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發現沒有,自從開始提倡「清淡飲食」之後,很多人都悄悄把餐桌上的肉類換成了素食,青菜、豆腐、紅薯、蓮藕、胡蘿蔔……但是!「清淡飲食」並不是這個意思啊!
其實在很多人心裡,都把「清淡飲食」給理解錯了,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總覺得自己之所以會生病,就是因為大魚大肉吃多了,加上這段時間宣傳素食的好處,讓他們誤以為素食主義才是最有益健康的飲食方式。
其實那些長期滴油不沾的人,身體健康狀況並沒有多好,反而更容易生病,而且還比同齡人老得更快,這是為什麼呢?
「清淡飲食」並非只吃素,有些人理解錯了,還盲目堅持
我們其實經常在醫生、營養師口中聽到「清淡飲食」的字眼,但在有些人的理解下,卻誤解了醫生的意思。相比於油膩的飲食習慣而言,清淡飲食其實是減少各種調味品的攝入,像食用油、食用鹽、白砂糖、蠔油等廚房必備用品,確實能讓食物增色不少,卻也會增加身體患病的風險。
所以為了健康,醫生會提醒一些大病初癒的人,注意飲食上的「清淡」,而不是讓大家油鹽不進光吃素。
身體需要的營養多種多樣,很多營養都是只有肉類才能滿足的,完全不攝入葷菜,其實也是斷絕了身體吸收營養的渠道。像優質蛋白、脂肪、膽固醇等,都需要從肉類中汲取,如果光吃素菜的話,身體就會因為營養失衡而出現營養不良、體質變差等問題。
光吃素食有哪些危害?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能增強人的體質,提高免疫力,但素菜中所能提供的優質蛋白是有限的,而且還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如果每天光吃素食的話,身體就會因缺乏蛋白質而出現面色蒼白、體力不支、身體虛弱等問題。
而中老年人群因為身體已經開始老化,體內營養大量流失,更需要及時補充足夠的營養,長期堅持素食,只會造成營養不良,加速身體的衰老,還會誘發骨質疏鬆、老年痴呆等疾病,影響壽命的長短。
脂肪也是身體中重要的營養元素,雖然有些女性聽到「脂肪」二字就頭疼,但想要身體正常運轉,是少不了脂肪的攝入的。長期吃素,會影響脂肪的代謝,削弱肝功能。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身體沒有足夠的脂肪供給,子宮也會加速衰老,體寒、宮寒、月經不調等問題會陸續「登門」。
如何清淡飲食?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清淡飲食,是低鹽、低油、低糖、低膽固醇的「集合」,是重口味的相反面,這種飲食方式要求我們:
葷素搭配,營養全面
素食中的營養元素比較單一,身體需要更加均衡的營養,這就要求我們在食物的選擇上,要注意葷素搭配,不僅要攝入膳食纖維、維生素,也要攝入足夠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才能保證機體正常運行。
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
我們平時在吃飯的時候,可能注意力都放在好不好吃上面了,其實有很多菜都比較油膩、偏鹹口,如果是自己做飯的話,或許還能適當控制一下,如果是堂食或點外賣的話,不知不覺就會攝入過量的油脂、糖分和鹽分,增加了身體的負擔。
總結:雖然清淡飲食對健康有益,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像兒童、老人以及上班族,都需要針對性地補充一些營養,才能更好地避免營養不良。肉該吃還得吃,但重口味就不必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