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也有狡詐之徒,要是他們懂合作,也不至於一窮窮一窩

2020-12-19 掌御生活

隨著「振興三農」口號的吹起,部分有情懷、有想法的城市老闆,毅然決定下鄉。承包了部分土地進行農業種植或牲口養殖創業。結果理想有多麼美好,現實就有多麼殘酷。

老實憨厚的村民,在以前是多么正面的形容詞彙,而今卻變了味道。部分農村地區,真的叫做窮山僻壤出刁民,這群狡詐之人,窮是有道理的,是活該的。

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有情懷的女老闆下鄉承包土地,請了當地農民耕種辣椒。結果當年辣椒收益不好,女老闆賣掉房子發了當地農民工資,依舊還欠農民人兩千來塊。女老闆不是不給,希望能協商,結果部分農民不但打了人家,還把種植辣椒的設備給摧毀了。最後女老闆跑了,農民又嫌棄種植設備爛攤子,徹底荒棄了。

外村人去投資農業,沒有本地關係,就是給當地送錢

我們知道,農業是很辛苦的一項事業,也是很難賺到錢的項目。畢竟投資時間長、見效慢、成本高、風險高、產值回報低都是農業的幾個特點。

而部分有情懷的城市老闆、或部分大學生或其他群體,受到國家政策的鼓舞與號召,滿懷信心的下鄉租地,將農民流轉的土地進行二次精耕細作。

真的驗證了那句話,信心滿滿抱錢進去,灰心喪氣褲衩出來,農業如果沒有地方關係,得不到地方補貼支持。或者手裡有足夠多的資金支撐自己正常盈利,又或者本身就不是農業領域專業人才,具備種植,運營、管理、銷售等一系列技能。那麼放棄吧,否則就是給當地送錢的。

可憐之前必有可恨之處,一些地方農民窮是有道理的

現實中,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承包土地的不是本地人,千萬不能租地,因為你賺錢了,當地人就會眼紅和搗亂,讓你搞不下去,最後賠錢的是你自己。

其實有人願意下鄉投資,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只要老闆心不是很黑,大家相互忍讓遷就一下,風雨共濟才是彩虹,如果虧了,老闆虧得更多,你們後面賺錢的機會也沒有了。而有些地方的農民,就是短視的,他們是看不到這一層面的利益關係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狡詐之徒,覺得貧窮有理,一面畏懼本地地痞流氓,一面又對對外來機會稍有不適拳腳交加。劣根性全國都存在,農村地區更為嚴重。這群人是典型的「想少幹事,多拿錢;任意偷盜外來承包者財富;思想偏左認為剝削他們」總之,就是不會讓你賺到錢。

合作才能共贏,農民自救,尋求多元化致富之道

搞農業,沒有補貼很難活下去,有的老闆下鄉也是抱著這個目的來的。過程中如果遇到講良心的老闆,剛好又遇到經營困難時刻。農民完全可以嘗試自救方式,比如和老闆洽談成為合伙人,分片包種,老闆去解決銷路。農民專心種植,賣給老闆或者算佣金,尋求皆大歡喜。

最怕的就是那種扶貧只等伸手要錢,還挑三揀四的那種思想。都不自救,天更不救。出了事就拉開我不好過,你就更不能好過的架勢。浮躁之風從城市刮到了農村,並留了下來。

自救致富的道路除開國家政策的扶持,還需要村民自己思想上和行動上的自救。這一天說遠真的很遙遠,說不遠又是在當下。

掌御生活,農民農副產品直供平臺。讓農民農產品批量直供城市社區,產品上行,渠道先行。我們在努力,也希望三農從業者一起努力。

註:圖片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掌御生活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老人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農村人才懂的俗語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的貢獻非常大,他們不僅要根據四時春種秋收,而且還會飼養「六畜」。「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三字經》中也有「馬牛羊,雞犬豕」的說法。在「六畜」中雞、犬、豕為日常肉食,也就是說各家各戶,都會飼養這三種動物,然後以備日常飲食之需。
  • 農村人真的很窮嗎?其實這只是很多人,看到的表面現象而已
    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我們一提起農村人,他們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窮。對,就是口袋裡沒有錢,家裡面破破爛爛的。但是農村人真的很窮嗎?其實這只是很多人看到的表面現象罷了。也許別人來自農村,但是他們並不只是在農村那個地方打拼呀。況且就算只在農村那個地方打拼,他們也可以靠很多事業賺錢。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是什麼意思?這句俗語主要講的是在農村,以前普通人家對待養多少子女的觀念。像我們這一代,80年以後出生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最多的是兩個。他們那一代從小時候到長大,過的都是比較清苦的生活,雖然不至於餓肚子,但是只能夠溫飽狀態。富不添丁的意思就是,就算一個農村家庭家裡是比較富裕的,家裡男孩子的數量也不要太多。
  • 農村俗語:「人富莫做張狂事,人窮鬚髮老虎威」是啥意思?
    農村有許多俗語。如果有時間與農村老人坐在一起聊天,就會發現老人的口中會時不時地「蹦」出一句俗語來。前兩天,我與一位農村老人聊天,老人就說出了「人富莫做張狂事,人窮鬚髮老虎威」這句俗語,著實讓我絞盡了腦子也不知其意,於是,便向老人請教這句俗語的意思,老人解釋說:一、人富莫做張狂事我們從很多文學作品裡可以讀到:古代的許多富人喜歡張揚自己的財富,喜歡欺壓良善
  • 在農村,老人常說「姐送妹,窮三輩,娘送女,窮到底」,啥意思呢
    這些農村老話覆蓋的範圍廣,有有關動物的,有關人文的,也有有關地理的。部分農村老話可能會由於地域的不同而叫法不一,但其中蘊含的道理都是異曲同工的。每到傍晚時分,在村口處就能看到一群老一輩的農民談笑風生,其中不乏一些生動有趣的農村老話,與其說這是他們閒暇之餘的閒聊,倒不如說,這是老一輩百年如一的文化談資。
  • 農村俗語「狗來窮,貓來富,豬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題目的諺語和我們的叫法不一樣,我們都是這樣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你知道「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嗎?1. 豬來窮農村經常用豬來形容一個人好吃懶做,因為它不僅吃得多,而且還不幹活。整天吃飽了睡,睡醒了吃。
  • 莊園魔咒:富生一個,窮養一窩
    2、有道是「富生一個,窮養一窩」。同一區域,農產品無論品種,還是品質,都很難差異化。你能生產的,別人也能生產。如果莊園裡什麼都有,「養一窩」,其結果就是什麼都不突出,什麼都讓人記不住。因此,「生一個」未必就弱,「養一窩」未必就強。4、就莊園而言,如何只「生一個」,如何找到自己的主打產品、產業支撐呢?
  •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農村人都知道
    農村人都知道大家可能在農村裡面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相信大家在農村裡面一定聽說過這句話,畢竟在現在這個社會,農村裡面有非常多的單身,通常這種人,他之所以會單身,都是因為他可能沒有上進心或者沒有成功所以導致的,而相比較他們而言,其實那些寡婦是比他們要好很多的,畢竟她們雖然嫁過人,可是也可以證明他們自身還是非常不錯的,只不過可能由於天災或者人禍導致了自己的另一半不在了
  • 農村俗語:人過40,富不交2人,窮不管2事,老祖宗說的真有道理
    農村俗語:人過40,富不交2人,窮無論2事,老祖先說的真有些道理以往的鄉村,日常生活標準都類似,有錢人和窮光蛋的差別並不大,但如今因為賺錢方式的多元性,窮富的差別就慢慢擴大了。但人來到四十歲,工作上算作早已定型了,不管貧還是富,都難以再更改。人過40,早已經歷了許多的坎坎坷坷,明白了社會發展上的人情人情世故,絕大多數人早就沒了年輕時代的不理智。但不缺一些人依然會犯錯誤,鑑於此,大家的老祖先就匯總出了一句勸導人的俗話:人過40,富不交2人,窮無論2事。這句話俗話究竟是什麼含義呢?有什麼大道理?提議大家都看一下,早懂少吃大虧。
  • 農村人常說的「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句話有什麼現實意義?
    農村人常說的「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句話有什麼現實意義?農村是有這句話,「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意思是說,不會幹活還只會吃飯的小子,飯量特別的大,能夠生生把自己家給吃窮了。在過去的農村家庭,很少有一個子女的,一般最低兩個,三個四個的多得是。而且子女的歲數都差不多,僅僅相差一歲或者兩歲,都是出於只能吃飯不能幹活貪吃貪玩,善玩好動的半大小子狀態。過去農村人是這樣的,越窮越生,其實農民的思想很樸素,孩子多生幾個,長大後都是勞動力,然後可以多掙工分,多掙錢。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
  • 農村3種人說自己窮,會被人笑話!專家:如果你們窮,哪誰才富?
    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每每談到農村,很多人都會情不自禁聯想到「窮」字。的確,農村相對於城市來說,社會經濟發展是相對滯後,但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傾斜,農村社會經濟也得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相比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 越沒錢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窮大方」,反而越來越窮,很準
    越沒錢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窮大方」,反而越來越窮,很準窮人為什麼會是窮人,而成為不了富人呢?無非就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有問題。該花錢的地方不捨得花,不該花錢的地方卻大手大腳,絲毫不動節約。窮人之所以窮,說到底只能怪他們自己,不動的合理運用金錢,就算再怎麼拼搏努力,到頭來也只會是一場空。富人比窮人聰明的地方,就是他們思維更具有優勢,且有著廣博的見識和長遠的目光,最重要是知道該如何去花錢。他們會儘可能把每一分錢的價值發揮大最大,不至於會浪費。窮人把錢當寶貝,而富人則是把錢當成工具。窮人拼死拼活希望把錢留在自己的手裡,或者存在銀行。
  • 農村俗語「人窮不走親,富貴不還鄉」,朱之文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俗語流傳了千百年,在當今社會是非常適用。在以前人們還有儒家思想約束,有道德約束,絕大部分人都有信仰,這句話以前還比較適用。現在一切向「前」看,「前」成為大部分人的信仰,「人窮不走親,富貴不還鄉」更貼近現在的生活,是現在生活的真實寫照。為什麼會這麼說?說說自己身邊的事就非常清楚了。1、人窮不走親。「人窮不走親」意思非常淺顯易懂,就是說人窮的時候少和親戚走動。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怎麼理解?
    這句農村的俗語,是農村群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有道理的話語,為什麼說在貧窮的年代要養兔子,到了富裕以後,才可以開始養殖蜜蜂,有沒有道理,怎麼理解呢?一、窮養兔子。在一個家庭,貧窮的時候,要養兔子,而不能養殖蜜蜂,是因為養殖兔子的生產成本小,養一隻兔子的生產成本只需50元左右,而養一對兔子也就100元左右,養了一對公兔和母兔,在一年的時間內,他能生出小兔兩窩,一窩按5個計算,在一年的時間內,就能增加10隻兔子,而增加的兔子,又能產下小兔子,慢慢的兔子就發展壯大了。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俗語中關於婚姻家庭的有很多,一個家庭的組成,有各種各樣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有時候不單單只是結婚兩個人的事情,雙方的家庭成員有時候還真的會有很大作用,所以也就有了很多關於這類俗語和老話。「一親壞,九代敗」。其主要講的是一門失敗的親事,直接影響了好幾代人。
  • 農村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 農村人常說人窮不交三友、越窮越大方,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只見突颳大風,金黃的麥田如大海般波瀾起伏,割麥人在麥田間逆風而行。文/凱菊愛吃水果【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農村人常說人窮不交三友、越窮越大方,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有一些是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總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閒著沒事就愛嘲笑別人,在背後經常到處叨叨別人的不好,對於這種人一定要遠離他們,更別提和這種人交朋友了。不管這種人有錢也好沒錢也好,都不能和他們相處,一旦和這樣的人交了朋友,那麼你的三觀也會被他改變,誰都有自己的朋友,而對於這種瞧不起自己的人,就不要和他們去做朋友了。2、不交自暴自棄的人。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地傳承。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涉及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事生產、土木建設等方方面面。農村修房建屋的講究,村裡人基本上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以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來說,它揭示了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