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讓牛奶行業快速發展,但與之相關的奶酪相對牛奶的發展卻顯得有些滯後,如何使奶酪行業迅速發展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5月28日,在2019奶酪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奶業協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表示,長期以來,由於飲食習慣、消費水平等原因,奶酪對於多數國人來說相對陌生。與西方有著食用奶酪傳統的國家和區域相比,我國奶酪產業起步晚、規模小。
對於這一現狀,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除了整個產業加大創新的研發力度、豐富奶酪品種、改善品種質量、加快培育知名品牌外,還需要眾多奶業巨頭企業的全面參與,以及政府和媒體的支持。目前消費者的對奶酪的認知仍然不足,未來市場培育仍是行業發展的關鍵。
中國奶酪生產量低於進口量 消費量亟待提高
從奶酪的消費量來看,中國處於較低水平。李德發援引數據表示,2017年,我國全年奶酪消費量約為10萬噸,人均奶酪消費量0.1公斤;而在全球奶酪消費最高的歐盟,人均消費量達到18.7公斤。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和韓國奶酪人均消費量已經分別達到了2.4公斤和3.1公斤。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認為,儘管奶酪的價值很高,其蛋白質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率超過50%以上,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常生活的營養需要。但由於長期以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奶酪生產水平和消費總量有限。據統計,中國約有40多家奶酪企業,但奶酪產品的生產量低於進口量。
他說:「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條件的持續改善以及對飲食營養更高的需求,奶酪食品市場發展較快,大型乳品企業高度重視奶酪產品的發展。整個產業應加大創新的研發力度,豐富奶酪品種,改善品種質量,加快培育知名品牌。」
國際乳製品聯合會(IDF)公報(2018)表明,2017年全球奶酪產量2114.2萬噸,自2010年以來年增長2.2%,奶酪是全球所有主要市場中需求量唯一持續增長的乳製品,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奶酪消費增長的新動能。
李德發表示,由於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消費多元化趨勢愈加明顯、青少年和兒童對奶酪這一品類認可度高等原因,中國奶酪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市場潛力巨大。隨著消費升級和青少年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加之國內乳製品生產企業綜合水平比肩國際先進,終端銷售渠道成熟等原因,我國奶酪產品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奶酪消費增長的新動能。
行業發展需政企聯動 市場培育是關鍵
針對奶酪在中國消費者當中接受度不高的現狀,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任松建議,中國奶酪產業發展需要政府、協會、媒體,包括奶酪企業共同努力做大做強這個產業。特別是對奶酪消費習慣的引導、奶酪文化的宣傳和教育都非常重要,這對奶酪市場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對於需要政府和媒體的支持,光明原料奶酪營銷中心總經理龔群認為,中國奶酪現在沒有專利的發酵技術,這需要政府給科研單位科研人員給予一定的支持。另外更需要媒體多扶「貧」,因為消費者對奶酪認知太「貧窮」。
對於當前各大企業在奶酪方面的布局,三元食品副總經理魏煒表示,目前三元主要是在餐飲行業布局,目前麥當勞、肯德基、瑞幸咖啡,這些企業的三明治、漢堡當中很多的奶酪片,大部分都是三元提供的。此外,三元在新口味研發方面,更注重中國東方口味,近期會有一系列的產品面市。
蒙牛奶酪合資公司總經理曾苠表示,蒙牛在技術創新、合資、本土建廠以及包裝創新不斷努力為中國消費者努力。蒙牛歐洲最大的乳製品公司合作豐富了消費者的產品線;通過在中國建廠,讓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最新鮮的奶酪。
恆天然食品安全質量、法規事務與健康安全總監王濤認為,發展的關鍵就是要把奶酪與中餐結合起來做成美食。比如以奶酪為原料的奶蓋茶,2018年中國奶蓋茶消費量超過5億噸。另一個關鍵點就是要做好產品安全質量的同時,如何能夠更多的下沉渠道做好市場,通過這種形式讓更多的消費者吃到奶酪。
與眾多企業布局餐飲行業不同的是,妙可藍多也加大了終端零售渠道的布局。目前其在上海、天津,長春,吉林和西澳的5家工廠相繼投產,實現了奶酪5萬噸國內最大產能。並且在上海、天津設立研發中心,專門研究適合中國人口味和消費特點的奶酪產品。妙可藍多通過奶酪棒布局健康零食領域,並且通過馬蘇裡拉橫向擴展到餐飲多元市場。
為了促進奶酪行業發展,高延敏透露,工信部將持續實施消費品工業專項行動,積極引進和研發奶酪生產的新工藝、新技術,細化奶酪產品的品類,不斷豐富奶酪的品種,發展具有特色的天然奶酪產品,適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的鮮食奶酪等,包括兒童即食奶酪,拓展新的市場需求空間。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牢牢抓住奶酪發展的關鍵機遇期,從生產端和消費端同時發力,加快推動奶酪發展上臺階、提水平,為全面振興中國奶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他指出,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一塊奶酪興盛一個產業。在穩定發展液態奶的同時,把奶酪培育成乳製品新的消費增長點,讓消費者從「喝奶」向「吃奶」轉變,更好發揮消費拉動生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