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告訴你抖音帶貨就是個坑,帶貨最終如微商一樣沒落

2020-12-20 跟北房三間聊教育觀

不同的時代都有屬於一個時代的特色,當年的微商好像瞬間人間蒸發一般,但是隨著微商的消失,網際網路商業中又冒出了一個帶貨市場,那麼帶貨究竟是何物?用我的話說就是微商和淘寶刷單的混合體。

但是人們更多地看到的是表象,卻鮮有人去深入分析其真相,不論是微商還是淘寶客亦或者抖音帶貨,我們看到的其實並不是真實的。盲從的話還會距離真相越來越遠。

那麼微商和帶貨究竟露出了哪些端倪呢?讓我們首先先從微商說起:

01曾經無懈可擊的商業邏輯

如今說起微商人們的印象很容易跟「傳銷」、「騙子」、「朋友圈垃圾」這些詞彙聯繫在一起。但正如之前所說的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那麼微商最初的形態是什麼樣呢?

微商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一、最初階段:實際上微商在面世之前,而且微商這個詞彙還沒形成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十分嚴密的布局以及商業邏輯構思。早期的微商確實是一批商業洞察力敏銳的高人和高端人群所組成。

所以萌芽期的微商首先是一種特殊身份的象徵,至少你能拿到貨品不掏一分錢代理費卻可享有比總代還至高無上的權利。而且早期微商只是小部分人,通過人脈關係網將產品銷售給人為標籤化的目標精準客戶群。

二、發展階段:這種商業模式一開始大受歡迎,所以漸漸聚集了很多高端人士。所以到了發展階段時候,微商依然是有門檻的。當然那個時候也是很守規矩的。當然高端人士也認真分析過如果不守規矩的後果,所以截止2015年之前,微商更多的是擔任產品與精準客戶之間的橋梁。

三、擴軍階段:隨著第一批人走通了路子,許多老油條們發現了這條生財之道。一時間各式各樣的產品蜂擁而至,而當時現有的微商數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擴軍勢在必行,但是從擴軍開始之後很多背離初衷的元素開始呈現。

首先是招募的新軍成分參差不齊,而且每個人都渴望更加快速的變現,所以一時間產品大軍開始假貨、坑貨橫行。而銷售大軍更是逐步入坑。記得2017年六月的時候,一位年近半百的大媽來找過我問計她的產品該如何賣,經過了解得知她賣的產品是一款護膚品,她的拿貨價是680元,但是同款我在淘寶一搜,發現價格是49元。類似的例子非常普遍,微商也逐漸變味。

四、崩壞階段:自從2017年以來,微商們變得越來越不正經了。一些旁門左道也悄悄進入了市場,各種洗腦,各種傳銷套路層出不窮。同時微商的商業邏輯也正式呈現出崩壞的態勢。代理費越來越高,目標客戶更加明確就是專門賣給下線,特別是三無產品逐漸成了市場的第一供貨商,拿錢來就可以成為新的金字塔尖,最終開始互相騙各種洗腦,人們對微商的認識開始轉變。

五、沒落階段:2018年之後,微商這個身份漸漸成了人們談虎色變的職業。微商正式淪為和傳銷分子、保險銷售一個檔次。

微商的失敗在於缺乏有效的市場監控,以及合理的商業發展態勢,最終還沒見到巔峰就快速隕落。那麼帶貨市場似乎並不會再走一次這個路線,但是根據分析判斷得出帶貨未來的坑絕不比微商小。

02帶貨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如果說融資是一場資本市場的金融遊戲的話,帶貨則是流量主們的一場虛假繁榮的偽裝。很多人都羨慕口紅哥和薇婭一晚上可以賣幾個億,這是你看到的。

但是背後的公司燒了多少錢去捧這兩個IP是你沒看見的,成交量真實的數據也是你沒看見的,合同背後的各種層層分潤是你沒看到的,兩億成交金額最終有多少是真實產生的也是你沒看到的。

有人說帶貨是下一個風口,但是風口的概念都模糊不清的人,就請不要再對風口一詞妄加評論了。帶貨只是網際網路銷售玩法的一種,當人們開始越來越迷信帶貨的時候殊不知該市場也逐漸風雲變幻。

帶貨首先也要布局,前提就是得先燒錢購買流量,捧紅一個IP實際上是再正常不過的金融遊戲而已。除了花錢燒之外,僱傭職業粉絲,和官方付費合作也是必要的開支項目。所以直播平臺並沒有幾個土豪,很多禮物都是系統自動刷出來的。可悲的無知的孩子們居然羨慕網紅這個職業,我只想說孩子的父母們你們還是長點心眼吧!

由此可見帶貨的性質更像是刷單,很多產品是藉助網紅的流量去蹭熱度,帶貨和微商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微商是坑下線,而帶貨更多的是坑產品商家。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口紅哥和薇婭如果帶貨一款不知名品牌的汽車,這款汽車能否銷量幹過大眾?網紅再紅但是為何好萊塢大片會不會放棄院線而讓直播間去播放?所以說帶貨只是一個製造更多痛點的宣傳渠道僅此而已。關鍵是還是早有預謀的一場秀。

用真金白銀燒出一個網紅,之後網紅利用自己的流量接著去收割智商稅,這就是帶貨的真面目。

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功,不如靜下心來去了解真相。

相關焦點

  • 抖音帶貨不用藍v能做嗎 抖音帶貨的正確打開方式
    抖音的帶貨能力已經被廣泛認可,但很多抖音帶貨都需要認證藍v,那不用藍v能做嗎?抖音帶貨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怎樣的?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 網紅直播帶貨會不會像微商一樣曇花一現然後死不瞑目?
    這個架勢像極了2014年中的微商,被全社會過度關注,成為現象級話題。於是不禁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這個所謂的直播電商,它會不會如微商一樣,曇花一現之後就死不瞑目了呢?」作為持續關注電商、微商、社交電商平臺、社群拼團與網紅直播帶貨這些社交電商領域的資深媒體,社交電商傳媒今天就與大家一起扒一扒「直播電商」是否值得被看好,它會不會重蹈微商的覆轍呢?
  • 坑位費是什麼意思?帶貨量10W+的大主播帶貨需要多少錢?
    「坑位費」對於電商圈的很多人來說不陌生,但是對於沒怎麼深入接觸過電商,對於不太了解直播帶貨的人來說,可能並不知道「坑位費」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從字面上理解,坑位費就是指佔坑需要付的費用。以前的公廁大多都是需要付費的,不知道發明「坑位費」這一說法,最初的創意靈感來源是不是來自於蹲茅坑付費這一典故?那麼,作為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坑位費是什麼意思呢?在了解直播賣貨裡的坑位費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清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認為自己的產品多好,網紅主播就可以免費幫你帶貨,那當然是有償幫你賣貨。
  • 收10萬「坑位費」 只賣出去5個杯子?商家吐槽:太坑!明星帶貨「翻車...
    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近日,有直播代運營平臺高層向媒體吐槽明星帶貨太坑,花10萬坑位費找楊坤帶貨,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最坑的是花10萬坑位費找黃聖依直播,才賣出去5個杯子,銷售額695元!
  • 「不講商德」的直播帶貨,勸你好自為之
    沒有真功夫的馬保國和他的鬼畜視頻、表情包和 「耗子尾汁」、「年輕人,你不講武德」、「 我大意了,沒有閃」等語錄梗在網上突如其來的火了。這時的馬保國似乎不是 「武者」,反而更像是一位演員,全網都在追捧他上演的荒誕鬧劇。可惜好景不長,這場譁眾取寵的鬧劇最終被打假浪潮所湮沒。再說直播帶貨。和馬老師境遇相同,幾位知名網紅同樣深陷關於打假的 「血雨腥風」之中,頭部主播們紛紛中招。
  • 直播帶貨來錢快?小心培訓有坑:培訓變賣貨,教你買粉絲
    2020年5月,在淘寶經營著零食小店的劉宏決定開設直播帶貨。無奈的是,連續4天的直播沒有漲粉,轉化率更是極低,每天5個小時的直播只賣出去10多款商品。 想進入直播這塊新天地,但不知道怎麼個玩法,成了包括劉宏在內的新玩家的困惑。瞄準這塊市場需求的「直播培訓機構」,粉墨登場。
  • 回應直播帶貨事件,這次爽言爽語表達了什麼
    至於是對是錯,個人不作太多評論,畢竟明星直播帶貨到底是好是壞,是屬於消費自己的流量和名氣則是另外的事。先來看,如何定義直播帶貨這件事了。鄭爽在節目中說,自己並沒有想直播帶貨,否則就會變成:你就是一個賣貨的。
  • 明星直播帶貨坑太多:黃聖依收了10萬元坑位費,只賣掉了五個保溫杯
    從10月17日開始,她先後和蔣麗莎、黃聖依、楊坤、三江鍋、羅永浩合作了五場直播,為某知名家電品牌的新品保溫杯帶貨。從蘇藍提供的一份統計看,公司為五場直播共計付出32萬5000元坑位費,實際銷售額還不到10萬元。其中,楊坤、黃聖依坑位費最高,都是10萬元,但楊坤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黃聖依僅售出5個保溫杯,銷售額695元。
  • 明星直播帶貨坑太多:黃聖依收10萬元坑位費,只賣掉了五個保溫杯
    招商團隊的大餅,曾讓這家初創公司充滿做大的希望 其實,蘇藍方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初創公司,甚至還吃到了第一批直播帶貨的紅利:他們本來在淘寶有個店鋪,按照蘇藍的說法,貨都是真貨,所以SKU少,品類不固定,等於是拿到啥賣啥,從2019年就開始用直播帶貨的形式走量。
  • 「明辨」直播帶貨要分三六九 不是所有的直播帶貨都有價值
    一篇題為「親歷直播慘案:楊坤帶貨122萬隻剩4萬,招商方堅稱是楊坤刷單」在媒體間廣為傳播,很多人對刷單嗤之以鼻,形成了在市場上的輿論焦點。事由原委很簡單,山東一位阿膠賣家李立,通過第三方經紀公司參與楊坤直播帶貨活動。李立稱,事先在招商承諾銷售額數百萬的誘惑下,分別繳納了10多萬坑位費。
  • 直播帶貨頻翻車,莫讓帶貨變「帶禍」
    而佔到快手電商直播交易額大半個江山的辛巴,在燕窩上也翻了車,其直播間涉嫌虛假宣傳,產品賣了1549.57萬元,但自身也退賠了超過6000萬元。而楊坤帶貨13.5萬元的坑位費,只銷售了3萬元,商家不滿楊坤直播帶貨刷單,直接選擇報警。
  • 黃聖依直播帶貨翻車,10萬坑位費只賣出5個杯子?官方聲明來了
    直播帶貨讓越來越多的網紅都開始加入進來,而為了能高自己的知名度和人氣,大部分就開始另闢蹊徑,邀請當紅的明星也來助陣,可雖然這是可以三方共贏的生意,中途也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產品涉嫌虛假誇大宣傳,一旦被查出來,那不僅僅是網紅被懲治,連明星的口碑都會變差。
  • 非人哉:騙妹妹喝伏特加,結果工資被扣4000塊,十一月就是個坑貨
    果然靠著九尾狐的尊貴之軀,十一月知道一份工作,那就是冒充「北極狐」。這個工作其實挺簡單的,就是在動物園冒充北極狐,唯一的不好是這裡工作環境有點冷,畢竟是「北極狐」,不可能總是沐浴在陽光下。雖說工作環境是冷了點,但是好歹這裡工資高啊!因為一個月可以6000大洋。但是十一月就是個坑貨,騙妹妹喝伏特加,結果工資被扣4000塊。
  • 餐飲調味品行業如何做直播帶貨?青島大豐食品
    餐飲行業如何做直播帶貨呢?通常有兩種方式:自建直播間和找網紅達人帶貨。以下內容主要介紹找網紅達人帶貨。和直播機構合作或是網紅達人合作見效快,企業如果想短時間內增加產品的知名度,最快的辦法就是找自帶私域流量的網紅直播帶貨,怎麼找呢?
  • Datakoc推薦直播帶貨大多是福還是禍
    直播帶貨就是個坑,浪費時間! 我從不看直播帶貨,我會搜下產品怎麼樣,這家店是不是黑店?購物,我有我自己的判斷。 直播帶貨不適合所有人,也沒有那麼容易做。我有個朋友因公司要求直播賣貨,但看的人很少,其中一個還是自己找的託兒,賣出去一個產品,嗯,是自己買的。
  • 我請明星直播帶貨,1000個人看,賣了1000塊
    最近的典型案例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今年夏天最爆火的綜藝節目趁勢與抖音聯動,推出「綜藝IP*直播帶貨」。但實際上,幾位姐姐「營業」5個多小時,銷售額最終也只有372萬,與三期節目累計11.5億的播放量帶來的期待相去甚遠。提到明星直播現狀,有行業資深人士直言:「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亂』,但亂得有道理。」
  • 5小時直播帶貨4300萬!吳召國是怎麼做到的?
    誰又曾想到你眼中的「微商教父」早在2015年開始就已經在布局網紅直播帶貨了呢?他今天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無論誰像吳召國一樣5年砸了2個多億深度研究直播電商,今天可能也會在這裡面做得風生水起了。以網紅與土豪為中心的曖昧經濟是走不遠的,最好的辦法是讓網紅用影響力的武器來帶貨,激活粉絲的參與,才能讓這種關係成為一種真正有價值並可持續成長的商業模式。」對於這個提議映客高層並不感冒,反而是映客的投資人朱嘯虎對此非常感興趣,並願意投資吳召國自己操刀做個帶有網紅帶貨性質的平臺。
  • 通過萬商之家成就你的卓越,直播帶貨我們是專業的
    這場聚集了女性力量的直播覆蓋了全省14個市州,短短幾個小時直播中,3871名女店主和帶貨人串屏互動直播,累計總帶貨達1362萬元。湖南省婦聯充分利用湖南的媒體優勢資源,直播採取「1+14+N」模式,除了1個晚會現場、14個市州直播間,還有分散在全省的N個「巾幗直播間」。
  • 抖音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抖音直播帶貨真正意義上井噴式爆發,也就差不多是今年開始,但是從我觀察抖音直播帶貨來看,目前其面臨主要 3 大問題,如果長期存在則會嚴重影響抖音整體直播電商的發展。
  • 川貨dou起來!「四川好貨」直播帶貨活動啟動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6月24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萬商雲川-川貨dou起來」活動於6月23日晚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四川省商務廳指導,四川省電子商務協會主辦,旨在通過站內話題,萬商排位賽,直播帶貨等形式,從川內優勢美食切入,撬動川內名優品牌、產地好貨、品質商戶共同打造「四川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