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養殖發展迅速,產量已達50萬噸,但產業存在這些問題

2020-12-26 水產養殖網

黃顙魚(Pelteobagrus&nbspfulvidraco)俗稱黃臘丁,是一種底棲小型雜食性魚類,為我國重要的名優養殖品種之一,國內主要分布於長江、黃河、珠江及黑龍江、遼寧等流域。

一、黃顙魚國內生產概況

2018年全國黃顙魚養殖總產量為48.00萬噸,比上年增長15.03%,黃顙魚養殖總產量佔全國淡水養殖魚類總產量的1.65%,比上年增長了0.34%。全國有26個省市養殖生產黃顙魚(見圖1),主產區包括湖北、浙江、江西、廣東和四川等省區,黃顙魚養殖產量分別為13.65、7.90、5.29、5.28和3.27萬噸,各佔全國黃顙魚養殖總產量的28.44%、16.46%、11.02%、1.99%、6.82%。根據產業經濟跟蹤示範區實際生產情況推算,2018年上述五省區黃顙魚產量為37萬噸,全國黃顙魚產量為50萬噸。2011-2018年我國黃顙魚主產區產量見圖2。


2018年黃顙魚價格明顯低於2016、2017年同期。2018年黃顙魚的養殖規模繼續擴大,產量持續增加,兩廣地區、江浙地區、兩湖地區、川貴等主產區都出現了產量過剩的現象,加上貴州、廣西等地網箱大量拆除的影響,前三季度黃顙魚成魚價格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5.5兩/條的塘口價格跌到了9塊錢出點頭,3兩/條和4兩/條的成魚塘口價格跌到了7塊錢左右。中秋以後,市場價格持續下行,主產區成魚基本都是以本地及周邊地區消耗,跨省跨區域大量流通的情況較少,魚價很難漲上去。


二、2018年黃顙魚產業特點

2.1&nbsp養殖業發展迅速
黃顙魚在消費者群體中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國內市場需求量逐步增加,很多漁民開始加入黃顙魚的養殖隊伍中,2003-2018年養殖產量的年均增長率達16.38%。預計2019年黃顙魚的養殖產量比2018年有所增加,將達到50萬噸,增長4%左右。

2.2&nbsp市場價格明顯下滑
黃顙魚的養殖產量逐年增加,且增長速度較快,但黃顙魚畢竟是特色魚,與常規四大家魚的消費量是無法相比的,在產量持續增加而消費量有限的條件下,黃顙魚的市場價格下滑是必然出現的。2016年黃顙魚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但整體養殖利潤高於2015年,養殖戶的熱情自然也有所增加。2017年整體經歷了先升後降的過程,上半年基本趨於上漲階段,下半年下降幅度較大。2018年黃顙魚的養殖規模繼續擴大,價格持續下滑。黃顙魚終端消費需求方面,消費者需求在短時間內無法持續增長,價格在短時期內無法恢復。

2.3&nbsp黃顙魚外地市場飽和,多數為本地消費
2018年中秋以後,市場價格持續下行,主產區成魚基本都是以本地及周邊地區消耗,跨省跨區域大量流通的情況較少。目前,由於黃顙魚對外發貨量減少,導致漁民收入減少,賣魚積極性不高,水車的收魚量少了,很多到本地抓魚的外地水車少到可以忽略。

三、黃顙魚產業存在問題

3.1&nbsp苗種業質量堪憂
優質苗種缺乏,苗種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現象較為嚴重。
黃顙魚苗種有很多,主要包括普通苗種、雜交苗種和全雄苗種等,這三種苗種品質各異:普通苗種具有便宜以及方便購買的優點,但生長速度太慢,抵抗力較差,且運輸困難;全苗種前期的生產速度較快,也比普通區域發展苗種更易運輸,但後期生長速度過慢,抗病性也差;和前兩種苗種相比,雜交苗種具有生產速度快、抗病性強、運輸方便等優點,缺點包括價格太高、養殖技術較高、體色淺等。

3.2&nbsp成魚養殖業不規範
養殖模式過於追求產量,養殖密度大,病害嚴重,缺少高效、環保的生態養殖模式;由於病害危害嚴重,養殖戶盲目亂投藥,甚至使用禁用藥物或過量使用磺胺類藥物,不夠規範,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市場上飼料品牌多,種類混亂,飼料品質不穩定,餵養出來黃顙魚體色問題突出(如時常出現的香蕉魚等問題)。

3.3&nbsp國內市場供過於求
產業發展過快,規模過大,產量過剩,價格波動幅度大。黃顙魚作為一種深受老百姓喜愛的特種魚,養殖產量逐年增加,且增長速度較快,出現了總量過剩的問題。在產量持續增加而消費量有限的條件下,黃顙魚的市場價格下滑是必然出現的。養殖規模盲目擴大是造成2017、2018&nbsp年黃顙魚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

四、2019年黃顙魚產業發展趨勢分析與產業發展建議

作為深受老百姓喜愛的魚類,黃顙魚這幾年在國內很多區域的養殖規模都出現了明顯的增加,同時也產生了總量過剩的問題。養殖規模盲目擴大是造成2017、2018年黃顙魚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在2018年市場價格低迷的影響下,部分養殖戶開始轉養其他品種,預計2019年黃顙魚養殖規模和養殖產量會有所下降,黃顙魚市場價格會有所上漲。

4.1&nbsp開發黃顙魚加工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水產製品的加工方向必須朝著營養化、方便化、功能化、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水產食品加工的方向發展。由於具有食用簡便、營養豐富和味道鮮美等特點,合成水產品類食品廣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水產類加工產品除了以上特點外,還必須注重人類健康、消費多樣化和消費對象個性化等發展要求。基於此,黃顙魚的營養價值較高,凍鮮魚的加工處理較難,主要是三根硬刺,可採用除內臟、硬刺的製品便於人們加工凍鮮魚。

4.2&nbsp合理安排生產,規避市場風險
黃顙魚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大,如養殖戶盲目根據當年的市場價格調整下年的養殖量,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很大的。在生產過程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合理安排生產計劃,最低程度地減輕自身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規避市場風險。


作者:代云云 袁永明 袁 媛 張紅燕
來源:柏普泰水產

(本文已被瀏覽 27325 次)

相關焦點

  • 養殖產量達210萬噸,野生泛濫成災,吃貨知其美味,不知已成禍害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養殖產量達210萬噸,野生泛濫成災,吃貨知其美味,不知已成禍害。 我國的養殖業應該是從上世紀70年代之後開始迅速發展的,到了去年2019年的時候,養殖產業上的物種已經相當豐富。養殖的物種不僅包含了各種傳統家禽,而且還不斷延伸到很多稀有野生動物。不過在今年卻被「掐了脖子」,很多物種被明令禁止養殖,禁食食用了。
  • 2018湖南省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小龍蝦養殖產量13.57萬噸
    2018湖南省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小龍蝦養殖產量13.57萬噸2018-06-15 10: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29114 次 我要評論 2017年度湖南省小龍蝦產業發展情況(湖南省水產學會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nbsp王冬武&nbsp王湘華)(南縣畜牧水產局
  • 福建鰻鱺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_淡水養殖(鰻魚養殖)_水產養殖網
    福建鰻鱺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出處:柏普泰水產 作者:葉翬 鍾傳明 池寶興 水產養殖網 2019-05-20 11:50:00》,鰻鱺養殖產量最大的省份依次為廣東、福建、江西、江蘇,分別佔全國養殖總產量的47.4%、38.3%、6.9%和3.0%,特別是廣東和福建兩個養殖大省已超過全國養殖產量的85%(圖2)。
  • 我國鯰形目魚類養殖現狀與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2001年正式加工魚片出口國際市場後,人工繁殖魚苗量從2億尾上升10億尾以上,商品魚產量從8萬噸與35萬噸,出口魚片從幾十噸上升至幾千噸到美國市場,因而引起美國政府關注,導致我國斑點叉尾鮰魚片出口美國受阻,前後對我國的鮰魚養殖產業產生五次較大的影響,直至現在還未確定能否正常出口。但是國內消費市場近幾年不斷擴大,不加工魚片出口國內現可消費約20-25萬噸。
  • 黃顙魚池塘養殖常見疾病感染的原因是什麼?
    受市場消費需求影響,黃顙魚養殖產量快速增長,發展成為全國性養殖魚類。近年來,隨著黃顙魚養殖需求增加,池塘自然產卵簡單獲取魚苗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需要對黃顙魚人工繁殖技術進行開發研究。黃顙魚是無鱗魚,其幼苗對水中控制浮遊動物殺蟲藥物敏感,導致標苗育苗成活率較低,制約了黃顙魚產業化發展。
  • 黃顙魚養殖讓湖北荊州三湖漁場脫胎換骨
    黃顙魚養殖的水平不斷提升,面積不斷增多,效益不斷提高,成為荊州市成片養殖黃顙魚最大基地。  培育典型&nbsp示範帶動&nbsp&nbsp&nbsp&nbsp在趙場長的帶領下,4家養殖戶著手養殖25畝黃顙魚,他們邊學習邊實踐,當年年純收入就達7000元/畝;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2011年,養殖戶由4戶增加到20戶,養殖面積由25畝增加到150畝,&nbsp2012年,養殖面積發展到500畝,佔漁場總面積的50%
  • 湖北鄂州:黃顙魚養殖效益倍增的秘密
    徐興川告訴記者,全雄性黃顙魚研究是我省重點科技發展項目,由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武漢百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經過10年潛心研究,通過採取性控技術,開發出黃顙魚「全雄1號」。該品種雄性率達到98%以上,生長速度比過去提升了20%,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每畝效益提升了1倍,已被農業部批准為水產養殖新品種。
  • 2020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未來兩年產業綠色發展...
    同時,由於養殖技術的提高,我國的水產養殖的產出銷量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穩定向好。在我國水產養殖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養殖水域周邊汙染、養殖布局不合理,近海養殖網箱密度過大等問題。對此,2019年2月,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門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至2022年,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將取得明顯進展。
  • 黃顙魚池塘養殖技術
    在春初放養季節即將到來的時候,筆者走訪成都水產技術推廣站楊壯志,請他講解了黃顙魚的池塘養殖技術。  近年來,天然水域中的黃顙魚數量銳減,目前基本上都是通過人工養殖來滿足市場需求。池塘養殖黃顙魚,大致有主養和套養兩種形式,現就相關技術作分別介紹,供大家參考。
  • 黃顙魚在進行養殖的時候,要知道這些重點
    它的肉質很是鮮美、出起來口感也很好,也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就有很多地方來進行養殖,它的產量都不是特別高,那麼在進行養殖時,有哪些重點需要我們注意的呢?我們一塊來學習下吧!池塘的條件:在進行黃顙魚的養殖的時候,面積在5畝左右是最好的,池塘裡面水的深度要在1.5m到2m左右,而且池塘裡面的淤泥也不能太深了,最多也不能大於20cm。
  • 我國加州鱸養殖現狀和綠色發展問題探討
    通過調研,2016年廣東的養殖面積有8萬畝,產量為23.5萬噸。其中佛山的順德區池塘養殖加州鱸有3.3萬畝,主要分布在勒流、杏壇、樂從、龍江和均安等鎮。佛山市南海區有2萬多畝,主要分布在九江鎮。順德和南海兩地加州鱸的平均畝產在3噸左右,最高產量高達6噸,據此推算,僅順德、南海兩區加州鱸養殖產量近20萬噸。&nbsp江蘇:養殖主要集中分布在南京、蘇州兩市,主要是池塘養殖。
  • 我國鮰魚產業現存問題與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鮰魚產業現存問題與發展前景分析2013-03-19 16:0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2000&nbsp年開始我國斑點叉尾鮰加工魚片出口美國,2003&nbsp年形成批量加工出口,產量從幾千噸上升至年20&nbsp萬噸,最高峰期為23&nbsp萬噸,出口產量從幾百噸到最高1.7&nbsp萬噸。
  • 全球各主產國貝類總產量、養殖產量、捕撈產量、變化趨勢…你想要...
    本文分別梳理了貝類產業各主要物種組養殖產量、捕撈產量的變化趨勢和各期增減情況,以及選定年份各主要物種組養殖產量、捕撈產量的構成情況。基本理清了世界貝類產量變動趨勢及特徵,以便進一步動態觀察、研究、預測世界貝類產業的發展走向。
  • 原來三步就可以解決黃顙魚養殖溶氧問題
    溶氧問題:黃顙魚養殖同其他魚一樣,要追求低成本高效益,自然是離不開高產量作為前提。在珠三角地區,黃顙魚的放養密度大約為3-5萬尾每畝,其養殖特點主要分為兩種:一種在5、6月份左右放養500-40尾一斤規格,到次年清明節左右一次性出魚,在當地稱為養殖新魚;還有一種為3、4月份直接放養40尾一斤規格的黃顙魚,養殖到中秋或者年底出魚,當地稱為養殖舊魚,本文將以這兩種養殖方式做進一步分析。
  • 南美白對蝦對蝦苗種產業的存在問題與對策
    自20世紀90年代引進我國後,由於其具有生長迅速、抗逆能力強、抗病力強、對飼料蛋白質需求量低、肉味鮮美、出肉率高、離水存活時間長等優點,鹽度適應性強,易於進行集約化養殖等特點,養殖產量迅速增加。2001年以來我國每年的凡納濱對蝦產量和養殖面積都穩居世界首位。
  • 獨家重磅 | 2020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全文發布
    2019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養殖面積和養殖產量再創新高,初級加工高速發展,精深加工不斷拓展,消費市場保持火爆,全年供需兩旺;但在產業整體繼續擴大發展的同時,價格出現較大波動。總體來看,小龍蝦產業未來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但隨著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加強問題研判、及時提出預警、防止大起大落的需求顯得越來越迫切。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 淡水鱸產業發展報告
    國家大宗淡水魚、特色淡水魚、海水魚、蝦蟹、貝類、藻類等六大水產技術體系分別就草魚、淡水鱸、鱖、大菱鮃、南美白對蝦、牡蠣、海帶等重點品種產業發展情況撰寫了報告,報告內容涉及養殖及捕撈情況、加工及貿易情況、市場及消費情況、技術研發情況、存在問題及建議等。現將有關產業報告進行連載,供交流參考。
  • 黃顙魚養殖技術(二)
    二、魚种放養投放的苗種無論從天然水域捕撈或人工繁育的魚種,都要求無病無傷,體質健壯,規格基本一致,一般尾重15克左右,放養期3-4月之間,每畝放養1000-1500尾;同時每畝套放尾重100克左右團頭魴魚種100-150尾;尾重50克的鰱、鱅魚種50-80尾。
  • 鱖魚產業發展報告
    鱖加工在淡水魚中極具特色, 主要加工方式為冰鮮鱖魚低溫發酵,以安徽省黃山市「臭鱖魚」最為著名, 加工產值約30億元,成為鱖養殖產業鏈延伸和附加值增加的重要環節。 目前,鱖養殖產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是餌料魚供給、病害防控和質量安全,這些也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方向。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 草魚產業發展報告
    國家大宗淡水魚、特色淡水魚、海水魚、蝦蟹、貝類、藻類等六大水產技術體系分別就草魚、淡水鱸魚、鱖、大菱鮃、南美白對蝦、牡蠣、海帶等重點品種產業發展情況撰寫了報告,報告內容涉及養殖及捕撈情況、加工及貿易情況、市場及消費情況、技術研發情況、存在問題及建議等。現將有關產業報告進行連載,供交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