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魚曾被嫌棄,農民用來餵貓,如今身價「暴漲」1斤80元味道好吃

2020-12-20 三農小七

導語:此魚曾被嫌棄,農民用來餵貓,如今身價「暴漲」1斤80元味道好吃

在我國農村,有很多豐富的物產,這裡相信很多城裡人也認可的,特別是一些本身就是從農村搬遷或者買房到城裡的人們。當然,這些很多都是一些年齡偏大的老人,而年輕人中,也有很多人認為農村物產非常豐富。

城裡釣魚人偏愛往農村跑

特別是喜歡釣魚的朋友,一定能深切地感受到農村的物產豐富,各種魚類層出不窮;這是在城市附近釣魚所感受不到的,由於城市的排放汙染,加上濫捕,城市周邊很難再釣到更多的魚了,而且釣到的魚品質也遠遠不如農村的的魚好!

因此, 釣魚人的喜歡朝農村跑,越是邊遠偏僻的地方,魚獲可能更多,魚可能更好釣,而且往往會釣到一些城市周邊釣不到的品種。

一種小魚備受城裡釣魚人的喜愛

釣魚人老周就是喜歡朝農村跑的釣魚人,喜歡農村美麗的風光,清新的空氣,當然還有野生的河魚,而在野生的河魚中,一種小魚備受老周的喜愛。

這種小魚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農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以前,這種小魚並沒有多麼出眾,相反,它還是不太受歡迎的品種。

一種被農民嫌棄,用來餵貓的魚,身價暴漲

這是一種非常喜歡趴窩的魚,時常爬在水底的砂石上一動不動等著獵物的到來,因此老百姓送給它一個稱呼——石頭魚。石頭魚個子不大,吃東西卻很兇猛,在農村的小河裡,有蚯蚓也能順利把它們釣上來,但它很小,一般只有10釐米左右。對於農村物產豐富,魚的種類非常多的地方,這種小魚成了「鬧窩」的代名詞,農民朋友釣魚釣到這種就煩,往往都是弄死,或者帶回家餵貓。

畢竟貓科動物都是吃肉的,用豬肉餵貓又比較貴,用石頭魚餵貓,倒是節約了農民的開支,甚至有的家裡養了貓的農民,當貓喵喵的鬧著要吃肉的時候,就特意跑到河邊用蚯蚓釣石頭魚回家餵貓,更有農民把石頭魚曬乾或者油炸幹存放起來,當貓咪想吃肉的時候,就用石頭魚剁碎拌飯給貓吃,貓咪倒是樂意吃,邊吃邊嗚嗚的鳴叫。

釣魚難得到,1斤80很稀罕

但這種事如果讓愛釣魚的老周知道了,肯定痛心疾首,估計牙都得被心疼掉,因為這種石頭魚,如今身價可是暴漲!據老周介紹:石頭魚在城裡市場上1斤能夠賣80元,因為石頭魚雖然兇猛,愛鬧窩,但它卻只生長在水質非常好的地方,喜歡趴在水底的砂石上或者躲進泥沙裡,也叫土布魚或者沙塘鱧,它是無汙染純天然的代名詞!

而如今,由於以前一些地方的農民不重視環保,用電捕魚,用藥捕魚,導致土布魚數量急劇減少,要知道它可是耐不得半點兒汙染的魚類。因此,土布魚的數量急劇減少,目前只在一些農村山區,從來沒有用過農藥捕魚的地方才有出現,好釣,但是不好找,非常難得!市場價格達到80元一斤,也是可以理解的。

石頭魚名稱很多,它在某些地方又叫呆子魚、土布魚、桃巴痴、塘鱧、沙烏鱧、土才魚、土憨巴、土狗公、沙塘鱧等等。

沙塘鱧雖然小,但是味道卻非常好,做法也極其簡單:

1、油炸沙塘鱧。虎頭鯊個子小,有刺,但是油炸之後就能把骨頭都炸酥脆,好吃還補鈣,可以剖開清洗乾淨直接油炸,也可以裹上麵粉炸至金黃,吃起來香香脆脆,配上小酒味道更香,一桌人能吃掉10斤,一般人可招待不起。

2、沙塘鱧煲湯。油炸特別香脆,但總感覺暴殄天物,因此往往讓人在油炸與煲湯之間猶豫不決,煲湯味道更香濃,清湯煲燉即可,味道非常好喝喲。

結語:真的讓人想不到,以前農民嫌棄,用來餵貓的小魚,如今身價暴漲,1斤80成釣魚人難得到的美味佳餚,以後可別拿它餵貓了哦,好可惜。對此,您怎麼看呢?您那邊有這種野生河魚嗎?

相關焦點

  • 酷似泥鰍,背上帶「刀」,曾被釣魚人嫌棄,如今10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背上帶「刀」,曾被釣魚人嫌棄,如今100元1斤難買到文/農夫也瘋狂農村到了年底,集市上就會變得比以前熱鬧,尤其是在越接近年底的時候,就會越熱鬧。這個時候去農村的集市上,就會看到很多之前沒看到過的新奇「土貨」。
  • 4年長不到3CM,農民稱它「垃圾魚」,被用來餵鴨子,如今30元1斤
    導讀:4年長不到3CM,農民稱它「垃圾魚」,被用來餵鴨子,珍貴卻少人知現在喜歡釣魚的朋友們不少,很多人喜歡在周末的時候,叫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去野外釣魚。而在釣魚的過程中,最充滿吸引力的地方就在於,永遠不知道下一條被釣起來的是什麼魚。
  • 河裡一種小雜魚,20年前太多沒人要,今5元1條很多人撈,快絕跡了
    導讀:河裡一種小雜魚,20年前太多沒人要,今5元1條很多人撈,快絕跡了 文/農夫也瘋狂 如今手機是人手一個,就連農村很多的老人也用上了智慧型手機。通過手機能了解天下事,沒事的時候也會盯著手機看得不亦樂乎。
  • 曾被用來餵鴨子的魚,如今「一金難求」,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曾被用來餵鴨子的魚,如今「一金難求」,有錢也未必能買到!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美食多,吃貨當然也不少,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小龍蝦在我國都要養殖還供不應求,更何況我國的一些「野味」,那更是少之又少了,曾經小時候用來餵鴨子的一種魚,現在卻成了人們口中的「野味」,真是「一金難求」,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
  • 曾用來餵鴨子,如今卻成美味,一次撿上百斤,但40斤才出1斤肉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4斤的河蚌,可能蚌殼就佔了3斤,裡面的蚌肉只剩下可憐的1斤,再把它的那些器官以及不能吃的肉去掉,可食用的硬肉可能只有蚌肉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4斤河蚌差不多能出1兩肉,想要出一斤肉的話,差不多的40斤河蚌才行,可見其出肉率有多低。另外,由於河蚌喜歡生活在河底的泥沙當中,其蚌肉中的泥沙十分多,處理起來很不容易,而若沒有處理好的話,往往一口下去滿嘴泥沙,並且其腥味也比魚蝦重很多。
  • 與水稻共生,常被當作小雜魚,殊不知肉質鮮營養高,如今1斤50元
    今天分享的主題:與水稻共生,常被當作小雜魚,殊不知肉質鮮營養高,如今1斤50元。魚肉是咱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肉類,也是人體所需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城裡菜市場的魚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飼料魚,雖然和野生魚看上去沒啥區別,但味道卻千差萬別,所以要想吃到肉質鮮美的魚最好買不餵飼料的魚。
  • 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愛吃肉的魚,過去用來餵鴨,如今60元1斤
    導讀: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愛吃肉的魚,過去用來餵鴨,如今60元1斤過去的環境好,尤其是水資源豐富,南方地區水塘水域是最為多見的,水質清澈裡面生物諸多,各種各樣的小雜魚更是數不勝數。閒暇之餘去釣魚,雖然沒有現如今的高端裝備,但魚多啊!
  • 過去用來餵鴨的小河魚,如今成為香餑餑,80塊錢一斤,成下飯好菜
    過去農村的小溪小河裡面的野生河魚特別的多,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多到人們只吃大的而不吃小的,那些小的河魚就用來餵鴨子,在當時用小河魚餵鴨是很常見的,但是現在因為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捉,小河魚的數量銳減,如今小河魚卻成為稀有食材,成為餐桌上的香餑餑,80塊錢一斤供不應求,不管是小河魚炒青辣椒、剁椒醬蒸小河魚還是小河魚煮湯,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下飯好菜,深受人們喜歡。
  • 農村人視為「髒魚」,以前餵鴨子,如今2元漲到30元,吃不起了
    導讀:農村人「誤會」最深的魚,以前2元1斤沒人吃,如30元1斤熱銷以前的時候,如果人們想吃魚,可以直接去小溪中撈幾條,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村的小溪都已經受到了汙染,就算是有魚類也很少有人敢食用了,如今人們食用魚類一般都是在市場上購買人工養殖的魚類
  • 白蘿蔔纓子咋一夜間身價暴漲? 市場上2.5元/斤
    白蘿蔔纓子咋一夜間身價暴漲?市場上2.5元/斤 2010-12-04 10:48:00    作者:徐佳 實習生 王逸群   來源:大眾網—生活日報   」  一位同樣在尋找白蘿蔔纓子的市民焦女士說,自己託了好幾個朋友,才買到了1.6元一斤的白蘿蔔纓子,「因為便宜,我一次就買了一百斤。」
  • 1斤曾賣80元,畝產近1噸,今價格跳水10元愁銷路,農民有苦說不出
    文/豬友巴巴 畝產1500斤,1斤曾賣80元,今價格跳水10元賣不動,農民有苦難言 入秋以後,各地農產品紛紛上市,很多農民迎來了豐收
  • 曾經1斤50元,鈣含量是蘋果的17倍,味道很香甜,農民卻用來泡酒
    導讀:曾經1斤50元,鈣含量是蘋果的17倍,味道很香甜,農民卻用來泡酒在我國大地上,其實有很多值得稱頌的東西,包括農村的各種資源,農民種植的綠色有機蔬菜,更是受到城裡人的喜愛。野生獼猴桃味道很香甜,數量特別稀少,曾經也是幾十元一斤的野生水果,高峰時期1斤賣過50元,而現在,野生的獼猴桃,卻賣不上價!這是什麼原因呢?
  • 鮮貨含毒農民卻大量種植,如今賣5元1斤,消費者:10元1斤也要吃
    畝產2000斤,鮮貨卻含毒,如今5元1斤供不應求,農民:太瘋狂了。大家好,我是小巽,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美食知識。以前的時候物產十分匱乏,人們每天都在為了填飽肚子而努力,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再追求填飽肚子了,而更注重吃的健康和營養。
  • 我國特有的魚,酷似鯉魚帶有稻花香,曾是宮廷貢品,如今1斤40元
    導讀:鯉魚的變種,重不超半斤,曾是宮廷貢品,如今40元1斤,價值珍貴文/農夫也瘋狂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魚肉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種美食,在我國古代還有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成語,可見其美味程度。筆者之前也給大家介紹了不少的魚類,今天再來科普一種我國南方特有的魚類,它是鯉魚的變種,長得很像鯉魚,它體重不超過半斤,曾是宮廷貢品,乾隆皇帝對它也是讚不絕口,從此以後年年上供朝廷。如今最低要40元一斤,價值珍貴。
  • 名字高大上,曾炒到1500元1斤,如今50元1斤沒人要,農民:被騙了
    曾1500元1斤被捧上神壇,如今50元1斤沒人要,農民:被騙了。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人開始把目光轉向了農民野外,以前的時候,農村野外就是破敗的代名詞,不過現在農村野外卻成了香餑餑。
  • 美國人痛恨的「野茼蒿」,曾是農民「救命糧」,如今1斤20靠種植
    美國人痛恨的「野茼蒿」,曾是農民「救命糧」,如今1斤20靠種植在我國農村,有很多的植物,本以為這些植物已經夠多了,可它,無時不刻不在增長著其他的品種。野茼蒿雖然是很厲害的雜草,也是入侵物種,但是它也有價值,野茼蒿全草可用,有健脾、消腫之的作用,對消化不良能緩解,在農村,以前它也被充分利用,野茼蒿是過去農民餵豬的青飼料之一,農民將野茼蒿帶回,切碎煮熟投餵給豬,在秋冬季節混合紅薯煮熟投喂,加快養膘,是農村人很好的餵豬材料,野茼蒿是農民最熟悉的「豬草」。
  • 人稱「糖罐子」,曾被用來熬糖釀酒,如今18元1斤,農民能種植嗎
    導讀:農村1種刺果,人稱「糖罐子」,曾被用來熬糖釀酒,如今18元1斤前些天在山裡幹活,就遇到了一種小時候經常吃的野果子。它長得很像葫蘆,但是卻布滿了細刺。不過農村娃過去卻把這種刺果當零食吃,一次性能吃下十幾個。
  • 農村一種小雜魚,2年難長到6CM,過去水溝裡很多,如今15元1條
    導讀:人稱「天堂魚」,2年難長到6CM,過去農村多到泛濫,如今15元1條想起小時候,小孩子就常去河邊撈魚。當時根本沒幾個人會釣魚,都是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撈魚,有些人直接就下手去水塘的洞穴裡面摸魚。當時的魚非常多,各種各樣的小雜魚,讓人是看得眼花繚亂。但是這些魚多數都是被嫌棄的,有些是直接用來餵鴨子、餵貓狗了,有些則成為了孩子們的玩具。其中有一種魚,人稱「天堂魚」,就讓筆者一直印象深刻。它的生長很緩慢,2年長不到6CM,在過去農村多到泛濫,如今卻賣15元一條。對於天堂魚這個名字,有些人可能陌生。
  • 稻田裡一種魚,體重不超半斤,曾是皇室貢品,如今魚乾260元/斤
    導讀:稻田裡一種魚,體重不超半斤,曾是皇室貢品,如今魚乾260元/斤文/農夫也瘋狂你們愛吃鯉魚嗎?不光是很多人喜歡吃,而且價格也不便宜,新鮮的要賣40元一斤,而加工成乾魚則要260元1斤。而它就是我國特有的土著魚類——禾花魚。禾花魚是什麼魚?很多人聽過稻花魚,也就是在稻田裡面養魚。
  • 入侵我國40年,曾泛濫成災,如今80元一斤,很多人以為是海魚
    導讀:入侵我國40年,曾泛濫成災,如今80元一斤,很多人以為是海魚 文/農夫也瘋狂 提到入侵物種,大家首先會想到啥呢? 估計不少農民朋友們對入侵物種都是咬牙切齒的,畢竟在農村裡,很多的入侵物種讓農民相當的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