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蝦的價格有所回落,因為9月開漁了,一大波新鮮海鮮捕撈上岸,運往全國各地,供應量大增,所以價格就稍微降低啦。來到海鮮市場,看到非常多新鮮的各種蝦,比如羅氏沼蝦,雖然這羅氏蝦不是海鮮,但是也一樣會受開漁影響,價格也會比之前稍微優惠點。
在我們這裡3線城市的海產市場裡,看到一些羅氏蝦個頭非常大,看起來很新鮮,在水中非常生猛,價錢也十分優惠,一斤也才跟豬肉差不多。仔細一看,蝦頭裡滿是黃黃的,「懂行的人」都會買這些蝦。但是嘛,魚攤老闆說不能挑,那就直接來兩斤好了,正好趕上周末,殺價又優惠了一點,60兩斤,十分划算的。
回到家,三兩下就直接把這兩斤羅氏蝦白灼了,出鍋後,馬上開動,免得涼了不好吃,肉質十分鮮美,基本上沒有什麼腥味,營養也十分豐富,富含優質蛋白,並且脂肪低,真是一種美味的食材。
但吃著吃著,老婆就問我,這蝦頭裡面黃色的好像漿糊一樣的物質能吃嗎?是不是「蝦屎」呢?我用我半專業的知識講解了,這是「蝦黃」,可以吃的。之前也經常吃到蝦頭裡的這種「蝦黃」,但是因為口感有點腥,又有點苦澀,所以我也比較抗拒它。
吃著吃著,老婆又問了,這紅色的又是什麼?還真比我問到了,我也不太清楚呢,但是吃起來就好像大閘蟹的「蟹膏」一樣好吃,鹹鹹的,硬硬的,味道還不錯。為了搞清楚這些羅氏蝦頭裡的部位,我專門在網上搜了一圈,發現這其實並不是我說的那麼簡單。
原來蝦頭裡那黃色的物質其實就是蝦的卵巢,也就是我剛才所說的「蝦黃」,是一種和大閘蟹一樣的「膏」,味道極其鮮美。
而紅色的那膏狀物體,其實就是羅氏蝦懷卵前的卵巢狀態,也就是說這是一隻準備懷卵的羅氏蝦、一隻準備成熟的母羅氏蝦。在高溫加熱下形成「紅色膏狀」,也是很鮮美的呢。
蝦類食用解析圖
還有其他部分,例如蝦肝、蝦胃這兩個部位,都是能吃的哦,並且也可以說很好吃,但是不能吃太多,畢竟這是蝦的內臟,存在著一定的重金屬或寄生蟲,經常吃的話,對我們身體有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除了「蝦黃」,其他的部位還是不要吃為妙。
看完以上蝦類食用解析圖,就知道,既然蝦頭裡沒有「蝦屎」,那麼是在哪裡呢?答案就是在蝦體內的那條蝦腸中了,這蝦腸就是我們所說的蝦線,這蝦線是連接著蝦頭裡的胃部,蝦吃了什麼,都會通過胃部消化運送到蝦線再排出體外,按理說也是不吃最好。
但是我們廣東人,一般都不會去蝦線,都是直接白灼就吃,吃了這麼多年,還沒有聽說過吃蝦線出問題的。
再說了,其實這市面上的所謂鮮蝦,大部分是養殖蝦,餵養的都是一些飼料,養殖蝦的蝦線比海蝦乾淨些。畢竟海蝦吃的都是海洋浮遊生物和我們人類所亂拋亂掉的生活垃圾。
好了,看完以上榮耀所說,不知道大家對「蝦黃」有進一步的了解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