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種「黃金搭配」太糟糕了!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是這樣的...

2020-12-17 澎湃新聞

麻辣火鍋、孜然烤肉、炸雞漢堡等等美食,看著令人垂涎,聞著非常誘人。

不過,這些經過油炸、烤制的美食,一旦吃多了,腸胃就會不舒服,還容易上火。

此時,營養專家都給出一條萬能的建議——保持飲食清淡。

可能很多人對「清淡飲食」這四個字都存在誤解,以為「清淡」指的是只吃青菜、不吃肉。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一種飲食已經是「過於清淡」了。

過於清淡的飲食,易造成營養不良

人們對「清淡飲食」的誤解實在是太多了,以為長期吃素的飲食習慣無害,而事實上,這往往存在著許多健康隱患。

湖北武昌的楊奶奶,在一次洗澡時不慎摔倒,導致全身多處骨折,情況非常嚴重。醫生解釋,楊奶奶的骨頭就像「泡沫」一樣。

咎其原因,楊奶奶的骨頭這麼脆弱,與她堅持近30年吃素的習慣有關。

俗話說,過猶不及。不少老人不僅養成了素食的習慣,還不喜歡放一點兒鹽油。

有研究證實,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一半都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

過於清淡的飲食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人的身體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如缺乏脂肪,身體便無法吸收更多的脂溶性維生素,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誘發各種疾病。

記住,清淡飲食≠不吃肉≠只吃青菜!

這2種「黃金搭配」,營養糟糕

在日常的飲食中,有一些食物的搭配被認為是「絕配」,即清淡又美味。但其實,這些「黃金搭配」的吃法相當不健康。

如果你還喜歡這樣吃,勸你快點改過來!

土豆絲+米飯

約等於2份主食

這一道所謂的下飯菜,非常受歡迎。可是,土豆絲加米飯這樣搭配著吃,會有發胖的風險。

土豆的澱粉含量極高,佔據17%左右,僅僅比米飯低一點。一盤土豆絲含365大卡,其熱量相當於2碗米飯。

換句話來說,土豆能替代部分主食,而這樣吃會導致熱量攝入過多。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表示,這些食物主要由澱粉組成,搭配在一起吃,澱粉比例過大,而蔬菜極少,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不足,屬於錯誤的高碳水化合物搭配。

✎建議

大家不妨在土豆絲裡面加入一些玉米丁、青瓜粒、肉沫,翻炒成一盤什錦菜,同時減少主食米飯的量。

這樣不僅多了蛋白質等營養素,營養更均衡,還沒有那麼容易致胖。

白粥+鹹菜

營養結構單一

早餐來一碗白粥,撒上一點鹹菜,味道確實不賴,相信幾乎所有人都試過這樣搭配著吃。

白粥搭配鹹菜,看似清淡健康,實則裡面所含的健康風險同樣很多。

一方面,粥的營養結構比較單一,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含量非常低;另一方面,鹹菜是醃製食品,含鈉鹽多。

兩者對身體的益處不大,而且飽腹感低,用來當早餐,一會就餓了。

✎建議

用紫薯、雞蛋等代替鹹菜,小米粥、雜糧粥、艇仔粥代替白粥。

相比之下,紫薯是粗糧,其飽腹感強,而雞蛋富含蛋白質;小米粥、雜糧粥及艇仔粥的營養成分優於白粥。

清淡飲食,離不開「4字」

真正的「清淡飲食」,關鍵在於膳食平衡、食物多樣化且營養合理。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周攝入25種以上。

在此基礎上,一道清淡又營養的美食還需要結合簡單、健康的烹飪方式。

清淡飲食適合所有人,尤其是「三高」、肥胖、術後的人群。

既然這種飲食方式的好處這麼多,我們怎樣做才能保持清淡的飲食呢?

「控」——嚴格控調味品、控油

鹽、糖、醬油等調味品需要嚴格控量,放得太多對身體無益。

成年人每日攝鹽量不超過6克,吃太鹹會影響新陳代謝。

而醬油、辣椒醬、豆瓣醬等本身含有的鈉鹽較高,不建議做菜時放太多或經常吃。

攝糖量最好不超過2勺,以免引起肥胖。平時少喝可樂、奶茶等含糖高的飲料,用白開水或湯代替更好。

使用限油壺、不粘鍋,以控制油的攝入量。

「用」——善於利用姜蔥蒜等配料

做菜時,適當放姜、蒜,能有效增味,且不失健康。

生薑可以溫中止嘔,含有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澱粉等成分,對促進血液循環有幫助。在蒸魚時多加點姜,可除腥味,緩解魚的寒性。

蒜則含有大蒜素,有殺菌的作用,常吃可提高抵抗力。在烹飪肉類時放點蒜,提味提鮮。

「選」——選用健康的烹飪方式

不同的菜與食材,有不同的烹飪方式,如炒、炸、煎、燜、燉等等。在此,大家最好以「燉、蒸、煮」為主,少煎炒、油炸、紅燒。

其中,老人可選擇「蒸」的烹飪方式,不僅可以保持營養,而且比較好咀嚼,容易消化。

減肥者可選擇「拌」的方式,可以將蔬菜焯水、放涼後,加少量調料製成涼拌,與雞胸肉搭配著吃。

「加」——每頓飯適當添加肉類

為了營養更均衡,每天都要在膳食中補充「一拳頭大小」的肉類。肉類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等營養元素,能增強體力、恢復能量。

在肉類的選擇上,多吃白肉、少吃紅肉,最好一周吃2~3次魚肉。

原標題:《這2種「黃金搭配」太糟糕了!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是這樣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你理解對了嗎?
    你要清淡飲食!生病了?你要清淡飲食!大病初癒?你要清淡飲食!..……很多人堅信清淡飲食的好處,但也不乏有人錯誤地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所謂的「清淡飲食」就是滴油不沾、只吃素食,堅持數年之後,不但身體健康狀況沒有改善,反而落了一身病。那麼,醫生所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指什麼?所有人都要堅持「清淡飲食」嗎?「清淡飲食」就是吃素?
  • 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到底指的是什麼?用一份食譜告訴你
    上火、口腔潰瘍、做完手術後等等,醫生都會囑咐一句「清淡飲食」,可人們所理解的清淡飲食,都是不吃肉,醫生卻回絕:不是!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到底指的是什麼?如果你是因為清淡飲食就一棒子打死是不對的。「清淡飲食」是不吃鹽嗎?還有的人認為所謂的清淡飲食是不吃鹽,其實這種說法也有問題。面對我國人現在的飲食習慣,多半都屬於重口味飲食。據我國食鹽的調查上發現,每天每人吃鹽量已經達到了10.5g。
  • 醫生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是什麼?遵循這4個原則,才是清淡
    只要有健康問題,醫生都會建議飲食要清淡,人到中老年,一樣會被要求清淡飲食,到底什麼才是清淡飲食?3個清淡飲食的誤區,你了解嗎?誤區一:清淡飲食 = 素食、不吃肉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是建立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長期吃素,不吃肉會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比如,不吃肉就容易缺鐵,進而出現缺鐵性貧血、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吃素飽腹感不強,往往會另外攝入大量碳水,容易導致糖尿病。
  • 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不是只吃素,有些人理解錯了,或盲目堅持
    其實在很多人心裡,都把「清淡飲食」給理解錯了,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總覺得自己之所以會生病,就是因為大魚大肉吃多了,加上這段時間宣傳素食的好處,讓他們誤以為素食主義才是最有益健康的飲食方式。其實那些長期滴油不沾的人,身體健康狀況並沒有多好,反而更容易生病,而且還比同齡人老得更快,這是為什麼呢?
  • 冷知識| 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不是只吃素!你可能一直都理解錯了
    你要清淡飲食!生病了?你要清淡飲食!大病初癒?你要清淡飲食... ...很多人堅信清淡飲食的好處,因為平時自己大魚大肉而導致了疾病,所以,很多人錯誤地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所謂的「清淡飲食」就是滴油不沾、只吃素食,堅持數年之後,不但身體健康狀況沒有改善,反而落了一身病。
  • 醫生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是什麼?遵循這3個原則,才是清淡
    中醫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話也體現了飲食對於人體的重要性,現在所提倡的清淡飲食有很多人踩中的都有誤區,下面跟大家講解下清淡飲食的正確方法以及需要遵循的3個原則,跟我一起來看看吧!3個清淡飲食容易造成的誤區,注意起來!
  • 堅持2年清淡飲食,男子輕度脂肪肝變重度!醫生說的「清淡飲食」到底...
    醫生經過問診發現,王先生這兩年雖然在吃素,但是飯量卻因此大增。原來,王先生所吃的主食中,多餘澱粉和糖會轉化成脂肪,若長期沒有將其及時消耗掉,這些脂肪便「跑」到肝臟裡。一、清淡飲食 ≠ 吃素「清淡飲食」估計是很多人因為腸胃不適看醫生、手術過後聽到的醫囑,但很多人王先生一樣,對清淡飲食的認識都會有誤解,認為不吃肉、不吃油鹽,光吃素就是清淡飲食。這種錯誤的「清淡飲食」方法,不僅會達不到預防疾病、促進身體恢復的作用,還極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 推薦| 醫護人員口中的清淡飲食≠白水煮,是少放這些調料
    很多患者在住院的時候,常常聽醫護人員說要清淡飲食,這清淡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要全面吃素嗎?清淡要白水煮嗎?No No No!就是家用的老式瓷勺子(長12.6cm,寬4.6cm),2~3勺就差不多了。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帶有刻度的油壺,這樣更好控制。那清淡不就是白水煮嗎?當然不是。清淡飲食可用的烹調方法很多,如快炒、清燉、清蒸、白灼等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營養素。
  • 醫生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是啥
    原標題:醫生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是啥   「清淡飲食」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迷茫的詞。腸胃不好、手術過後、大病初癒……醫生的囑咐裡總會有一句:記得清淡飲食。患者似懂非懂,還不好意思問,於是每天清粥小菜、小菜清粥,吃的寡淡無味還容易造成蛋白質營養不良。那麼,清淡飲食到底是怎麼個清淡法呢?
  • 醫生說的「清淡」到底是什麼?一份飲食清單告訴你答案
    腸胃不好、手術過後、大病初癒……醫生的囑咐裡面總會有一條是「清淡飲食」。很多人便開始葷腥不吃、油鹽不進,每天吃飯味同嚼蠟。你可能不知道,這並不是醫生口中的「清淡」。《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真正的清淡飲食是什麼,並為你開出一份飲食方案。
  • 中國老年人被「清淡飲食」害慘了,為了健康,老年人飲食應該這樣
    在中國,清淡飲食一直被認為是健康飲食。老年病人出院的時候,醫生往往也會建議清淡飲食。大眾也早就接受了這一飲食觀念,越是年紀大的人,飲食清淡的人越多。如果要問到底什麼是清淡飲食,大家會一致回答:少吃大魚大肉,少吃油,少吃鹽,少吃糖。這個回答看上去很正確啊,中國營養協會不是也建議大家要減鹽、減糖、減脂的「三減」飲食嗎?
  • 「提醒」醫生說的「清淡」到底是什麼?一份飲食清單告訴你答案
    腸胃不好、手術過後、大病初癒……醫生的囑咐裡面總會有一條是「清淡飲食」。很多人便開始葷腥不吃、油鹽不進,每天吃飯味同嚼蠟。你可能不知道,這並不是醫生口中的「清淡」。我們採訪專家,告訴你真正的清淡飲食是什麼,並為你開出一份飲食方案。
  • 堅持清淡飲食,脂肪肝反而加重了,醫生告誡:清淡飲食不是不吃肉
    經過醫生的詳細詢問,我們得知,造成這位患者兩年內由輕度脂肪肝轉為重度的罪魁禍首就是他一直以來堅持的「清淡飲食」。由此可見,患了脂肪肝,到底應該怎麼吃,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們必須學會正確的飲食方法,走出脂肪肝的飲食誤區。脂肪肝患者在飲食上的誤區有哪些?
  • 醫生說的清淡飲食,僅僅是「素食主義」嗎?或許很多人理解錯了
    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病患到了醫院之後,醫生總會在診斷結束之後說上一句:「接下來的這幾天要清淡飲食,好好吃藥,多喝水。」這是醫生對每個病人的衷心勸告,這也造就了讓很多人認為清淡飲食就是有好處的,對身體不會造成壞的影響,大魚大肉壓垮了身體,把清淡飲食引向了極端。
  • 清淡飲食=吃素?究竟什麼才是「清淡飲食」?
    在醫院裡,我們經常會聽到清淡飲食的醫囑,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不能吃肉、不用油。極端的清淡飲食不利於營養均衡,會導致體質下降,讓人更容易被疾病侵襲。 開 講 啦 清淡飲食 ≠ 吃素 「清淡飲食」估計是很多人因為腸胃不適看醫生、手術過後、腫瘤放化療聽到的醫囑,但很多人對清淡飲食的認識都會有誤解,認為不吃肉、不吃油鹽,光吃素就是清淡飲食。這種錯誤的「清淡飲食」方法,不僅會達不到預防疾病、促進身體恢復的作用,還極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 「清淡飲食」,你做對了嗎?
    你要清淡飲食! 生病了?你要清淡飲食! 大病初癒?你要清淡飲食! ..反而落了一身病 那麼, 醫生所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指什麼?
  • 生病時醫生總要求飲食要清淡,真正的清淡飲食,到底是指什麼?
    不管得什麼病,醫生總會囑咐飲食要清淡一點。人到中老年,一樣會被要求清淡飲食,到底什麼才是清淡飲食,清淡飲食就是不吃鹽、不吃肉嗎?下面就來為大家解答下這個問題。人在生病時,保持清淡飲食是有必要的。所謂的「清淡飲食」,是和油膩、味道重、刺激性飲食相對的,辛辣、油膩食物,屬於很多病的發物,生病後如果不忌嘴,身體恢復困難,體內的營養也不均衡。清淡飲食的初衷,一是為了儘可能保持食物中的養分,二是為了避免加重病情。清淡飲食就是不吃鹽、不吃肉嗎?
  • 「清淡飲食」可不等於吃素
    你要清淡飲食!生病了?你要清淡飲食!大病初癒?你要清淡飲食……很多人堅信清淡飲食的好處,因為平時自己大魚大肉而導致了疾病,所以很多人錯誤地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所謂的「清淡飲食」就是滴油不沾、只吃素食,堅持數年之後,不但身體健康狀況沒有改善,反而落了一身病。 那麼,醫生所說的「清淡飲食」到底指什麼?所有人都要堅持「清淡飲食」嗎?這裡來說清楚。
  • 醫生常說的清淡飲食,究竟是什麼樣?有啥講究?一文說清楚
    人嗓子不舒服,醫生會說不要吃辣,不要吃刺激的食物,拉肚子,醫生會說不要吃涼的食物,寒性食物不要吃,諸多疾病背後都有著很多需要忌口的東西,但是醫生最常說的還是清淡飲食。你知道清淡飲食到底是什麼樣的嗎?有人覺得清淡飲食不就是不吃肉,不吃油,調味料也不要放,這樣不才是清淡嗎?但是你錯了,這些都不吃,那每天吃的飯豈不是青菜蘿蔔,清湯寡水的味同嚼蠟嗎?這才不是醫生說的清淡飲食。一篇文章說清楚,清淡飲食究竟有什麼講究?首先清淡飲食不等於沒味道。
  • 清淡飲食真的不是讓你只吃素!飲食清淡有這兩個要點……
    有個常見的情況,就是大家一提到清淡飲食,就想吃的素點唄!但實際上,清淡、健康的飲食和吃素完全是兩回事。豬八戒佛門弟子,也是吃素的,不一樣長了一身肥膘嗎?圖片來源:圖蟲創意更何況,長期吃素,弊大於利。除了以上 2 個問題,還會缺少鐵元素的補充,出現缺鐵性貧血問題。吃素食不意味著飲食就健康了,健康地吃素比吃葷需要更多的營養知識、更均衡的搭配,必要時需選擇膳食補充劑來保證營養均衡。對中老年人來說,吃素也推薦選擇吃蛋、喝奶的蛋奶素,或吃魚的魚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