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八旗分別有哪八旗?哪一旗勢力最大?八旗子弟們有什麼特權?

2020-12-11 束縕宵行十裡強
滿清八旗圖騰

都知道滿清八旗這個詞,但具體是哪八旗人們就不一定知道了,其實努爾哈赤剛開始整頓編制的時候只有黃、藍、紅、白四旗,十幾年以後又添設了鑲黃、鑲藍、鑲紅、鑲白4旗,這才湊夠了八旗,其實八旗的名字也很好記,因為後面增設的這四旗分別在黃、藍、紅、白前面加了個「鑲」字,所以你只要記住黃、藍、紅、白這四個顏色的旗子就行了,八旗制度確立以後八旗裡所有的人丁平時不打仗的時候都是勞動力,一旦開打他們就全民皆兵奔赴戰場,不管是生產力方面還是戰鬥力方面都十分高效,所以這個制度的建立大大促進了滿清社會的發展,努爾哈刺能夠在東北迅速崛起基本上都是得益於這一套先進的制度體系。

滿清八旗顏色

八旗之中的人員比較混雜,除了滿人以外還有漢人和蒙古人,當然漢人和蒙古人都是隨著後期的擴充和收編慢慢加入進來的,按照地位和勢力來劃分的話八旗又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建立比較早地位也高於下五旗。

鑲黃旗是上三旗裡地位最高的一個旗,這個旗的旗色為黃色鑲紅,由皇帝直接管理,鑲黃旗裡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從上三旗裡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皇帝和皇家的侍衛都出自鑲黃旗,耳熟能詳的大姓鈕祜祿氏葉赫那拉氏烏拉那拉氏董鄂氏富察氏都是鑲黃旗的成員。

其次是黃旗,因為他們的旗子是純黃色的所以也稱正黃旗,算是八旗中最早的旗子之一,上三旗排名第二,也是由皇帝直接統領,人數是八旗中最多的一旗,大名鼎鼎的愛新覺羅氏、烏扎那拉氏、納蘭氏都出自這一旗。

滿清八旗服飾

最後是藍旗,上三旗中它排到最末,因為它的旗子是純藍色的所以也稱正藍旗,這一旗初期的地位僅次於鑲黃旗和正黃旗,也是由皇帝直接統轄,後來被多爾袞降級由諸王、貝勒、貝子管理,地位大不如前。

上三旗介紹完了,下面我們來看看下五旗:

紅旗在下五旗裡排第一,因為它的旗子是純紅色的所以也叫正紅旗,由諸王,貝勒、貝子統領,分別由滿人、漢人、蒙古人三部分組成,是八旗中人數最少的一個旗。

第二是白旗,因為它的旗子是純白色的所以也叫正白旗,在順治帝之前白旗的地位並不高,順治帝繼位以後多爾袞攝政,他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強行把上三旗之一的藍旗壓了下去,把自己所統領的白旗提進了上三旗,從此以後上三旗由原來的鑲黃旗、正黃旗、正藍旗變為了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

滿清八旗出徵

第三是鑲藍旗,這個旗子的顏色為藍色鑲紅,也是由諸王、貝勒、貝子統領。

第四是鑲紅旗,它的旗子顏色是紅色鑲白,還是由諸王、貝勒、貝子統領, 光緒皇帝的最愛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第五是鑲白旗,它的旗子顏色為白色鑲紅,仍然由諸王、貝勒、貝子統領。

由此可以看出上三旗基本上都是由皇帝直接統領,而下五旗則多由諸王、貝勒、貝子分管。當然這八旗的勢力排行並非剛開始就是如此,前期勢力最大的是正白旗,其次是鑲藍旗正藍旗等,正黃旗、鑲黃旗相對來說勢力最小,在經過皇太極、多爾袞數年的調整和重組以後最終形成了上面所寫的勢力排行格局,所以說八旗的各旗勢力並不是一成不變,它們是此起彼伏的,至少每一旗都有一段自己的輝煌時期和低落時期。

滿清八旗出徵

八旗子弟的特權範圍是非常廣的、也是非常大的,首先在仕途方面漢人是不能進入權利核心的,如果有官缺,滿族八旗官員可以填漢族官員的缺,而漢族官員卻不能任滿族八旗官員的缺,而且在同一職位的情況下,滿族八旗人的權力大於漢族人,而且滿族八旗子弟進入仕途可以通過薦舉、捐納、世襲等多種途徑,而漢人入仕基本都要通過科舉考試;其次是在對待滿族八旗職業軍人方面,他們不用從事生產活動,每一個滿族八旗男孩在誕生之日就立刻擁有了一份戰士的薪資和糧餉,滿族八旗人的生活全靠政府財政供應,八旗人除服兵役外,不再有漢人平民所有的各種賦役負擔;最後就是同國不同法,同樣是犯罪八旗子弟所受的處罰遠遠輕於漢人。

可以說滿族人是興於八旗,但最後也亡於八旗,它作為大清的根本和基礎存在了二百多年後最終因為其本身的一成不變和日益腐朽使中華大地步入了沒落。

相關焦點

  •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
    八旗制度是滿清的一項根本制度,貫穿於清朝始終。硬邦邦的八旗,其實也是極有趣有料的。皇帝最早打黑旗黃色向來是皇家的御用顏色,是九五至尊的標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滿清王室最初卻是扛著黑旗起家的。1584年,滿清的奠基者努爾哈赤在建州起兵,而滿清歷史上最為重要的這一支起家軍隊,打得卻是黑旗,號黑旗軍。1589年,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滿族)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實力及人口大幅攀升,一旗顯然不夠了,於是又組建了紅旗軍,努爾哈赤這一次由黑轉紅,但還沒有黃。後來努爾哈赤所率領的建州女真逐漸統一了遼東女真各部。
  • 清朝滿洲的八旗由什么姓氏掌握?旗主又是怎麼更迭的?
    滿洲八旗的旗主都由愛新覺羅氏掌握。具體來說,就是由努爾哈赤和其弟舒爾哈齊的後裔來掌控。有些人特意強調,八旗分為滿蒙漢,總計二十四旗。但蒙八旗和漢八旗是沒有獨立旗主的,蒙漢八旗也歸滿旗旗主進行統領。 旗主到底有什麼特權,使其竟如此囂張呢?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晚清八旗子弟貴族生活,到底是什麼樣?
    人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極為片面的想法,其實主要是受到了影視劇的影響。由於沒有人在清朝生活過,所以只能通過一些野史或想像,去不斷「戲說」八旗子弟。 難道清朝時期的八旗子弟,真像大家想像中那樣不堪嗎?事實上大家在看待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嚴格遵守辯證主義思想。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簡而言之就是積極性和落後性。事實上在八旗制度剛建立的時候,確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積極性。
  • 八旗子弟,不是只有「滿八旗」
    努爾哈赤最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 公元1615年,又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從此八旗制度確立。 實行八旗制度,強壯的女真人,戰爭時全是士兵,不打仗時全是平民。 極大的提高了女真人戰鬥的合理性和積極性。
  • 滿清有八旗,你們覺得哪一旗最厲害呢?
    八旗其實沒有排名,就像中國各大集團軍一樣不分上下1601年初建時僅三旗:黑旗、白旗、紅旗。1615年因「歸服益廣」將三旗析設為八: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合稱八旗,統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
  •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
    「八旗」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也是經歷一個漫長而複雜的「從一到八」的過程。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其部隊以黑旗為幟,故稱「黑旗軍」,此為「一旗」階段。在二貝勒阿敏和三貝勒莽古爾泰相繼被皇太極扳倒後,代善成為了皇太極樹立其政治威望的最大威脅,儘管這一時期的代善一再選擇退讓,甚至主動放棄「兄長貝勒」的身份讓皇太極「南面獨坐」,但依舊遭到了非常嚴厲的打擊,尤其是在代善最為欣賞的兩個兒子嶽託和薩哈廉去世後,整個代善家族陷入到了「青黃不接」的局面,空有兩紅旗的地位與實力,但卻缺乏足夠的影響力。
  • 「清朝八旗」是指哪八旗?排名第一的不是正黃旗!
    「清朝八旗」是指哪八旗?排名第一的不是正黃旗!在中國的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等級制度。例如清朝的滿族八旗,大多都為皇親國戚。可關於滿族八旗的信息,大家也只是在網絡上或者是電視劇中看過,並沒有很多的了解。
  • 清朝八旗中,哪一旗的地位最高,為何有上三旗與下五旗之分
    1601年,努爾哈赤正式出道,創造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四旗,這就是八旗制度的前身。隨著女真鐵騎進程的順利,四旗分別鑲邊,擴充成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八旗,形成了後來完備的八旗制度。
  • 此人一手創建八旗制度,滿洲八旗是如何排名的?此旗最厲害
    大家都知道,最後滿族人確實推翻了明建立起清政權,而大清不同於其他朝代的最明顯特徵便是其特有的八旗制度,看過清宮劇的都聽說過入宮的嬪妃們也都是八旗後人。那八旗到底是什麼,為何八旗後人地位那麼高?下面筆者給大家普及下。八旗制度由清太祖努爾哈赤一手創辦,起初只有二旗,努爾哈赤親率黃旗,其弟舒爾哈齊領黑旗,但由於黑旗在黑夜無辨識度,就改為藍旗。
  • 清朝的八旗如何排名,哪一旗最為尊貴?
    清朝八旗制度中,級別最高的應該是正黃旗。要區別各旗的排名和地位等級,首先得從清國的八旗制度起源談起。八旗制度的起源清的祖先是建州的女真人,屬遊獵的少數民族,主要以捕獵為主要生活來源。這就是八旗制度的最先雛形。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後,不斷吞併相鄰的部落,人數不斷增多。為了便於管理,也為了提升打仗的戰鬥力,每個牛錄的人數,逐漸擴充到三百人,牛錄額真就成為了這三百人的將官。後來,隨著軍隊人數的不斷增多,努爾哈赤就將部隊分別編成四個牛錄。為了區別管理,每個牛錄分別授予「黃、紅、藍、白」四種顏色的旗幟。這就是最開始時的四旗。
  • 滿族八旗分別是什麼?怎麼由來的?
    滿族八旗,又稱八旗制度,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有清一代的根本制度。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於明萬曆四十三年正式創立。1601年初建時僅三旗:黑旗、白旗、紅旗。1615年因"歸服益廣"將三旗析設為八: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合稱八旗,統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
  • 滿洲八旗之中,地位最高的是哪一旗?慈禧此舉給出答案
    清朝能夠發家,「八旗制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早期努爾哈赤建旗時,只設立了正黃、正紅、正白和正藍四旗,而鑲黃、鑲紅、鑲白和鑲藍四旗是時隔15年之後才增設的。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旗之制正式確立。
  • 別對「八旗子弟」這個名稱持有偏見了,在大清朝那是正規軍呢
    在很多人眼裡,一說「八旗子弟」,都會把這個詞和「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掛靠在一起,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偏見。清代八旗包括滿洲八旗、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其在旗者統稱為「八旗子弟」。清代的滿族都在旗,都是八旗子弟。那些在旗的漢軍旗人、蒙古旗人,也是八旗子弟。所以,籠統地說「八旗子弟」如何如何,還要注意到這一點,否則打擊面就會太大。1583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其勢力不斷擴大。
  • 清朝八旗子弟的後代過得有多舒服?吃老本,整天躺著都有收入
    不過八旗子弟說到底也是貴族,不可能親自去種,基本上就是每個人分上一些地,但是自己不去,所有人的地歸攏到一塊由專門的人負責,招一些農戶來進行耕種,收益再平均分配給這些八旗子弟們,像是現在吃分紅的公司創始人的後代。
  • 慈禧為何要抬旗到鑲黃旗?而不是別的旗,和八旗制度大有關係
    什麼是八旗軍? 我們知道努爾哈赤在以13副鎧甲起家後,又逐漸建立起了符合自身特點的八旗制度,所謂八旗最初只有正黃,正白,正藍、正紅四旗,然後隨著隊伍壯大,又在這四旗的基礎上衍生出了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四旗,這邊是最初的八旗。後來隨著蒙古人和漢人的加入,又相繼建立了蒙八旗和漢八旗。
  • 清代的滿洲八旗旗主是幾品官?在清廷的地位如何?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旗主並非是官職,它只是一個稱號,類似於皇帝這樣的稱號而非官職,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旗主是無品無級的,但是作為八旗旗主他們的權利卻是巨大,那就是掌握一旗的所有旗人的所有事情,甚至是生死。而在八旗中最高的官職是從一品的八旗都統。
  • 清朝八旗如何排名?哪個旗是最厲害的?
    八旗軍隊之所以會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一方面是在於努爾哈赤創立的將軍事和社會組織相結合「八旗制度」,極大增強了內部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並且還對八旗將士的戰鬥欲望形成了巨大的刺激;而另一方面,則是自努爾哈赤時期開始,便對八旗軍隊制定了嚴格的訓練標準,以及「水練」、「火練」等諸多訓練項目,從而使得八旗將士們有著極強的單兵作戰能力。
  • 滿清「八旗旗主」是什麼樣的存在?不管官多大,見了他們都得跪著
    而在滿清的軍隊中,分為的是八旗制度,一開始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本上分為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有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上三旗是皇帝管理的,而下五旗則是王爺管理的,在八旗中有著非常嚴格的制度,知道為什麼和珅一直稱自己是奴才嗎?
  • 八旗子弟在哪裡?和珅的後人在黑龍江,至今仍保留著祖先的傳統
    在我們對歷史有了認真深入的了解之後,我們看到的電視劇又與歷史契合,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歷史。比如在電視中,我們看到了康熙時代的繁華局面,也了解到和珅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官員。在講述清朝歷史故事的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格格王子」這個名詞。自然,我們也聽到了「八旗子弟」這個稱呼,知道他們是清朝的尊貴子弟。
  • 清朝八旗的尊卑排序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