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適合喝什麼茶?白茶、紅茶、綠茶、巖茶,還是普洱茶?

2020-12-2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深冬一到,時光就開始變得慵懶。

慢吞吞,悠悠然。

天澄水澈,景物寒明。

寒冬裡最愜意舒爽的事,大概是一杯滾燙的茶,一壺暖暖的酒。

大雪飛舞,暮色四合,青燈照壁。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在凜凜嚴寒中,生起一爐火,溫酒煮茶。

緩緩流淌的時光,能讓寒冷的日子,暖意融融。

遙對蕭瑟寒冷,北風捲地,天寒地凍,心中的溫情能夠有寄託。

提到冬天喝茶,老白茶、紅茶、巖茶等性味溫和的茶葉,是大眾飲茶常規選項。

不過話說回來,冬日氣溫低,是不是不適合喝新白茶、綠茶呢?

千言萬語說到底,我的茶葉我做主。

舒心飲茶,合口味才是關鍵!

《2》

冬日降溫後,老白茶的熱度高漲。

近年來,白茶名氣響亮。

逐漸成為不少茶客的寵兒。

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連不少剛開始入門白茶的新手,都能對老白茶的養生好處,知曉一二。

何況,寒意蕭瑟的深冬,老白茶的醇厚綿柔茶味,能給唇舌帶來莫大慰藉。

按行業內給出的默認說法,白茶儲存時間不低於3年,方才能稱為老茶。

白駒過隙,歲月荏苒,時光匆匆流逝。

漫漫存茶等待下,白茶在密封、乾燥、陰涼、清潔的環境,內在的茶香茶味不斷轉化。

伴隨著白茶的陳化,茶多酚咖啡鹼等苦澀物質,含量逐漸減少。

而絡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等含量,穩中上升。

內含物質們的轉變,讓白茶逐漸由新茶的鮮爽清新,過渡到老白茶的醇厚甘香中。

悄然間,實現了質的蛻變。

隨著白茶存放年份的增長,它愈來愈具備,適合煮的特性。

深冬凌然,寒風蕭瑟,煮一壺老白茶暖冬,是件特別溫暖的事。

白茶存老後,茶香悠揚。

藥香、陳香、粽葉香、稻穀香、棗香(壽眉餅)、荷葉香等。

當植物葉片老去後,氣息沉鬱,悠悠然,聞起來特別安心。

同時,伴隨白茶的後期陳化,內部的絡合物含量越來越多。

老白茶的茶湯,醇厚飽滿,漿感明顯,滴滴淳滑。

猶如一杯瓊漿,小口抿入,輕盈的化開在舌面。

留下來的,是回甘生津,清涼舒適,滿口甘香,舒爽無比。

可衝泡,可煮茶。

要香氣有香氣,有滋味有滋味,並且韻味還特別精彩的老白茶,優勢多多。

從頭到尾,都讓人挑剔不出任何不足。

近乎「全能型」的老白茶,是當之無愧的冬日的暖心茶!

《3》

常言道,冬紅夏綠。

冬天喝紅茶,群眾基礎廣泛。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裡。

如果真的要選出,最適合喝紅茶的季節。

那估計會有不少人,直接脫口而出,大約在冬季。

經過發酵的紅茶,茶黃素、茶紅素等含量豐富。

這兩者相加,不僅組成紅茶的溫暖湯色。

以金黃、橙黃、橙紅等暖色系的茶湯顏色為主。

倒一杯茶,舉起茶杯,輕輕搖蕩。

晶瑩剔透,玉盞流光般的茶湯,一如杲杲冬日暖陽般溫暖明亮。

另外,紅茶的性味溫和,內部含有的苦澀物質少。

清甜鮮醇的紅茶,茶味可人,大眾皆宜。

大學時,我們出去喝茶,很喜歡去紅茶屋。

點一壺紅茶,要一碟堅果,點一隻蠟燭。

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一下午的書。

從亦舒到三毛,從張愛玲到周國平。

等一壺茶喝完了,還可以再續熱水,接著再泡一壺。

幾十塊錢,便能收穫一個浪漫的下午。

望向窗外的景致,從時近黃昏,到暮色四合。

等到看書看累,手倦拋書。

端起花蜜香甜美的正山小種,鮮醇的茶湯入口,甘潤無比。

冬日的時光,流淌得很慢。

坐飲一杯茶,靜守平常心。

溫溫柔柔的紅茶,百搭、適配、兼容性強。

冬日的下午,喝一杯鮮醇清潤的紅茶,愜意無比!

《4》

冬天喝新白茶,有什麼好處?

冬日氣溫低。

南方冬天溼冷,一股冷風吹過,刺骨的冷風直凍膝蓋。

而北方的冬季,雖然室外的氣溫極低。

但在室內,因為有供暖的緣故,溫暖如春。

寒冷的季節,大家更傾向於待在暖和的室內。

圍爐取暖,享受暖氣。

然而,待在有暖氣的房間內,時間一長。

身體很容易乾燥,缺水,喉嚨幹,皮膚也幹。

這時,該讓清爽鮮醇,清潤鮮香,湯感淳和,花香盈盈的新白茶登場了。

前兩天,剛喝了一泡今年的《辭秋》。

蓋碗衝泡,注入沸水,快速出湯。

揭蓋的剎那,清鬱之氣便夾著清新明媚的甜花香,盈然而來。

那股清新的感覺,像三月的山林,草木葳蕤,百草豐茂,風過林間,鳥語花香。

草香,木香,竹香,松木香,齊齊而來。

入鼻的瞬間,便立刻讓人神清氣爽,提神醒腦。

一掃冬日午後,坐在室內被暖風烘得燻燻然的狀態,不再犯困,神思清明。

喝入茶湯後,竹葉粽葉荷葉般的清鬱植物荷爾蒙氣息,拂過舌面。

又鮮又爽口的茶湯,瞬間俘獲了你的味蕾感知。

最奇妙的是,淳和豐沛的滋潤湯感,像是雨露般,柔柔的滑落。

回甘裡,清鬱的花香縈繞,伴有清涼的薄荷感,從喉底湧起。

乾燥的冬季,喝一喝新白茶。

既能滋潤,補水,潤喉,提神,又能有效的緩解暖氣帶來的上火與燥意。

喝好茶,一身舒坦!

《5》

冬紅夏綠,據說綠茶只適合夏天喝?

答曰,別一刀切。

綠茶,是很多茶友熟悉的一種茶味。

香茶一杯,能滌蕩昏昧。

綠茶的茶香清新,市面上常見的炒青綠茶裡,板慄香,炒豆香,清香,嫩香,蘭花香等。

追求鮮嫩的綠茶,它像是一縷春日的柔風。

清新,鮮豔、明媚。

當冬天吃火鍋,吹暖氣上火,或是大葷大肉過後,需要消食解膩時。

隨手用玻璃杯泡茶,便能享受舒適的茶味。

衝泡簡單,風味清爽,茶味易喝懂,少有距離感的綠茶。

它不單單適合夏日消暑,解燥。

同樣能迎合冬季。

既調劑喝茶口味,又能清新口腔,清潤舒爽。

何況,2020年就快過去了。

時近歲末,當年度的綠茶新茶,講究及早及時飲用。

已經歷高溫殺青的綠茶,本身沒有存放價值,不適合久存。

喝綠茶,宜嘗鮮。

不然,放到了隔年後,鮮味下降,風味受損,特色不再。

已到了年末,如果你家中還有剩下來,沒有喝完的綠茶。

那麼此時不喝,更待何時?

《6》

冬季蕭索,蒼茫一片。

清寒的冬日,泡一杯暖茶。

嫋嫋茶香,四下瀰漫。

香氣,早已從一種嗅覺,升華為一種感覺。

茶香幽幽,是好茶的靈魂,能一掃這個季節的單調無聊。

綻開在枝頭的臘梅,清香盈然,凌寒而開。

而爐上的茶煙,縷縷升騰。

煮上一壺暖茶,暖香縈繞,特別貼心。

高潔的茶,與冬日的蒼莽,尤為契合。

清閒的享受一杯好茶,不論綠茶、紅茶、白茶。

適合的,便是最好的!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2019,無論白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請對自己好一點,喝杯茶吧!
    每每這個時候,好學茶友上線,面對家裡琳琅滿目的茶葉,犯了難:這麼多茶,喝哪一種最好?看看哪些茶讓人陷入了苦惱。有清新爽口的綠茶,清雅淳和的白茶, 溫暖如小太陽的紅茶,沉穩低調的黑茶,香清甘活的武夷巖茶,當然還有最近新淘來的普洱茶……好吧,茶類之多,難怪讓人看花了眼,想破了腦袋。
  • 普洱茶、綠茶、紅茶、白茶、武夷巖茶,哪些茶可以存在冰箱裡?
    《2》白茶,為什麼不能存冰箱?答案是:冰箱的環境,並不適合白茶!我們來看看,白茶保存,需要什麼條件。1、密封儲存2、避光儲存3、在常溫下儲存(以25℃為佳)4、在無異味的地方儲存5、在乾燥的地方儲存對號入座,將白茶存在冰箱裡,犯了三大禁忌。
  •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它們的適飲期在這裡,別耽誤了
    既然是可以長期保存,白茶它的最好喝階段,則因人而異。因為白茶太善變啊!它每時每刻,都在轉變,都有新的物質生成,新的風味呈現,每一天喝它,都是新的特色。這樣一款茶,如何找出它的最好喝階段?當然有。這五年的喝茶經驗,以及和千萬個茶友交流後的心得體驗,總結出最適合喝白茶的四個階段。階段一:新茶上市第一周。
  • 綠茶、紅茶、普洱茶、白茶、武夷巖茶,哪些茶第二年還能喝?
    在這個主幹之下,還會分出許多枝丫,在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的話題榜之下,有五大類關注度極高。綠茶,它是六大茶類中受眾面積最廣的茶,估計十個人裡頭,有十一個都喝過綠茶,由此可見,綠茶的江湖地位不一般。雖說綠茶的普及率極高,但也有其局限性,譬如綠茶不宜久存,要在當年喝完。為什麼綠茶不適合久存?這與綠茶不發酵的特色有關。
  • 煮茶季已到,可惜綠茶、白茶、紅茶、普洱茶裡能煮的茶,屈指可數
    六大茶類,綠茶、黃茶、白茶、紅茶、巖茶、黑茶,能煮的茶類,佔了三分之二的江山,論具備煮茶的屬性,首推白茶,尤其是老白茶,以及上了年份的黑茶,譬如有些茶友偏愛的熟普。牢佔煮茶第一梯隊的老白茶,是許多茶友冬季煮茶的首選。為什麼老白茶適合煮著喝?這是無數新茶友發自內心的疑問。
  • 一句話輕鬆解讀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巖茶的不同特性,一學就會!
    一般來說,原料越嫩的綠茶需用冰箱保存,以保證其鮮爽度。若保存不當的話可能2、3個月就開始發黃變味了,想要感受綠茶的特點,建議茶友們還是儘早將綠茶喝完。不論是鐵觀音還是武夷巖茶,我們在喝茶的時候都不能忽略它們的香氣,像武夷巖茶的香氣,更加變幻莫測,它會隨著發酵程度、焙火程度的改變而有所變化。同一款巖茶,經過不同的焙火,便有了新的容貌與變化。焙火越高的茶,顏色越深,胭脂色、檀色、慄色是它的代表色;焙火越高的茶,香氣越甜蜜馥鬱,從花香轉變成了果香,踏實沉穩。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在現有的茶類中,根據加工工藝和發酵程度等劃分,可分為六大類,依次為:1、綠茶2、黃茶3、白茶4、烏龍茶5、紅茶>6、黑茶在六大茶類中,入選「可以煮著喝」的有:1、白茶2、烏龍茶3、紅茶4、黑茶這些茶,具備煮茶屬性,經過煮茶後,擁有獨特的口感與香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保存,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武夷巖茶保存的主旋律。換言之,若是它們在存茶過程中,有異味生成,是保存不當,品質也受到損害,屬於問題產品,這類茶,也沒有繼續喝茶的必要。那麼,沒有異味的茶,還有醒茶的必要嗎?
  • 普洱茶、綠茶、白茶、紅茶、黃茶、巖茶,哪些茶發酸是正常的?
    總體上,綠茶以及時嘗鮮為佳,不適合長期保存。喝綠茶,追求的是一口清鮮。不論是香氣,還是滋味上,都不應該發酸。若是嘗到的綠茶,湯水一喝到嘴裡就帶酸感,那麼毫無疑問會非常敗壞喝茶的興致。話說,以清新清香著稱的綠茶,怎麼會發酸呢?
  • 茶,請在最佳飲用期內喝了它,無論白茶,武夷巖茶,普洱茶,紅茶
    第一類:綠茶第二類:黃茶第三類:白茶第四類:烏龍茶第五類:紅茶第六類:黑茶還有遊走於六大茶類之中的普洱茶,關於普洱茶該如何劃分門類綠茶什麼時間喝最好?答案是夏季!到了夏季,暑熱難耐,喝一杯清清爽爽的綠茶,在爽口的同時還能消除暑熱,只要腸胃沒有毛病,在夏季喝綠茶還可以提神醒腦,也是不錯的選擇。且綠茶中豐富的茶多酚,還能夠清熱解毒,消炎殺菌。
  • 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巖茶,哪些適合放在冰箱保存?
    一類,不管自己買的是紅茶、綠茶、黑茶還是普洱茶、武夷巖茶,通通往冰箱裡一扔,萬事大吉。仿佛像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放在冰箱裡,可永葆青春,鎖住新鮮,鎖住營養。然,茶不是青菜,也不是水果,放在冰箱裡,反倒增加了吸收水分和異味的風險。且低溫的環境,未必就是最適合茶葉的。
  • 正月初一,你的第一杯茶是什麼?白茶、紅茶、武夷巖茶還是普洱茶
    在我們福建地區,到親戚朋友家裡,少不了要坐下來喝泡茶,敘敘舊。時間不必太長,但一泡茶的功夫總是要有的。這時候,新年的第一泡茶就顯得特別講究。若是到村姑陳家作客,有三種茶必備,一是紅茶,二是白茶,三是武夷巖茶。這三種,可是福建地區的特色茶品,且不同茶類的選擇,都有講究。
  • 喝茶八大誤區,涵蓋白茶紅茶綠茶巖茶普洱茶,你都知道嗎?
    二、紅茶「冷後渾」不能喝「冷後渾」即冷卻後變得渾濁,很多人在喝紅茶時碰到這樣的情況,便認為這樣是不好的,不願意喝,可實際上,「冷後渾」是紅茶品質較好的一個標誌。那麼,為什麼好的紅茶會「冷後渾」呢?紅茶中存在茶紅素、茶黃素和茶褐素。
  • 黑茶、巖茶、普洱茶、白茶、紅茶哪些茶適合壓餅?哪些茶不能壓餅
    粗粗算起來,有白茶、普洱茶、黑茶等等。而大紅袍、綠茶則極少見到茶餅的形式。那麼,為什麼有些茶能壓成餅,有些則不適宜壓餅呢?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其中的玄妙。一、先來說說黑茶黑茶為什麼大多壓成餅?黑茶,是六大茶類之一,屬於後發酵茶。
  • 綠茶喝新茶?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又一回,遇到有人分享他的喝茶心得體會:「綠茶喝新,白茶喝老茶,巖茶喝隔年陳,紅茶三年以內都能喝。」到底,從茶界裡縱橫來看,這樣的說法合不合理呢?通常而言,一年度當中,喝武夷巖茶是分火功、分時間段的。七、八月前後,輕火、中輕火的巖茶們,陸續上市。此時,這些以清香著稱,花香濃鬱,高香小品種頻頻亮相的巖茶們。不論是黃觀音,金牡丹,瑞香,千裡香,奇蘭,還是其它的品種,它們在褪火完畢後不久,便進入了新茶的最佳賞味階段,建議儘早飲用。
  • 所有的茶,都適合存成老茶嗎?不,綠茶、紅茶、黃茶請鮮著喝!
    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些茶裡頭,也有一些在「年輕」的時候喝,滋味更加甘醇可口,鮮嫩爽口。茶,適口為珍,更要因茶制宜。《2》什麼的樣茶,適合趁新鮮喝?在六大茶類中,適合新鮮喝的有:1、綠茶2、黃茶3、新白茶4、紅茶5、部分烏龍茶綠茶與黃茶,是年輕派的典型。
  • 所有的茶,都適合存成老茶嗎?不,綠茶、紅茶、黃茶請鮮著喝
    要存成老茶,對茶葉品質有著嚴格要求,同時對茶葉的屬性也有規定,並非所有茶類都適合常年存放。 中國茶,分為六大類。 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些茶裡頭,也有一些在「年輕」的時候喝,滋味更加甘醇可口,鮮嫩爽口。 茶,適口為珍,更要因茶制宜。
  •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養成這個習慣後,無論是喝老熟普,還是喝其他茶,都將頭道茶拒之口外。頭道茶,真的是如洪水猛獸般的存在嗎?其實不然!中華茶類何其多,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頭道茶該不該喝,得視情況而定。並非所有的茶,都需要洗茶。自然而然,並非所有的頭道茶,都不能喝。《3》茶分六大類,哪些茶的頭道茶不適合喝?我國悠久的茶文化之下,孕育出了不少茶類品種。
  • 怎樣的茶才算是好茶?看白茶、巖茶、普洱茶、紅茶、綠茶怎麼說?
    這兩大元素,成就一款好茶。我國幅員遼闊,產茶的省份不勝枚舉,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孕育精英的茶的產地,又有何共性?六大茶類,加工工藝千差萬別,又是什麼,直接影響了茶的品質?且讓產區、工藝,替六大茶類發聲,一同解密好茶的必備元素!《2》產區,「原生家庭」的配置,總是出奇地相似。產區,各大茶類中叫法不一。巖茶中,叫做山場。普洱茶裡,稱之為山頭。在人類社會,也叫做原生家庭。
  • 紅茶巖茶普洱茶重口味,白茶綠茶小清新?老茶客:別以偏概全了
    簡而言之就是六大茶類裡,紅茶巖茶口味重,白茶綠茶口味輕。經無數茶客點評後,觀點日益相近。紛紛以「輕重」二字囊括原本參差百態的茶滋味。喝茶越來越多,疑惑也日愈增多。喝習慣綠茶的人,轉身過去喝紅茶時,疑慮重重。「會不會太重口味?」「紅茶是不是不鮮?」而喝了兩三年熟普後,偶有幾回喝白茶。「白茶也就那樣嘛,太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