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人都在提倡吃素。都說吃素有益健康,那麼長期吃素真的好嗎?
杭州蕭山70歲的俞老太身高165cm,重50公斤,雖然略微顯瘦,但子女們抱著「千金難買老來瘦」的想法,也沒放在心上。前陣子,老人總覺得腹部脹痛,吃飯沒味道,人疲乏沒精神,子女們送她去蕭山醫院檢查,結果被檢查出了脂肪肝。
俞老太和子女們都不太相信。「我聽很多人說年紀大了吃素好,我6年前也開始吃素,平時不吃魚肉蛋,只吃蔬菜豆腐,而且以蒸煮為主。吃得這麼清淡,怎麼還會得脂肪肝呢?」俞老太問醫生。
接診的消化內科醫生葉愛麗解釋說:「長期吃素會引發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都會導致脂肪肝,同樣危及健康,如不重視,就會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發展。」她叮囑俞老太調整飲食,每天都要吃一些魚肉蛋,保持營養均衡。
飲食結構不合理是重要原因
「飲食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營養不良,也是脂肪肝的一個重要原因。」 葉愛麗解釋,營養講究均衡,所謂均衡,不但要有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還要有蛋白質和適當的脂肪。
人體的白蛋白合成減少,不得不動用和分解脂肪組織,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進入肝臟,這種脂肪在肝臟中不易被分解,久而久之,肝臟中的脂肪堆積過多,就形成了脂肪肝。
內臟脂肪增多,帶來的就是高脂血症,脂肪肝、代謝綜合症等健康問題。葉愛麗表示,與長期飲酒造成的酒精性脂肪肝不同,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導致的脂肪肝,屬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樣危及健康,如不重視,就會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發展。
脂肪肝最愛找六類人群
肝臟代謝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能導致脂肪肝。過多的脂質、過少的載脂蛋白、肝臟合成能力下降,都是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一般來說,六類人群是脂肪肝的易發者,應高度重視:太胖的人、愛喝酒的人、快速減肥的人、營養不良的人、糖尿病患者、藥物濫用者。
需注意的是,降脂藥也可幹擾脂蛋白的代謝,長期濫用也會增加藥物性脂肪肝形成的概率。
調整合理膳食結構 綜合預防
脂肪肝帶來的危險不言而喻,必須採用綜合預防措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調整膳食結構,可以在平日的飲食上多花力氣,吃一些降脂類的食物,如綠茶、燕麥、玉米、大蒜、蘋果、牛奶、洋蔥、甘薯等。這些食物的攝入,可有效減少人體內膽固醇的吸收。
此外,一日三餐定時限量,早餐要吃飽、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飽,避免過量攝食、進零食(特別是甜性零食)、吃夜宵等不良習慣,以免擾亂代謝功能,誘發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
對於經常過量飲酒者,減少飲酒量或完全戒酒是預防酒精性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其他的防治措施均是「緣木求魚」。同時還要加強體育訓練。根據自身情況,每周堅持中等量的有氧運動,避免「久坐少動」的不良習慣。
戳「在看」提醒你身邊有這習慣的人!
【來源:半島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