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長不到3CM,農民稱它「垃圾魚」,被用來餵鴨子,如今30元1斤

2020-12-07 農夫也瘋狂

導讀:4年長不到3CM,農民稱它「垃圾魚」,被用來餵鴨子,珍貴卻少人知

現在喜歡釣魚的朋友們不少,很多人喜歡在周末的時候,叫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去野外釣魚。而在釣魚的過程中,最充滿吸引力的地方就在於,永遠不知道下一條被釣起來的是什麼魚。而在農村的一些小河、魚塘裡面,就有很多的野生小魚。其中有一種小雜魚,4年長不到3釐米,過去被農民稱為「垃圾魚」,當時沒人吃它,專門用來餵鴨子,如今卻能賣到30元一斤,價值珍貴少有人知。

這種垃圾魚也就是過去在很多的小水溝、魚塘裡面十分常見的鰟鮍魚,它長得非常的漂亮,魚鱗是五顏六色的很好看。很多的小孩子常把它當寵物魚來養殖,可是卻並不容易養活,基本上離水不久也就死掉了。

鰟鮍魚個頭都不大,並且身體扁扁的,頭部很小很尖,一般是出現在一些水流較為乾淨的河流中生長。在當時去到魚塘、小河裡面撈魚,這種魚是出現概率最高的了,絲毫不輸麥穗魚。但是在當時基本上沒有人吃鰟鮍魚,很多的農民還稱它為垃圾魚,一般專門撈上來餵鴨子,或者是小貓小狗了。

之所以在當時鰟鮍魚不受待見,其中的原因在於以前的小雜魚很多,還有泥鰍、黃鱔等各種魚類,它們吃起來口感要比鰟鮍魚好數倍。而鰟鮍魚身體扁扁的,個頭又很小,一般四年長不到3釐米,超過四釐米大的鰟鮍魚是非常少見了。這種魚關鍵一點是沒什麼肉,並且吃起來還有點苦,有些地方甚至還叫它「苦膽魚」。

想不到的是現在鰟鮍魚也成為了「香餑餑」,其價格要比很多的魚類貴不少,野生的鰟鮍魚要賣到30元左右一斤。這是因為如今鰟鮍魚的數量非常少見了,很多的水域見不到鰟鮍魚了。再加上它的個頭不大,要想捕撈一斤的鰟鮍魚,可是要費不少力氣。而且鰟鮍魚雖然有點苦,但是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如果掌握食用方法,吃起來還是不錯的。

鰟鮍魚的食用方法比較局限,一般都是用來油炸著吃,這樣才是最香的。把捕撈上來的野生鰟鮍魚,清洗乾淨之後,然後再把它裹上一層麵粉,放入到油鍋裡面炸至酥脆,再拌上椒鹽,這樣不光看起來很有食慾,而且吃起來也是又香又脆,就連骨頭也能輕鬆吃下去,這樣經過油炸的鰟鮍魚吃起來根本不苦。

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有些地方在冬季會開始捕撈,而這個時候就唱會捕撈到鰟鮍魚。喜歡吃的朋友們,就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不要聽信老被人說它是垃圾魚,其實價值很高很少人吃,而且油炸著吃一點也不苦,各位心動的網友朋友們不妨試一試哦!

相關焦點

  • 此魚曾被嫌棄,農民用來餵貓,如今身價「暴漲」1斤80元味道好吃
    導語:此魚曾被嫌棄,農民用來餵貓,如今身價「暴漲」1斤80元味道好吃在我國農村,有很多豐富的物產,這裡相信很多城裡人也認可的,特別是一些本身就是從農村搬遷或者買房到城裡的人們。這種小魚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農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以前,這種小魚並沒有多麼出眾,相反,它還是不太受歡迎的品種。一種被農民嫌棄,用來餵貓的魚,身價暴漲這是一種非常喜歡趴窩的魚,時常爬在水底的砂石上一動不動等著獵物的到來,因此老百姓送給它一個稱呼——石頭魚。
  • 農村人視為「髒魚」,以前餵鴨子,如今2元漲到30元,吃不起了
    導讀:農村人「誤會」最深的魚,以前2元1斤沒人吃,如30元1斤熱銷以前的時候,如果人們想吃魚,可以直接去小溪中撈幾條,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村的小溪都已經受到了汙染,就算是有魚類也很少有人敢食用了,如今人們食用魚類一般都是在市場上購買人工養殖的魚類
  • 以前一毛一把沒人要,農民用它餵鴨子,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
    導讀:以前一毛一把沒人要,農民用它餵鴨子,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兒時農村的生活條件不好,不像現在有電扇有空調,那時候只有扇子,所以在炎熱的夏季,很多農民朋友都會躲到大樹底下避暑,或者乾脆帶娃們去山裡的小溪、小河裡去玩
  • 十幾塊一條的魚,農民拿來餵鴨子!
    這位釣友找當地村裡的農民問了一下才得知,前幾年有人從事這種「五彩魚」養殖,後來不想養了,就倒到了野外,哪裡知道這魚這麼厲害,在多條河流裡都泛濫了。當地很多村民說,由於這種五彩魚太多,經常有人下網子去撈,一網就能撈個幾十斤,他們也不喜歡吃這種小魚,就拿去餵鴨子了。
  • 曾被用來餵鴨子的魚,如今「一金難求」,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曾被用來餵鴨子的魚,如今「一金難求」,有錢也未必能買到!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美食多,吃貨當然也不少,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小龍蝦在我國都要養殖還供不應求,更何況我國的一些「野味」,那更是少之又少了,曾經小時候用來餵鴨子的一種魚,現在卻成了人們口中的「野味」,真是「一金難求」,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
  • 稻田裡的害草,過去用來餵鴨子,如今價值珍貴,賣30元一盆
    稻田裡的害草,過去用來餵鴨子,如今價值珍貴,賣30元一盆!圖片來源網絡在農村,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不管在山上、路邊、屋前、屋後還是水上都生長有,有些野生植物不僅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非常受農民朋友的歡迎
  • 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愛吃肉的魚,過去用來餵鴨,如今60元1斤
    導讀: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愛吃肉的魚,過去用來餵鴨,如今60元1斤過去的環境好,尤其是水資源豐富,南方地區水塘水域是最為多見的,水質清澈裡面生物諸多,各種各樣的小雜魚更是數不勝數。閒暇之餘去釣魚,雖然沒有現如今的高端裝備,但魚多啊!
  • 曾用來餵鴨子,如今卻成美味,一次撿上百斤,但40斤才出1斤肉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4斤的河蚌,可能蚌殼就佔了3斤,裡面的蚌肉只剩下可憐的1斤,再把它的那些器官以及不能吃的肉去掉,可食用的硬肉可能只有蚌肉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4斤河蚌差不多能出1兩肉,想要出一斤肉的話,差不多的40斤河蚌才行,可見其出肉率有多低。另外,由於河蚌喜歡生活在河底的泥沙當中,其蚌肉中的泥沙十分多,處理起來很不容易,而若沒有處理好的話,往往一口下去滿嘴泥沙,並且其腥味也比魚蝦重很多。
  • 曾經農民撿去餵鴨子,如今賣到30元一斤,野生的幾乎絕跡了
    後來筆者回憶起小時候跟著奶奶去河邊撿一種大貨,拿回家敲開了就丟給鴨子吃。現在想想當年真是奢侈呢。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曾經農民撿去餵鴨子,如今賣到30元一斤,野生的幾乎絕跡了。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導讀: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10年前河裡很多,如今30元1斤 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北方愛吃甜的,而南方則更偏愛吃鹹的。就拿吃魚來說,鯉魚在北方很受歡迎,可是在南方卻並不吃香,很多人不愛吃鯉魚。另外在南方有不少的淡水魚,北方人也吃不習慣。
  • 20斤割不出半斤,曾經拿去餵鴨子,如今八十元一盤
    但在很多人眼中,田螺是一種10斤吃不到2兩肉的東西,沒有耐力的人根本不愛吃,按他們的說法就是吸到嘴痛就是吃不飽呢。農村野味肉除了田螺少殼多殼外,還有一種也是20斤不到半斤肉的水中美味,曾經資源豐富的農夫們常帶著餵鴨子。我猜一隻河蚌至少有一斤多吧,那麼它可吃的部分也就是那麼一點而已。
  • 20斤割不出半斤,曾經拿去餵鴨子,如今成稀罕貨,80元一盤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20斤割不出半斤,曾經拿去餵鴨子,如今成稀罕貨,80元一盤。 每次下館子吃田螺的時候,人們總不叫吃田螺而是說吸田螺,只因田螺的肉都在殼裡面,需要用吸的才能吃得到,而且很多人在吸田螺這項技術上總是練不好,於是無緣這道美味。田螺是一道公認的下酒好菜,雖然個頭小,肉更少,但卻十分美味,炒上辣椒冬天還能禦寒呢。
  • 30年前河裡最常見,人稱「侏儒」魚,常用來餵鴨,如今成上等好菜
    今天分享的主題:30年前河裡最常見,人稱「侏儒」魚,常用來餵鴨,如今成上等好菜。30年前的農村,農村生活條件普遍比較貧困,大多都剛剛過上溫飽生活,但那時候吃的東西基本都是農民自家種的或者野生的,可以說都是綠色有機食品,而且那個時候由於環境保護的很好,小河小溪裡的水都是清澈見底的,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野果野味都特別的多,甚至小河小溪裡的有些小魚多到沒人吃,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這種小魚,人稱「侏儒」魚,30年前河裡最常見,人稱「侏儒
  • 3年長不到1斤,常被人錯認成「鯉魚」,價格卻是鯽魚5倍
    3年長不到1斤,常被人錯認成「鯉魚」,魚鱗卻極為珍貴,60元一斤,真有這麼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淡水魚是家庭飯桌上最為常見的一種肉類食材。而今天說到的這種「鯉魚」,3年長不到1斤,常被人錯認成鯉魚,價格卻是鯽魚5倍。在農村的山澗溪流或水庫,偶爾可以見到一種魚體稍側扁,體色青綠似竹,鱗片粗大魚鰭及魚鰓發紅的淡水魚,人們根據其體色稱它「青竹魚」。
  • 這種魚曾經在鄉下用來餵鴨子,現在卻「千金難求」,價值上百元
    我國的物產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隨著近些年的不斷開發,自然環境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變化,許多的生物生存空間都遭到擠壓,以前常見的一些生活,現在可能都很難見到了,就像是咱們今天所要說到的這種魚類,這種魚曾經在鄉下用來餵鴨子,現在卻「千金難求」,價值上百元!
  • 身體扁平沒啥肉,農民撈來餵鴨子,今靠顏值走紅,5元1條少見了
    導讀:身體扁平沒啥肉,農民撈來餵鴨子,今靠顏值走紅,5元1條少見了文/農夫也瘋狂如今喜歡釣魚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釣魚卻被人說成是不務正業其中有一種魚就常來鬧鉤,它長得很細小,身體扁平沒啥肉,而且還長不大,四五年也就是5CM左右。並且在當時這種魚根本不受重視,農民常撈它去餵鴨子。卻不知它的經濟價值很高,現在更是靠顏值走紅,如今賣到5元一條卻很少見了,它就是被很多人當成小雜魚的——鏡魚。
  • 5年長不到3釐米,鈣鋅含量卻極高,人稱「河蜆」,別再忽視
    5年長不到3釐米,鈣鋅含量卻極高,人稱「河蜆」,野生數量很多,為啥城裡9元1斤難買到?在我們生活中,如果說到鮮美又好吃的東西自然會想到各種海鮮,其中以貝殼類的鮑魚、牡蠣、蟶子及花蛤最常見也是最富魅力的美食。
  • 被「誤會」很深的1種魚,12元沒人買,農村用它餵鴨子,可惜了!
    文/小秋被「誤會」很深的1種魚,12元沒人買,農村用它餵鴨子,可惜了!今日美食之水生——魚。魚是一種常見的食材,肉質細嫩,含有高蛋白,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美食,不同的魚有不同的做法,油煎的帶魚外酥裡嫩,焦香撲鼻;紅燒的鯉魚鮮香可口,甜與鹹交織著,極大地滿足了味蕾;若論煲湯還要說你鯽魚,兩面煎至金黃,煲出的乳白湯汁如牛奶一般,入口即是一字——鮮。魚類作為美食界的一員大將,為美食文化貢獻了不容小覷的力量。而有一種魚明明是美食卻被人們忽視至作為飼料餵鴨子,你知道是什麼魚嗎?
  • 扔去餵鴨子的小雜魚,價值珍貴少有人知,識貨的一買就是3斤
    可是大哥卻告訴我,這種魚可是寶,他在水庫的時候,曾經有人出價100元買他的魚,都被他拒絕了。此魚,俗名為「翹殼兒」,當地人一般叫它翹嘴魚,其實它的學名應該是「翹嘴鮊」,名字的來源,估計和魚的長像有點關係,大家見它魚嘴上翹,形象地叫它翹嘴魚。這種魚,屬於兇猛的魚類,能長到十幾二十斤重的大傢伙,可為什麼在我們這裡3年長不到8釐米呢?
  • 長得像泥鰍,天生有3根毒刺,1年長不到1兩,市場200元1斤少見
    導讀:長得像泥鰍,天生有3根毒刺,1年長不到1兩,市場200元1斤少見文/農夫也瘋狂冬天很多人喜歡吃火鍋,在寒冷的天氣裡大家一起圍著吃熱氣騰騰的火鍋,而目前火鍋的食材越來越豐富了,魚火鍋就很受歡迎。多數人都喜歡用黑魚、草魚來下火鍋。但是在四川地區則喜歡一種冷水魚,它長得像泥鰍,但是天生有三根毒刺,並且生長很緩慢,一年長不到一兩,如今市場上賣到了200元一斤,還非常少見哦,你們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