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玩家看《流浪地球》時,會看到哪些引起共鳴的元素?

2020-12-19 手遊矩陣

春節期間,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成為了最大贏家,並在網絡上掀起了大量話題,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流量地球」。作為一部商業類型片,《流浪地球》的成功不僅為今後國產科幻文娛作品起到帶頭作用,也讓年輕一代的視聽語言進一步在主流文化領域獲得更多話語權。

同樣在《流浪地球》中,我們也看到了更多年輕一代的娛樂文化符號。不管是達叔扮演的「90後老人」玩著短視頻和VR這種「上個時代的產物」,還是青年技術官僚李一一隨手不離的20面骰子,都讓觀看電影的同好們會心一笑。

珍藏了幾十年的妹子都在裡面了……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流浪地球》中,那些引起玩家共鳴和感慨的元素吧。

|春節檔影遊聯動合作

首先來說一下這個在電影之外,卻與遊戲關聯最緊密的環節。眾所周知,熱門電影和遊戲聯動合作已經是近年來很常見的操作了,從去年的《刺激戰場》聯動《紅海行動》到《堡壘之夜》聯動《復仇者聯盟3》,我們能看到無論國內外還是不同遊戲平臺,熱門遊戲與熱門電影跨界合作成為了一種商業營銷慣例。

但值得注意的是,影遊聯動其實並不是多年來一成不變的。十多年前流行的影遊聯動模式,像《黑客帝國2》、《指環王3》、《終結者3》、《鋼鐵俠》等,都是在電影上映前後推出同題材遊戲。這些遊戲的內容往往和電影劇情關聯度極高,要麼是照著劇本讓玩家在遊戲裡再體驗一遍,要麼是在劇情設定上對IP進行補完豐富。

當年大部分影遊聯動都是以電影IP改編遊戲為主,趕工渣作居多,手遊大廠Gameloft更是其中的代表

不過如今熱門電影和熱門遊戲的強強聯合,往往在IP題材上沒啥太大的關聯,像今年春節檔的四大熱門電影分別聯動合作的是:

《流浪地球》-貪玩遊戲,《魂鬥羅》手遊,《非人學園》等

《瘋狂的外星人》-《第五人格》

《飛馳人生》-《球球大作戰》

《新喜劇之王》-網易《大話西遊》系列

以上聯動合作的遊戲或有遺漏,另外《飛馳人生》中關於《守望先鋒》的彩蛋來自導演本人的情懷,非商業化合作。但從整體來看,我們能發現這些合作都有一個較為普遍特點,那就是「遊戲中植入電影元素,電影裡鮮見遊戲廣告」。

聽聞劉慈欣為貪玩遊戲的合作站臺後,網友惡搞了一張形象代言圖

之所以這種合作模式越發盛行,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遊戲產業的發展。現在熱門遊戲產品的收入和IP商業價值,不亞於電影大作,並且運營周期更比大部分電影長久得多,所以做深度IP捆綁已不符合遊戲廠商的需求。另一方面,電影作為主流文化作品,面向大眾的影響力和話題性依然高過遊戲。所以將電影元素植入到已成熟運營的遊戲中,在話題熱度期間,為遊戲帶來更多流量推廣。同時通過遊戲活動贈送玩家電影票,增加電影的宣傳曝光度和遊戲內的玩家活躍度,這種更為靈活的模式成為了今年春節檔的首選。

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在上映之前並沒有被看好成為春節檔票房冠軍,故而聯動合作的對象也相較更多。至於電影中出現的FC版《魂鬥羅》片段,應該不算是廣告植入,這點我們留到後再說。

|流浪地球時代也有倫敦幫?

《冰汽時代(Frostpunk)》雖然算不上是2018年最暢銷的遊戲之一,但絕對是玩家觀眾最多的遊戲之一。這款遊戲借遊戲主播和視頻作者的助力,吸引了大量中國玩家,在去年引起了大量的話題,並與另外幾款熱門遊戲一同孕育了「雲玩家」這個流行詞。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世界,有著與《冰汽時代》一樣嚴寒氣候,更有著一樣的「刁民」。

玩過或者看過《冰汽時代》的玩家都知道,遊戲裡的民眾總是動不動就不滿,一個名為倫敦幫的組織更是集搞事作死之大成。實際上在《流浪地球》中,同樣也出現了類似的身影,影片結尾處就有一群抗議示威的群眾打著「還我陽光」口號搞事。而通過《流浪地球》刪減片段和設定資料了解,地面上也存在著襲擊工作人員的難民,再加上劉慈欣原著對叛軍的設定——我們可以清晰地腦補出電影中那群沒有露面的反對派。

人類永遠會自動劃分成不同的群體,有人支持流浪地球,肯定就有人反對。

民眾的不滿,是《冰汽時代》這款遊戲最讓玩家鬧心的數值

《冰汽時代》第三章「難民」直接揭露了有錢人才有資格逃難的真相,而寒冬將至的消息也沒有及時告知民眾,電影《流浪地球》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地下城的居住權。只不過在遊戲中,需要面臨生存和道德抉擇的是玩家(當然背鍋的也是玩家),而在電影中,觀眾看到的則是團結一致的「飽和式救援」。

|未來的人為什麼會玩《魂鬥羅》?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身邊出現過兩個有趣的吐槽。

第一個就是男主角去找黑市頭子的時候,黑市頭子正在玩的《魂鬥羅》,這個場景讓一位年輕觀眾很不滿:「明明都是未來了,還玩這種老遊戲,一點不科學!難道憑未來的科技還做不出一些簡單的新遊戲設備嗎?」

第二個吐槽則是,達叔演的角色去賄賂看守警員,拿出了一臺珍藏幾十年的VR眼鏡。當時我身後有位年長的大媽問帶她來看電影的兒子:「這是啥子意思?」兒子的回答聲音很小聽不到,隨後大媽又問道:「你為啥子這麼清楚!?」

電影中出現的這兩臺電子產品,分別是小霸王遊戲機(仿任天堂紅白機版)和HTC VIVE,可以說是象徵了兩個不同時代的產物。以小霸王為代表的一系列FC遊戲機,覆蓋了中國不止一代人的回憶,其中受到影響最深的80後、90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消費人群。而以HTC為代表的VR眼鏡,則是前兩年國內外炒得最火的遊戲乃至新興科技產業的未來方向。

對於「在未來還玩老遊戲」的吐槽,這一點其實可以有很多種解釋,不過從國外科幻電影乃至其它類型電影來看,玩老遊戲已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梗。

不信你看《頭號玩家》裡全世界人民都玩上沉浸式VR了,最終的高潮戲份還是給了雅達利2600主機上的《魔法歷險(Adventure)》,因為這是全世界第一款被發現埋了彩蛋的遊戲(注意不是第一個有彩蛋,而是第一個被發現)。另外《復仇者聯盟3》裡面樹人格魯特玩的是一款叫《守衛者(Defender)》的老遊戲,而且人家還是宇宙航行級別的科技了,還不是一樣沉迷不可自拔。

所以在科幻作品裡埋點老遊戲梗是一種很常見的復古情懷手法,《流浪地球》的背景設定在中國,而中國最大眾且最懷舊的莫過於小霸王遊戲機,至於《魂鬥羅》「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的秘籍,更在國內玩家圈裡形成了文化暗號。

從遊戲畫面的上方可以看到,電影裡的角色也調了「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

當然了,假如未來的人不喜歡玩小霸王,還可以玩那些VR裡珍藏的遊戲。

《VR女友》,當年來最受媒體關注的VR遊戲,沒有之一

|D20骰子

《流浪地球》中青年技術官僚李一一的形象非常討女觀眾喜歡,這種集聰明、理性、話癆、逗比為一體的人設打破了科技宅的固有形象,又散發出強烈的魅力。而他隨手不離的一對D20骰子,也成為繼貨運卡車之外最受關注的周邊。

資深TRPG玩家都知道,D20骰子是龍與地下城系列最為重要的一套基礎規則,也被稱為「世界運作的規律」。簡單來說,一顆有20面的骰子決定了遊戲絕大多數的「成功率檢定」,甚至離開了桌遊,像《無冬之夜》系列等著名奇幻RPG也使用了D20骰子系統。而近年受到克蘇魯文化大火的影響,桌遊界也流行起COC(克蘇魯的呼喚)跑團,D20骰子也開始被更多的中國桌遊玩家所認知。

實際上,一個熟悉D20系統的玩家,可以把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往這上面套。比如《流浪地球》中開卡車這種操作,可以假定操作難度是20,普通人幾乎不可能開動。男主角劉啟有相應的駕駛技術10,所以多投幾次骰子後,當骰面數字+10的結果大於20後就能開動。

至於達叔這個老司機的駕駛技術有20,那麼隨便投都能輕鬆啟動卡車。

|與廣大中國玩家交集最多的編劇

《流浪地球》的製片人兼編劇龔格爾,在電影裡還扮演了看守所警員這個小角色,但這並不是他才華的極限。在玩家群體中,龔格爾同樣有很高的「知名度」——雖然都沒有露臉。

對於《魔獸世界》玩家,他是MC的大BOSS炎魔拉格納羅斯(配音);對於《穿越火線》玩家,他是這款遊戲主題曲的演唱者。除了這兩款國民級遊戲之外,他還操刀過《萬王之王2》的遊戲背景和CG配樂,PS2《實況足球》中文主題歌的翻唱……

《魔獸世界》首個超大型40人團隊副本的最終BOSS,拉格納羅斯

CF10周年慶典,龔格爾在現場為玩家們再度演唱主題曲

可以說龔格爾與廣大中國玩家有著最多的交集,而他在表演、配音、編劇、紙片、演唱、音樂創作等各個領域的全才,更是讓認識他的玩家欽佩不已。或許正是因為他的涉獵廣泛,才會讓《流浪地球》具有這些不經意間就能觸動玩家的遊戲元素。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流浪地球》引發的「互黑潮」
    所以,《流浪地球》引發的爭議,其實還反映了另外一種緊張與焦慮——「症狀記錄:一、看到辦公室裡地球模型時,80%會劇烈嘔吐;二、聽到中國科幻四個字時,90%會用頭撞牆;三、聽到吳京、劉慈欣、三體等名詞時,95%會失禁……」在豆瓣網上,一位頗有知名度的書評人這樣寫道。自《流浪地球》熱播之後,類似的激烈表達漸成常態。
  • 《流浪地球》將在Netflix上播映,譯成28種語言,超190個國家播放
    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的報導,近日Netflix宣布獲得《流浪地球》除中國內地外的全球流媒體播放權,Netflix是一家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主要提供Netflix超大數量的DVD並免費遞送,已經連續5年被評為顧客最滿意的網站,《流浪地球》在Netflix上播放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人看到屬於中國的科幻片。
  • 同樣是看電影,科研狗眼中的《流浪地球》竟然是這個樣子?
    大劉的《流浪地球》還是我初中的時候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看的(暴露年齡了,溜……)。雖然時間久遠,但是大劉的文字對我的影響不可謂不深刻,因此我對《流浪地球》電影還是滿懷期待的。然而由於某個科研圈眾所周知的原因(3月提交基金申請),等我終於去電影院打卡的時候,《流浪地球》已經上映將近一個月了。好在這並不影響我觀影時的激動心情。
  • 為什麼鐵元素會引起超新星爆發?地球上那麼多鐵會不會很危險?
    在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的末期,當低原子序數的元素燃燒完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那麼地球上有那麼多的鐵,地球會不會很危險?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地球上的鐵是不會引起超新星爆發的,至於為什麼?我們得先從恆星演化說起。
  • 《流浪地球》,是我看到的最暖心式中國父子
    每日忙著奔波,以至於各種熱播的電影,電視劇都不敢追,趁著端午節小長假,終於趁著孩子睡覺看了期盼半年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並沒展現鋼鐵俠一般那麼尖端的黑科技,但是整體構思將地球帶入宇宙空間去流浪,聽聽都覺得很偉大也很浪漫。地球的生存環境日益變差,為了生存,各國的天才科學家發起了流浪地球的設想,各國的太空人在空間站服役,推動地球想著設想的區域前進,其中並沒有多少打鬥的畫面,一直到地球距離木星越來越近出現危機才進入高潮。
  • 《流浪地球》比《戰狼》更適合開發衍生?全國3000多個影視城為何...
    從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到5月6日下映,電影《流浪地球》內地總票房達46.55億元,這一現象級電影讓人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也讓業內人士注意到票房背後更大的衍生空間。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新文旅·新消費——電影產業賦能新藍海」21日舉行,這是電影節首次聚焦文旅和衍生品產業。
  • 《流浪地球》只拍了小說的一半內容,而原著卻不是你看的那樣!
    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源自有個好原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劉的科幻小說就非常有影響,然而《流浪地球》電影對原小說的還原度不到三成,以大劉的寫作風格小說中肯定會有充滿爭議而黑暗的一面,當然兩個小時是不可能把劇情完全展現出來的,那麼我們來看看電影與原著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 地球正在逐漸遠離太陽?如果沒了太陽,地球會成流浪星球嗎?
    地球正在逐漸遠離太陽?如果沒了太陽,地球會成流浪星球嗎?地球在宇宙中可是非常渺小的,它圍著太陽公轉,不過很多專家分析稱,如今地球正在逐漸的遠離太陽,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沒有了太陽,地球真的會成為流浪星球嗎?我們又能夠存活多久呢?
  • 《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長光衛星搭載《流浪地球》發射成功不僅是國產電影首次上太空,同時還代表著電影《流浪地球》突破了地與空的界限,電影《流浪地球》將會和中國航天人一起,在新的領域不斷探索勇敢前進。   《流浪地球》片名上太空 吳京角色引航天員共鳴   《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影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領銜主演,講述太陽膨脹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生存,決定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一事。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崛起
    《流浪地球》,講的就是以為是主演結果是龍套的吳京,在中國農曆新年這一天,率領著地球人開著地球拋棄太陽,然後教唆兒子在木星上點了個超級大炮仗的勵志親子故事!之前看國產的科幻電影,諸如《未來警察》《機器俠》之類,都是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取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噱頭來賺觀眾的眼球,結果那些粗製濫造的特效水平和無聊的劇情,將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信心一次次擊得粉碎。
  • 值得一看,生不逢時,《流浪地球》重映卻只剩鋪墊第二部的作用
    在票房沒能獲得收穫後,這一次《流浪地球2020》重映增加內容的最大意義,大概就是《流浪地球2》鋪路。《流浪地球2020》大出血刪減內容重做特效2019年9月,《流浪地球》藍光碟終於開始了預售。根據介紹,在《流浪地球》藍光「大禮包」裡,包含240頁劇本,120頁畫冊含劇照、幕後、分鏡、概念圖;導演+製片評論音軌,BD-50正片碟+BD-25花絮碟。而《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則親自全面監督設計及選紙印刷,同時還擁有杜比全景聲+獨家花絮。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看到過有關《流浪地球》的刪減總結。
  • 流浪地球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電影流浪地球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了,製作精良,畫面感很強,完全讓人融入到地球末日那種絕望卻又被人們對地球和家鄉的熱愛帶來的希望中,對於被稱為是中國近代科幻片的代表作當之無愧,當然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看完後小編對劉慈欣的崇拜更加提升了,而很多人想知道小說的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流浪地球—求生之路》:宏大的科幻類桌遊,純正的本土科幻佳作
    在電影《流浪地球》的出現以前,中國的科幻作品一直處於緩慢發展階段,我們既沒有優秀的題材內容,也沒有好的主題表現形式。而《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才讓這片貧瘠的科幻土地開出一朵絢麗的花朵,才讓「科幻」這個元素真正地走進了每位國人的視線。
  • 《流浪地球》:理性之光、理性之美與理性之歌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看完電影《流浪地球》非常激動,真心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大賣特賣。儘管影片本身有著諸多瑕疵,但整個觀影過程中大家都對影片營造的那樣一種末日拯救的氣氛肅然起敬。一部電影能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
  • 多部電影春節上映票房火爆 《流浪地球》票房破14億
    一部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中國首部大成本製作的科幻電影。另一部是取材自劉慈欣小說《鄉村教師》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影片將喜劇與科幻兩種類型元素融於一體。此外,聚焦反腐題材的港片《廉政風雲》在這個春節期間也佔據一席之地。  電影《流浪地球》為何這麼火?
  • 《流浪地球》:東方價值觀「大片化」的曙光
    《流浪地球》口碑炸裂,上映6天票房近20億,且排片場次仍在爆炸增長,超越《紅海行動》恐已成定局,劍指中國票房的冠軍《戰狼2》。   新的議題帶來的是巨大的流量,有讚美的也有批評的,讚美不太容易得到關注,而挑錯更容易獲得流量。
  • 影評《流浪地球》|為什麼「原著粉」對電影充滿質疑?
    這句臺詞被諸多觀眾評定為《流浪地球》中的經典臺詞。從電影結局看,劉培強「不理性的舉動」最終解救了地球,一個太空人犧牲了自己,保護了數十億生活在母星地球上的人類安全,很多觀眾為此感動落淚。為什麼帶著地球跑路?2016年,導演郭帆去美國的「工業光魔」公司尋求合作,希望該公司為《流浪地球》製作特效。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太陽什麼時候會滅亡?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    大年初一,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登陸各大影院,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期收穫票房冠軍。電影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不遠未來的故事:太陽急劇老化,隨時都有可能進入到紅巨星的膨脹階段,地球也將因此被吞噬。
  • 《流浪地球》中國硬科幻高峰之作原來是這麼煉成的!
    第二場參與討論的嘉賓包括《流浪地球》視效總監,橙視覺CEO丁燕來、《流浪地球》第一副導演周易、《流浪地球》導演助理、UI負責人沈晶晶、《流浪地球》後期總監孫敏,以及《流浪地球》特效合作方MORE VFX CEO徐建。
  • 看完流浪地球了?哪些同類小說好看?這些小說網友發現熬夜看不停
    當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很難想像Z大居然也會寫這種硬科幻的小說。 要知道硬科幻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和知識量的,或者需要查閱大量資料,以及過硬的筆力去渲染氣氛等等,和小白套路的玄幻題材的要求一個在天一個在地!都是很明顯的。本書是宇宙流浪題材的科幻小說,其設定也是一目了然,文明等級分為一到九級,最後是神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