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馬奶酒怎麼體驗蒙古族,如何釀造馬奶酒?民族特色的乳飲料

2020-12-04 王傑釀酒

1奶酒的發展

遠古時期,人類將喝不完的牛奶、馬奶、羊奶裝入羊皮袋中,經過撞擊振蕩,自然發酵成了酸奶酒。文字記載, 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就已經把酸奶酒作為日常飲品,並傳入了中原地區。800多年前蒙古族的興起,是奶酒的輝煌時期酸馬奶酒(蒙語叫七嘴)是蒙古族牧民隨釀即飲的乳飲料。國外的奶酒發源地是高加索地區。牛奶酒稱為開菲爾,馬奶酒稱為庫密斯。

奶酒又稱乳酒它是以乳類或乳製品為原料(如全脂乳、脫脂乳、乳清等)發加工製成的。從工藝上講,奶酒可分為發酵型奶酒和蒸館型奶酒。除傳統的發酵型奶酒(如內蒙古牧區的酸馬奶酒)外,還有起源於高加索地區的開菲爾(牛奶道)和庫密斯(馬奶酒)。蒸餾型奶酒由乳清和鮮牛奶發酵後蒸餾而成,是蒙古族獨具民族特色的乳飲料,蒙語叫「賽林艾日哈」。根據目前在國內外市場上流行銷售的各種奶酒,按發酵和後處理方式分類,可分為發酵奶酒、蒸餾奶酒、勾兌奶酒、起泡奶酒和加汽起泡奶酒。

根據國家GB/T 17204-2008 (飲料酒分類),奶酒有2個。

奶酒(發酵型)以牛奶、乳清或乳清粉等為主要原料,經發酵、過濾、殺菌等工藝釀製而成的發酵酒(歸屬於發酵酒中的第5類,代號4.1.5,排在啤酒、葡萄酒、果酒、黃酒之後)。注,奶酒指牛奶酒,如以馬奶或羊奶為主要原料釀製而成的,應稱為馬奶酒成半奶酒。

奶酒(蒸餾型)以牛奶、乳清或乳清粉等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蒸餾等工藝釀製而成的蒸餾酒(歸屬於蒸餾酒中的第7類,代號4.2.7,排在白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杜松子酒之後)。下面僅介紹蒸餾奶酒的生產。

據武慶尉等研究,蒸餾奶酒是蒙古族牧區具有民族特色的個性化產品,蒙古語稱「賽林艾日哈」 (音)。千百年來,蒙古族牧民就以這種醇美的奶酒歡慶節日、宴請親朋。

這類奶酒最早是將發酵成熟的馬奶酒或牛奶酒,放入一個帶有甑桶的蒸鍋裡,甑桶上面安放一個盛有冷卻水的「天鍋」 (冷凝器),加熱蒸餾出來的冷凝液就是奶酒。後來演変為以乳清液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奶酒。《北虜風俗》一書很詳細地記載了改進後的馬奶酒的製作方法和過程。其工藝流程為六蒸六釀,「惟取之以造酒,其酒與燒酒無異」。這種經過多次蒸餾工藝釀製的馬奶酒,其酒性很烈,飲後極易醉人。據清《瑟榭叢談》記載,經過這樣多次蒸餾精製的馬奶酒其清澈透明,無臭無味,味微甘香,如飲醇酵,使人不自覺自醉。在元明時為御用名酒,明代時被列為「追北八珍」之首。這種經過「六蒸六釀」的馬奶酒雖說每家每戶每年都要釀造,但數量極少,所以一般都是用來招待極其尊貴的客人。

蒸餾奶酒清亮透明,具有舒適清雅的奶香和酒香,綿柔醇和,微酸爽口,後味微苦。後味微苦可能和蒸餾奶酒含有較多胺基酸有關,多數胺基酸呈苦味。

2蒸餾型奶酒的工藝

傳統牧區蒸餾奶酒的製法是將牛奶提取奶油和奶酪後的乳清液,添加陳年酒麴進行發酵,或者用反覆打耙的方式自然發酵,為增加奶香分次加入大約15%的鮮牛奶,發酵5天左右,發酵成熟後再蒸餾而成。酒精度根據蒸餾遍數而有高低,一般在12-40度。

傳統方法是:將馬奶傾入羊皮袋或其他容器中,不時用木棒攪動,數日後待其發酵變酸,便可飲用。通常色白而濁,味微馥香而略有羶氣。若攪之7-8天乃至更長時間,則色清而味甜,且無膛味,謂之「黑馬奶」。

馬奶酒有滋補強身、健胃補腎和治療肺結核的功能(此即發酵奶酒),把發酵的馬奶酒倒入鍋中,上面扣一個無底木桶。木桶內側上端有幾個鐵鉤,將一個小陶瓷罐掛在木桶內側的小鉤上,使其懸空吊在木桶中央。木桶口上放上冷卻水的鐵鍋。燒火煮奶,蒸汽不斷上升到鐵鍋底部,遇冷凝聚滴入小陶罐中,成為色清亮如水的液體,這就是頭鍋奶酒。頭鍋奶酒度數不高,稱為「阿爾乞如」。還可以將頭鍋奶酒多次蒸餾,使酒的度數逐次提高。二腺的奶酒稱為「阿爾佔」,三酸的奶譯稱為「浩爾吉」,四釀的稱為「德善舒爾」,五釀的稱為「沾普舒爾」,六釀地稱為燻舒爾」。六蒸六釀為上品奶酒。

現代工廠化生產蒸館奶酒,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生物技術。採用了篩選的乳酸發酵劑和酵母菌,發酵基質補充了碳源、白砂糖,控溫發酵,蒸汽加熱蒸餾。因此成品風味有較大改進。據黑龍江輕工研究院等相關單位研究試驗,改良了以乳清為原料的蒸館型奶酒的生產工藝,取得工廠化生產效果。

(1) 乳清的成分

乳糖3%-4%,乳清蛋白0.3%-0.7%,乳酸1%,檸檬酸s0.2%, plH為3.8-4.2,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2)工藝流程

乳清一濃縮一滅菌一冷卻一發酵一蒸餾一復蒸一勾調一包裝一成品

(3)工藝操作

①濃縮:由於乳清濃度太低,一般固形物質量分數不到5%,直接發酵會造成設備利用率太低,更不利於後面的蒸餾,因此必須進行濃縮(且不能採用真空濃縮),濃縮到固形物含量10%以上為止

②滅菌:乳清濃縮工序起到了一定的殺菌作用,但為了保證發酵不染菌,應採用蒸汽間接滅菌,滅菌方式為每10分鐘70-75攝氏度。

③冷卻:滅菌溫度過高,酵母菌無法存活,需降溫至30攝氏度±2攝氏度。

④菌種擴大培養

培養基:乳清不經濃縮直接經溫度80-85攝氏度/40分鐘更菌後,作為酵母菌液體培養基。

種子成熟指標:顯微鏡檢查時,酵母細胞應健壯、整齊,出芽率在25%以上,酵母菌細胞數為0.7-1.2億/毫升,死亡率在1%以下,無雜菌。

⑤發酵:最佳發酵溫度為28-32攝氏度,溫差不宜太大,儘量保持恆溫發酵。初期適當通風,然後進行厭氧發酵,發酵周期為72-96h,當殘糖在0.5%以下時結束髮酵。

⑥蒸餾:發酵結束後,進入蒸餾工段,蒸餾操作時的進氣量要做到「兩頭大、中間穩」,即開始進氣量可以大一些,料液沸騰後可調小進氣量,保持料液沸騰,要結束時可適當調大進氣量。

⑦復蒸:由於1次蒸餾後,奶酒中的酒精含量只有8%左右,酒度太低,需要對其再次蒸餾,復蒸的操作與蒸餾基本相同,復蒸後奶酒的酒精含量可達到15%左右。

⑧勾調:由於每批奶酒的質量、酒精含量不一定完全相同,為了保證產品品質的均一穩定,包裝前必須對各批奶酒進行勾調。通過勾調可以統一消質、統一標準,使每批出廠奶酒的品質基本一致。勾調還可以提高奶酒品質,改善妙酒口味,使酒質更加完美。

相關焦點

  • 草原上的意外發現:馬奶酒與奶酒
    蒙古包裡,小小的銀碗、木碗已經斟滿了準備好的馬奶酒,因為酒精度數低,所以風俗是一碗碗不能停,必須不間斷地喝。一喝下去,就明白為什麼草原上愛在這個盛夏季節喝馬奶酒了,酸中帶著濃鬱的香味,不習慣的人只知道其酸,可是喝順之後,立刻被其香所吸引,會主動端著杯子找人碰杯,汗水隨之湧出。見我喝得興奮,主人好心勸我,少喝點,會醉。可是那麼酸香的清涼飲料,裡面一直有一種奇怪的芬芳,哪裡停得下來?
  • 藏族青稞酒、蒙古族馬奶酒,這些少數民族的特色酒你知道多少?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有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產品,就拿酒文化來說,也是各有千秋。例如藏族的青稞酒、蒙古族的馬奶酒……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多少?1、 藏族青稞酒藏族青稞酒:青稞酒是藏族人民普遍喜愛的傳統飲料,傳說其釀造技術是7世紀唐代文成公主進藏傳授的,在藏區,青稞酒是家家自釀,人人能飲的酒品,酒色黃綠清淡,酒味甘酸微甜,度數較低,約10度左右,傳承歷史400年,被譽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 烏拉蓋草原味道——馬奶酒
    奶酒主要為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所釀造與飲用。從古代的匈奴、東胡、烏桓、鮮卑到現在的蒙古、柯爾克孜。鄂溫克等民族,都非常擅長釀造奶酒。 《北虜風俗》中就寫道:「馬乳初取者太甘不能食。越二三日,則太酸不可食。惟取之造酒。其酒與燒酒無異。始以乳燒之,次以酒燒之,如此至三四次,則酒味最厚。」
  • 源西域科普小課堂 馬奶酒有度數嗎?
    如此看來, 發酵型的馬奶酒可以喝一點微醉香醇 . 而蒸餾性的馬奶酒是真的酒啊 ! 度數不低啊……只是營養遠高於白酒, 而且人體耐受度也遠高於白酒. 最主要的是, 無論哪一種馬奶酒, 它們都非常好喝.喝馬奶酒那種安逸又放鬆的心情, 你還在哪裡可以尋到 ?
  • 七月草原旅遊季,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季節的馬奶酒
    馬奶酒,蒙古語稱為「其格」,是被譽為「蒙古八珍」中的「白玉漿」。前世有關馬奶酒的最早記載見於《史記匈奴列傳》,那時的匈奴人覺得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就是馬奶酒。800多年前,蒙古族的興起,是馬奶酒的輝煌時期,馬奶酒不僅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詐瑪」宴上的必備酒,也是清朝時期的貢酒。
  • 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色——馬奶酒,醇香好喝,每家每戶都會做
    在草原一帶非常流行喝馬奶酒 在草原一帶非常流行喝馬奶酒,很多當地人就把這種酒簡稱奶酒。北方的遊牧民族很多人都愛喝奶酒,在家裡會自己熬製奶酒,甚至在外出的時候都會把奶酒帶在身上喝。
  • 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色——馬奶酒,醇香好喝,每家每戶都會做
    北方的遊牧民族很多人都愛喝奶酒,在家裡會自己熬製奶酒,甚至在外出的時候都會把奶酒帶在身上喝。奶酒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古代的匈奴和東胡等少數民族已經對馬奶酒這種美味愛不釋手,到現在的蒙古族依然每家每戶的人都會煮馬奶酒喝。
  • 草原男兒無法抵擋的誘惑竟是一碗馬奶酒?
    成吉思汗雖然這只是一個有趣的傳說,但是奶酒是元朝的御膳酒絕對不假,一年四季喝奶酒更是蒙古族人民的最愛。今日我們去蒙古族朋友家做客,向你敬獻哈達和奶酒,是最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是蒙古族人對貴客的最高禮儀。奶酒是蒙古族人尊重長輩、客人,悼念前輩和祭祀神靈的信物。用酒表達他們的感情,用酒祈求他們的願望,因而形成敬酒歌曲、敬酒祝詞等。在蒙古族的傳統樂器託布秀爾和蒙古族的傳統舞蹈沙吾爾登中,都有反映奶酒的釀製、飲酒、敬酒的內容。
  • 【飲食】馬奶酒
    馬奶酒也稱蒙古酒,也可以喚作奶酒和畜酒。蒙古語稱「耶蘇克」或「烏斯克」。漢語叫熟乳或馬奶子。馬奶酒是以馬奶為原料,用曲種發酵釀造而成的。由於祭祀天地、婚宴喜慶、招待來客都離不開馬奶酒,所以釀酒業曾一度在官方和民間都十分發達,而養馬在他們的生活、生產中也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   馬奶酒只發酵不蒸餾。每年青草泛青時節是釀造馬奶酒的好時間,一般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地區都可以釀造的,只在養馬業發達並有擠馬奶習慣的草原牧區的蒙古人才進行馬奶的生產。
  • 馬奶酒:醇香可口 六蒸六釀出上品
    奶酒主要為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所釀造與飲用。從古代的匈奴、東胡、烏桓、鮮卑到現在的蒙古、柯爾克孜、鄂溫克等民族,都非常擅長釀造奶酒。  《北虜風俗》中就寫道:「馬乳初取者太甘不能食。越二三日,則太酸不可食。惟取之造酒。其酒與燒酒無異。
  • 酒文化之說說蒙古民族的酒文化-馬奶酒
    蒙古民族向來被喻為「馬背上的民族」,而馬奶酒是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日常生活最喜歡的傳統飲料。蒙古族釀製馬奶酒的方法很特別。首先將剛擠的新鮮馬奶液倒入木桶,用木棍上下翻攪,發酵變酸脫脂,把優酪乳液倒進鐵鍋內,點火升溫,煮沸奶液。
  • 大內蒙的馬奶酒曾經可是乾隆欽點皇家御用貢品,你可知道?
    蒙古族古代就很盛行用馬乳釀酒。《夷俗記》稱:「馬乳初取太甘、不可食;越二、三日則太酸,不可食,推取之以造酒。」據說此項發明事出偶然,蒙古族先人遠行狩獵時,為防饑渴,在皮囊(或牛的膀胱)中裝些馬奶,帶在身邊,由於整天飛馬顛簸,使奶分離—渣滓下沉,醇淨的乳清浮在上面,竟得到有催眠作用的奶酒。
  • 蒙古族美食大推薦 烤全羊馬奶酒味道美翻了
    遊牧民族的食物總是讓人特別神往。他們的食物天然質樸,但味道卻美得讓人無法忘懷,可能在於無論是食物本身還是製作的過程都是非常自然,接地氣。我不是蒙古族人,但有幸品嘗過一些蒙古美味,和大家分享兩樣吧。
  • 在呼倫貝爾能喝到哪些具有特色的飲品呢?
    來到呼倫貝爾,總會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烤全羊,牛肉乾,涮羊肉,必須都得嘗一嘗,那麼除了這些美食,在呼倫貝爾能喝到哪些具有特色的飲品呢?在呼倫貝爾能喝到哪些具有特色的飲品呢?馬奶酒提到飲品必須把馬奶酒放在第一位,馬奶酒,顧名思義原料就是馬奶,馬奶酒的傳統做法是把馬奶放到容器中攪拌,靜置數日後乳脂分離,經過發酵過後就成為了馬奶酒,不過傳統的馬奶酒作法味道有些苦澀,現在的馬奶酒加上了更多的發酵法,比如蒸餾法等方式使得馬奶酒的味道更香醇,而且酒精度不高
  • 內蒙古最好喝的馬奶酒!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製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
  • 蒙古族獨特的酒文化,其中最不可錯過的就是馬奶酒了
    奶酒,蒙古語叫做「薩林阿日黑」。「薩林」意為奶子。「阿日黑」是酒的意思。畜奶是蒙古族傳統的酸酒原料。五畜奶均可釀酒。五畜奶中馬奶的濃度和牛、羊奶基本相似,但是它的含糖量高,含水雖也比其它畜奶高,而且兌奶茶和加工奶食品時其染色度較差,因此一般不用馬奶加工食品和兌奶茶,而專門用於釀造澈格(酸馬奶)和奶酒。蒙古人自部落聯盟時期就開始釀造了馬奶酒。關於古代蒙古人酸酒、飲灑的工藝及場面,到過蒙古高原的旅行家和文人墨客及後來的學者們都留下了很多溢美之詞。《北虜風俗》中就寫道:「馬乳初取者太甘不能食。
  • 蒙古人的特色飲品
    原來,主要是草原牧區的牧民引用奶茶,如今除城市蒙古人外,還有很多其他民族的群眾也喜歡喝奶茶了。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內蒙古的乳品企業也開始研製並以工業化方式生產加工出了一衝即可的奶茶粉。蒙古酸奶酸奶是蒙古人的傳統飲料。蒙古酸奶分兩種:一種叫生酵酸奶,另一種叫熟酵酸奶,蒙古語叫法為「愛日格」和「塔日格」。
  • 內蒙古10大名小吃,烤羊腿必吃,馬奶酒和手扒肉也可以嘗試一下
    2、奶酪:內蒙古作為國內最發達的奶製品地區,奶酪這種小吃自然是少不了的,工藝技術相較於其他地區也會更加成熟純正,味道自然也會更正宗。3、哈達餅:哈達餅是赤峰所獨有的風味食品,近似於點心的餅,用水油麵和油酥擀成皮,包幹果甜餡,烙制而成。外皮則酥脆清香,有一種入口即化的感覺,非常綿甜的小吃。
  • 蒙族特色,常見的馬奶酒,工藝繁瑣
    馬奶酒是傳統由馬奶製成的發酵乳製品。這種飲料對中亞大草原、匈奴-保加爾、突厥語和蒙古人的人們仍然很重要。是蒙古族的一種特色小吃,在我國西北邊境地區比較常見。馬奶酒是類似於一種乳製品,但是與固體的「顆粒」形成對比,它是由液體發酵劑培養產生的。
  • 蒙古人的馬奶酒,究竟是奶還是酒?
    據專家考證,奶酒起源於春秋時期,自漢便有「馬逐水草,人仰潼酪」的文字記載,極盛於元,流行於北方少數民族已有兩千多年,系歷史悠久的傳統佳釀。一直承擔著遊牧民族禮儀用酒的角色。酸馬奶在草原上久負盛譽,蒙古族人在長期實踐中發現酸馬奶不僅是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食品,而且還是抵禦許多疾病的「醫藥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