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量多、人員流動性大,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加碼了在園區推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難度。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探索出了一種新模式,將杜絕浪費作為優化管理方式、提升服務水平的契機,無論是園區運營方的氛圍營造,還是企業的特色舉措做法,都將踐行文化餐桌的實踐向縱深推廣。
走進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只見沿路都在醒目的位置張貼了「光碟行動從我做起」「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宣傳海報,鮮明而直觀地提醒大家愛惜糧食、科學用餐。作為園區的運營服務方,啟福集團總裁張建軍告訴記者,集團除了製作張貼海報,還下發通知給園區企業,時刻提醒大家要重視食物節約,杜絕餐飲浪費。光碟意識不僅入腦,更要入心,入駐企業也在積極行動,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第一時間製作了光碟行動的電子專刊,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呼籲員工從自身做起,堅決制止浪費行為。
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園區食堂
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耿彪介紹,在每天的晨會上,有一個環節是分享與時事政治相關的心得體會,近期分享的重心就是如何正確看待糧食節約的重要性,讓員工不僅知行動,更理解背後的原因和意義。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是一時一事,而是長期堅持的生活方式。在採訪中,不少企業向記者反映,厲行節儉已經成為常態化的管理。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園區自2007年起,就設立了兼職集團餐飲服務監督委員會,出臺工作規範,在制度層面確保倡導餐飲節儉工作的標準化。回天新材料也在去年建立了一支以黨員幹部帶頭的志願者隊伍,在吃飯時間走進食堂,對餐桌浪費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當場提醒指正。
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園區食堂
用餐方式上的引導,為員工自覺合理取餐、按需取量提供了便捷。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園區將「大盤變小盤」、「大鍋變小炒」、「套餐變自選」,在取餐的時候,米飯被放在兩個不同的餐盤上,飯量小的可以選擇半份,從打飯這個動作開始就避免了部分食物浪費。此外,對於節儉用餐員工還提供實質性鼓勵,定期舉辦光碟活動,在餐具回收處對所有光碟顧客發放代金券,可在快餐、小炒窗口消費抵用。
反對浪費不是遏制消費,而是引導更好的合理消費。張建軍在運營過程中發現,相比員工個人而言,其實可能引發浪費的「大部頭」在食堂,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食物浪費?
企福集團在其運營的企德天地食堂,推出了「現炒」這一供應制度,每天當出餐口一片忙碌景象的時候,後廚也還在忙碌著。當出餐口打完一盤菜,大廚就會立即再現炒一盤。這樣的形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菜品的新鮮,也儘可能地避免了食物浪費。
富士康科技集團上海園區同樣將反對浪費與優化食物品質結合在一起。員工來自五湖四海,食堂就根據不同區域口味偏好,提供多重菜色、多樣口味,並時時更新,根據季節提供時令菜式,最大程度滿足員工用餐需求,吃的可口了,浪費自然也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