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北大學霸愛上撿垃圾 分類之後拍了部電影

2020-12-19 東方網

周聖崴(本文照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東方網記者牛強8月2日報導:用垃圾拍的電影,能看嗎?國內首部用分類垃圾拍成的電影《女他》,還真不是一部「垃圾電影」。

  電影《女他》由周聖崴擔任導演與編劇,描述了一個鞋子的世界:在一個鞋子怪物主導的捲菸廠裡,男鞋怪物是金屬鋼鐵的化身,女鞋怪物是植物藤蔓的化身。男鞋怪物把她們關押在監獄裡,不允許她們工作。為了養活唯一的女兒,一隻高跟鞋媽媽帶著孩子逃出監獄,偽裝成男鞋進入捲菸廠打工賺取鞋子世界裡的食物,高跟鞋媽媽對這個殘酷冰冷的鋼鐵世界展開了復仇。

電影《女他》海報

  這部95分鐘時長的定格動畫影片可以說是周聖崴從垃圾堆裡「刨」出來的,全片200多個模型、50000多張照片拍攝幾乎由導演周聖崴一人完成,最有意思的是,電影中用於搭建場景和製作角色的物品,80%以上都是由生活垃圾改造成的,前後耗時6年時間打造。

  目前,電影《女他》已經通過愛奇藝平臺上線播出,此前電影《女他》曾入圍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第13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等在內的近30多項國內外電影節與影展殊榮。另外,《女他》中拍攝使用過的垃圾還被上海昊美術館收藏。看完電影,還可以去昊美術館去看看影片中的垃圾們。

電影《女他》海報

  北大學霸把垃圾變廢為寶

  本碩皆就讀於北大的周聖崴在外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回憶起自己曾在北大求學的那段經歷,周聖崴還是對母校的培養充滿感激。

  在北大除了電影,周聖崴在大一大二的時候還要學習人文社科類課程,甚至還要學習理工科的知識。哲學、考古學、傳統建築、當代藝術、古典藝術這些都是周聖崴曾經研修過的科目,而北大的這段求學經歷也為他拍攝《女他》奠定了基礎。

周聖崴進行創作

  在北大藝術史的課堂上,周聖崴第一次知道了義大利六十年代的興起過一次貧窮藝術流派,他開始了解到世界上有很多貧窮藝術家用審美的方式來做環保,他們用一些汙染海洋的生活垃圾和海洋垃圾做一些鯨魚的雕塑,這個流派倡導的就是把生活垃圾變成一種藝術品。

  《女他》的監製、北京大學教授彭鋒,認為「多就是好」,對於一個青年創作者來說,一些看上去無用的東西,會對世界觀產生重要影響。如果僅學導演、剪輯等技術層面的東西,思維肯定會受限。這種認識也被周聖崴運用在電影《女他》的拍攝之中,「當你用垃圾去拍這種形而下的東西,你會思考它形而上的東西,對物質的驚奇感。」

  「定格動畫本來就很小眾,現在觀眾的審美更喜歡三維動畫,像皮克斯、迪士尼這樣的動畫公司開創了三維動畫新的表達形式,觀眾也習慣了看三維動畫,而定格動畫最明顯的優勢是用最廉價的方式去呈現一個最宏偉的想像力,我們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東西,通過我們的拼接組合,實現新的意義,定格動畫可以訓練人的想像力,但是它最大的劣勢就是時間太長,它純粹就是靠時間磨的東西,一天一夜化作一秒,需要很耐心去完成它的創作。」

電影《女他》劇照

  因為拍攝手法的特殊性,電影《女他》的受眾也更加的垂直,勢必也帶來口碑兩級分化。對於一名電影創作者來說,藝術性與商業性永遠是周旋在內心世界中的常態矛盾,周聖崴對待這個問題,則比較看得開。他認為未來一定是一個分眾的市場,過分的去平衡一些東西反而會失去自己的一些特色。「如果說你做一個好玩的事情,就不會過多的考慮商業的立場。」周聖崴對東方網記者表示。

  在拍攝《女他》的過程中,周聖崴對分類垃圾的循環利用簡直達到了極致。「因為是用垃圾拍出來的電影,所有的道具都是現成品,如果你使用人聲作為對白,會感覺很奇怪,所以用嘆詞、語氣詞,這樣可以模糊掉人的狀態,後期再做一些聲音頻率上的處理,這些聲音我們也是用生活垃圾擬出來的,用了一些廢舊的金屬、釘子產生的聲音來做工廠的音效,電影中還使用了八音盒、氣球的聲音,就是徹徹底底的生活垃圾作品。」

  垃圾分類從小「有一套」

  在周聖崴眼裡,垃圾分類的前提就是先把不同類別的東西分類。

  對不同材質進行分類的想法,從周聖崴讀幼兒園時就開始了。在幼兒園的時候,小朋友喜歡吃冰激凌,周聖崴就去操場去撿冰棒棍,然後把不同類別的冰棒分類放在一起,當時買了好多百科全書,周聖崴仔細查閱不同物品的分類標準,初中開始周聖崴用分好類的東西來進行創作,高中的時候開始學習畫畫,進行藝術創作,用自己之前收集起來的廢品來做藝術作品,大學的時候周聖崴為了賺生活費,做一些家裝設計的兼職,會用牛皮紙來做一些玩偶,還會用一些廢棄的衣物做檯燈,那個時候,周聖崴已經開始用比較成熟的生活垃圾做藝術品。

周聖崴朋友圈截圖

周聖崴在朋友圈徵集生活垃圾

  此外,在北大求學期間,周聖崴還曾發起過一次「垃圾回收運動」,周聖崴回憶起當時因為畢業的時候,大家有很多不用的生活垃圾,這些東西用大拖車脫了好幾箱回家,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在北大引起轟動,大家都知道有個人要回收垃圾拍電影。而一向開明的北大老師也對周聖崴的垃圾回收運動給予支持。

  生活中,周聖崴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垃圾分類踐行者」。周聖崴也向東方網記者分享了自己垃圾分類的一些經驗,提到了會把紙和塑料垃圾單獨拎出來,因為這兩塊產出最多。身邊很多人也受其影響,加入到垃圾分類的隊伍,「以前我家人都有點大手大腳,用過的瓶子會扔掉,但是在我的影響下,會把這些瓶子洗乾淨循環利用。」他還會定期把收集來的廢舊衣物、書本文具捐贈給福利院兒童。

  自戀又自卑的「90後」

  「你開船的時候是一艘木船,但是你到結尾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一艘什麼船。」這是周聖崴很喜歡的一句話。周聖崴是一個典型的90後——自我、自信但同時也又時時刻刻存在著自我懷疑式的自卑,但同時也是一個非典型的90後——執著、認真、不知道如何去交到朋友,「人與人之間是孤獨的,一方面渴望被理解,一方面又覺得別人理解不了,是一種矛盾。」

  「謹以此片獻給我的父母」這句字幕也出現在電影《女他》的開頭,周聖崴曾經在一次採訪中提到,《女他》是送給媽媽的一個禮物。周聖崴對東方網記者表示,當時做《女他》,並沒有多少經濟來源,只是因為好玩,中間很多開銷靠的也是父母,父母非常支持他,不會按照條條框框讓他去做一些事情。父母可能看不懂《女他》講的是什麼,但是他們覺得用生活垃圾拍電影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

《女他》拍攝現場

  影片拍攝很辛苦,但他沒想到發行更加一波三折。

  影片《女他》在國產電影中找不到參照系,剛做出來時,很多發行公司都婉拒了周聖崴。於是他開始與一些其他渠道直接合作,在全國各地做了五十多場點映。而讓周聖崴格外欣喜的是,《女他》的每一場放映都是座無虛席。由此,電影《女他》也重新受到發行公司的青睞。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了戲劇性,電影《女他》宣布定檔7月16日在愛奇藝電影全網獨播的時候,盜版資源卻讓周聖崴頭痛不已。

  7月17日一大早,周聖崴導演就發了一條朋友圈,稱電影《女他》被某知名影評人洩露資源。在發文中,他表示在愛奇藝上線是希望能通過分帳的形式給電影投資人——自己的家人一些回報,懇請洩露盜版片源的人「高抬貴手」。「儘管在查殺盜版網站,然而盜版資源就像打地鼠一樣,永遠查殺不完。」周聖崴對東方網記者說。

  「我並不是抱著《女他》一定要火的目標去做,而是覺得這個過程是很經濟、便捷、好玩的,所以我很享受這個過程。」談及接下來新的創作計劃,周聖崴對東方網記者表示,新片採訪到很多的批評家、策展人、收藏家,藝術家和青年創作者,形成一個中國當代藝術的生態圖譜。「我想拍這樣一部作品反映網際網路時代的媒體生態。」創作欲極強的周聖崴對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充滿期待。

相關焦點

  • 90後網貸去可可西裡撿垃圾,炒作式環保就不可取嗎?
    最近,網絡上曝光了一名90後河南小夥武相宏,他網貸了1.2萬元,去可可西裡撿垃圾做環保,惹來了不少爭議。網貸撿垃圾的90後9月24日,「90後網貸去可可西裡撿垃圾」的話題躥上微博熱搜。原來,自8月1日開始的40多天裡,河南的90後小夥武相宏網貸了1.2萬元,帶上了一條金毛犬,在109國道可可西裡段青海格爾木和唐古拉山鎮之間折返了一次,途中撿拾1噸多垃圾、8000多隻塑料瓶,這些垃圾裝滿了近300隻容量60升左右的蛇皮袋。
  • 90後小夥回應網貸去可可西裡撿垃圾 撿2千斤垃圾登上熱搜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網貸最新資訊 > 正文 90後小夥回應網貸去可可西裡撿垃圾 撿2千斤垃圾登上熱搜
  • 露天電影散場後小男孩獨自默默撿垃圾
    8月17日晚,合肥市報業園小區露天電影放映散場後,一名小男孩獨自在昏暗的現場撿拾觀眾遺留在現場的塑料瓶、包裝袋等垃圾。在有人將其彎腰撿拾垃圾的照片傳到業主微信群後,很多鄰居對男孩的行為表達了由衷的讚賞。
  • 火爆抖音的90後女孩:十年廢品收購,垃圾分類已成為我的日常
    「去年看見家人和周圍的朋友都在玩直播,一時好奇也開了一個帳號,不太忙時發一些工作的視頻或者講解一下垃圾如何分類。純粹是拍著玩,順便想看看能不能有些宣傳效果,吸引些生意來。」讓馮月月始料未及的是,各種質疑聲和冷言冷語隨之而來。面對觀眾的冷嘲熱諷,馮月月說:「挺難過的」。
  • 人物‖胡雪珊:東莞女學霸,沉迷垃圾分類
    80後女生胡雪珊身上,有很多標籤:在機構,她是一名社工;在萬江第七小學,她是開「垃圾分類」班會的老師;在家裡,她是一名廚餘垃圾分類堆肥的「實驗者」;在谷湧社區廚餘處理示範中心,她是受到過市相關領導肯定的運營負責人……這些標籤之外,她是安安靜靜的80後姑娘:大多數時候都在傾聽,說到「垃圾分類」,她會胸有成竹地進入話題
  • 吳卓林國外撿垃圾,房祖名吸毒入獄,成龍能拍好電影教不好兒女?
    吳卓林國外撿垃圾,房祖名吸毒入獄,成龍能拍好電影教不好兒女?成龍大哥我們都很熟悉,他為我們中國的電影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我們人人心中敬仰的老大哥。2016年11月13日,成龍在美國洛杉磯收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的「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這是史上首位華人摘得此榮譽。大哥也表示,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網上曾經流行著這麼一句話:上帝創造了人類,還有成龍。龍哥的電影,基本上一路破紀錄而來,仿佛他生來就是為了電影。
  • 湃客一周熱榜 | 去可可西裡撿垃圾的90後、魯迅家用菜譜曝光之後
    湃客一周熱榜 | 去可可西裡撿垃圾的90後、魯迅家用菜譜曝光之後 2020-10-09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快樂星球演員近況,學霸多面體被保送北大,她已經結婚生子
    文/小右《快樂星球》少兒科幻電視系列劇,總共有4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從2004年開始播出,主要在鄭州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播出過,是非常火爆的少兒電視劇系列,很多90後和00後小時候都看過這部電視劇。多面體是快樂星球的的小博士,非常聰明,是一個學霸中的學霸,「多面體」的演員是邢凱軒,長大之後的他樣子小時候相比變化很大,不但長像帥氣,學習成績也非常高,據說還被保送進了北大。「冰檸檬」是多面體的兩個助手之一,在劇中她非常可愛,喜歡唱歌跳舞的她,是很多小觀眾想要的女朋友類型。
  • 當清華北大學霸遇見抖音
    常有人給這些博主們留言說,「師哥,三年後等我」,還有人說「每次太累了學不下去了就來看看你的視頻」,一個四川的考生考上985大學之後興奮地給張自豪留言:「以前我覺得我不行,但我從你的視頻裡獲得了力量。」在不少人的觀念裡,學霸和抖音,應該像是地球的兩極那樣不會相遇,但事實卻是,當學霸們遇上抖音,往往能爆發出一種有別於其他短視頻博主的魅力。常有人給這些博主們留言說,「師哥,三年後等我」,還有人說「每次太累了學不下去了就來看看你的視頻」,一個四川的考生考上985大學之後興奮地給張自豪留言:「以前我覺得我不行,但我從你的視頻裡獲得了力量。」
  • 看過這十三部電影之後 你就會愛上科幻電影
    科幻電影,總會展現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時光機,外星人,機器戰甲,未來世界都被劇透了。不過有些人對科幻電影並不感興趣,或許因為科幻電影總是有著過於宏大的概念或複雜的內涵。不過沒關係,看過下面這13部電影後,能讓絕大多數觀眾都愛上科幻電影。
  • 北大90後博士執教倫敦政經 研究領域涉及90後行為
    (原標題:北大90後博士執教倫敦政經,研究領域為90後行為模式)
  • 懷柔這個小村施行「三級分類」,垃圾分類準確率接近滿分
    村民在家自行分類,垃圾分類準確率達到70%而且還在逐日提高;保潔員包戶上門收垃圾,示範、指導、檢查,把準確率提高到90%;地箱桶站前保潔員輪流值守終極把關,不讓分錯的垃圾進地箱,全村垃圾分類準確率接近滿分。
  • 白雲區永平街雲山居: 定製垃圾分類專屬袋,評選「垃圾分類之星」
    為保證家家戶戶提高垃圾分類意識,永平街道辦、居委和物業聯合想了不少「金點子」。 二次破袋分揀在雲山居,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一個「雲山居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收集點設有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個分類垃圾桶,每個垃圾桶前還設置了分類提示的小圖標,指引居民進行正確投放。目前小區共設22個垃圾收集點。
  • 上海垃圾分類元年:居住區達標率提升至90%
    2018年6月,當時從事有機農業的周春去長寧區某個小區推廣有機蔬菜,居委會表示不需要有機蔬菜,但希望她來幫忙做垃圾分類。「那會兒還是想著說,幫居委會做垃圾分類,合作好了之後還能賣菜。」3個月後,周春成立了上海濯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做「圾不可失」社區垃圾分類項目,幫助社區居委會進行垃圾分類工作。
  • 解析|垃圾分類之後 如何關上垃圾管理這個「閉環」?
    一輛行駛在上海膠州路上的生活垃圾電動車。圖片來源:Mark Andrews / Alamy繼上海率先於2019年7月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之後,2020年,中國的垃圾分類按下了快進鍵。據住建部規劃,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的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9月1日,新修訂的《固廢法》正式實施,將中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上升到法律高度。回顧上海、北京等先行城市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大量的報導、宣傳和網絡熱議都聚焦於如何規範社區中的分類投放和收集行為,但是,被分出的垃圾的後端處理卻遠未被給予同等關注。
  • 09年日首期電影票房 金城武不敵撿垃圾機器人
    09年日首期電影票房 金城武不敵撿垃圾機器人 時間:2009.01.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世界上最難唱的歌》難倒清華北大學霸(
    昨日,文章導演的電影《陸垚知馬俐》推廣曲《世界上最難唱的歌》一發布,便在微博上引發熱議——歌詞一半都是中國語文中的生僻三疊字,副歌的一段「皛垚壵嚞刕鱻森,刕鱻森鱻舙龘犇,皛垚焱磊掱掱飝,皛馫焱嚞尛磊」不僅放倒了廣大網友,紛紛表示「感覺語文白學了
  • 另類生活方式 為什麼要在墨爾本"撿垃圾"
    法則之一,就是去菜市場撿免費「垃圾」——很多小販會把還能吃的,只不過顏值不太好的,外皮有點起皺的,或者捏上去有些發軟的蔬菜水果,直接扔到垃圾桶裡——然後用這些撿回來的免費食材做上一頓大餐,作為每周兩個人的夥食改善。「在垃圾桶裡撿垃圾吃」?
  • 垃圾分類成為「熱詞」之後
    你的城市實行垃圾分類了嗎?隨著上海正式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一場席捲中國的垃圾分類熱潮正緊鑼密鼓。北京也藉助智能硬體和大數據技術,上門回收、積分獎勵、智能垃圾桶等新方法層出不窮。中國各城市相繼跟進,垃圾分類儼然已成為一種「新時尚」。
  • 「撿垃圾」的最高境界:90後女孩不花一分錢,用廢品打造童話屋!
    「撿垃圾」的最高境界:90後女孩不花一分錢,用廢品打造童話屋不過我們很多人沒有這樣的意識,有的也是有心無力,即使知道可能有用也做不成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很多女孩子都喜歡找一些漂亮的地方給自己拍一組照片,所以也有很多人詢問這個女孩子所在的地方是哪個攝影棚,然而得出來的結果卻令人大吃一驚,原來這棟房子並不是什麼花錢租來的攝影棚,而是女孩子租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