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電影流浪地球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

2020-12-19 海峽網

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了,製作精良,畫面感很強,完全讓人融入到地球末日那種絕望卻又被人們對地球和家鄉的熱愛帶來的希望中,對於被稱為是中國近代科幻片的代表作當之無愧,當然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看完後小編對劉慈欣的崇拜更加提升了,而很多人想知道小說的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很有中國軍人的味道,很多戰友在西藏那麼艱苦的環境沒說過苦、沒叫過累,只是會在掛完電話以後哽咽,他們在電話裡甚至不敢把自己經歷的苦難危險告訴家人,本已忠孝難兩全,又怎麼能讓自己最愛的人擔驚受怕,最怕的是任務結束,卻發現家沒了。

據悉,小說《流浪地球》大結局中,反叛軍將地球破壞殆盡,主張逃離太陽系的人遭到流放,活活凍死在寒冷的室外。太陽隕落,地球再也見不到陽光。那些逃過一劫的人重新鼓起勇氣,艱難和惡劣的環境對抗。最終,他們中的一部分成功逃出太陽系。應該說電影的結局根本沒有到這裡。

流浪地球劇情介紹

電影《流浪地球》以韓子昂、劉培強、劉啟三代人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一場驚心動魄的流浪之旅。大結局中,地球成功被拯救,但是大家沒有找到適合生存的家園,依然過著漂泊在宇宙的生活。

小說《流浪地球》篇幅不長,2000年,它發表於《科幻世界》雜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劉慈欣經常向《科幻世界》投稿,《流浪地球》只是他發表的眾多的小說中的一篇。但是《流浪地球》絕對稱得上劉慈欣的代表作。

2008年,湖北長江出版集團、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流浪地球》平裝版,《流浪地球》被更多的讀者喜愛。

電影版《流浪地球》一傳出開拍消息,書迷就表示期待。為了不辜負大家,劇組精心設計每一個細節,力求盡善盡美。初剪初期,《流浪地球》的視效鏡頭達到4000個,遠超出常規電影全片的鏡頭量,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視效鏡頭縮減到2200個,帶給大家絕佳的觀影感受。大家喜歡小說版《流浪地球》,還是電影版?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電影講述什麼故事?2019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簡介
    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從目前傳出的口碑來看,無論是在科幻類型的突破,還是故事、特效、場面,《流浪地球》幾乎獲得了觀眾幾乎一邊倒的讚賞。作為國內少有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什麼故事呢?接下來,就介紹說一說2019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簡介。
  • 劉慈欣成春節檔最大贏家,網友發現《流浪地球》原著小說藏彩蛋
    但在看過《流浪地球》的驚豔表現後,不少網友驕傲地回應大劉,「像《流浪地球》這樣水準的科幻電影,即便放在美國科幻電影史上,兩隻手也能數得過來。」除了網友的讚美,外媒們也絲毫不吝惜溢美之詞。比如,印度《News18》覺得《流浪地球》可以完全可媲美好萊塢,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好萊塢。澳大利亞電影網站Flicks認為這可能是2019年最好的科幻電影了!
  • 影評《流浪地球》|為什麼「原著粉」對電影充滿質疑?
    這句臺詞被諸多觀眾評定為《流浪地球》中的經典臺詞。從電影結局看,劉培強「不理性的舉動」最終解救了地球,一個太空人犧牲了自己,保護了數十億生活在母星地球上的人類安全,很多觀眾為此感動落淚。郭帆於是追問「工業光魔」,是什麼吸引了他們?對方回答說,「中國人思維很奇怪,跑路還帶著地球。」「帶著地球跑路」是《流浪地球》故事的核心。在故事中,太陽將要毀滅,人類建造了1萬個行星發動機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
  • 多部電影春節上映票房火爆 《流浪地球》票房破14億
    今年春節檔延續了往年喜劇加動畫的類型格局,《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三部電影主打喜劇片受眾,《小豬佩奇過大年》《熊出沒·原始時代》兩部動畫電影則主打兒童及家長受眾群。  今年春節檔的一大亮點就是科幻題材首次集中亮相,兩部改編自劉慈欣科幻小說的電影備受關注。一部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中國首部大成本製作的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離電影工業化還有多遠
    圖為《流浪地球》劇照。近年的幾部科幻影視作品集中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更多的科幻文學IP等待開發。國產科幻電影的發展,亟須破解工業化這道題。籌備製作《流浪地球》的4年裡,我和團隊不止一次感受到國產電影工業化與世界先進的差距。前期籌備的8個月裡,我們完成了上百萬字的劇本、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正式籌備期間,我們又做了1萬件道具,搭建10萬延展平方米的實景;前後7000多人參與製作,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職業……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標準化流程與協調分工尤為重要。
  • 《流浪地球》未來的設想,拯救我們的家園
    許多年後的地球,已經奄奄一息,地球災難泛濫,只能轉移至地下城為生。各國組成聯合部隊太空監測。其實故事很簡單,帶我們體會科幻世中界中人類的自救。有些科幻的新設想確實給了很好的啟發,地下城開發,航空服,頭盔,木星與地球的碰撞,地球上的引力基站等等。故事帶有中國集體英雄主義色彩,影片中後期的情節有些矛盾與誇張,為什麼有些人在最後幾天決定離開,而有些人有回來。對於第一部中國式的科幻電影,有大氣的擔當,但有些地方不太精緻,人物的構架有些單一,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 《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原標題:《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長光衛星搭載《流浪地球》發射成功不僅是國產電影首次上太空,同時還代表著電影《流浪地球》突破了地與空的界限,電影《流浪地球》將會和中國航天人一起,在新的領域不斷探索勇敢前進。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太陽什麼時候會滅亡?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    大年初一,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登陸各大影院,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期收穫票房冠軍。電影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不遠未來的故事:太陽急劇老化,隨時都有可能進入到紅巨星的膨脹階段,地球也將因此被吞噬。
  • 《流浪地球》只拍了小說的一半內容,而原著卻不是你看的那樣!
    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源自有個好原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劉的科幻小說就非常有影響,然而《流浪地球》電影對原小說的還原度不到三成,以大劉的寫作風格小說中肯定會有充滿爭議而黑暗的一面,當然兩個小時是不可能把劇情完全展現出來的,那麼我們來看看電影與原著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登頂春節檔 導演郭帆是山東濟寧人
    齊魯網濟南2月8日訊今年春節,國產科幻電影啟航。沒有人可以想到,「中國科幻崛起」,「中國科幻的裡程碑」,「中國科幻元年啟航」等等這些華麗的詞彙,竟不約而同地用在了同一部電影上,那就是由郭帆執導、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
  • 為什麼《流浪地球》由中國電影電視臺發起?專訪喇裴康
    就在娛樂之都(ID:yulezibenlun)專訪前一天,位於北站北街的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室召開了《流浪地球》研討會,參加研討會的知名學者和編劇們都非常興奮,喇Peikang也不例外復旦大學教授嚴鋒曾為《三體》系列寫過序,劉慈欣一個人就把中國科幻小說帶到了世界的水平。
  • 關於《流浪地球》的喧譁聲:讓人類保持理智真的很難
    明白了這一道理,我們再來評價《流浪地球》。對於一部電影的評價,一定要將它放在一個最基本的坐標系中。顯然,《流浪地球》的兩個最基本的坐標,一個是影史中的科幻電影,一個是中國的科幻電影。從影史角度看,雖然比不上科幻經典,但《流浪地球》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特效展現,至少是合格線以上,也因此《紐約時報》等外媒都給出好評;而如果放在中國科幻電影的坐標中,《流浪地球》就像很多人誇讚的,「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意義重大。
  • 傲慢與偏見:《流浪地球》引發的「互黑潮」
    《流浪地球》引發的這場「互黑潮」,說明了在接納多元性上,我們的社會仍有漫長的路要走,但與此同時,我們還應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去尋找「互黑潮」背後的、更深層的原因。我們只是在假裝看電影作為娛樂片,《流浪地球》顯然是合格的。
  • 《流浪地球》加長版加了個寂寞
    今年7月,傳出了《流浪地球》要出加長版的消息。一時間引來不少討論——加了多少?加了什麼?又撈一筆?謎底揭曉——加長版命名為《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比去年院線版多了約12分鐘。有人期待,有人嘲。
  • 當玩家看《流浪地球》時,會看到哪些引起共鳴的元素?
    春節期間,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成為了最大贏家,並在網絡上掀起了大量話題,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流量地球」。作為一部商業類型片,《流浪地球》的成功不僅為今後國產科幻文娛作品起到帶頭作用,也讓年輕一代的視聽語言進一步在主流文化領域獲得更多話語權。
  • 同樣是看電影,科研狗眼中的《流浪地球》竟然是這個樣子?
    大劉的《流浪地球》還是我初中的時候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看的(暴露年齡了,溜……)。雖然時間久遠,但是大劉的文字對我的影響不可謂不深刻,因此我對《流浪地球》電影還是滿懷期待的。然而由於某個科研圈眾所周知的原因(3月提交基金申請),等我終於去電影院打卡的時候,《流浪地球》已經上映將近一個月了。好在這並不影響我觀影時的激動心情。
  • 《流浪地球》一部中國電影宣言,但似乎無關乎科幻電影
    中國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領銜改編自己同名小說拍成的影片《流浪地球》在北美小範圍上映卻因為幾乎上座率百分之百而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度然而,要是沒有讀過劉慈欣的短篇原著,確實很可能就著影片本身質疑其科幻的成分,因為裡頭的假設實在過於幼稚,而科學家們的做法也確實值得懷疑。
  • 該不該給《流浪地球》打一星?
    《戰狼2》之後,《流浪地球》的觀影評價又一次呈現出了特別激烈的兩極分化。《流浪地球》舉行首映的時候,口碑好得出奇,所有去看片的業界大咖都發出了同樣讚嘆。文化學者戴錦華說:「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了。」導演徐崢則說,「裡程碑式的電影,絕對是世界級別的。」可是公映之後,《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卻從8.4一路跌到了7.9。
  •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導演是咱山東濟寧人
    春節假期,被電影刷屏了嗎?有沒有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面對太陽即將毀滅的境地,人類不得不實行「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主要演員有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以及年輕一代的趙今麥和「戰狼」吳京,可以說陣容涵蓋老中青少各個年齡層了。
  • 流浪地球:一堵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向右無限遠,它是什麼?
    不過昨天,我也沒有做「仰望星空」這個動作,不僅僅因為上海的夜晚看不到星星,更是因為,雖然《流浪地球》是真正的成熟的、良心的國產科幻大片,也不負劉慈欣的原作,但它並不是電影《2001:太空漫遊》。  所以最好的致敬方式是——談一談《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