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上海一家咖啡店火了
頻頻刷爆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和統一工裝、職業微笑的標配不同
這家名為「HINICHIJOU」的咖啡店
「躲」在永康路68號的灰牆後面
只在牆上留出一個橢圓形洞口
服務顧客的只有一隻「熊爪」
試運營一個月來
這裡常常大排長龍
雙休日平均出杯五六百
很多人特意來打卡
還有小畫手為其專門作畫
可見熊爪咖啡店的受歡迎度
顧客自助掃碼下單
任意款咖啡都是20元
雖然看不見店員,也沒有座位
但這隻熊爪可以比心,可以比Yeah
可以拍頭,可以擊掌
還可能送你一朵玫瑰花
走到這面無聲的水泥牆背面
創意與公益正碰撞出火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原來服務這家咖啡店的員工中
有三位聾啞咖啡師
為顧客做出一杯杯美味咖啡的
主要是大神——盈盈(化名)
去年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大賽上
她曾榮獲咖啡衝調項目冠軍
咖啡店火了,盈盈也火了
很多媒體和小夥伴向她提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盈盈之你問我答
●
喜歡咖啡工作原因
因為拉花美觀,很吸引我,所以就開始學做咖啡。
想對客人說什麼
希望殘疾人、聾啞人咖啡師製作出來的咖啡,能跟健全咖啡師做出來的一樣好。
你是如何學會製作咖啡的
通過市殘聯的培訓結構,那裡有咖啡項目,學習技巧設備專業。
這家咖啡店的創意,來源於4個不同職業的小夥伴,聯合合伙人之一的王海青告訴記者,四個人都喜歡喝咖啡,所以想要合夥開一家咖啡店,平時他們又都很熱衷公益,所以建店之初就同步聯繫了上海市殘聯,詢問咖啡店是否有適合的崗位能提供給殘障人士就業。
殘聯的培訓學校有一些聾啞人咖啡師的人選,並推薦了7、8位來應聘,我們最先錄用了盈盈,後來又錄用了兩位。我們發現,他們更傾向於在自己的環境做擅長的事情,我們也不希望他們被顧客過多地打擾、詢問,所以最初就採用了小程序下單、無交互式的經營方式。直到有很多人質疑我們為什麼非要用相對比較麻煩的無交互式下單方式,我們才不得不說出,我們店內的幾位咖啡師是聾啞人士。
今天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這家咖啡也宣布正式開業,王海青說,希望借這個日子傳遞暖意,今後,這家咖啡店向殘疾人一律免單。
當天,有老顧客二次光顧,也有咖啡達人專門來打卡,還有高校新聞系的學生來找素材,甚至有聾啞人士慕名前來,執意付費捧場,不要免單優惠。很多顧客知道了這家店背後的故事,手中的咖啡又多了一層暖意。
市民汪先生:
我其實不太喝咖啡,上一次是特地陪我女朋友來,雙休日,排了30分鐘左右的隊。那次純粹是因為在抖音上看到覺得很有趣,就來打卡了,現在知道這樣一家店能夠為殘疾人提供工作平臺,真的是很有愛的行動,感覺很溫暖、很甜,我還想再買一杯。
市民榮女士:
我一直跑各種咖啡店,我的兩個同學讓我一定要來這家打卡,這家店有點公益性質,像我這個年齡的人,一聽這個就非常想來捧場。剛才我也特別感動,有一位殘疾阿姨,店裡負責人知道了就出來說免費送阿姨一杯咖啡。我覺得年輕人不光要來拍照打卡,其實這種正能量應該帶動年輕人更有愛心。
雖然是因為助殘的暖心背景和治癒系的服務設計一夜爆紅,但王海青說,店內所有人還是希望,真正能夠打動顧客的是咖啡的品質,產品質量才是這家店能夠走得長遠持久的根本。
我們最初就是想用好的產品來打動市場,我們對產品是非常有信心的。20元的定價本身也是希望大家用高性價比的方式喝到高品質的咖啡。尤其果咖品類,是我們研發很久的成果。我們希望大家嘗試完產品之後會非常喜歡,而不是為了公益心,刻意來買一杯。
我們這幾位聾啞咖啡師的職業素養非常高,我們也在工作區設置了訊飛翻譯器、寫字板等設備,通過流程上的精進,幫助他們更迅速地和大家去交流,所以目前沒有看到很大障礙,提升標準和流程化的設計也是我們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強的。
我們希望以後還能開分店,為更多殘障人士提供舞臺,包括像面部燒傷的殘疾人士,如果有這方面的技能,其實都可以到我們的咖啡店就業。
上海市殘聯教育就業處副處長陳棟淵告訴記者,上海有很多自強不息的殘障人士,上海也非常注重對殘疾人就業指導、職業培訓,每年開展培訓13000餘人次。這些殘疾人的就業主要分為集中就業和分散按比例就業,其中既有機關事業單位的專項招錄,也有市場化就業。上海還有兩個重要的託底基地——陽光基地和涉農經濟組織。
對於這家「熊爪」咖啡店的爆紅,陳棟淵覺得有三大要素相輔相成:
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殘疾人自身煥發出了這種自立自強的精神,包括他們的創意。
第二點就是,上海是一個有溫度的城市,上海市民對於殘疾人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支持。
第三點就是政府部門,包括殘聯、人社、民政、財政等,還有一些社會組織,共同形成了對殘疾人促進就業的合力。
今年我們也在形式上創新,開設了一些線上培訓的項目,下一步我們也會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培訓,幫助我們殘疾人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