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綠色健康養殖開展「五大行動」

2020-12-22 大河網

    □河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農業推廣研究員李同國

    核心提示

    為做好農產品的穩產保供工作,推廣先進適用的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和模式,農業農村部近日決定,從2020年起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

    根據方案要求,河南省結合我省實際列出了2020年水產技術推廣重點工作。

    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

    我省要從以下9項技術模式或其他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模式中選擇3個以上技術模式,建立推廣基地6個以上。

    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模式。通過功能區構建、多營養級營造、智能機械配置等進行水質調控、底質調控和精準管控,實現高效集約養殖;在養殖區利用排水渠、閒置塘、水田等構建生態淨化渠、沉澱池、生態塘、複合人工溼地和漁農綜合種養系統等對養殖尾水進行生態淨化處理。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模式。在室內建設養殖設施,通過對養殖水進行物理過濾、生物淨化、殺菌消毒、脫氣增氧等一系列處理,使全部或部分養殖水得以循環利用。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模式。通過漁藝、農藝融合,對稻田進行適度整理,在確保水稻穩產的前提下,適度開展水產養殖,做到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目前,我省已有稻蝦、稻蟹、稻魚、稻鰍、稻鱉等多種成熟的種養技術模式。

    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技術模式。將網箱養殖系統安放在離岸相對較遠的水域,開展集約化養殖。目前市場推廣的新型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具有較強的抗風、抗浪、抗水流的能力。

    大水面生態增殖技術模式。根據湖泊水庫等淡水水體生態容納量,以「人放天養」為主要方式,目前我省有水質保護型、資源養護型、生態修復型以及生態環保型網箱養殖等多種技術模式。

    鹽鹼水綠色養殖技術模式。在鹽鹼地集中區域挖池塘蓄水,在池塘養殖水生動植物。同時,築臺田改鹽鹼,輔助修建排、灌、引工程,在臺田種植耐鹽鹼經濟農作物,有效解決次生鹽鹼化問題。

    多營養層級綜合養殖技術模式。在同一養殖區域內合理搭配不同營養層級、養殖生態位互補的動植物,實現水質調控、營養物質循環利用、生態防病及質量安全控制,在提高養殖效益的同時減少養殖廢物排放。包括以主養雜食性魚類、混養肉食性及濾食性魚類的淡水池塘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模式。在養殖池塘水面進行蔬菜無土栽培,利用魚類與植物的營養生理、環境、理化等生態共生原理,使魚類與蔬菜共生互補,達到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資源可循環利用的目標。

    貨櫃式循環水養殖技術模式。陸基貨櫃與池塘相結合,貨櫃為養殖載體,池塘為水質淨化區,實現養殖尾水生態循環利用。

    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

    我省要從以下5項典型技術模式或其他尾水治理技術模式中選擇建立推廣基地3個以上。

    ①池塘底排汙尾水處理技術模式。通過對傳統養殖池塘進行升級改造,實現殘餌糞汙收集及尾水達標排放。在養殖池塘底部修建排汙設施,將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含殘餌、糞便等有機顆粒廢棄物的尾水排出池塘,經處理後進行資源化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

    ②集中連片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模式。對養殖尾水進行多級處理後再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尾水設施總面積佔養殖總面積較大的應建立「四池三壩」,處理工藝流程主要包括:「生態溝渠—沉澱池—過濾壩—曝氣池—過濾壩—生物淨化池—過濾壩—潔水池」;養殖投入較少的品種,可採用「四池兩壩」的治理模式。

    ③人工溼地尾水處理技術模式。通過在人工溼地上建立人工水生態系統,利用內基質、植物、微生物等協同作用,經過物理、化學、生物三重處理,達到去除或消減尾水中汙染物的目的。人工溼地分為表面流人工溼地、潛流溼地以及溝渠型人工溼地,可單獨或組合應用,構建人工溼地—水產養殖複合系統。多級人工溼地尾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可實現養殖尾水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

    ④「流水槽+」尾水處理模式。該模式是在池塘、稻田(非基本農田)田埂或環溝中集中或分散建設標準化養魚流水槽,與池塘或稻田形成一個閉合的良性生態循環系統,實現一水兩用、生態循環。

    ⑤工廠化循環水處理技術模式。通過對養殖尾水進行物理過濾、生物淨化、殺菌消毒、脫氣增氧等一系列處理後,把養殖尾水中的有害固體物、懸浮物、可溶性物質和氣體從水體中排出或轉化為無害物質,並補充溶氧,使全部或部分養殖尾水得以循環利用的處理技術。

    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

    我省建立水產養殖用藥減量模式推廣點10個以上。2020年通過實施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推廣點獸藥使用量同比平均減少5%以上,抗生素類獸藥使用量同比平均減少10%以上,形成一批標準化技術成果和用藥減量化技術模式,養殖者規範用藥水平明顯提高,水產養殖動物獸藥殘留問題得到初步緩解,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

    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

    建立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試驗推廣點50個以上。相關技術試驗示範取得新進展,力爭大黃魚、花鱸、石斑魚和鮃鰈類等海水養殖魚類推廣點配合飼料替代冰鮮幼雜魚率不低於60%,大口黑鱸推廣點配合飼料替代率不低於80%,烏鱧推廣點配合飼料替代率不低於50%,梭子蟹、青蟹推廣點配合飼料替代率不低於30%,中華絨螯蟹推廣點配合飼料替代率不低於60%,總結提煉大黃魚等養殖品種的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技術模式9種以上。該行動2020年主要在遼寧、江蘇等12個省(區)進行。

    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

    我省要建立水產新品種試驗推廣基地12個以上,建立試驗推廣基地4個以上。2020年重點開展水產新品種試驗推廣、生產性能測試試點和南美白對蝦等重要養殖品種聯合育種,建立水產新品種試驗推廣基地100個以上,研究制定一批水產新品種良種良法配套技術規範和品種測試操作規程並彙編成冊。示範推廣優質、高效、多抗、安全的水產新品種20種以上,進行水產新品種示範推廣效果調查評估,輻射帶動有條件的養殖企業廣泛參與,提升水產養殖良種化水平。

    連結

    水產養殖「五大行動」的河南要求

    漁業主管部門要不斷協調加大對「五大行動」等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工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水產技術推廣機構要按照「五大行動」方案要求,強化責任落實,充分發揮技術和體系優勢,加強與相關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等的協同配合,聯合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抓好行動實施和各項工作落實,加強工作調度和督促,確保各項行動落地生效;要做好技術服務推廣和模式提煉示範,研究制定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範,深入開展技術培訓、交流研討、現場觀摩等活動,擴大輻射帶動範圍;要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增強水產養殖從業者的健康養殖意識和消費者認可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水產養殖「五大行動」的河南進度

    3~4月,動員部署。制定本轄區工作實施方案,制定重點任務清單,細化落實舉措,明確責任部門和分工。

    4~10月,基地遴選和技術模式示範推廣。省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牽頭,開展推廣基地遴選、集成熟化技術模式,對推廣基地技術模式進行改進完善。通過科技諮詢、技術培訓、交流研討、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技術模式示範推廣。

    11~12月,總結階段。進行工作總結,內容包括總體情況、取得成效、典型案例、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建議等。(李同國)

相關焦點

  • 我市首期2020年水產綠色養殖「五大行動」培訓班在廣寧舉辦
    我市水產綠色養殖「五大行動」培訓系列活動的首期班在廣寧華僑大酒店成功舉辦。廣寧縣各鎮(街道)畜牧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業務骨幹及部分水產養殖戶等60餘人參加了培訓。今年以來,為加快我市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根據肇慶市2020 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實施方案相關工作要求,肇慶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聯合各縣(市、區)將於9月至10月份組織師資力量舉辦6期以水產生態健康養殖、規範用藥、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等為主要內容的水產技術培訓班。
  •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崔利鋒在福建開展「五大行動」專項調研
    為落實《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實施2020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推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有序實施,及時了解我省「五大行動」工作開展情況,12月8日-10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崔利鋒一行在福州、寧德等地開展「五大行動」專項調研,省海洋與漁業局二級巡視員羅志濤參加調研活動
  • 山東推廣綠色生態健康水產養殖模式 構建立體生態循環養殖區
    山東推廣綠色生態健康水產養殖模式 構建立體生態循環養殖區 2020-09-02 16:47:00來源:央廣網
  • 2022年,威海建成全國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示範樣板
    記者從山東省威海市海洋發展局獲悉,威海市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2年,創建2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縣,新增10處省級以上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建成全國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示範樣板。
  • 水產養殖走上生態綠色之路
    新聞點:養殖尾水治理新聞事:我市全域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今年,全市各鎮街道申報創建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11家。林埭鎮徐家埭村的瀚庭家庭農場就是其中之一。瀚庭家庭農場的養殖尾水改造是我市水產養殖尾水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以精度、速度、高度和力度「四度」全域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助力「五水共治」工作向縱深推進。「我們在前期制定了《平湖市水產養殖尾水處理技術指導意見》,明確尾水處理工藝流程、主要設施、面積佔比、日常管理等技術指標。
  • 「魚菜共生」築就綠色養殖環境 佛山市新榮水產有限公司探索健康...
    「魚菜共生」築就綠色養殖環境 佛山市新榮水產有限公司探索健康養殖新模式2018-10-30 10:23:00&nbsp&nbsp&nbsp&nbsp「健康養殖,從良種開始」,來到佛山市新榮水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榮水產」)門前,任何人都會被這一排高高掛起的字眼吸引住。自2002年建場投產,新榮水產以這句話為信念,穩步發展,不斷優化養殖品種,增強魚苗抗病能力,探索生態健康養殖小區新模式,進一步實現健康養殖的目的。
  • 河南:三門峽市水產站深入漁場開展規範用藥宣傳活動
    「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生態、健康、綠色、高效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在當前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開展水產養殖規範用藥科普鄉村行活動對於推進水產養殖業規範運行、有序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提升水產品穩產保供能力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探索水產養殖綠色健康發展之路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與象山、奉化、慈谿等地不同的是,餘姚水產養殖「主力軍」是魚蝦鱉等淡水產品,淡水養殖塘面積佔了寧波一半左右,一方方魚塘、蝦池成為眾多農戶的致富「聚寶盆」。    近年來,餘姚把創建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列入鄉村振興工作重要任務之一,以漁業科技創新為引領,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推進傳統漁業向生態、綠色、質量漁業轉變,走出了一條具有餘姚特色的淡水養殖綠色健康發展之路。
  • 成武縣水產服務中心舉辦2020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培訓班
    為培育壯大新型漁民隊伍,進一步提升全縣水產養殖專業化水平,全面提高漁民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著力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漁民隊伍,促進漁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示範推廣。
  • 水產養殖業鎖定「綠色」目標
    對於水產養殖業來說,今年堪稱政策利好最大、轉型動能最強的一年。今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十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產養殖業發展歷程中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政策利好。如今全國水產養殖布局形成了「穩定池塘、拓展遠海、控制汙染、修復環境」的新格局。
  • 浙江金華市助推水產養殖業綠色健康發展
    浙江金華市助推水產養殖業綠色健康發展2020-04-14 10: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金華日報眼下,在農業農村部門指導下,我市水產養殖戶正開展水產育苗、養殖生產及消毒用藥等工作,通過保障生態安全、助力漁民增收、促進漁業轉型,穩定水產養殖,保證今年水產品供給,助推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  守住「生態安全」底線  隨著氣溫、水溫逐漸回升,水產養殖投放苗種迎來有利時機。三月底,永康市芝英鎮芝英六村的稻漁綜合種養基地裡,負責人蔣雄祿分批投放4200斤小龍蝦蝦苗。
  • 陳政率隊到北坡、樂民鎮開展巡河及檢查督導近岸海域水產養殖汙染...
    水產養殖網  出處:遂溪縣人民政府        瀏覽量: 886 次 我要評論 9月22日上午,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政率隊到北坡、樂民鎮,對南渡河北坡鎮段開展巡河及檢查督導近岸海域水產養殖汙染整治工作
  • 生態浮漂,浮出水產綠色養殖新模式
    浮漂是海上養殖至關重要的生產物資。多年來,沿海漁民經歷了從使用易碎、且不好捆綁的玻璃浮漂到塑料浮漂的轉變。如今,一種環保生態養殖浮漂正在榮成海域廣泛推廣使用。傳統浮漂環保浮漂從過去低端,由化工原料製成的塑料浮漂到如今健康、環保、生態、綠色的浮漂,榮成的海洋上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海洋生態環境也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
  • 西平縣農業農村局舉辦水產綠色養殖發展及鱸魚養殖技術培訓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馮佔華 通訊員 徐偉民)為進一步落實推進河南省水產綠色高效養殖發展及技術模式的推廣應用,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型養殖設施設備的示範推廣應用,促進西平縣漁業健康養殖及綠色發展,助力打造鄉村振興,12月17日,西平縣農業農村局在華港酒店舉辦了一期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及鱸魚養殖技術培訓班
  • 廣東惠州吳波畜牧水產有限公司「網際網路+」水產養殖 打造綠色漁業
    廣東惠州吳波畜牧水產有限公司「網際網路+」水產養殖 打造綠色漁業2018-10-24 15:19:00  水產養殖網近年來,惠州市以創建漁業品牌為動力,發展了一批極具代表性的漁業企業,如吳波畜牧水產有限公司打造了池塘內循環的現代化養殖模式,結合"不三不四"養殖理念推出的超級衝浪魚滿足了市場的高端需求;三華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堅持綠色生態健康養殖道路,成為廣東省首家獲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的中華鱉品牌;海燕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擁有實用新型專利8項,海水工廠化健康養殖技術走在行業前列
  • 農業部副部長: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上強調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7月5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集成現場會在銀川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強調,水產養殖業要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把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作為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于康震指出,實現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念好「地、水、飼、種、潔、防、安、工」八字訣。
  • 廣東陽江:強化漁業基礎設施建設 領航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已成為共識。「池塘老化、水產養殖效益低等問題突出,轉型勢在必行。」廣東陽江市農業農村局漁業發展科科長陳國強表示,要解決傳統養殖模式的不足,發展綠色、科技型的現代化漁業是關鍵。
  • 水產「大動脈」問題頻出 RAS循環水養殖系統亟待推廣
    無獨有偶,嶽陽縣因為「天然水域水產養殖投餌投肥」問題,開展了「洞庭清波」專項整治行動,通過禁止投餌投肥、退養、拆除網箱等綜合治理措施,嶽陽縣天然水域水產養殖汙染在兩年後才開始慢慢改善。   「水」是水產養殖產業發展的「大動脈」,是確保水產養殖產業有序發展的重要基礎:   一方面,水質可能會對水產生物的健康生長帶來較大的影響。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對水質的要求較高。
  • ...實現漁業高質量發展 宣傳貫徹《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
    按照「生態優先、質量興漁、創新驅動、依法治漁」的發展原則,分2022年、2035年兩個階段,分別制定了我省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目標任務。近期目標為:健康養殖示範縣達3個以上,健康養殖示範面積達70%以上,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三品一標」認證數量逐年遞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遠期目標為:產品優質、環境優美、裝備一流、技術先進的養殖生產現代化基本實現。
  • 不斷推進省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創建 永康漁業轉型升級加快綠色發展
    截至目前,永康市已創建了8家國家級、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稻漁綜合種養總面積達到8100畝,規模養殖場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實現100%覆蓋。永康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相關做法多次被上級媒體報導,得到社會各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