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酒主要為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所釀造與飲用。從古代的匈奴、東胡、烏桓、鮮卑到現在的蒙古、柯爾克孜、鄂溫克等民族,都非常擅長釀造奶酒。
五畜的奶均可釀酒,馬奶的濃度和牛羊類似,但是它含糖量高,含水比重比其他高,而且兌奶茶和加工奶食品染色度差,因此專用做奶酒。
《北虜風俗》中就寫道:「馬乳初取者太甘不能食。越二三日,則太酸不可食。惟取之造酒。其酒與燒酒無異。始以乳燒之,次以酒燒之,如此至三四次,則酒味最厚。」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製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製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
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稱為紫玉漿、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
鄰裡歡聚,節日喜慶,接待賓朋,餐桌上總少不了獨具特色的馬奶酒。飲過馬奶酒的人,無不讚美它的醇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