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8月5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魚翅是海味八珍之一,價格昂貴。然而,不少酒店魚翅菜品價格差別巨大。價格亂象背後,一條售賣人工合成魚翅的黑色利益鏈逐漸顯現,人工魚翅,被酒店以幾十元價格購買後,轉手變成數千元的高檔食品出售;市場上消費的魚翅中,約四成是靠「素魚翅」來支撐,其加工原料主要是「食用明膠」。
「素魚翅」並不鮮見一斤僅需20元
除了動輒幾百元、上千元一斤的真魚翅,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塑膠袋包裝的「素魚翅」(人工合成魚翅),裡面是金黃色的幹「粉絲」,只需20元就能買上一斤。
一家魚翅經銷店的銷售人員表示,按不同的部位,一般把魚翅分為金勾翅、牙揀翅(主翅)、背翅(只翅)三類,其價格會根據鯊魚品種、魚鰭部位、形狀大小、水分含量、出翅率等因素來確定。一般飯店大多使用牙揀翅,每500克批發價格約在600元至800元,經過專業烹調、算上人工和調料等成本,一碗貨真價實的魚翅湯成本價大約在60元左右。
「如果用真魚翅做一碗魚翅湯,酒樓裡每碗價格至少在150元以上,我敢說,賣幾十塊錢一碗的魚翅基本都是『素魚翅』製作的。」
廣州市海味乾果行業商會一位副會長告訴記者,一袋重量500克、售價20元的「素魚翅」,可以煮出供十幾人食用的魚翅湯,一碗「素魚翅」湯的成本僅幾元錢。
記者在廣州一些酒店走訪發現,各家酒店出售的魚翅湯價格差異較大。例如,一些五星級酒店的魚翅湯標價498元甚至698元一份,據此推算,一斤成本20元的素魚翅能被加工成6000元至7000元的高檔魚翅,而一些大排檔、路邊攤竟然也有魚翅產品,一碗菜單上圖片與五星級酒店差不多的魚翅湯最低只需要48元。
國內市場約四成魚翅
用食用明膠合成
調查發現,真魚翅呈魚鰭狀,而人造魚翅幹品多盤成粉絲狀,因此從外形上比較好分辨。然而,據一些烹飪魚翅的廚師介紹,這些連魚肉都沒有的「素魚翅」,卻能以假亂真,經過專門烹調後,專業的廚師都很難分辨出來。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市場上消費的魚翅中,約四成是靠「素魚翅」來支撐,其加工原料主要是「食用明膠」,成本低廉、利潤驚人。
山東省魯菜研究會會長王興蘭告訴記者,有些「魚翅」看著規格整齊、色澤白亮,然而其中到底有無「翅」尚是未知數,可能已經被抽光了「翅」僅剩幾根「軟骨」;多數酒店老闆只關心營業額,不關心魚翅真假,只有負責進貨的廚師長才能掌握這一「秘密」。據廣州市某酒店副廚劉師傅介紹,價格低的基本可以確定是假貨,因為真魚翅的成本不會下跌到幾十元一斤,但價格貴的也不一定就是真魚翅。「比如魚翅撈飯中一般把濃湯和米飯拌在一起,即使常吃魚翅的消費者也分不清真假,不排除一些高檔酒店也以此牟利,畢竟用假貨可以賺取幾十倍的收益。」他說。
魚翅營養價值
僅相當「豬蹄」「雞皮」
不少營養學、海洋科學等業內專家表示,魚翅營養只相當於「豬蹄」「雞皮」,所謂「鯊魚不得癌症」的消費觀念,其實在於鯊魚自身獨特的血清而與魚翅無關。
山東省營養學會副會長杜慧真表示,「翅、參、燕、鮑」是中國傳統飲食概念中四大頂級海產,普通消費者認為,魚翅是排在首位的「頂級補品」,其實這種觀念其實是錯誤的。
專家和業內人士也介紹,由於相關標準缺失,一碗魚翅湯,裡面含有的營養成分有限,且有可能為消費者身體健康埋下不少隱患。鯊魚身處海洋食物鏈的頂層,體內重金屬富集情況較為普遍,其中重金屬汞又多聚集在魚翅部位,這些重金屬很可能會造成男性不育,損害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
相對於真魚翅的重金屬問題,「素魚翅」的問題更加突出。「素魚翅」的主要成分是所謂的「食用明膠」,由於明膠與皮革蛋白生產工藝基本相同,難以確定煉製「素魚翅」的原料來源。由於假魚翅基本是三無產品,無法確定其製造工藝,因此也不能排除其使用工業用料煉製的可能。