實的。盲從的話還會距離真相越來越遠。
那麼微商和帶貨究竟露出了哪些端倪呢?讓我們首先先從微商說起:
01曾經無懈可擊的商業邏輯
如今說起微商人們的印象很容易跟「傳銷」、「騙子」、「朋友圈垃圾」這些詞彙聯繫在一起。但正如之前所說的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那麼微商最初的形態是什麼樣呢?
微商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一、最初階段:實際上微商在面世之前,而且微商這個詞彙還沒形成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十分嚴密的布局以及商業邏輯構思。早期的微商確實是一批商業洞察力敏銳的高人和高端人群所組成。
所以萌芽期的微商首先是一種特殊身份的象徵,至少你能拿到貨品不掏一分錢代理費卻可享有比總代還至高無上的權利。而且早期微商只是小部分人,通過人脈關係網將產品銷售給人為標籤化的目標精準客戶群。
二、發展階段:這種商業模式一開始大受歡迎,所以漸漸聚集了很多高端人士。所以到了發展階段時候,微商依然是有門檻的。當然那個時候也是很守規矩的。當然高端人士也認真分析過如果不守規矩的後果,所以截止2015年之前,微商更多的是擔任產品與精準客戶之間的橋梁。
三、擴軍階段:隨著第一批人走通了路子,許多老油條們發現了這條生財之道。一時間各式各樣的產品蜂擁而至,而當時現有的微商數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擴軍勢在必行,但是從擴軍開始之後很多背離初衷的元素開始呈現。
首先是招募的新軍成分參差不齊,而且每個人都渴望更加快速的變現,所以一時間產品大軍開始假貨、坑貨橫行。而銷售大軍更是逐步入坑。記得2017年六月的時候,一位年近半百的大媽來找過我問計她的產品該如何賣,經過了解得知她賣的產品是一款護膚品,她的拿貨價是680元,但是同款我在淘寶一搜,發現價格是49元。類似的例子非常普遍,微商也逐漸變味。
四、崩壞階段:自從2017年以來,微商們變得越來越不正經了。一些旁門左道也悄悄進入了市場,各種洗腦,各種傳銷套路層出不窮。同時微商的商業邏輯也正式呈現出崩壞的態勢。代理費越來越高,目標客戶更加明確就是專門賣給下線,特別是三無產品逐漸成了市場的第一供貨商,拿錢來就可以成為新的金字塔尖,最終開始互相騙各種洗腦,人們對微商的認識開始轉變。
五、沒落階段:2018年之後,微商這個身份漸漸成了人們談虎色變的職業。微商正式淪為和傳銷分子、保險銷售一個檔次。
微商的失敗在於缺乏有效的市場監控,以及合理的商業發展態勢,最終還沒見到巔峰就快速隕落。那麼帶貨市場似乎並不會再走一次這個路線,但是根據分析判斷得出帶貨未來的坑絕不比微商小。
02帶貨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如果說融資是一場資本市場的金融遊戲的話,帶貨則是流量主們的一場虛假繁榮的偽裝。很多人都羨慕口紅哥和薇婭一晚上可以賣幾個億,這是你看到的。
但是背後的公司燒了多少錢去捧這兩個IP是你沒看見的,成交量真實的數據也是你沒看見的,合同背後的各種層層分潤是你沒看到的,兩億成交金額最終有多少是真實產生的也是你沒看到的。
有人說帶貨是下一個風口,但是風口的概念都模糊不清的人,就請不要再對風口一詞妄加評論了。帶貨只是網際網路銷售玩法的一種,當人們開始越來越迷信帶貨的時候殊不知該市場也逐漸風雲變幻。
帶貨首先也要布局,前提就是得先燒錢購買流量,捧紅一個IP實際上是再正常不過的金融遊戲而已。除了花錢燒之外,僱傭職業粉絲,和官方付費合作也是必要的開支項目。所以直播平臺並沒有幾個土豪,很多禮物都是系統自動刷出來的。可悲的無知的孩子們居然羨慕網紅這個職業,我只想說孩子的父母們你們還是長點心眼吧!
由此可見帶貨的性質更像是刷單,很多產品是藉助網紅的流量去蹭熱度,帶貨和微商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微商是坑下線,而帶貨更多的是坑產品商家。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口紅哥和薇婭如果帶貨一款不知名品牌的汽車,這款汽車能否銷量幹過大眾?網紅再紅但是為何好萊塢大片會不會放棄院線而讓直播間去播放?所以說帶貨只是一個製造更多痛點的宣傳渠道僅此而已。關鍵是還是早有預謀的一場秀。
用真金白銀燒出一個網紅,之後網紅利用自己的流量接著去收割智商稅,這就是帶貨的真面目。
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功,不如靜下心來去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